1、求古今中外一些身殘志堅的名人事例
1、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出生的第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歲,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牆故事》。
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2、愛迪生
1854年,伊利湖南岸沿著湖鐵路通車,使得米蘭運河的商船生意大減,愛迪生父親的生意已經沒有辦法再維持下去,因為一家生活日漸困苦,為了另謀發展,愛迪生一家就此遷居,他們離開米蘭搬到密歇根州休倫港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開始新的生活,搬到新居不久,愛迪生就患了猩紅熱。
後來,愛迪生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3、司馬遷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4、張海迪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5、霍金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
患病後,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
2、求古到今的殘缺名人奮斗事跡,概述一下就好了,最好三至四個。謝謝!
史蒂芬·威廉·霍金
他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病],全身癱瘓,不能說話。 他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3根手指,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動。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海倫·凱勒
她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蘇醒過來,眼睛燒瞎了,耳朵燒聾了,僅剩嘴巴能說話。由於失去聽覺,不能矯正發音的正誤,她說話也含糊不清。對於一個殘疾人來說,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靜,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學會讀書、寫字、說話,沒有強大的記憶力,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海倫·凱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為了能清楚地發音,用一根小繩系在一個金屬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練習手口一心,寫一個字,念一聲。為了使寫出來的字不至於歪歪扭扭,她還自製了一個木框,裝配了一個滑輪練習寫字,當然安妮莎莉文老師也付出了很大的貢獻,她讓海倫將手放在自己的喉嚨上,讓海倫感受發聲的震動的聲音。
張海迪
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知識,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
史鐵生(
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3、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
1、張海迪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
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2、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她一歲多,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傷,此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了。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
七歲那年,家裡為她請了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沙利文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
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摸剛出生的小豬,到河邊玩水。
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傷心。
她知道,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八十七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
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3、霍金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
後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霉,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
患病後,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並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
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
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4、司馬遷
司馬遷因直率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得罪了皇帝,被送進監獄,他在獄中身體受到嚴重摧殘,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是他又覺得:「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如果就這樣輕易死去,《史記》由誰來完成呢,他決心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
50歲那年,司馬遷被釋放出獄,他更加奮發,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到寫《史記》中去。
他用了14年的時間,終於寫成了這部50多萬字的著作,這是司馬遷用畢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寫出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
5、阿炳
阿炳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阿炳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華彥鈞3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8歲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
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倫·凱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斯蒂芬·威廉·霍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海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炳
4、身殘志堅的名人有哪些???
1.1970年,她15歲的時候,跟著父母到農村生活。在農村,她處處為別人著想,為人民做事。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她先後讀完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醫學書籍。學針灸時,為了體驗針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復練習扎針。短短的幾年,她居然成了當地的一個年輕的「名醫」,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有一位耿大爺,他不能說話,並癱瘓了很多年,一直沒有治好。張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勵耿大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閱大量書籍,精心為耿大爺治療。後來,耿大爺終於能說話了,也能走路了。
2.張海迪身患高位截癱,而她在病床上,用鏡子反射來看書,最後張海迪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4國語言,並成功的翻譯了16本海外著作。
3.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宣傳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的故事。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
4.1991 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 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做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
5.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6.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 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997 年被日本 NHK 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7.張海迪曾當選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增選) ,並長期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表人。
8.2008年11月13日,張海迪當選新一屆中國殘聯主席。
5、身殘志堅的名人都有哪些?
司馬遷,孫臏,張海迪,貝多芬,霍金
6、求身殘志堅的名人簡介
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為了學習醫學知識,克服了殘疾帶來的種種困難。編著了《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
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雙腿癱瘓,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主要作品:《山頂上的傳說》、《務虛筆記》、《秋天的懷念 》等。
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時空的大尺度結構》(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海倫·亞當斯·凱勒(Helen Adams Keller),19世紀美國盲聾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幼年因急性腦炎引致失明及失聰,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她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
數學家:華羅庚 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贊賞。1938年,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
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桑蘭 , 1998年7月21日晚在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 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 後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
大作家蕭伯納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張海迪做到了,她說:「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如果你奮斗著,你也可以。因為,人不能選擇命運,但能改變命運!
7、死於癌症的名人?
梅艷芳 子宮癌
好人傅標 肝癌
羅文 肝癌
趙麗蓉 肺癌
黃霑 肺癌
文興宇:肺癌
沈殿霞:肝癌
傅彪:肝癌 陳曉旭:乳腺癌 葉凡:乳腺癌 李鈺:淋巴癌
8、生殘志堅的名人有哪些???
身殘志堅的名人有很多,例如張海迪,海倫·凱勒,斯蒂芬·威廉·霍金等,簡介如下:
1. 張海迪,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1983年開始文學創作,經過不懈的努力,成功的出版了如《輪椅上的夢》等著名小說。2017年6月19日獲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參選提名。
2.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3. 斯蒂芬·威廉·霍金,劍橋大學物理教授,著名物理學家。在21歲時,霍金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後一刻的爆炸而告終。
9、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片段)
一、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二、黃美廉的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症。這種病的症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裡也會經常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
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
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著自己的情感。
三、羅斯福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游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登上名譽巔峰。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自信是所有人士必備的素質之一,要想,首先必須建立起自信心,而你若想在自己內心建立信心,即應像灑掃街道一般,首先將相當於街道上最陰濕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干凈,然後再種植信心,並加以鞏固。信心建立之後,新的機會才會隨之而來。
四、桑蘭,出生於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運動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今天為止,堅強的桑蘭已經笑著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
這確實是個意外。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3年來,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五、楊孟衡的勵志故事
他是中山大學翻譯學院的一名新生,叫楊孟衡,身高176厘米、體重40多公斤。在迎國慶文藝晚會上,他表演了歪著脖子夾傘,用腳拿筷、晾衣、夾花生米的絕技,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大家都以為他是學校請來的一個雜技團高手,但當他在台上,露出兩只空盪盪的袖子時,所有的人都震驚了。原來,他七歲的時候就因高壓線電擊失去雙臂,游泳、足球、書法卻樣樣在行。這十四年來,他一直堅持用腳翻書寫字,他還是昆明宜良縣的高考文科狀元,雲南省前60名。來看這位90後勵志青年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
1990年11月楊孟衡生於雲南昆明的宜良小城。1997年,他7歲時因高壓電擊傷而雙臂高位截肢,從此開始用腳寫字、練習書法。
10、有哪些人是身殘志堅的名人?(外國的)
是身殘志堅的名人:
一、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二、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在出生的第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歲,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牆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三、張海迪
張海迪,漢族,山東省文登市人,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1983年3月7日,團中央舉行命名表彰大會,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並作出向她學習的決定。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知識,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
張海迪女士得到了兩個贊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2014年10月6日當選康復國際主席。2016年8月,擔任里約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2017年6月19日,張海迪獲得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參選提名。
四、桑蘭
桑蘭,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參加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2002年進入北京大學新聞系攻讀學士學位。2008年成為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同年擔當北京奧運官方網站特約記者。
五、貝德里赫·斯美塔那
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捷克古典音樂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劇的開路先鋒,捷克民族樂派的創始人。
1874年不幸耳聾,繼續堅持創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獨立交響詩組成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和第一弦樂四重奏《我的生活》。被譽為「捷克民族音樂的奠基人」、「新音樂之父」、「捷克的格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