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冷凍

骨髓冷凍

發布時間:2020-03-21 22:22:47

1、豬骨髓冰凍後還能吃嗎

2、骨髓移植的利弊···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種血液腫瘤、再生不良性貧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謝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療方法。近年來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顯示骨髓移植已經成為目前治療的趨勢;而因骨髓移植所帶來的病人長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種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貧血症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適當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長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癒率,這些成果皆遠非傳統之化學療法所能及,這也是這什麼我們需要發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什麼是骨髓移植呢?如何作骨髓移植?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還是老辦法"骨髓移植"。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過抽取骨髓這條"路"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為了採集600毫升骨髓,必須給供者做局部麻醉,經過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過程中,供者流失的帶氧紅細胞比較多,所以手術後會感到頭暈、乏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但近10年來,"骨髓移植"已漸漸被"造血幹細胞移植"代替,這種方法對供者基本上沒有不利影響。

首先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去,這個過程稱為"動員"。然後,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獲得大量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這種方法稱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就是說,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而且,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運用造血幹細胞"動員"技術,只需採集分離約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後,血液可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復制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造血幹細胞的供給者通常只要請半天假就能完成整個手術,不用作任何額外的休息和調養。
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其他還有多發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造血系統疾病;由於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療基礎上的治療方法,它也是治療惡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實體腫瘤的根治性辦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國外巳成為這些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近幾年來,骨髓移植治療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如系統紅斑狼瘡、風濕關節炎、重症肌無力等,但這類病人應嚴格掌握移植的適應症,權衡利弊問題。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區別
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採集和移植造血幹細胞,種植到患者體內,維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狀態下採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給供者帶來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從發現造血幹細胞可被動員到血液中來並可用血細胞分離機分離採集後,目前多數的移植都採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法。與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復快、採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優點,供者易於接受,對供者的健康無任何影響

3、牛骨髓可以冷凍嗎

可以,骨髓里都是油!

4、冷凍的人體能存活嗎?

1967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佩斯福特教授,在他患肺癌逝世之前,立下遺囑:死後立即將他的遺體凍結,以待治療肺癌的特效葯發明之日,再將其遺體解凍治療,使遺體復活。根據他的遺言,人們在他遺體的血管中注入防凍甘油,然後將遺體置入-196℃的液氮中密封冷凍至今。以後陸續又有人加入了死後自願冷凍的行列,等待著以後的復活。

這些人能夠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復活嗎?這些人都是死後才冷凍的,人死豈能復活?這是醫學上起碼的常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佩斯福特及步其後塵者能夠實現的不過是花錢保存屍體罷了。那麼,人生前就冷凍起來能復活嗎?這很難說。目前尚不知道是否有人真的願意在生前就冷凍起來,另一方面,現代科學還根本無法預料,冷凍人將來是否真的能夠復活。

在人的身體里,大約有75%是水。水在冰凍之後,體積要增大。因此,細胞裡面的水一旦結冰,就可能將細胞膜撐破,而細胞外面的液體凍結,則會使細胞受到擠壓,或破裂,或變形。此外,由於細胞外液中鈉離子的濃度比細胞裡面高得多,當細胞外液出現冰晶時,由於滲透壓的作用,易造成細胞的脫水,這將導致細胞的死亡。因此,冷凍人的關鍵之一,就是凍結的速度要快。快速凍結的水,將可能避開結冰的過程,這樣就不致傷害細胞了。現在的冷凍法,一般都是將准備冷凍的物體,直接置於液氮中,使溫度驟降至-196℃。

不過,即使這樣,也很難避免出現部分冰晶的可能。因此,如果真的要冷凍活人的話,還需要在人體組織中加入甘油和葡萄糖。而且這些冷凍保護物質的濃度,應和冷凍速率相吻合。這是提高冷凍人解凍時的成活率的又一個重要關鍵。

然而,冷凍人的真正最棘手的問題,恐怕還是我們對人體的了解仍然極不充分。人體是一部極為復雜、極為精密的「機器」,毫釐之差,都足以破壞它的協調運行。所以科學家們在進行活人的整體冷凍之前,必須先對人體的局部組織和器官進行冷凍實驗。

最早成功的是冷凍精子,這項技術已經投入實際應用。用人的冷凍精子受孕而誕生的嬰兒,與正常出生的嬰兒相比,在身體和智力發育上都沒有任何差異。

第一個由冷凍受精卵培養的嬰兒,也在1985年成功地誕生了。冷凍受精卵比起冷凍精子來,又大大地前進了一步。

在此基礎上,冷凍血液、冷凍骨髓,也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1973年,科學家在液氮中冷凍保藏了90隻老鼠的心臟,到1984年解凍了其中的10隻,結果它們都撲通撲通地連續跳動了1~2小時。從1984年開始,科學家著手冷凍兔、豬、牛、猿等大型動物的心臟。肝臟是除腦以外的最復雜的器官,而豬肝的冷凍實驗基本獲得了成功。在實驗室里,科學家已成功地將一頭大白鼠冷凍至-20.56℃,然後使它復活。日本科學家曾使一頭貓的腦子凍結203天後得到復生。但是,目前還不能迅速冷凍人腦及其重要組織,以保證與這些生命攸關的組織在人死後不受破壞。

根據科學的進程來說,冷凍人實現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不過科學家普遍認為,從冷凍器官到冷凍人,還有漫長的歷程要走。就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來講,在幾十年內恐怕不會出現冷凍人的事情,但是100年後呢?以後的事情誰也無法預料。如果這一天到來的話,人的生命將能隨意延續,還可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活著的時間。在飛向遙遠星球的宇宙航行中,宇航員也可以先冷凍起來,不吃不喝,待臨近目標星球時再蘇醒過來工作,那該有多好!

5、人體冷凍真的可行嗎?

冷凍過程並不是唯一的考驗。在穩定的冷凍狀態下,組織的新陳代謝降到最低。冰凍的組織還可能會出現極其細微的錯位。這樣,化凍時,熱膨脹效應會引發嚴重問題,破壞細胞。更嚴重的是,這種破壞過程有可能產生基因重組。不過,抗氧化劑的使用可以防止解凍傷害。
復甦整個人體仍然是巨大的難題,因為必須讓器官同時開始工作,如果肝臟復甦了,卻沒有心臟供血,那麼肝臟就會缺血壞死。不過,一個好消息是,急救學已經發現,低溫本身可以降低創傷。事實上,掉入冰冷河水的溺水者會受到低溫河水的保護,以至於復甦後幾乎不會受到永久性傷害。從急救學獲得的低溫人體保護知識已經被應用在外科手術中。
冬眠生物學還借鑒了許多其他醫學領域的技術。許多細胞保護技術來自於不孕不育治療和生物組織移植——這些領域都會遇到冷凍生殖細胞、骨髓、幹細胞和皮膚,再將這些組織和細胞解凍移植到人體的問題。
目前,醫學界已經成功將手指和胳膊之類的簡單身體部件,以及腎、肝和腸等復雜器官成功地冰凍、解凍並植入動物體內。盡管人類器官目前只能局限於冷凍而不是冰凍,但是冰凍器官仍然是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

6、豬骨髓是冷凍還是冷存

冷藏吧,拿出來解凍一樣的

7、骨髓如何儲存?

現在國家有這種項目 叫做臍帶血庫 省級單位有。 國家批准了14家。

零下86度冷凍保存

一般是取婦女生產時她的臍帶血 備給她的小孩用

大人的脊髓牽扯到配型等問題 一般都不保存

8、骨髓血幹細胞能存放多長時間

現有的實驗數據資料表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凍存十餘年後仍有較好的活性,臍帶血的保存歷史也有近二十年,從理論上講可以長期保存。現代最新的保存技術已與以往的保存技術不能同日而語,在以往的保存技術下,造血幹細胞已有40餘年的保存歷史,普通組織細胞的保存歷史也有百餘年,最新的保存技術已用程式控制降溫,添加細胞內、外保護劑等技術克服了以往冷凍時對細胞損傷的問題,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採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幹細胞保存技術,所以從保存技術上說,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可以在北京臍血庫長期保存。

9、凍牛骨髓還有營養嗎?

每100克牛骨髓含蛋白質36.8克、鈣304毫克,是高蛋白、低脂肪及含優質有機鈣的富營養原料,很多壯骨粉、補鈣產品所用原料就是來自牛骨髓。

10、自從媽媽去世後,我心中時常感到沒有家的寒冷!這種寒冷凍心透骨髓,晚上總是做惡夢,自己流落到許多陌生

你太過度的悲傷,你應該要學會樂觀的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必競生活還要過下去,想想美好的明天在向你招手,母親更不希望你這樣,你難過了她比你更傷心,「走」的也不安心,要知道她在天上注視著你。「小美貓88」—個多麼可愛的名字,性格應該也是開朗的吧?

與骨髓冷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