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移植的拼音

骨髓移植的拼音

發布時間:2020-08-16 09:29:32

1、用親人的骨髓移植大概需要多少錢,成功率有多高

如果你是有親人做骨髓移植的話,先不要去考慮你的手術費用是多少,因為現在就算你的家庭情況無法去支付這筆費用的話,你也可以通過其他的網路籌款的渠道去籌集這筆資金,而且我覺得治癒率是非常高的,主要看你這個血型是否適配。

2、骨髓移植的利弊···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種血液腫瘤、再生不良性貧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謝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療方法。近年來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顯示骨髓移植已經成為目前治療的趨勢;而因骨髓移植所帶來的病人長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種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貧血症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適當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長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癒率,這些成果皆遠非傳統之化學療法所能及,這也是這什麼我們需要發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什麼是骨髓移植呢?如何作骨髓移植?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還是老辦法"骨髓移植"。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過抽取骨髓這條"路"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為了採集600毫升骨髓,必須給供者做局部麻醉,經過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過程中,供者流失的帶氧紅細胞比較多,所以手術後會感到頭暈、乏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但近10年來,"骨髓移植"已漸漸被"造血幹細胞移植"代替,這種方法對供者基本上沒有不利影響。

首先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去,這個過程稱為"動員"。然後,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獲得大量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這種方法稱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就是說,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而且,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運用造血幹細胞"動員"技術,只需採集分離約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後,血液可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
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其他還有多發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造血系統疾病;由於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療基礎上的治療方法,它也是治療惡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實體腫瘤的根治性辦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國外巳成為這些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近幾年來,骨髓移植治療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如系統紅斑狼瘡、風濕關節炎、重症肌無力等,但這類病人應嚴格掌握移植的適應症,權衡利弊問題。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區別
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採集和移植造血幹細胞,種植到患者體內,維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狀態下採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給供者帶來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從發現造血幹細胞可被動員到血液中來並可用血細胞分離機分離採集後,目前多數的移植都採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法。與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復快、採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優點,供者易於接受,對供者的健康無任何影響

3、骨髓移植是怎麼做的??

(1)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將自體正常或疾病緩解期的造血幹細胞保存起來,在患者接受大劑量化療後回輸造血幹細胞。
(2)同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指同卵孿生之間的移植。
(3)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同胞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合、親緣HLA不全相合或半相合、非親緣HLA相合、非親緣HLA不全相合等。
白血病患者和部分癌症患者是需要做骨髓移植的,白血病及其它癌症患者,做骨髓移植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有的患者通過做骨髓移植還治癒了癌症。除了做骨髓移植,白血病等癌症患者為達到延長生存期或提高治癒率的目的,還需要考慮長期用中葯做抗血管治療,中葯有人參Rg3,在腫瘤發展中,它可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生長,可誘導瘤體的凋亡。

4、骨髓移植的過程是怎樣的

所謂白血病的骨髓移植,就是病人在接受大劑量化療或放療徹底摧毀病人原有的造血系統,徹底清除白血病細胞後,植入健康的骨髓細胞,這些骨髓細胞在病人體內重新繁殖,達到重建病人造血系統的目的,以期徹底治癒白血病。 骨髓移植的過程較為復雜,但基本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受者、供者的選擇:受者須有合適的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進行異體移植者須盧人類組織相關性抗原(HLA)相配。 2.造血幹細胞的採集與保存:若為異體移植須為患者找出組織相容性抗原(HLA)配型一致的供者進行幹細胞採集;若為自體移植須在患者預處理前採集自身緩解期的幹細胞並進行適當的體外保存。 3.移植前的預處理:患者移植前經各項檢查後在全環境保護下行預處理[大劑量化療和(或)放療],目的是為清除體內惡性細胞或骨髓中的異常細胞群,同時為正常幹細胞的植入准備環境。 4.造血幹細胞的回輸:由靜脈輸注供者(異體或自體)造血幹細胞懸液。 5.移植後並發症的防治:骨髓移植後須進行移植物抗宿主病c異體)、感染、出血、間質性肺炎等並發症的預防和治療以及支持治療。

5、骨髓移植的原理是什麼?

骨髓移植。其原理是:先用強大的射線把患者骨髓內的細胞徹底、干凈地殺滅,然後再把健康人的骨髓中的幹細胞置入,這種幹細胞就會很快在患者的骨髓中「生根、開花、結果」。

6、骨髓移植的拼音是什麼

您好。

gǔ suǐ yí zhí

陽光文學城,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

7、骨髓移植的資料

按照提供骨髓來源的不同分為:
同基因骨髓移植,異基因骨髓移植和自體骨髓移植3種。
1、同基因骨髓移植
同基因骨髓移植是指提供骨髓和接受骨髓的兩個人,基因類型完全相同。在人類,只有同卵雙胞胎之間可以達到這個條
件,這類移植成功率高,並發症少,但是在遺傳疾病的治療上,提供者可能存在與接受者一樣的基因缺陷,使移植失去意義。
2,異基因骨髓移植
異基因骨髓移植是除了同卵雙胞胎以外的兩個個體之間的移植。這種移植需要進行白細胞抗原(HLA)配型。只有配型相合者才能移植,配型不相合者不僅會使移植失敗,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由於相合的HLA配型難以找到,自體骨髓移植的應用日益增多起來。
3,自體骨髓移植
自體骨髓移植是在患者進行大劑量放、化療以前,採集造血幹細胞存儲起來,待患者接受放、化療之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
這種方法可以保護造血幹細胞免受破壞。

8、骨髓移植是誰發明的

LZ您好
骨髓移植准確說是這個醫療技術專利的核心
屬於愛德華·唐納爾·托馬斯(美國)
他最早是1950年起,在狗身上做骨髓移植的實驗。但之後在1968年之前,他給人做了200多例骨髓移植,只有3例存活。這使其採取一連串措施,以克服植體到宿主反應的發生及防治,使得之後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大增。
但解決移植排斥,了解其原理的人是法國的讓.多塞(包含但不限於骨髓移植問題)

與骨髓移植的拼音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