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眶骨髓炎

眶骨髓炎

發布時間:2020-08-10 17:02:43

1、頜骨骨髓炎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建議:(一)急性頜骨骨髓炎發病急劇全身症狀明顯。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迅速延及鄰牙導致整個患側疼痛並放散至顳部。面部相應部位腫脹,牙齦及前庭溝紅腫患區多個牙齒松動。常有膿液自牙周溢出。下頜骨骨髓炎因咀嚼肌受侵、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下牙槽神經受累時可有患側下唇麻木。上頜骨骨髓炎多見於新生兒、嬰兒感染來源常為血源性。其局部表現為眶下部明顯紅腫,並常延至眼周致眼睜不開後期可在內眥、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膿。(二)慢性頜骨骨髓炎急性頜骨骨髓炎如未能徹底治療可轉為慢性。常見的原因是單純採用葯物保守治療,膿液自行穿破引流不暢。慢性頜骨骨髓炎期間,急性症狀大部消退全身症狀已不明顯,疼痛顯著減輕。局部纖維組織增生腫脹、發硬。瘺管經常溢膿,甚至排出小塊死骨。病變區多個牙松動齦隙溢膿。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引流不暢時,可急性發作如拖延日久,可致消瘦、貧血身體衰弱。

2、眼眶蜂窩組織炎應該如何治療?

1、大量應用磺胺劑及抗生素(青黴素先鋒黴素克林黴素)必要時配合激素療法。 2、卧床休息補充水分保持電解質平衡及解熱療法等。 3、局部熱敷或超短波治療形成膿腫時可切開排膿同時對鄰近原發性病灶亦應適當處理。 4、中醫療法:發病的初期偏風盛者宜疏風解毒;熱毒盛者宜清熱解毒;若體虛邪盛排膿不暢者則宜扶正祛毒。 急性眼眶蜂窩織炎需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一)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 (二)球筋膜炎發病快,雙側居多。炎症開始局限於一條眼外肌的肌腱處,運動受限。眼球突出,結膜水腫。如為化膿性者,則在下直肌下緣的球結膜下有黃色積膿區。 (三)眶骨髓炎其症狀和經過與其他急性眶尖端綜合征相似。瞳孔散大,對光及聚合反射消失,眼球活動受限。上瞼下垂,角膜知覺消失。

3、眶骨髓炎吃什麼葯

您好:,骨髓炎是由於細菌侵犯血液未能及時得到控制,進而入侵骨膜、穿透密質骨層深入髓腔、瘀毒化膿而成。治療骨髓炎的急性發作時,早期(二周前未化膿時):西醫的治療主要是大量的液體內加入抗生素靜脈點滴抗菌消炎以糾正電解質紊亂。二周後局部病灶處膿已形成,這時應在無菌下行局部手術切開引流,繼續給以大劑量有效抗生素靜脈點滴。4周後病灶處死骨形成時,採用局部麻醉、腰麻、或臂叢麻醉無菌下,在局部手術切開刮骨或剔除死骨後清創縫和兩周後拆線便癒合。但是,西醫的以上治療方法均不能使骨髓炎得到徹底的治療,往往留下隱患,使細菌仍殘留在血液內。,中醫在治療急性骨髓炎時採用大量的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活血消腫葯物內服外用,便可使之高燒即退、腫脹消除、瘀毒排出體外,很快即達臨床痊癒。

4、頜骨骨髓炎的症狀是什麼?

頜骨骨髓炎是指頜骨全部骨組織包括骨膜、骨皮質、骨髓及其中的血管、神經的炎症。 多為化膿性感染,病原菌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以牙源性感染最多見,常由急性根尖周炎或冠周炎發展所引起。專家介紹,物理性(如放射性)及化學性因素也可引起頜骨骨髓壞死而繼發感染形成頜骨骨髓炎。炎症如從骨髓向四周擴展,破壞頜骨,稱之為中央性頜骨骨髓炎;如由骨膜下膿腫損害骨皮質,稱為邊緣性骨髓炎。一、中央性頜骨骨髓炎: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急性期起病急驟,患牙持續性劇痛伴放射痛,牙松動、叩擊痛、牙周溢膿、面頰腫脹,全身中毒症狀明顯。下牙槽神經受累則下唇麻木,咀嚼肌受累則張口受限。慢性期常為急性期的延續,此時病人全身及局部症狀緩解,口內或皮膚出現瘺管流膿,有時混雜有小塊死骨。若死骨不清除,病變可遷延數月至數年,一旦瘺管阻塞,炎症又可急性發作。二、邊緣性頜骨骨髓炎:多見於青年人,好發於下頜支。急性期常被間隙感染症狀掩蓋。慢性期骨膜溶解,骨皮質脫鈣疏鬆並有小塊死骨形成,可見瘺管形成,亦可急性發作。慢性期全身症狀較輕,局部可有壓痛、水腫、張口困難等症狀。

5、慢性頜骨骨髓炎的症狀都有什麼

本病患者常出現局限性骨痛,發熱和不適則提示早期骨髓炎症狀可能。血白細胞計數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應蛋白幾乎總是增【王】高。X線變化在感染後3~4周出現。可見骨破壞,軟組織腫脹,軟骨下骨板侵蝕。椎間盤間隙變窄【興】和骨質破壞伴椎骨變短。若X線表現不明確,可行CT檢查以確定病變。
早期骨髓炎症狀為最常見。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義】發作,多年不愈的病例。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局部疼痛,若診斷不及時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流濃、有死骨或空洞形成。

與眶骨髓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