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血骨髓或痰塗片發現瘧原蟲

血骨髓或痰塗片發現瘧原蟲

發布時間:2020-08-15 17:41:19

1、該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寄生蟲呢?

若出現寄生蟲感染,表現為食少、納差、脘腹脹滿、出現惡心嘔吐、肝脾腫大,肝腎功能化驗異常,出現發熱等情況。

常見的寄生蟲病有: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絛蟲病、肺吸蟲病、賈第蟲病。詳細情況請參閱具體疾病。
一、寄生蟲病的症狀
一、蛔蟲病
1、幼蟲移行引起的症狀:蛔蟲卵移行至肺使細支氣管上皮細胞脫落、肺部出血而造成肺蛔蟲病,表現為咳嗽、胸悶、血絲痰、血嗜酸性細胞增多,肺部體征不明顯,X線胸片可見肺部點狀、片狀或絮狀陰影,病灶易變或很快消失,稱為蛔幼性肺炎或蛔蟲性嗜酸性細胞性肺炎,即LOEFFLER綜合症。症狀1~2周消失。嚴重感染時,幼蟲可侵入腦、肝、脾、腎、甲狀腺和眼,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如癲癇、肝大、腹痛等。
2、成蟲引起的症狀:成蟲寄生於空腸,以腸腔內半消化食物為食。臨床表現為食慾不振或多食易飢,異食癖;常腹痛,位於臍周,喜按揉,不劇烈;部分病人煩躁易驚或萎靡、磨牙;蟲體的異種蛋白可引起蕁麻疹等過敏症狀。感染嚴重者可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3、並發症:蛔蟲有鑽孔的習性,在人體不適(發熱、胃腸病變等)或大量食入辛辣食物和服用驅蟲葯物劑量不當等因素刺激下,蛔蟲鑽入開口於腸壁的各種管道,不僅可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腸梗阻,而且上竄阻塞氣管、支氣管造成窒息死亡,亦可能鑽入闌尾或胰管引起炎症。
二、蟯蟲病
蟯蟲感染哥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搔癢和眨眼不安,因為雌蟲的產卵活動引起肛周和會陰皮膚強烈瘙癢,影響睡眠。局部皮膚可因瘙損而發生皮炎和繼發感染。全身症狀有胃腸激惹現象,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慾不振,還可見不安、夜驚、易激動及其他精神症狀。末梢血見嗜酸性細胞的增多。
三、鉤蟲病
1、鉤蚴皮炎:鉤蚴入侵的皮膚處多見於足趾或手指間皮膚較薄處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膚,可再現紅鈀點狀丘疹或小水泡,燒灼、針刺感,奇癢,數日內消失。搔抓破後常繼發感染,形成膿皰,並可引起發熱和淋巴結炎。
2、呼吸道症狀:急性鉤蚴感染,幼蟲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引起炎症細胞浸潤及出血,臨床哥見咳嗽、血痰、發熱、氣急和哮喘,痰中帶血絲,甚至大咯血。胸部X線檢查見肺有短暫的浸潤性病變,血嗜性粒細胞增高。病程數日或數周。
3、貧血:失血性貧下中農血是主要症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貧血、皮膚粘膜蒼白、乏力、眩暈,影響小兒體格和智力發育。嚴重者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
4、消化道症狀:初期表現為貪食、多食易飢,但體重下降。後期食慾下降,胃腸功能紊亂,腹脹不適,異食癖,營養不良等,嚴重者可出現便血。

2、傳染病監測的內容和措施有哪些

1,內容:(1)病例個案調查。在出入境人員中發現傳染病時,要做好詳細的個案調查,而且要調查發病的原因,控制新病例出現。
(2)現場調查。當出入境人員中有傳染病發生時,檢疫醫生應深入現場了解人員中是否有新的病例發生,以及周圍環境對病例的影響因素。
(3)國際間傳染病健康體檢。可掌握傳染病在出入境人群中的發生情況;
例如利用糞便檢查,可監測腸道傳染病隱性感染情況,又如利用血清流行病學方法檢測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熱、流感抗體水平,利用血塗片檢測蕪疾等。
(4)葯物和生物製品應用調查。對去往高症病區或霍亂流行區的人員可以由
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發放預防葯物,作好登記,以便歸國後調查發病情況,以及霍亂菌苗接種和黃熱病疫苗接種後免疫持續時間和人群免疫水平,以便評價其效果。
環境調查包括對水、食品等有關因素的調查。在國境口岸必須加強對出入境交通工具和國境口岸食品衛生或飲水衛生管理,才能控制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6)發病率調查。出入境人員中檢疫傳染病或監測傳染病發病情況調查分析,以便提出檢疫措施。
(7)死亡率調查。出入境人員特別是出國勞務人員中近年來因感染傳染病而死亡的趨勢有所增多,為此出人境檢驗檢疫機構應當了解出入境人員死亡情況和原因,為今後出國勞務人員有針對性提供健康咨詢和衛生防護。
2,措施:
一、病原學檢查
1、病原體的直接檢出:許多傳染病可通過顯微鏡或肉眼檢出病原體而明確診斷,如從血液或骨髓塗片中檢出瘧原蟲、利什曼原蟲、微絲蚴、回歸熱螺旋體等;從大便塗片中檢出各種寄生蟲卵及阿米巴原蟲等;從腦脊液離心沉澱的墨汁塗片中檢出新型隱球菌等;肉眼觀察糞便中的絛蟲節片和從糞便孵出的血吸蟲毛蚴等。
2、病原體分離:細菌、螺旋體和真菌可用人工培養基分離培養,如傷寒桿菌、志賀桿菌、霍亂弧菌、鉤端螺旋體和新型隱球菌等。立克次體需經動物接種或細胞培養才能分離出來,如斑疹傷寒、恙蟲病等。病毒分離一般需細胞培養,如登革熱、脊髓灰質炎等。用以分離病原體的檢材可採用血液、尿、便、腦脊液、痰、脊髓和皮疹吸出液。
3、特異性抗原檢測:可較快地提供病原體存在的證據,其診斷意義較抗體檢測更為可靠。常用方法有凝集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酶免疫測定(EIA)、熒光抗體技術(FAT)、放射免疫測定(RIA )、流式細胞檢測(FCM)等,必要時可作核酸定量檢測、基因晶元技術檢查。
4、特異性核酸檢測:可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如放射性核素或生物素標記的探針作DNA印跡法或RNA印跡法,或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或反轉錄PCR(RT-PCR)檢測病原體的核酸。必要時還可作原位聚合酶鏈反應(PCR)。
二、特異性抗體檢測
在傳染病的早期,特異性抗體在血清中往往尚未出現或滴度很低,而在恢復期或後期抗體滴度有顯著升高,故在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檢測其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重要診斷意義。特異性IGM抗體的檢出有助於現存或近期感染的診斷。蛋白印跡法(WB)(又稱免疫印跡法)的特異性和靈敏度都很高。常用於艾滋病的確定性診斷。
措施:

3、驗血能驗出體內有瘧原蟲嗎?

驗血可以驗出體內的瘧原蟲。
有三種方法:
瘧原蟲檢測試劑。
血液塗片和骨髓塗片,在顯微鏡下查找查瘧原蟲。

4、血液中會不有寄生蟲?有什麼寄生蟲?

血液中是有寄生蟲的
具體常見如下

1.瘧原蟲:瘧原蟲為瘧疾病原體,通過蚊子傳播,常見的瘧原蟲有間日瘧、三日瘧和惡性瘧三種。外周血塗片檢查瘧原蟲是診斷瘧疾的可靠方法,發現瘧原蟲既為陽性,就可以作為確診的可靠依據。陰性結果不能否定診斷,需多次復查,或用基因診斷方法檢查。

2.微絲蚴:微絲蚴為絲蟲的原蟲,我國常見的絲蟲感染有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兩種,均通過蚊子傳播。外周血塗片檢查是診斷的主要方法,陽性結果為診斷依據,陰性結果需多次復查。

3.回歸熱螺旋體:回歸熱螺旋體為回歸熱的病原體,通過人虱傳播。陽性結果為診斷依據,陰性結果需多次復查。

4.弓形體:弓形體為弓形蟲病的病原體,貓及貓科動物為其主要傳染源,人一般呈陰性感染。陽性結果為診斷依據,陰性結果需多次復查,或用免疫學方法及基因診斷方法檢查。

5.立朵小體:立朵小體為黑熱病的病原體,是鞭毛蟲的一種,常可通過肝、脾穿刺液檢查,也可通過骨髓和淋巴結穿刺液檢查。陽性結果可確診,陰性結果需復查。

凡寄生於血液和血細胞內的寄生蟲均可在血液中查到,這些原蟲和絲蟲寄生於人的血液中和紅細胞內,需通過血液檢查或骨髓檢查來進行確診。常用的方法為血液塗片法(薄血片和厚血片法)和骨髓穿刺法。

5、怎麼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寄生蟲?

寄生蟲病的症狀
一、蛔蟲病
1、幼蟲移行引起的症狀:蛔蟲卵移行至肺使細支氣管上皮細胞脫落、肺部出血而造成肺蛔蟲病,表現為咳嗽、胸悶、血絲痰、血嗜酸性細胞增多,肺部體征不明顯,X線胸片可見肺部點狀、片狀或絮狀陰影,病灶易變或很快消失,稱為蛔幼性肺炎或蛔蟲性嗜酸性細胞性肺炎,即LOEFFLER綜合症。症狀1~2周消失。嚴重感染時,幼蟲可侵入腦、肝、脾、腎、甲狀腺和眼,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如癲癇、肝大、腹痛等。
2、成蟲引起的症狀:成蟲寄生於空腸,以腸腔內半消化食物為食。臨床表現為食慾不振或多食易飢,異食癖;常腹痛,位於臍周,喜按揉,不劇烈;部分病人煩躁易驚或萎靡、磨牙;蟲體的異種蛋白可引起蕁麻疹等過敏症狀。感染嚴重者可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3、並發症:蛔蟲有鑽孔的習性,在人體不適(發熱、胃腸病變等)或大量食入辛辣食物和服用驅蟲葯物劑量不當等因素刺激下,蛔蟲鑽入開口於腸壁的各種管道,不僅可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腸梗阻,而且上竄阻塞氣管、支氣管造成窒息死亡,亦可能鑽入闌尾或胰管引起炎症。
二、蟯蟲病
蟯蟲感染哥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搔癢和眨眼不安,因為雌蟲的產卵活動引起肛周和會陰皮膚強烈瘙癢,影響睡眠。局部皮膚可因瘙損而發生皮炎和繼發感染。全身症狀有胃腸激惹現象,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慾不振,還可見不安、夜驚、易激動及其他精神症狀。末梢血見嗜酸性細胞的增多。
三、鉤蟲病
1、鉤蚴皮炎:鉤蚴入侵的皮膚處多見於足趾或手指間皮膚較薄處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膚,可再現紅鈀點狀丘疹或小水泡,燒灼、針刺感,奇癢,數日內消失。搔抓破後常繼發感染,形成膿皰,並可引起發熱和淋巴結炎。
2、呼吸道症狀:急性鉤蚴感染,幼蟲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引起炎症細胞浸潤及出血,臨床哥見咳嗽、血痰、發熱、氣急和哮喘,痰中帶血絲,甚至大咯血。胸部X線檢查見肺有短暫的浸潤性病變,血嗜性粒細胞增高。病程數日或數周。
3、貧血:失血性貧下中農血是主要症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貧血、皮膚粘膜蒼白、乏力、眩暈,影響小兒體格和智力發育。嚴重者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
4、消化道症狀:初期表現為貪食、多食易飢,但體重下降。後期食慾下降,胃腸功能紊亂,腹脹不適,異食癖,營養不良等,嚴重者可出現便血。
不管是哪種寄生蟲病,我們都應以預防為主,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糾正吮手指習慣,勤剪指甲,嬰幼兒盡早穿滿襠褲,玩具、用具、被褥要常清洗和消毒。對兩歲以下的幼兒要預防不要撿臟東西入口。然後就是三歲以上幼兒最好每年做一次寄生蟲檢查,以更好的預防治療。
通常感染了寄生蟲病的寶寶消瘦,挑食,經常肚子痛(痛得不嚴重,以臍周為主),臉上有圓形白斑點,有的白眼球上有紫藍色小斑點,因肛門瘙癢經常撓屁股。對於家長來說,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特點,觀察有無感染寄生蟲症狀。

6、怎樣判斷體內有鞭蟲

血液寄生蟲檢查
常用的方法為血液塗片法(薄血片和厚血片法)和骨髓穿刺法。
血液寄生蟲檢查意義
1.瘧原蟲檢查:瘧原蟲為瘧疾病原體,通過蚊子傳播,常見的瘧原蟲有間日瘧、三日瘧和惡性瘧三種。外周血塗片檢查瘧原蟲是診斷瘧疾的可靠方法,發現瘧原蟲既為陽性,就可以作為確診的可靠依據。陰性結果不能否定診斷,需多次復查,或用基因診斷方法檢查。
2.微絲蚴檢查:微絲蚴為絲蟲的原蟲,我國常見的絲蟲感染有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兩種,均通過蚊子傳播。外周血塗片檢查是診斷的主要方法,陽性結果為診斷依據,陰性結果需多次復查。
3.回歸熱螺旋體檢查:回歸熱螺旋體為回歸熱的病原體,通過人虱傳播。陽性結果為診斷依據,陰性結果需多次復查。
4.弓形體檢查:弓形體為弓形蟲病的病原體,貓及貓科動物為其主要傳染源,人一般呈陰性感染。陽性結果為診斷依據,陰性結果需多次復查,或用免疫學方法及基因診斷方法檢查。
5.立朵小體檢查:立朵小體為黑熱病的病原體,是鞭毛蟲的一種,常可通過肝、脾穿刺液檢查,也可通過骨髓和淋巴結穿刺液檢查。陽性結果可確診,陰性結果需復查。
----------------------------------------------------------------------------------------------------
寄生蟲的檢查要根據醫生對病人症狀的反映情況來進行篩查,不可能上面的血液學寄生蟲檢查都要進行篩查。
最常見的還是血塗片,通過顯微鏡來看,當然這不是普通的顯微鏡,這項工作往往需要資深一點的人來看。我們這邊的附屬醫院,聽他們說,看標本中的病原體不大容易,所以money也多。。。。遠了
特殊的情況還需要在特殊的部位取標本來檢查,具體的看情況,比如生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現在一般注意個人衛生的話,不會感染寄生蟲。感染的人群也是小孩和長期在潮濕地帶生活的人。
還是要注意一些,盡量別去坑坑窪窪的水池,或者喝露天的水。現在由於這種情況,寄生蟲感染造成人腦感染的案例很多,尤其是夏天。

7、血液里有寄生蟲怎麼辦

這個你得去看醫生,真的有寄生蟲,大部分情況下應該可以吃葯解決,蟲的位置不好可能會手術吧

8、瘧疾在中醫中如何論治?

瘧疾是因感受瘧邪,正邪交爭而出現寒戰壯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等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傳染性疾病,而在西醫中因為感染了瘧原蟲引起的疾病。
診斷:
1 發作時寒戰,高熱,汗出熱退,每日或隔日而作,或三日一次。伴有頭痛身楚,惡心嘔吐,發作後口唇出現皰疹等症。或者但寒不熱,或但熱不寒,寒熱不清。
2 疫瘧重症可出現持續高熱,頸項強直,抽搐,昏迷等症。
3 多發於夏秋季節和流行地區,有蚊蟲叮咬或有輸血史。反復發作後可出現貧血和脾臟腫大。
4 寒戰時,末稍血液塗片或骨髓片可找到瘧原蟲。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病久紅細胞及血紅蛋白降低。
5 注意與感冒、傷寒、癆瘵、濕熱證等病證出現寒熱往來相鑒別。
主要可以分為:
1 正瘧
症狀:先有呵欠乏力,繼則寒戰鼓頷,寒罷則內外皆熱,頭痛面赤,口渴引飲,後則遍身汗出,熱退身涼,隔日發作,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
治法:祛邪截瘧,和解表裡。
例方:柴胡截瘧飲。
2 溫瘧
症狀:寒少熱多,汗出不暢,頭痛,骨節酸疼,口渴引飲,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表,和解祛邪。
例方:白虎加桂枝湯。
3 寒瘧
症狀:寒多熱少,口不渴,胸脘痞悶,神疲倦怠,舌苔白膩,脈弦。
治法:和解表裡,溫陽達邪。
例方:柴胡桂枝乾薑湯。
4 熱瘴
症狀:寒微熱甚,或壯熱不寒,頭痛,肢體煩疼,面紅目赤,胸悶嘔吐,煩渴飲冷,大便秘結,小便熱赤,甚至神昏譫語,舌質紅降,苔黃膩或垢黑,脈洪數或弦數。
治法:解毒除瘴,清熱保津。
例方:清瘴湯。
5 冷瘴
症狀:寒甚熱微,或但寒不熱,或嘔吐腹瀉,甚則神昏不語,苔白厚膩,脈弦。
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濕濁。
例方:不換金正氣散。
6 勞瘧
症狀:倦怠乏力,短氣懶言,食少,面色萎黃,形體消瘦,遇勞則發,寒熱時作,舌質淡,脈細無力。
治法:益氣養血,扶正祛邪。
例方:何人飲。
7 瘧母
症狀:久瘧不愈,脅下結塊,觸之有形,按之壓痛,或脅肋脹痛,舌質紫黯,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軟堅散結,祛瘀化痰。
例方:鱉甲煎丸。
中成葯:青蒿素浸膏片,每次服0.2g,每日2次,連服4日,適用於瘴瘧;熱瘴出現神昏譫語,急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冷瘴出現神昏譫語,急服蘇合香丸;瘧母見氣血虧虛證候者加服十全大補丸或人參養榮丸。

9、外周血塗片中常見的瘧原蟲有哪些種類

瘧原蟲血塗片是用來查找瘧原蟲的。

人體瘧原蟲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及卵形瘧原蟲。間日瘧原蟲及惡性瘧原蟲較多見,三日瘧原蟲及卵形瘧原蟲較少見和罕見。

與血骨髓或痰塗片發現瘧原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