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無症狀骨髓瘤

無症狀骨髓瘤

發布時間:2020-08-13 16:15:13

1、骨髓癌初期,中期,晚期各有什麼症狀?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MM的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2.貧血和出血
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後期貧血嚴重。晚期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症狀。皮膚黏膜出血較多見,嚴重者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病變
肝、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器官腫大或者異常腫物需要考慮髓外漿細胞瘤或者澱粉樣變。
4.神經系統症狀
神經系統髓外漿細胞瘤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5.多發性骨髓瘤多見細菌感染
亦可見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容易發生,尤其是治療後免疫低下的患者。
6.腎功能損害
50%~70%病人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結石。
7.高黏滯綜合征
可發生頭暈、眼花、視力障礙,並可突發暈厥、意識障礙。
8.澱粉樣變
常發生於舌、皮膚、心臟、胃腸道等部位。

2、多發性骨髓瘤到死之前有什麼症狀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MM的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2.貧血和出血
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後期貧血嚴重。晚期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症狀。皮膚黏膜出血較多見,嚴重者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病變
肝、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器官腫大或者異常腫物需要考慮髓外漿細胞瘤或者澱粉樣變。
4.神經系統症狀
神經系統髓外漿細胞瘤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5.多發性骨髓瘤多見細菌感染
亦可見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容易發生,尤其是治療後免疫低下的患者。
6.腎功能損害
50%~70%患者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結石。
7.高黏滯綜合征
可發生頭暈、眼花、視力障礙,並可突發暈厥、意識障礙。
8.澱粉樣變
常發生於舌、皮膚、心臟、胃腸道等部位。
9.包塊或漿細胞瘤
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包塊,包塊直徑幾厘米至幾十厘米不等,可以是骨性包塊或軟組織包塊,這些包塊病理檢查多為漿細胞瘤。一般認為合並軟組織包塊或漿細胞瘤的患者預後不良,生存期短。
10.血栓或梗塞
患者可出現血液透析造瘺管梗塞、深靜脈血栓或心肌梗塞等表現,發生的原因與腫瘤患者易栓及高黏滯綜合征等因素有關。

3、什麼是骨髓瘤

「骨髓瘤」從字面上看是骨髓里產生血細胞的一種腫瘤。這種細胞叫「漿細胞」(白血細胞的一種),即產生抗體的細胞。惡性的、「癌化的」漿細胞稱為骨髓瘤細胞。這種病之所以叫做「多發性骨髓瘤」是因為它累及許多骨頭,形成病變。如果病變只有一處則稱為「孤立性骨髓瘤」。 骨髓瘤累及成年時仍處於活躍造血的骨髓,例如脊椎骨、頭顱骨、骨盆骨、肋骨以及肩與臀關節的骨骼。這些部位的造血功能在成年時仍充分地保留下來。肢體的遠側部分(前臂、小腿)和手、足通常不累及。 骨髓瘤在癌前期就能發現。有些例子骨髓里的瘤細胞長得非常慢。最早階段稱為「意義不明的單克隆性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這時還不算「癌」。 MGUS轉成骨髓瘤的危險性是很低的,大約只有 1%。即使骨髓瘤細胞達到10-30%,生長速度還是很慢的。這個階段稱為「惰性 /冒煙型或無症狀骨髓瘤」。它和前者(MGUS)都發展很慢,以年計,均無須治療。因此,這兩種病和「活動性有症狀的骨髓瘤」的鑒別十分重要。 表一MGUS和骨髓瘤的定義 標准化命名建議採用的新名稱定義 MGUS MGUS(名稱不變)存在單克隆性蛋白無潛在疾病 冒煙型或無症狀性骨髓瘤比 MGUS疾病程度高惰性骨髓瘤但臨床上仍無症狀或器官損害 骨髓瘤症狀性骨髓瘤存在單克隆性蛋白伴有一項或多項( CRAB)器官損害 C-----血鈣升高( >10mg/L) R-----腎功能異常(肌酐 >2mg/L) A-----貧血(血紅蛋白

4、骨髓瘤的症狀

痛 是最主要的多發性骨髓瘤症狀,常為早期及中期主要多發性骨髓瘤症 狀,隨病情發展而加重。以骨痛為主訴的患者約為65%,在整個病程中出現骨痛者高達88%。疼痛部位多在骶部。活動或扭傷後驟然劇痛者有自發性骨折可能, 脊柱骨折可引起胸廓或脊柱畸形,骨髓瘤細胞顯著浸潤骨骼時,可引起局部大小不一腫塊,鎖骨連接處發生串珠樣結節者為本病特徵。多發性骨髓瘤症狀神經方面: 經胸腰椎破壞壓縮,壓迫脊髓所導致截癱為多見

5、骨髓瘤能危及生命嗎?症狀有哪些

詳細症狀
骨髓瘤是中年和晚年(40~60歲) 發生的多發惡性骨髓內腫瘤。椎體、肋骨、胸骨、顱骨和骨盆為其好發部位。晚期,股骨和肱骨亦可被累,但膝和肘以下的骨質極少發生。其主要症狀為疼痛,初期為間歇性,繼為持續性,疼痛十分劇烈。神經可能被壓迫,造成放射性疼痛或截癱。腫瘤一旦發現後,多數患者逐漸發生進行性貧血和惡病質變化。但很少產生轉移瘤,肺部極少被累。實驗室檢查可發現以下數種變化: ①約50%病例的血清球蛋白增高;②約50%病例的血清鈣增高,有高至18毫克%者;此種病例的甲狀旁腺有繼發性增生;⑧進行性貧血,系因造血機構被腫瘤破壞所致;④少數晚期病例的周圍血液中可能發生假性漿細胞白血病現象,⑤75%病例屎中有凝溶蛋白,⑥約有70%病例在晚期發生腎病。 x線檢查時,在被累的骨質中,可以發現多數溶骨性穿鑿形缺損,周圍無反應性新骨增生,此為骨髓瘤的特點。所以病理性骨折較多。椎體發病時,則產生壓縮骨折。四肢發生病理性骨折時,可以引起小量骨膜反應性新骨增生。在顱頂骨中骨髓瘤的典型x線徵象為分布不規則的多發穿鑿形缺損,一見即可識別。但長骨骨幹發病時,骨質的破壞有時與此不同,根據x線照片無法與溶骨性骨肉瘤或轉移瘤區別。 [治療] 化學治療對多發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療效,對有嚴重貧血者可輸血,有截癱者施行椎板切除術,有病理骨折者施用適當的外固定。單發於肢體者,可以考慮截肢。疼痛嚴重者可施行放射線治療。

症狀體征
有一個長短不定的無症狀期,少數病人以背痛為首發症狀,並伴有貧血和惡病質。還有病人因病理骨折來就診

6、多發性骨髓瘤早期症狀?

你好!多發性骨髓瘤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MM的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2.貧血和出血: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後期貧血嚴重。晚期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症狀。皮膚黏膜出血較多見,嚴重者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病變:肝、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器官腫大或者異常腫物需要考慮髓外漿細胞瘤或者澱粉樣變。
4.神經系統症狀:神經系統髓外漿細胞瘤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5.多發性骨髓瘤多見細菌感染:亦可見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容易發生,尤其是治療後免疫低下的患者。
6.腎功能損害:50%~70%病人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結石。
7.高黏滯綜合征:發生頭暈、眼花、視力障礙,並可突發暈厥、意識障礙。
8.澱粉樣變:常發生於舌、皮膚、心臟、胃腸道等部位。

與無症狀骨髓瘤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