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骨髓瘤是什麼?什麼人容易患?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個比較嚴重的疾病,其實是血液系統的腫瘤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腫瘤是一種非實體性腫瘤,不是真長了一個腫瘤,而是由於血液系統的異常,造成腫瘤性疾病。多發性骨髓瘤,首先是漿細胞瘤,就是這種腫瘤細胞是漿細胞,這個疾病會造成很嚴重的疼痛,經常會當成多發的一個骨折部位。特點叫CRAB。其中,C,是低鈣血症;R,是腎功的損害;A是anemia,貧血;B,是骨性的損害。所以,多發性骨髓瘤最終會帶來骨的損害。特徵的影像學表現,比如穿鑿樣的改變,最多見顱骨上或者扁骨上有很多像小洞樣,穿鑿樣的X線的表現,當然在脊柱上面會造成一些非跳躍性的、連續性節段的多節段的病變。當然做檢查,做血免疫固定電泳,會有M蛋白的升高。血液系統來源的腫瘤性病變,會造成很嚴重的骨痛。多發性骨髓瘤在血液內科通過化療能獲得非常好的療效。病情分析:多發性骨髓瘤在遭受爆炸影響的人群和在職業性接受或治療性接受放射線人群的發病率顯著高於正常,而且接受射線劑量愈高,發病率也愈高,提示電離輻射可誘發本病,其潛伏期較長,有時長達15年以上。 據報告化學物質如石棉、砷、殺蟲劑、石油化學產品、塑料及橡膠類的長期接觸可能誘發本病,但此類報告大都比較零散,尚缺乏足夠令人信服的證據。 指導意見:患者要在平常生活中多加註意,必要時可以試試中醫進行中醫調理
2、多發性骨髓瘤的檢查
1.生化常規檢查
血清異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減少。尿凝溶蛋白(又稱尿本周氏蛋白)半數陽性。
在患者的蛋白電泳或M蛋白鑒定結果中會出現特徵性的高尖的「M峰」或「M蛋白」。故常規生化檢查中,若球蛋白總量增多或蛋白電泳中出現異常高尖的「M峰」,應到血液科就診,除外骨髓瘤的診斷。
2.血常規檢查
貧血多呈正細胞、正色素性,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3.骨髓檢查
漿細胞數目異常增多≥10%,為形態異常的原始或幼稚漿細胞。
4.骨骼X線檢查
可見多發性溶骨性穿鑿樣骨質缺損區或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
對於MM患者的骨損害,一般認為CT、核磁共振(MRI)等發現病變的機會早於X線檢查;這些影像學手段檢查對骨損害病變的敏感性依次為:PET-CT>MRI>CT>X線。
5.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等生物學檢查
骨髓染色體17p13缺失,和/或t(4;14)和/或t(14;16)異常,往往提示高危。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特別是用CD138(在大多數骨髓瘤細胞表達陽性)磁珠純化後的FISH即iFISH檢查,更能提高檢驗的陽性率。這一檢測已被用於2015年新修訂的國際預後分期系統(R-ISS分期系統)中。
6.血清游離輕鏈檢查
較普通的血或尿輕鏈檢查敏感性高,已被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專家定義為嚴格完全緩解(sCR)的療效標准。若MM患者治療後,血清游離輕鏈由陽性轉為陰性,其療效為嚴格完全緩解。
3、上海孫中山醫院多發性骨髓瘤掛什麼科
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病,當然要掛血液科,你要在上海看這病,最好還是上海長征醫院。
4、多發性骨髓瘤最易出現的陽性結果
警惕骨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骨痛」的經歷,腰痛、胸痛、背痛、腿痛等等,程度或輕或重,時間或長或短,有疼痛自行緩解的,也有經過醫生治療而好轉的。這些疼痛絕大多數都呈良性過程,但有一種骨痛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疼痛。
骨痛,常常是多發性骨髓瘤的首發症狀,也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狀之一。約2/3的病人因骨痛而就診。國內資料統計顯示,以骨痛為首發症狀者佔55.2%-73.9%。這種骨痛無特異性,輕重程度不一,早期的骨痛常常是輕度的、暫時的,可為遊走性或間歇性。因此,在疾病的早期不少患者被誤診為風濕症、類風濕性關節炎、肋軟骨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症、腰扭傷、骨結核等等,不少病人初始並不到血液科就診,而是到骨科等其他科室就診,隨著疾病的進展,骨痛可變為持續性、劇烈性,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等。
那麼,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骨痛能不能得到普通人群比較早期的警覺呢?什麼特徵的骨痛必須要考慮多發性骨髓瘤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多發性骨髓瘤骨痛的特徵有哪些。
第一,由於骨髓瘤細胞最初侵犯的是骨髓造血組織,因此,在造血豐富的骨髓組織內骨髓瘤的細胞就較多,骨組織破壞較嚴重,骨痛就容易發生,這些骨組織主要包括椎體、骨盆、肋骨、顱骨、肩胛骨等扁平骨組織,所以,多發性骨髓瘤的骨痛多發生在此處。
第二,由於骨髓瘤細胞是隨骨髓呈彌漫性侵犯,由此導致的骨損害是廣泛的,所以骨痛可能不是單一部位而是多處地方都會產生骨痛,或開始骨痛是一處,逐漸地變為多處骨痛。有資料顯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骨病發生在單部位者約為18.06%,多部位(大於2處)者為81.94%。
第三,由於扁平骨骨皮質都比較薄,以及骨骼負重或受力等原因,骨痛以腰骶部為最多見,其次為胸肋部,四肢長骨較少。此外常規的對症治療多無明顯療效,而且某些物理治療如按摩等往往會加重骨痛。
最後,由於多發性骨髓瘤會產生大量異常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而出現其他臨床表現,如貧血、蛋白尿、感染等,因此,如果骨痛同時伴有貧血、感染、腎功能不全等其他臨床表現,或實驗室檢查提示血沉增快、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時,要十分警惕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
總之,如果出現了不能解釋的骨痛,或骨痛伴有其他不良反應時,應盡早來看血液科醫生。
5、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如果在貧血、乏力的同時
6、多發性惡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不出名」的惡性腫瘤
在血液腫瘤里,大家普遍熟知的是白血病、淋巴瘤,當然這兩種血液腫瘤的「出名」得益於電視媒體的宣傳。其實,在血液腫瘤中,還有一種疾病發病率也非常高,已超過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它就是多發性骨髓瘤。但是,大家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度非常低,加上多是老年人容易得,所以經常被忽視,導致很多患者就診時往往處於疾病晚期,治療效果較差。
那麼,到底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呢?這個病有哪些典型表現呢?
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的路瑾教授講到,多發性骨髓瘤其實是一種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是由於骨髓中的漿細胞異常增生引起的。正常情況下漿細胞的功能是產生抗體或免疫球蛋白,參與人體的免疫反應,清除外來的細菌、病毒等,是保護身體的一道防線。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體內會產生大量的單克隆性漿細胞(骨髓瘤細胞),分泌出大量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M蛋白,侵犯骨質和骨髓,導致一系列的組織和器官損害。
多發性骨髓瘤雖然「名氣」很低,但並非無跡可尋。這個病的症狀常被形容為一隻「螃蟹」,因為它的四大核心症狀的英文縮寫連起來是CRAB——螃蟹的英文。
其中C代表高鈣血症(Calcemia),約15%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伴有高鈣血症,具體表現包括倦怠、多尿、便秘、惡心、嘔吐等。有的患者可能出現心律不齊甚至腎功能衰竭;R代表腎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 ),患者常常出現蛋白尿,即尿中的「泡沫」增多或血尿,很容易被診斷為腎炎;A代表貧血(Anemia),主要症狀包括疲勞、虛弱、頭暈,運動能力降低;B代表骨質病變(Bone disease),骨痛和溶骨性骨質破壞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突出表現,此外患者常有嚴重的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折。
路瑾教授建議患者,如果出現骨痛、貧血、腎功能不全、高鈣血症、反復感染等症狀時,應該到血液科就診,當然,與其他惡性腫瘤相似,多發性骨髓瘤的診療不能僅靠某個單獨的學科,需要血液科醫生和骨科、腎內科等多學科醫生通力合作,提高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率,做到盡早發現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病情發展。
7、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去哪個醫院比較好一點?掛哪個專家門診會好一點?急!
實話,這個病不是西醫的強項,最佳的治療辦法是中醫,所以你們該去中醫院看中醫腫瘤科,他們有中醫的方法治療。雖然也想進一步幫你,可是沒有患者的具體病症之表述呀
記住:千萬不可以去放化療哦
8、我家屬是多發性骨髓瘤,先用了一個療程的VAD方案,醫生說效果不太理想,要下一療程用萬珂(
您好
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異常增生的惡性腫瘤。您的家屬得病多長時間了,之前用過什麼治療?病情是否在進展期?
萬珂的適應症:用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療,此患者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過兩種治療,並在最近—次治療中病情還在進展。
萬珂的有效性基於它的有效率。尚無臨床對照試驗證明其臨床利益,如對存活率的改善。
育齡婦女在使用本品治療期間應避免受孕。哺乳期婦女在接受本品治療期間不要哺乳。
萬珂的費用較高,副作用比較多,應用時需要權衡利弊。臨床應用中效果還是可以。另外建議考慮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多數是很不錯的。
祝您家屬早日康復!
9、多發性骨髓瘤應該掛哪個科?
血液,放化,也可能在住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