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牙齦骨髓炎

牙齦骨髓炎

發布時間:2020-08-13 09:31:29

1、為什麼會發生頜骨骨髓炎?

上下頜骨與人體其他骨胳不同,它的上面長有牙齒與外界相連。牙齒是容易患病的,病菌可以通過牙髓或牙齒周圍組織進入頜骨,引起頜骨骨髓炎,在祖國醫學中稱為「骨槽風」。 下頜骨骨髓炎多由牙源性感染所引起,常見於青壯年。上頜骨骨髓炎大多由血源性感染所致,易發於嬰幼兒時期。頜骨骨髓炎以下頜骨較多見。過去,頜骨骨髓炎發病率較高,特別是在農村。近年來,由於合作醫療和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這種病的發病率已下降。 引起頜骨骨髓炎的病因多見於牙齒本身的疾病,另外,如傷口感染、拔牙手術後、口腔頜面部放射線照射等都可發生。頜骨骨髓炎發病早期可出現高熱、寒顫、食慾不振、便秘等全身症狀。患病區軟組織紅腫、疼痛、牙齦紅腫、牙痛,伴有多個牙的明顯松動。如骨髓炎發生在下頜磨牙附近,炎症可侵入周圍肌肉引起痙攣,使牙關緊閉;骨髓炎如發生在下頜神經管附近,可引起下唇麻木。炎症早期頜骨破壞不很明顯,兩周以後,骨質的破壞可由X線攝片證實。 急性頜骨骨髓炎如治療不當,可變為慢性頜骨骨髓炎,頜骨內有死骨形成,可有瘺管,不斷有膿液從瘺管內流出。 急性頜骨骨髓炎的治療同急性蜂窩組織炎大致相同。慢性頜骨骨髓炎如已形成瘺管,並有死骨形成,可通過外科手術把死骨刮除。

2、骨髓炎是怎麼造成的?

汗,您那是牙齦炎,不是骨髓炎……

患有牙齦炎,齒齦會紅腫,或有出血現象。若刷牙時發覺牙齒容易出血,或牙齒有觸痛情況,便需要看牙科醫生。

如何診斷牙齦炎?

牙腳部份會有牙菌膜淤積,稍後齒齦和牙齒會出現逐漸分開。

怎樣治療牙齦炎?

首先,牙醫會建議清除積聚在牙齒上所有的牙菌膜和牙石,使牙齦炎消退,然後會提供有效的口腔衛生資料,保持牙齒清潔。

控制潛在的疾病可以令牙齦炎更易治療,如糖尿病;修補蛀牙可以清除慢性刺激齒齦的根源。

若不及早診治牙齦炎,會對牙齒有甚麼影響?

青春期和成年人較普遍患有輕微牙齦炎,若未能及早發現,情況可能會變得嚴重,並可能會演變成牙周病(一種可以導致牙齒脫落的嚴重齒齦疾病)。懷孕婦女及沒有良好控製糖尿病的患者,會更容易出現這情況。

牙菌膜可以使齒齦發炎及造成刺激;若不定時清除,牙菌膜會變硬,並形成礦物積聚,稱為牙石,為細菌提供地方生長,刺激齒齦。不合適的齒橋、粗糙或破裂的填補質、排列不整齊的牙齒,都會提供罅隙讓食物渣滓容易隱藏,難以清潔,這會更容易積聚牙菌膜和牙石,並提高牙齦炎形成的機會。

怎樣預防牙齦炎?

習慣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尤其是在睡前,可以清除牙菌膜,減少在睡覺時牙菌膜的積聚。每6個月至1年,定期往牙科醫生處清潔牙齒,預防牙菌膜變成牙石,及清除在牙齒上已形成的牙石。

牙齦炎的症狀和治療

牙齦炎有各種類型,但最常見的、發病率最高的是慢性單純性齦炎,這種牙齦炎又稱為不潔性齦炎、邊緣性齦炎,通常所說的牙齦炎就是慢性單純性齦炎。

慢性單純性齦炎只侵犯牙齦組織,不侵犯其他牙周組織。這種齦炎是由於齦緣附近牙面上的菌斑引起的一種慢性炎症,病因明確,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普遍,患病率在70%-90%左右,4-5歲以前通常不發生齦炎,大多數從5歲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患病率和嚴重性也逐漸增加,到青春期達高峰,青春期過後,牙齦炎的患病率隨年齡的才長而緩慢下降,成年人牙齦炎患病率較低。

輕度的慢性單純性牙齦炎所侵犯的是游高齦和齦乳頭,嚴重者可侵犯附著齦、前牙區,尤以下頜前牙炎症明顯。咬水果或刷牙時,牙齦出血。健康的牙齦即使用力刷牙,不會發生出血。正常的游離齦是很薄且緊貼牙面,牙齦有炎症時,齦緣充血發紅、腫脹、松軟,齦緣變厚,牙間乳頭變為鈍圓,與牙面不緊貼,而且齦溝加深,嚴重者附著齦可因組織水腫,點彩消失,表面光亮,齦緣可有糜爛或肉芽增生,齦袋溢膿。齦炎進一步發展,牙齦大量毛細血管增生擴張、高度充血,大量炎症細胞和組織液滲出,導致牙齦肥大,可覆蓋部分牙冠,此時牙齦呈深紅或暗紅,探診極易出血。病程較長者,可導致牙齦纖維增殖,牙齦增生突起,此時牙齦顏色輕度發紅或接近正常,質地較硬,出血較少。

本病由於只侵犯牙齦,不侵犯其他牙周組織,所以牙齒不發生松動,X光片檢查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質無異常。

由於牙齦炎病因明確,牙菌斑是發病的致病因素,且病變只局限在牙齦,因此,除去病因,消除菌斑,即可得到明顯效果。病情輕者,通常採用潔治術(俗稱洗牙)徹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牙齦紅腫、出物治療或口服抗菌葯物。發生牙齦增生者,則需施行牙齦成形術,即切除部分牙齦,恢復牙齦生理外形。經過上述治療,牙齦炎症消除和牙齦形態恢復後,為保持和鞏固療效,必須堅持每天認真和合理刷牙,徹底清除牙菌斑。牙齦炎如不治療,牙齦炎繼續發展可侵犯深部牙周組織,發展為牙周炎。
牙齦出血,經常是牙齦發炎的結果;發炎又是牙垢、牙石刺激所致;牙垢、牙石的形成是沒有經常徹底清除堆積在牙縫和齦袋中的食物碎屑和鈣質所引起。刷牙漱口是清除這些病因的最有效方法。慢性牙齦炎是沒有正確、經常地刷牙漱口的結果。預防牙齦出血的好辦法是早晚有效地刷牙,飯後漱口。
葯物:
用棉簽蘸浸3%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塗搽牙齦緣,見有氣泡形成,即用溫水漱口。然後塗以2%碘甘油或碘伏。每日3次,直至牙齦痊癒為止。甲硝唑(滅滴靈)口頰片,口含,一日4~6次,溶菌酶、度米芬、氯己定口含片可任選其一。含漱,甲硝唑或氯己定,一日含漱其溶液4~6次。

3、牙齦反復發炎 腫痛 是什麼原因

牙齦紅腫主要是牙齦有炎症,牙齦下的炎症通過牙縫,牙結石,口腔死角進行多方位的傳播,導致牙齦附著牙菌斑而導致牙齦腫痛。牙齦紅腫必須堅持每天認真和合理刷牙,徹底清除牙菌斑。牙齦紅腫如不治療,繼續發展可侵犯深部牙周組織,發展為牙周炎。牙齦紅腫時注意口腔清潔,勤刷牙、勤漱口。

4、牙齦長膿包怎麼辦?

牙齦長膿包大多是根尖炎或牙周炎,前者牙體被齲爛,引發急性牙髓炎,感染起根尖周圍組織,導致膿液擴散,膿包長出後戳破,炎症還在膿液多了還會再長,後者牙結石附著太多,連牙抄根周圍也是,就會刺激牙齦內部的肉芽組織形成牙周袋,牙周已經膿腫。

怎麼處理這些牙齦膿包?

1、當時錯過治療時機,沒將病髓及時清除,所以才有根尖炎,其實去磨除齲壞牙體,開髓拔掉裡面的牙神經,再引流滲出物,另外根部清洗掉膿液,讓炎症消退,瘺管閉合。

2、如果是牙周膿腫,洗牙是最基本的,還有刮治牙根的牙結石,減少刺激後牙周袋會消腫很多,由於細菌毒素比較強,膿腫沒好轉還得牙周翻瓣手術,切除已被感染的組織。

咨詢

5、頜骨骨髓炎做完手術是不是就沒事了,還有什麼後遺症

你好,該病發病急劇,全身症狀明顯。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迅速延及鄰牙,導致整個患側疼痛並放散至顳部。面部相應部位腫脹,牙齦及前庭溝紅腫,患區多個牙齒松動。常有膿液自牙周溢出。下頜骨骨髓炎,因咀嚼肌受侵、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

6、頜骨骨髓炎和頜骨囊腫【頜骨囊腫頜骨骨髓炎】

你好!
如果病變區域沒來有炎症病史(表現為紅、腫、熱、痛),建議可及時行局部組織的活檢術,以明確診斷。

(源301醫院楊舸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百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度導下進行!)

7、頜骨骨髓炎的症狀是什麼?

頜骨骨髓炎是指頜骨全部骨組織包括骨膜、骨皮質、骨髓及其中的血管、神經的炎症。 多為化膿性感染,病原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以牙源性感染最多見,常由急性根尖周炎或冠周炎發展所引起。專家介紹,物理性(如放射性)及化學性因素也可引起頜骨骨髓壞死而繼發感染形成頜骨骨髓炎。炎症如從骨髓向四周擴展,破壞頜骨,稱之為中央性頜骨骨髓炎;如由骨膜下膿腫損害骨皮質,稱為邊緣性骨髓炎。一、中央性頜骨骨髓炎: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急性期起病急驟,患牙持續性劇痛伴放射痛,牙松動、叩擊痛、牙周溢膿、面頰腫脹,全身中毒症狀明顯。下牙槽神經受累則下唇麻木,咀嚼肌受累則張口受限。慢性期常為急性期的延續,此時病人全身及局部症狀緩解,口內或皮膚出現瘺管流膿,有時混雜有小塊死骨。若死骨不清除,病變可遷延數月至數年,一旦瘺管阻塞,炎症又可急性發作。二、邊緣性頜骨骨髓炎:多見於青年人,好發於下頜支。急性期常被間隙感染症狀掩蓋。慢性期骨膜溶解,骨皮質脫鈣疏鬆並有小塊死骨形成,可見瘺管形成,亦可急性發作。慢性期全身症狀較輕,局部可有壓痛、水腫、張口困難等症狀。

與牙齦骨髓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