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牛骨髓中葯

牛骨髓中葯

發布時間:2020-08-15 09:25:49

1、這是什麼中葯

人參(學名:Panax ginseng),又稱為亞洲參,是具有肉質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於海拔500~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由於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性味甘、微苦。微溫、補氣、生津安神、益氣,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古代人參的雅稱為黃精、地精、神草。人參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葯材。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人參
中文別名:亞洲參
英文名:ginseng
二名法:Panax ginseng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傘形目 Apiales
科:五加科 Araliaceae
族:人參族
屬:人參屬 Panax
種:人參種 P. ginseng
拉丁學名:Panax ginseng C. A. Mey.
分布區域:吉林,遼寧,黑龍江等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
相關推薦
千年人參
多年生草本植物
假人參
人參屬
林下山參
人參燉雞湯
食療、湯粥
人形何首烏
人參花
由人參含苞待放的蓓蕾
長白山人參
多年生草本植物
人參茶
多年生草本植物
人參傳說
長白山地區關於人參和挖人參的傳說
美洲商陸
商陸葯材的一種
葛根
還陽參
菊科還陽參屬的植物
仙茅
生曬參
指人參從地里挖出洗凈曬干後的狀態
樹蘑菇
壯陽果
屍參
一種生長在墳墓中的參類
黃芩莖葉解毒膠囊
移山參
移栽在山林中有野山參特徵的人參
人參的吃法及禁忌 吃人參的禁忌 人參的功效與作用 假人參
概述
正在載入人參
人參出自《本草》。人參:形長而黃,狀如防風,多潤實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濟者,形細而堅白,氣味薄於上黨;次用高麗,形大而虛軟,不及百濟,實用並不及上黨者。其為葯切要,亦與甘草同功而易蛀,唯內器中密封頭,可經年不壞。人參生一莖直上,四五葉相對生,花紫色,高麗人作人參贊曰:三丫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樹相尋。樹葉似桐,甚大,蔭廣,則多生陰地。《植物名實圖考》:人參,昔以遼東、新羅所產皆不及上黨,今以遼東、吉林為貴,新羅次之

2、求30種常見病的中葯處方?謝謝!!

預防手足口病中葯處方: 手足口病食療方:
患病期間,宜清淡飲食或流質,多飲水,保證液體和營養充足。輕症患兒可酌情選用以下食療方:
1、 紅蘿卜1條,白茅根15g,竹蔗1節,生苡仁15g,每日1劑,煎水代茶。
2、 燈芯草5扎,蟬蛻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以上均為3-6歲兒童1人份劑量,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感冒
蔥 白 粥

【來源】《濟生秘覽》
【原料】粳米50克 蔥白 白糖各適量
【製作】先煮粳米,待粳米將熟時把切成段的蔥白2~3莖及白糖放入
即可。
【用法】每日1次。熱服,取微汗。
【功效】解表散寒,和胃補中。適用於風寒感冒。
---------------------------------------------------------------
姜 糖 飲

【來源】民間驗方
【原料】生薑片15克 蔥白適量 紅糖20克
【製作】將蔥白切成3厘米長的段(共3段)與生薑一起,加水50克煮沸,
加入紅糖即可。
【用法】趁熱一次服下,蓋被取微汗。
【功效】止嘔吐,除風濕寒熱,發汗解表,和中散寒。適用於風寒感
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者
----------------------------------------------------------------
薑糖蘇葉飲

【來源】《本草匯言》
【原料】蘇葉 生薑各3克 紅糖15克
【製作】將生薑、蘇葉洗凈切成細絲,放入瓷杯內,再加紅糖,以沸
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鍾即成。
【用法】每日2次,趁熱服食。
【功效】發汗解表,祛寒健胃。適用於風寒感冒;對同時患有惡心、
嘔吐、胃痛、腹脹等症的胃腸型感冒,則更為適宜。
---------------------------------------------------------------
銀 花 飲

【來源】民間方
【原料】銀花30克 山楂10克 蜂蜜250克
【製作】將銀花、山楂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3分鍾
後取葯液一次,再加水煎熬一次,將兩次葯液合並,放入蜂蜜,攪拌
均勻即成。
【用法】每日3次,或隨時飲用。
【功效】辛涼解表,清熱解毒。適用於風熱感冒。
---------------------------------------------------------------
桑菊薄竹飲

【來源】《廣東涼茶驗方》
【原料】桑葉 菊花各5克 薄荷3克 苦竹葉 白茅根各30克
【製作】將桑葉、菊花、苦竹葉、白茅根、薄荷洗凈,放入茶壺內,
用開水泡10分鍾即成。
【用法】代茶隨時飲用。
【功效】辛涼解表。適用於風熱感冒
----------------------------------------------------------------
香 薷 飲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原料】香薷10克 厚朴5克 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適量)
【製作】將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黃搗碎,放入保溫杯中,以
沸水沖泡,蓋嚴溫浸1小時。
【用法】代茶頻飲。
【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濕。適用於夏季感冒,夾暑濕證。
---------------------------------------------------------------
蔥 豉 湯

【來源】《孟詵方》
【原料】連須蔥白30克 淡豆豉10克 生薑3片 黃酒30克
【製作】將蔥白、淡豆豉、生薑加水500克,煎沸再加黃酒煎煮。
【用法】熱服,服後蓋被取汗。
【功效】解表和中。

蔥豉黃酒湯

【來源】《孟詵方》
豆豉15克 蔥須30克 黃酒50克
【製作】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鍾,再加洗凈的蔥須,繼續煎5分
鍾,最後加黃酒,出鍋。
【用法】每日2次,趁熱頓服。
【功效】解表和中。適用於風寒感冒。
--------------------------------------------------------------
五 神 湯

【來源】《惠直堂經驗方》荊芥 蘇葉 生薑各10克 茶葉6克 紅
糖30克
【製作】將荊芥、蘇葉洗凈,與茶葉、生薑一並放文火上煎沸,加
紅糖溶化即成。
【用法】隨量服。
【功效】發汗解表。適用於風寒感冒

-------------------------------------------------------------
杭菊糖茶

【來源】民間驗方
【原料】杭菊花30克 白糖適量
【製作】將杭菊花放茶壺內開水浸泡,加白糖適量。
【用法】代茶飲服。
【功效】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鬱火。適用於風熱感冒初起、頭痛
發熱患者。
-------------------------------------------------------------
黃豆芫荽煎

【來源】民間方
【原料】黃豆10克 芫荽(香菜)30克
【製作】將黃豆適量水煎煮,15分鍾後加入芫荽,再煎15分鍾,去
渣。
【用法】1次服完。每日1服。
【功效】辛溫解表,健脾胃。適用於流行性感冒。
------------------------------------------------------------
地瓜葛根煎

【來源】民間方
【原料】鮮地瓜100克 葛根(干品)50克
【製作】將地瓜洗凈切片和葛根一起,加水適量水煎,去渣。
【用法】每日1次。1次服完。
【功效】發表解肌,解熱生津。適用於流行性感冒。
---------------------------------------------------------------
米醋蘿卜菜

【來源】經驗方
【原料】生蘿卜250克 米醋適量
【製作】將蘿卜洗凈切片,加米醋浸數小時。
【用法】當菜下飯。每日1劑。
【功效】辛涼解表,消食解毒。適用於流行性感冒
============================================================
支氣管炎
豬 肺 粥

【來源】《證治要訣》
【原料】豬肺500克 大米100克 薏苡仁50克 料酒蔥姜 食鹽
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豬肺制凈,加水適量,放入料酒,煮七成熟,撈出,切
成肺丁,同淘凈的大米、薏苡仁一起入鍋內,並放入蔥、姜、食鹽、
味精、料酒,先置武火上燒沸,然後文火煨燉,米熟爛即可。
【用法】可當飯吃。經常食用效果顯著。
【功效】補脾肺止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
貝 母 粥

【來源】《資生錄》
【原料】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 冰糖適量
【製作】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開湯未稠時,調入貝母粉,改
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溫服。
【功效】化痰止咳,清熱散結。適用於急慢性氣管炎、肺氣腫
---------------------------------------------------------------
蔥 白 粥

【來源】《飲食辨錄》
【原料】肥大蔥白適量 糯米60克 生薑5片 米醋5毫升
【製作】將蔥白切成3厘米長的段(共5段),再同糯米,生薑共煮粥。
粥成加米醋趁熱食用。
【用法】熱服。食後覆被取微汗。
【功效】發表散寒,溫中通陽。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
【來源】燥熱咳嗽,表虛多汗者忌服。

--------------------------------------------------------------
杏 仁 粥

【原料】《食醫心鏡》
【製作】杏仁15克 白米50克
【用法】將杏仁去皮、尖,水研濾汁,同白米煮粥食用。
【功效】可供早晚餐,溫熱服。
【宜忌】止咳定喘,通便潤腸。適用於風寒感冒並有喘咳、胸悶、
便秘者。

----------------------------------------------------------------
百合杏仁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鮮百合50克 杏仁10克 粳米50克 白糖適量
【製作】將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鮮百合、粳米共煮為稀粥。
【用法】加白糖適量溫服。
【功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適用於病後虛弱、乾咳勞嗽。
【宜忌】風寒咳嗽及脾胃虛者不宜食用。 四 仁 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白果仁 甜杏仁各1份 胡桃仁 花生仁各2份雞蛋1個
【製作】將上4味葯共研成末,每次取20克,加雞蛋1個煮1小碗。
【用法】清晨空腹食,連用半年。
【功效】止咳平喘。適用於中老年慢性氣管炎。
--------------------------------
蘇 子 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蘇子10克 南粳米50~100克 紅糖適量
【製作】將蘇子搗成泥,與南粳米、紅糖同入砂鍋內,加水煮至
粥稠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5天為一療程。
【功效】降氣消痰,止咳平喘,養胃潤腸。適用於中老年人急慢
性支氣管炎及腸燥便秘。
【宜忌】大便稀薄的老人忌服

--------------------------------
車前子粥

【來源】《肘後方》
【原料】車前子1~30克 粳米100克
【製作】將車前子用布包好後煎汁。再將粳米入車前子煎汁中同
煮為粥。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食。
【功效】利水消腫,養肝明目,祛痰止咳。適用於老人慢性氣管
炎及高血壓、尿道炎、膀胱炎等
-------------------------------
萊菔子粥

【來源】《老老恆言》
【原料】萊菔子末15克 粳米100克
【製作】將萊菔子與粳米同煮為粥。
【用法】早晚餐,溫熱食。
【功效】化痰平喘,行氣消食。適用於老年慢性氣管炎、肺氣腫
------------------------------
枇杷葉粥

【來源】《老老恆言》
【原料】枇杷葉10~15克 粳米100克 冰糖適量
【製作】將枇杷葉用紗布包好放入砂鍋內,加水200克煎至100克,
去渣入粳米、冰糖,再加水600克,煮成稀薄粥。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之,3~5天為一療程。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氣。適用於急性氣管炎、大葉性肺炎、
衄血以及胃熱嘔吐呃逆等症。
【宜忌】感受寒涼引起的咳嗽嘔吐者忌用
--------------------------------
落花生粥

【來源】《粥譜》
【原料】花生仁30克 粳米100克
【製作】將花生仁與粳米共煮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潤肺止咳。適用於乾咳少痰、口乾喜飲者
-------------------------------
蔗 漿 粥

【來源】《粟珍集》
【原料】甘蔗500~1000克 粳米50克
【製作】將甘蔗搗汁,再煮粳米作稠粥,然後加入蔗汁,攪勻。
【用法】可隨意食用。
【功效】清熱潤燥,止渴生津。適用於肺熱咳嗽、口乾舌燥,兼
助脾氣,利大小腸,除煩熱,解酒毒
-------------------------------
蜂蜜蘿卜汁

【來源】民間方
【原料】白皮大蘿卜1個 蜂蜜100克
【製作】將蘿卜洗凈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內,加水蒸煮。
【用法】每日2次,隨量服。
【功效】潤肺、止咳、化痰。適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
------------------------------
蜜餞百合

【來源】《聖惠方》
【原料】干百合100克 蜂蜜150克
【製作】將干百合洗凈,放入大搪瓷碗內,加入蜂蜜,上籠蒸1
小時,趁熱調均勻,晾冷後,裝入瓶內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湯匙。
【功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以及秋天肺
燥或熱邪傷及肺胃之陰所致咳嗽等
-------------------------------
北杏燉雪梨

【來源】民間方
【原料】北杏10個 雪梨1個 白砂糖30~50克
【製作】將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燉盅內,加清水半碗,隔水
燉1小時。
【用法】每日2次,食雪梨,飲湯。
【功效】化痰止咳,清熱生津,潤肺平喘。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3、肝癌晚期能吃牛骨髓

你好,這情況是肯定要尋找入門的中醫去治療的,否則吃簡單的食物確實沒用的。
另外如果不配合葯物,建議不要吃牛骨髓,根本消化不了。肝癌晚期就是正氣虛弱,邪氣彌漫。治療的總路線就是扶正驅邪,如果只是補正,那反而出大問題的。

4、補腎精的中成葯有哪些

一、肉蓯蓉
1
肉蓯蓉屬列當科瀕危種,別名大芸、寸芸、蓯蓉、查干告亞(蒙語)。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它們沒有葉綠素,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份。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和新疆,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葯材,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葯物之一。
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主腎陽虛衰;精血不足之陽wei;遺jing;白濁;尿頻余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月經衍期;宮寒不yun;腸燥便秘。
補腎的中葯主要有哪些
END
二、菟絲子
1
  菟(tu)絲子,又名吐絲子、菟絲實、無娘藤、無根藤、菟藤、菟縷、野狐絲、豆寄生、黃藤子、蘿絲子等。菟絲子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的補腎中葯。 歸經:氣味辛,甘,平 無毒。[功能與主治]:補腎益精,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腎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腳軟弱無力、陽wei遺jing、囈語、小便頻數、尿有餘瀝、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耳鳴耳聾以及婦女帶下、習慣性流產等症。
補腎的中葯主要有哪些
END
三、牛骨髓
1
  甘,溫,無毒,葯劑,為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骨髓。高蛋白、低脂肪及含優質有機鈣的富營養原料,很多壯骨粉、補鈣產品所用原料就是來自牛骨髓。是上等補腎中葯。主治潤肺、補腎、壯yang、填髓、虛癆羸瘦、精血虧損、泄利、消渴、跌撲損傷、手足皴裂。
補腎的中葯主要有哪些
END
四、桑葚
  甘;酸;性寒。為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桑葚又叫桑果、桑棗,農人喜歡其成熟的鮮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也是水果里的補腎中葯。成熟的桑葚質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洗凈,去雜質,曬干或略蒸後曬干食用。具體成熟時間各地不一樣,南方早一點,北方遲一點。主治肝腎不足和血虛精虧的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早白;失眠多夢;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
補腎的中葯主要有哪些
END
五、冬蟲夏草
1
又名中華蟲草,又稱為夏草冬蟲,簡稱蟲草。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補腎中葯材,它是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於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僵化,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屍體)構成的復合體)。冬蟲夏草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直接抗腫瘤作用、提高細胞能量、抗疲勞、調節心臟功能、調節肝臟功能、調節呼吸系統功能、調節腎臟功能、調節造血功能、調節血脂等。

5、什麼中葯補腎好

杜仲
、狗脊、大雲、鎖陽、菟絲子、川芎。都是不錯的壯陽中葯


如果要壯陽
、給你個方子


去葯店買雄蠶蛾20隻
研成粉末

每天早晚用白酒送服3克

連用半月以上


要忌蘿卜哦。

很簡單
、試試就知道了

6、古代《葯典》記載牛骨髓是中葯。請問牛骨髓能治那些疾病?

牛骨髓的營養價值剖析 功用主治:潤肺,補腎、填髓。 指虛勞羸瘦,精血虧損,泄利,消渴,跌撲損傷,手足皴裂。

7、招遠哪個中葯店有賣牛骨髓的

一般中葯房都有的

8、補腎的中葯有哪些?

中醫的補腎葯有補腎氣葯、補腎陽葯、滋腎陰葯、補腎精葯四類,不同類型的補腎葯,針對的病情是不同的,所以患者需要請專業的中醫科醫生,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選方用葯,以避免使用的葯物不對症,具體的葯物包括以下幾種:補腎氣的中葯有芡實、金櫻子、沙苑子等;補腎陽的中葯有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等;滋腎陰中葯有熟地黃、枸杞、黃精、何首烏等;補腎精的中葯有菟絲子、覆盆子等。

與牛骨髓中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