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性溶血

骨髓性溶血

發布時間:2020-08-13 23:35:59

1、什麼是溶血症

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症
新生兒溶血症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國以ABO血型不合者佔多數,Rh血型不合者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統等少見。
什麼原因引起新生兒溶血症
當胎兒由父方遺傳所得的血型抗原與母親不同時,進入母體後即會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紅細胞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導致溶血。
在ABO系統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數比A型及B型的人數多:A抗原較B抗原的抗原性強,故母O型,胎兒A型者得病機會多。ABO溶血症可發生在第一胎,與母體曾受自然界中類似A、B物質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體有關。Rh溶血症的免疫抗體,只能由人類的血細胞作為抗原刺激而產生,在分娩時胎兒紅細胞才進入母體,則除有輸血史者,罕見第一胎即發病。我國絕大多數人為Rh陽性,故Rh溶血症在我國少見。
新生兒溶血症有什麼症狀
本病症狀之輕重差異很大,一般ABO血型不合者症狀較Rh血型不合者輕。病兒常於生後24小時以內或第二天出現黃疸,並迅速加重。隨黃疸加深可出現貧血、肝脾腫大,嚴重者發生膽紅素腦病。Rh不合大量溶血者,出生時已有嚴重貧血,可導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腫、甚至死胎。
新生兒溶血症需要做哪些檢查
血常規。
如何治療
1.葯物治療。
⑴西葯。①血漿或白蛋白。②腎上腺皮質激素。③酶誘導劑:苯巴比妥,尼可殺米,要及早用葯。兩葯同用可提高療效。④葡萄糖及鹼性溶液。
⑵中葯。
中葯可以退黃,體外試驗有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常用的方劑有:①三黃湯
黃芩4.5g,黃連1.5g,制大黃3g。②茵陳蒿湯
茵陳1.5g,梔子9g,制大黃3g,甘草1.5g。③消黃利膽沖劑
茵陳9g,桅子3g,大黃3g,茅根10g,金錢草6g,茯苓6g。以上三方可選其中之一,每日服1劑,分次在餵奶前服。
2.光療。
3.換血輸血。
⑴換血目的:換出血中已致敏紅細胞及抗體,阻止進一步溶血;減少血清非結合膽紅素濃度,預防發生膽紅素腦病;糾正貧血,防止心力衰竭。
⑵換血指征:①產前已經確診為新生兒溶血病,出生時有貧血、水腫、肝脾腫大及心力衰竭,臍血血紅蛋白
<
120g/L。②臍血膽紅素
>
59.84~68.4μmol/L
(3.5~4mg/dl),或生後6小時達102.6μmol/L(6mg/dl),12小時達205.2μmol/L
(13mg/dl);③生後膽紅素已達307.8~342μmol/L(18~20mg/dl)、早產兒膽紅素達273.6μmol/L(16mg/dl)者;④已有早期膽紅素腦病症狀者。
⑶血清選擇:ABO溶血症用AB型血漿,加O型紅細胞混合後的血。Rh溶血症應有ABO同型(或O型),Rh陰性的肝素化血。血源應為3天內的新鮮血。

2、溶血性貧血的骨髓檢查有哪些?

溶血性貧血可作骨髓檢查。骨髓穿百刺物塗片顯示有核紅細胞顯著增多,脂肪減少,粒、紅細胞比例縮小或倒置。幼紅細胞有絲分裂象增多。如果同度時有葉酸缺乏,則無巨幼紅細胞。注意長期大量內溶血和骨髓代償性增生非常旺盛時,可出現葉酸缺乏。如發生再生障礙,可見紅細胞顯著容減少。

3、骨髓穿刺可以溶血是什麼意思?

骨穿刺進行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主要用於:
1.確定診斷某些造血系統或非造血系統疾病

這類疾病多數具有特徵性細胞形態學改變,骨髓檢查有決定性診斷作用。如各類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多發性骨髓瘤、骨轉移癌等及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典型的缺鐵性貧血等。此外,發現某些特殊細胞,如結核性多核巨細胞、霍奇金病細胞或某些寄生蟲如瘧原蟲、黑熱病小體等,也可據此確診。
2.輔助診斷某些造血系統疾病

這類疾病多是以骨髓造血功能改變為主,骨髓檢查結果尚需要結合其他臨床資料綜合分析後才能做出診斷。如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等。
3.作為鑒別診斷的應用
臨床遇有原因不明的發熱、淋巴結、肝或脾腫大、骨痛或關節痛等時,骨髓檢查有助於鑒別是否由造血系統疾病所引起。
由於凝血因子缺乏而有嚴重出血者如血友病,骨髓檢查應列為禁忌。

4、骨髓監測是溶血性貧血,查溶血系列正常,這是什麼病

白細胞數目2.97,中性粒細胞百分比58.24,淋巴細胞百分比36.74,單核細胞百分比2.74,嗜酸細胞百分數0.74,嗜鹼細胞百分數1.7紅細胞數目1.68,紅細胞壓積20,平均RBC血紅蛋白41.11,RBC分布寬度標准76.41,血小板數目91,平均血小板體積11.1,大小血板比積34.4,網織紅細胞0.045,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73.淋巴細胞絕對值1.09,單核細胞絕對值0.08,嗜酸細胞絕對值0.02,嗜鹼細胞絕對值0.05,血紅蛋白69,平均紅細胞體積119.01,平均RBC血紅蛋白345,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18.31,血小板壓積0.102,血小板分布寬度12.7凝血酶原時間13.1,凝血酶原國際標准化比1.09,凝血酶時間16.1,抗凝血酶III84.8,纖維蛋白原237,凝血酶原活動度76.6,凝血酶原比值1.0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30.8,D-2聚體257,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1.5乙肝表面抗原0,乙肝E抗原0,乙肝核心抗體0.81,乙肝表面抗體209.29,乙肝E抗體2.205,谷丙轉氨酶28,穀草/谷丙2。0,直接膽紅素15.2,轉肽酶8.1,腺苷脫氨酶8.0,鹼性磷酸酶43,尿素氮6.34,尿酸324,血清胱抑素0.97,血糖5.44,鈉139.5,鈣2.23,磷1.37,鋅17.10,穀草轉氨酶56,總膽紅素35,間接膽紅素19.8,血清總膽汁酸7.3,膽鹼酯酶8140,a-岩藻糖苷酶20.5,肌酐67.5,血白塔2微球蛋白3.07,二氧化碳結合力22.7鉀4.96,氮104.1,鎂0.92,血鐵清27.202012、11、15葉酸7.91,維生素B1240.25,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41.56,糖類抗原199,總前列腺特異抗原0.81,鐵蛋白573.1,癌胚抗原0.85,甲胎蛋白2.71,糖類抗原12512.3濁度清晰,尿液酸鹼度6.0,葡萄糖正常,尿蛋白-,比重(SG)1.03,酮體-,鏡檢紅細胞0.0,白細胞團未見,未分類管型未見,細菌未見,結晶未見,酵母菌未見,顏色無色,亞硝酸鹽-,尿潛血-,膽紅素-,尿膽原+1,白細胞陰性,鏡檢白細胞0.0,透明管型未見,鱗狀上皮細胞未見,非鱗狀上皮細胞未見,粘液未見,精子未見白細胞數目3.78,中性粒細胞百分比58.54,淋巴細胞百分比35.7,單核細胞百分比3.7,嗜酸細胞百分數1.34,嗜鹼細胞百分數0.8,紅細胞數目1.64,紅細胞壓積19.4,平均RBC血紅蛋白39.61,RBC分布寬度標准77.31,血小板數目91,平均血小板體積11.4,大血小板比積34.4,網織紅細胞0.041,中性粒細胞絕對值2.21,淋巴細胞絕對值1.35,單核細胞絕對值0.14,嗜酸細胞絕對值0.05,嗜鹼細胞絕對值0.03,血紅蛋白65,平均紅細胞體積118.31,平均RBC血紅蛋白335,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18.41,血小板壓積0.102,血小板分布寬度11.4谷丙轉氨酶21,直接膽紅素11.9,總膽紅素33.3,間接膽紅素21.4溶血檢查酸溶血實驗,糖水溶血實驗,含鐵血黃素實驗,抗人球蛋白IgG實驗,抗人球蛋白C3d實驗結果都成陰性參考值就是陰性骨髓分析報告: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粒:紅=0.44:11.粒系佔29.6%,各階段可見,比例大致正常,少部分細胞可見輕度類巨變。嗜酸細胞可見。2.紅細胞增生佔67.2%,早,中幼紅階段比例偏高,余比例大致正常,有核紅可見核畸形,核碎裂,可見分裂相。成熟紅細胞形態大小不一。3.淋巴細胞佔3.2%4.全片(2*2.5cm)計數巨核細胞4個,產板性少見(是否與取材有關)。血小板可見。5.血片分類見左表,血小板可見。6.鐵染色外鐵:+++細胞內鐵: 36%結論:此次骨穿,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粒系佔29.6%,紅系增生佔67.2%,巨核細胞少見還有點呼吸困難,輸激素,吃葉酸和打B12,貧血情況有所緩解,

與骨髓性溶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