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病理分析

骨髓病理分析

發布時間:2020-03-22 05:45:47

1、血液病骨髓組織病理切片 關於各種病的圖片 誰有啊!給發一個吧

你可以買兩本書,一是天津血液病研究所陳輝樹老師主編的骨髓病理活檢,二是上海浦權主編的骨髓病理活檢。看這兩本中的一本就可以。

2、我爸爸做骨髓穿刺檢查了四項可是結果只出來一項醫生就說是白血病准確嗎

病情分析:
白血病是一個大的范圍,裡面還分有很多小的具體分型的,這些分型是關繫到白血病的預後好治療方案的,
指導意見:
診斷白血病,並不一定需要全部的骨髓檢查結果的,有塗片的病理檢查結果,或者是有基因的檢查結果,一項就可以診斷了的。

3、被抽骨髓,身體有什麼影響

抽骨髓一般不會影響用戶的日常生活,用戶無需過度擔心。骨髓是人體最大的造血組織,通常約為2600g,一般僅抽取0.5-10ml即可滿足檢查需求。

抽骨髓是為進一步了解骨髓增生情況並明確病因,但抽骨髓具有一些相對禁忌症,比如血友病用戶的血凝功能未改善時不能抽骨髓。一般情況下,醫生需對用戶進行全面了解,以判斷是否可抽骨髓。

(3)骨髓病理分析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對於的補骨髓主要是需要的針對的補血,健脾胃,壯骨等食物進行補充,可以多吃點紫菜,海蜇,杏仁,韭菜等食物。

2、在飲食結構方面,注意清淡營養,可以適當多補充一些牛奶或者酸奶,蝦皮也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注意多戶外運動一下,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一般補鈣應該晚上補充,日間的飲食可以有補鈣的作用。

3、骨髓炎用戶患部組織酸性化,如果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就更加造成了身體內酸鹼的不平衡。這一時期鼓勵用戶多喝湯,在飲食中要做到三低:低脂肪,低糖,低鹽。多食用蔬菜,水果,薯類和海藻等鹼性食物。

4、關於骨髓癌症的知識

(又稱:漿細胞瘤,多發骨髓瘤)是漿細胞產生的惡性腫瘤,常侵犯多個部位及組織。治療主要是維持生存。外科治療: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用穿刺活檢就可得出明確診斷,主要依靠血清蛋白電泳及實驗室生化檢查。在某些情況下,當僅存在單發病灶時,對非病變骨骼行骨髓穿刺可以明確病情是否發生播散。 當臨床上高度懷疑,且需活檢來明確診斷時,穿刺活檢為較好的方法。看到高度血管化的骨髓瘤組織即可確診,穿刺活檢較切開活檢的並發症少,同時,組織學特點的一致性使取材錯誤大大降低。 如果臨床上未考慮到骨髓瘤的可能並行切開活檢,出現意想不到的,可怕的大出血是很常見的。在這種情況下, 局部有骨水泥做熱止血劑常常很有效。 骨髓癌是起源於原始的骨髓網狀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臨床有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前者指腫瘤組織僅局限於個別骨髓,並保持單發而不轉變為多發性。後者一開始即可能在全身骨髓出現病灶,也可由單發轉變而來,此型臨床最為常見。 病因:骨髓癌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骨髓癌是漿細胞產生的惡性腫瘤,常侵犯多個部位及組織。 症狀:骨髓癌有哪些臨床表現? 骨髓癌其顯著特點為多發性,好發於胸骨、肋骨、脊椎骨,其次為顱骨、盆骨與鎖骨。 疼痛是本病的早期症狀,始為間歇性隱痛,繼則為持續性劇痛。 位於表淺部位的腫瘤可觸及腫塊,中、後期病人常伴有慢性腎功能不全及低熱、消瘦、貧血,病理性骨折,以及病理性骨折所引起的截癱疼痛等症狀。 檢查:骨髓癌應該做哪些檢查? 1.血液學診斷 貧血多數輕至中度。血沉增高、白細胞及血小板數正常或偏低。 2.免疫學診斷 血清中白蛋白及正常免疫球蛋白常顯著減少。 3.其他化驗檢查 有25--50%的患者血鈣增高。血清鹼性磷酸酶一般為正常,但在病理性骨折癒合或有肝澱粉樣變時可增高。血尿酸常增高。血清白蛋白常減少。 4.X線檢查 典型的X線表現為溶骨性病變。也可表現為彌漫性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 治療:骨髓癌應該如何治療? 1.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對本病的療效不如其他惡性血液病滿意。盡管如此,化療仍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治療,理由是應用比較方便,相對比較安全;經過治療,症狀可以好轉,使壽命延長。 2.對症治療 ①感染--細菌感染,應選用抗生素。 ②高鈣血症--增加補液量,多飲水使尿量每日>2000毫升,促進鈣的排泄。 ③高尿酸血症--大量補液,口服或靜脈注射碳酸氫鈉,別呤醇。 ④貧血--可運用雄性激素。 ⑤腎功能衰竭。 3.骨髓移植 對骨髓癌患者採用骨髓移植,包括自體骨髓移植,同種同基因骨髓移植(在攣生兄弟間)。 4.放射治療 能使腫塊消失,解除局部疼痛。 5.干擾素治療 高度純化及重組的α-干擾素有抑制腫瘤及增強免疫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 預防:骨髓癌應該如何預防? 1.生活調理 ①勞逸結合,尤其中老年人,注意不要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 ②病人易出現病理性骨折,故應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負重等勞動或運動。 2.飲食調理 飲食宜清淡,選用抑制骨髓過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帶、紫菜、裙帶萊、海蛤、杏仁。對症選用抗血栓、補血、壯骨和減輕脾腫大的食品。 骨髓癌是不是一種遺傳病不太清楚,可是好像不是。

5、骨髓穿刺病理結果取材不好是什麼意思啊

應該是取標本的位置不對

6、檢驗骨髓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給你抽骨髓做圖片。做這個可能是要上百得吧!而且還痛!你之前應該是做了血常規了吧,醫生給你再做骨髓圖片是為了進一步確診。所以雖然痛也得要做啊!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啊!!

7、關於血常規檢驗和骨髓檢驗報告的一點疑問

白細胞低是口服類風濕葯造成的
髂這個字讀qia
髂骨是取標本的部位

8、骨穿結果出來了,怎麼看情況好壞

骨髓穿刺術(bone marrow puncture)是採集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臨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於血細胞形態學檢查,也可用於造血幹細胞培養、細胞遺傳學分析及病原生物學檢查等,以協助臨床診斷血液病、傳染病和某些寄生蟲病,並觀察療效和判斷預後等。血細胞的質和量的異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變化。血液病檢查中經常會遇到骨髓象和血象分析等,但是普通人卻根本看不懂這些,那麼怎樣正確看骨穿報告呢,骨髓細胞學檢查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
骨髓檢查的報告單較為復雜,一般情況下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在骨髓化驗報告單中,包括紅細胞系、粒細胞系、淋巴細胞系、單核細胞系、漿細胞系等各類細胞在各個不同成熟階段所佔百分比;其他細胞如巨核細胞、網狀細胞、吞噬細胞、內皮細胞、脂肪細胞等數量;還有經過計算的粒系和紅系細胞比值;各類細胞的形態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況的說明。
由於正常骨髓內各細胞系及其各階段百分率范圍較大,因此凡分類符合下列情況者均可視為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躍;
2、粒細胞系約佔有核細胞的40%~60%,其中原粒細胞<2%,早幼粒細胞<5%、中、晚幼粒細胞各<15%,桿狀核粒細胞多於分葉核細胞,嗜酸粒細胞一般<5%,嗜鹼粒細胞<1%,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基本正常;
3、幼紅細胞總百分率約佔有核細胞的20%左右,其中原紅細胞<1%,早幼紅細胞<5%,中、晚幼紅細胞約各佔10%,細胞形態、染色基本正常;
4、粒、紅比值正常約為2~4:1;
5、淋巴細胞百分率約為20%,小兒較高,可達40%,均為成熟淋巴細胞,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
6、單核細胞一般<4%,漿細胞<3%,均為成熟階段者;
7、巨核細胞系通常於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多為成熟型;
8、可見少量網狀細胞、內皮細胞、組織嗜鹼細胞等。雖然它們各佔百分率很低,但卻均為骨髓成分的標志;
9;核分裂細胞不易見到,僅約為1‰。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
10、成熟紅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大致正常。
只有了解骨髓細胞形態的正常值才能對血液病的病情、疾病程度有所掌握,但血液病的診斷不能僅憑骨髓穿刺,還要結合血常規、骨髓活檢及其他相關檢查,若有異常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9、病理報告:送檢骨髓組織增生明顯活躍,紅系細胞比例稍增多,淋巴細胞增生,未見巨核細胞。

您好
醫學上如果是單核細胞白血病有15~30%是急性白血病,但是這種情況下應該是白血病了.
如果您發現紫色到紅褐色丘疹、結節和斑塊,那就能說明這個是急性白血病,有60%會自然消退,但是請務必就醫,因為還有40%會擴散導致其他並發症
如果檢查到有幼稚細胞那麼可能骨髓已經出現問題,因為一般的細胞都是在骨髓成熟,如果骨髓出現不足或者病變就會使幼稚細胞流出.
中風是不會誘發白血病的,而您的中風應該是因為高血壓,但是白血病的原因由您提供的數據無法得出准確的情報.
但是您有白血病的可能性非常高了.
希望能幫到您

與骨髓病理分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