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好。我媽現年79歲。5月份體檢發現癌胚抗原指數為54,後做全身Pet 檢查,發現腹部有腫瘤6cm
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一類起源於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占消化道間葉腫瘤的大部分。Mazur 等於1983
年首次提出了胃腸道間質腫瘤這個概念,GIST與胃腸道肌間神經叢周圍的Cajal間質細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細胞相似,均有c-kit基因、CD117(酪氨激酶受體)、CD34(骨髓幹細胞抗原)表達陽性。
胃腸道間質瘤占胃腸道惡性腫瘤的1~3%,估計年發病率約為10-20/100萬,多發於中老年患者,40歲以下患者少見,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GIST大部分發生於胃(50~70%)和小腸(20~30%),結直腸約佔10~20%,食道佔0~6%,腸系膜、網膜及腹腔後罕見。GIST病人20-30%是惡性的,第一次就診時約有11~47%已有轉移,轉移主要在肝和腹腔。
疾病症狀:
無特異性臨床表現,病程可短至數天長至20年,惡性GIST病程較短,多在數月以內,良性或早期者無症狀。GIST的主要症狀依賴於腫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無特異性。胃腸道出血是最常見症狀。賁門部GIST吞咽不適、吞咽困難症狀也很常見。部分病人因潰瘍穿孔就診,可增加腹腔種植和局部復發的風險。常見症狀有腹痛、包塊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腸道梗阻等。腹腔播散可出現腹水,惡性GIST可有體重減輕、發熱等症狀。
癌症不等於死亡!對於現代人來說,癌症如同一個面目猙獰的魔鬼,向人類張牙舞爪。人們無法選擇也無法逃避的生活環境、心理壓力等因素,導致了癌症的發病率逐年增加。
癌症患者的「過度治療」問題日益引起醫學界和社會各界的重視。所謂「過度治療」就是指醫生給予患者的治療強度超過患者的治療需要,其結果是不但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身體傷害,更浪費了醫療費用。長久以來,很多人一味相信根除癌細胞,清除瘤體,手術切除,化療「轟炸」,放療「照射」等等,這樣下來卻發現不僅沒有控制病情,反而導致了再次復發、轉移,患者也承受了更多的痛苦。正所謂過度重視「病」而忽略「人」,最終導致「正」「邪」同歸於盡。
若是晚期又發生癌轉移的患者,在治療上已不適宜於手術,若是非要做手術,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生存質量。尤其對老年癌症患者應針對病情,採用不同的對症治療方法,以改善症狀,減輕痛苦,讓老年患者與癌「和平共處」,從而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
中醫葯治療癌症和腫瘤方面具有較強的整體觀念,往往能從患者全身的特點加以考慮,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和腫瘤病灶本身。對多數的癌症和腫瘤病型來說,局部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治問題的,必須根據病情進行綜合治療。
2、十二指腸間質瘤,高危,出院.後期要吃格列衛嗎
最好吃,家人一直用
3、間質瘤會轉移到骨髓嗎
不會的,你是患者還是家屬?可以和我交流,如果吃格列衛治療,你得注意查血象,避免出現血相很低的現象
4、胃惡性間質瘤,手術後吃格列衛飲食要注意什麼
(甲磺酸伊馬替尼片),適應症為-用於治療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變期;-用於治療不能切除和/或發生轉移的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GIST)的成人患者;用於以下適應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來自國外研究資料。中國人群數據有限。用於治療成人復發的或難治的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ALL)。-用於治療嗜酸細胞過多綜合症(HES)和/或慢性嗜酸粒細胞白血病(CEL)伴有FIPlLl-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用於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基因重排的成年患者-用於治療侵襲性系統性肥大細胞增生症(ASM),無D816V c-Kit基因突變或未知c-Kit基因突變的成人患者-用於治療不能切除,復發的或發生轉移的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DFSP)。-用於Kit(CDll7)陽性GIST手術切除後具有明顯發風險的成人患者的輔助治療。極低及低復發風險的患者不應該接受該輔助治療。
百度 natcocn 可以查詢。
5、胃間質瘤手術服用格列衛出現胃痛,消化不良該怎麼辦
胃腸間質瘤是一種比較特別的病,目前在醫學界是這樣一個公認的觀點:
一是胃腸間質瘤早期不好發現;二是手術後容易復發與轉移;三是胃腸間質瘤對放療,以及傳統的輸液化療均不敏感。
而西醫治癌,主要就是「手術+化療+放療」這三種方法。所以,對於那些好不容易才發現的胃腸間質瘤來說,其治療成為了一個比較特殊的、棘手的問題。
治療胃腸間質瘤的西葯一般使用格列衛,但用前必須檢查患者的C-Kit(CD117)為陽性才適合服用,不然用後無益。
胃腸間質瘤無論手術與否、放化療與否,都應該吃葯(中葯),中西醫結合。這一條是肯定的(早期的話可手術,晚期手術是幫倒忙..)
平時我們老說「中西醫結合」,遇到這種大病的時候,是真正應當中西醫結合的時候了,應當綜合治療,不要單用一種方法。
並且,胃腸間質瘤是終身疾病(癌細胞沒擴散時,可以切除,但是就算是切得再干凈,也總是體內存在癌細胞的,隨著時間的積累,復發率是高的),一定要堅持服葯,不能認為手術了、化療了就萬事大吉不管了(手術、化療結束之後,仍然任重道遠,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復發了。這是個醫學常識。許多患者,就是覺得已經手術切掉了,並且醫生明確地說了「手術成功」,就以為是病好了。這明顯是缺乏醫學常識,結果就吃了這方面的虧)。應該在手術後吃葯,不停葯的話,能不復發,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很了不起的成績了。何況不吃葯。
中葯可充分考慮。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瘤類的中 葯 丸 來治。找 對 了 葯則增強效果。筆 者 深 知 中葯的魅力,親 眼 目 睹 了大量惡性腫瘤被中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葯的獨特之處。特別對於能夠與葯直接接觸的消化道從上到下這條線上的疾病有特效,如食道癌、結腸癌、胃癌、直腸癌,以及肝癌等。
6、胃裡長了間質瘤,已經通過胃鏡切除了,做了病理分析,說是淋巴癌,不知道該怎麼治療好?
應該叫胃淋巴瘤(MALToma),早期診斷主要靠內鏡檢查,其常見的發病部位為胃竇,也可發生於任何部位,約30%呈多灶性分布,少數向胃外播散。最終的診斷靠病理,臨床治療的根據是病理報告。發生在胃部的淋巴瘤惡性程度一般較低,抗生素治療對病變侵及黏膜層者有效,抗生素治療無效或侵及肌層以下的病例對單純放療敏感,而多部位播散侵及淋巴結者需進行系統化療。預後明顯好於胃癌。目前治療有以下幾種選擇:1,抗幽門螺旋桿菌HP治療。單純用抗生素可使早期胃MALToma患者治癒。對於低度惡性、HP陽性、早期胃淋巴瘤一般首選抗HP三聯療法,如LAC,LAM;兩周為一周期至HP轉陰,無效可換其他抗幽門螺旋桿菌方案。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後,腫瘤一般4-6個月消退,最終決定放棄抗生素治療至少需觀察6個月至一年。2,放療。我國這項治療開展較少。3,手術,國外已基本放棄。4,化療。
改變人的酸鹼度以抗癌是愚昧無知的想法,盡快丟棄!希望能幫到你。
7、免疫組化結果:S-100(-) 、CD117(+)、CD34(+),KI-67陽性細胞數約1%。 誰能幫我回答這是什麼性質的腫瘤
惡性胃腸間質瘤 GIST
S-100(神經標志物) -基本排除膠質瘤 (在gist中表達<5%)
CD117(酪氨激酶受體)(GTST的特異性表達指標,在其他腫瘤中均不表達,所以出現這個就可以診斷為GIST、CD34(骨髓幹細胞抗原,GIST表達大概60-70%)表達陽性。是gist的典型表現
如果還有懷疑 可以看看腫瘤細胞光鏡下是不是梭形細胞?或者上皮樣細胞? 是的話就支持。另外可以查DOG-1(Discovered on GIST-1)這個連小部分CD117陰性的都可以檢查。也可以繼續查查9和11外顯子。突變的話支持。
GIST 20-30%是惡性的 良性的一般直徑<5cm 但是生物學行為照樣可以很壞。
結合年齡 (40歲以上 )腫瘤皮薄(無包膜或者假包膜) 體積大(超過6cm,尤其是20cm) 切開後有囊(囊變)內有水(出血以後吸收或者液化壞死沉澱以後積液)菜花狀(腫瘤表現)
考慮高度惡性。
手術是首選 要切超過腫瘤2cm.這個病例因為腫瘤太大 所以手術范圍肯定不夠。
所以吃點 伊馬替尼吧。。。。 如果耐葯 吃舒尼替尼。
預後很差。
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我覺得既然病理報告都有了 結果肯定也出來了 所以不明白為什麼還來網上問啊 我們再專業也沒有病理科醫生專業啊。
8、間質瘤骨髓纖維化血小板降低是什麼情況?
因為人的造血器官主要是骨髓,所以骨髓病變會影響造血。血小板因為是血液的一種成分,自然會受影響。而骨髓病變基本是不可逆的,只能控制不繼續發展,但病變的部分不會恢復。血小板低主要會有出血傾向,而且出血後不易止住。
9、印度製造「假葯」,為何大家明明知道真相還要去買?
中國有近10萬慢性粒白血病患者,每年增加約13,000人。這些曾被判絕症的病人看到了希望,因為瑞士諾華公司成功開發了格列衛葯物,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格列衛是一種分子靶向治療葯物,可以從分子水平上直接治療致病基因。該葯物開發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10年生存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取代骨髓移植成為首選治療方案。格列衛治療胃腸道間質瘤的有效率也高達67%。為了減少疾病的復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胃腸道間質瘤患者必須終生服葯。
然而,自2001年進入中國以來,諾華格列衛的價格一直是每盒23,500元(一盒是每月一劑)。「買三送九」優惠是在2006年推出的,但盡管這樣每年72,000元的費用仍然讓許多家庭感到無能為力。此外,只有少數省份將格列衛納入醫療保險報銷名單,絕大多數患者不享受任何幫助。
好消息是,印度仿製的「格列衛」療效相同,一個月不到1000元,已經成為許多患者心中的神奇葯物。不幸的是,因為它不符合《葯品管理法》的要求,這種葯被官方認定為「假葯」,不能在葯店買到,醫生也不會推薦給你。
許多想去印度買葯的病人也被復雜的英文表格和支付文件弄糊塗了,所以許多網民會在網上焦慮地一遍又一遍問如何能購買印度葯或者誰可以轉讓一些葯。即使冒著購買假葯的風險,但仍有許多人在嘗試。仿製葯不僅對個人意義重大,而且對國際人道主義組織來說也是不可替代的。
10、骨髓瘤伴有間質性肺炎怎麼辦
葯物治療
西葯治療
IPF是一種持續發展的疾病,治療原則主要在於積極控制肺泡炎並使之逆轉,進而防止發展為不可逆的肺纖維化,但迄今尚無特效療法。糖皮質激素仍為首選葯物,其次為免疫抑制劑等。
⒈皮質激素慢性型常規起始劑量為強的松30~40mg/日,分3~4次服用。待病情穩定,X線陰影不再吸收可逐漸減量,約持續4~6周後每次減5mg,待減至20mg/日,每次減2.5mg,如患者感病情不穩定,減量更應緩慢,甚至每次僅減1mg。維持量不小於10mg/日,療程不應少於1年。如減量過程中病情反復,應再重新加大劑量控制病情,仍然有效。如病情需要,可終身服用。治療開始後絕大多數病人於短期內臨床症狀好轉或明顯好轉,而肺部X線陰影變化不明顯。如為急性型或已發展到嚴重缺氧階段則激素應自大劑量開始,以便迅速扭轉病情。強的松60~80mg/日,分3~4次應用。如病情凶險開始即用沖擊療法,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500~1000mg/日,持續3~5天,病情穩走即改為口服,最後根據個體差異找出最佳維持量,避免復發。
⒉免疫抑制劑 皮質激素療效不理想時,可改用免疫抑制劑或聯合用葯,但效果待定。
⑴硫唑嘌呤:為首選葯物,劑量為100mg/日,每日一次口服,副作用小。
⑵環磷醯胺:劑量為100mg/日,口服。效果不及硫唑嘌呤。其副作用力骨髓抑制等,故應嚴密觀察。
⑶雷公藤多甙:具有確切的抗炎、免疫抑製作用,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聯合應用可減少上述兩葯的劑量並增加療效,劑量為10~20mg,每日3次,口服。
⒊對症治療 如出現繼發感染時應根據細菌類型選擇抗菌素;低氧血症可給予低流量氧吸入。
中葯治療
間質性肺炎中醫屬於「肺痹」范疇。肺為邪痹,氣血不通,絡脈瘀阻,並存在著由肺痹→肺痿的臨床演變過程;肺纖維化病程日久,肺葉萎弱不用,氣血不充,絡虛不榮,則可屬「肺痿」。部分學者認為,「肺痹」與「肺痿」均可作為其病名,二者反映了病程發生發展的不同階段的病機特點,故臨證應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分別虛實主次、輕重緩急,從而確定病名歸屬。
間質性肺炎選擇中醫葯治療時,應著眼整體調整,給予個體化的辨證論治,而迄今不存在能「通治」本病的固定方葯。
間質性肺炎生活注意事項:
⒈要保證有足夠的休息,還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預防各種感染。注意氣候變化,特別是冬春季節,氣溫變化劇烈,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寒後加重病情。
⒉要有舒適的居住環境。房間要安靜,保持清潔衛生,空氣要清新、濕潤、流通,避免煙霧、香水、空氣清新劑等帶有濃烈氣味的刺激因素,也要避免吸入過冷、過干、過濕的空氣。
⒊飲食方面,飲食上要清淡、易消化,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多吃瓜果蔬菜,多飲水,避免食用辛、酸、麻、辣、油炸的食物及蛋、魚、蝦等易誘發哮喘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總的說來飲食特點應是:飲食必須做到多樣化,合理搭配、富有營養、比例適宜,並且宜於消化吸收。
⒋精神上應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過度緊張。這就要求你要有一個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也就是說要保持精神愉快,就要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不過分追求名利和享受要體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道理,這樣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滿足。保持精神愉快,還要把日常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
⒌遠離外源性過敏原,諸如:一些花草(尤其對花粉過敏者)、用羽毛或陳舊棉絮等易引起過敏的物品填充的被褥、枕頭、鳥類、動物(寵物或實驗飼養者)、木材(紅杉塵、軟木加工)、蔗糖加工、蘑菇養殖、乳酪、釀酒加工、發霉稻草暴露、水源(熱水管道、空調,濕化器,桑那浴)以及農業殺蟲劑或除莠劑等。
擇優方案
糖皮質激素治療,潑尼松(強地松)40~60mg/d,待病情穩定4~8 周逐漸減量,每次減5mg,減至20mg/d,每周每次減2.5mg,減至10mg/d,維持不應短於1 年。
康復治療
肺間質纖維化患者的康復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
①營養支持療法:隨病情的進展,缺氧狀況的進一步加重,患者的活動量明顯減少,肌肉組織明顯萎縮,加之反復合並感染,食慾減退,常常伴有體重進行性下降,最後導致呼吸肌衰竭,加重病情甚至死亡。故營養支持治療尤為重要,其目的是給病人提供合理的營養,保證機體細胞的代謝,維持器官組織的結構,參與機體的生理、免疫機能的調控與組織的修復,促進病人康復。
②氧療:家中應備有氧氣瓶或小型制氧機,可隨時緩解呼吸困難症狀。
③運動:病情輕者最適宜應用康復治療如醫療體育,效果較好,能顯著改善肺功能和自覺症狀,預防病變的進一步發展。病情較重者可謹慎地鍛煉,使能適應日常輕微的活動。
④預防感染:按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可應用免疫抑制劑,提高機體免疫力。
生活護理:
偏方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應當是望問聞切四診合參,四診不全,只能是對症治療.從中醫學的理論上思考,可以認為是肺腎陰虛.治宜滋陰補腎,宣肺化痰.
取黃精30克,熟地黃,生地黃,門冬,杏仁,甘草各15克,生石膏(先煎),知母,山葯,紅藤,麥川牛膝,全蕎麥,黃芩,地骨皮,紫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先連用7劑,如有效,可以繼續服用,同時服用六味地黃丸,每次30粒(水丸),每日2服次,連用1--3個月,可以緩解.
出現心臟症狀,可配用丹參滴丸.
葯膳
肺炎按病理解剖可分為大葉肺炎,支氣管肺炎和間質性肺炎.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喘促,胸悶等,可選擇適當葯膳作為輔助治療.
以下給你介紹幾則食療葯膳的單方,復方,供選擇使用:
1. 單方
在上述感冒,支氣管炎的食療中葯中,能疏散風熱的菊花,淡豆豉等,均可適用於肺炎初期證屬風熱犯肺者;能清熱化痰或養陰潤肺的荸薺,百合,梨,藕,蜂蜜等,亦可用於肺炎證屬肺熱壅盛或肺陰耗傷者.
① 大蒜
取5%大蒜汁.每次可服20毫升,每日4次;或服10%的大蒜糖漿,每次15--20毫升,每4小時1次.
本方中其有效成分大蒜素有很強的抗菌作用,故大蒜汁,大蒜糖漿均可適用於治療肺炎.
② 馬齒莧
用粳米50克,馬齒莧30克.共煮為粥,每日服食1--2次,可作為肺炎的輔助治療.
本方中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馬齒莧的全草,是一種可食用的野菜,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
2. 復方
肺炎初起證屬風熱犯肺者,可參照風熱型感冒或風熱型急性支氣管炎的葯膳復方應用.隨著肺炎地進一步發展,當呈現肺熱壅盛症狀時,可配用痰熱型支氣管炎的葯膳復方.肺炎恢復期出現氣陰兩傷者,可參照肺虛型慢性支氣管炎的葯膳復方應用.下面再選介幾個膳方:
① 復方銀菊茶
取蘆根30克(鮮者加倍),金銀花21克,菊花,桑葉各9克,杏仁6克,水煎,去渣,加入蜂蜜30克.代茶飲
本方適用於肺炎初起證屬風熱犯肺者.
② 蘆根竹瀝粥
用蘆根60克(鮮者加倍),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50克和適量水.共煮為稀粥,加入竹瀝30克,冰糖15克,稍煮後即可服食,每日1--2次.肺炎證屬肺熱壅盛者,可服此粥.
本方可作為輔助治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