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穿刺報告單

骨髓穿刺報告單

發布時間:2020-08-09 18:19:39

1、骨穿報告單和活檢報告單,請有懂的來給看一下!

是再障,而且是慢性的,一般情況下只能長期激素維持,可以中葯輔佐治療。要定期檢查股骨頭,向心性肥胖是不可避免的。

2、為啥做完骨穿沒有報告單

應該有何時取報告的通知單,
因為醫生要看結果分析後才會出報告。

3、骨穿結果出來了,怎麼看情況好壞

骨髓穿刺術(bone marrow puncture)是採集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臨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於血細胞形態學檢查,也可用於造血幹細胞培養、細胞遺傳學分析及病原生物學檢查等,以協助臨床診斷血液病、傳染病和某些寄生蟲病,並觀察療效和判斷預後等。血細胞的質和量的異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變化。血液病檢查中經常會遇到骨髓象和血象分析等,但是普通人卻根本看不懂這些,那麼怎樣正確看骨穿報告呢,骨髓細胞學檢查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
骨髓檢查的報告單較為復雜,一般情況下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在骨髓化驗報告單中,包括紅細胞系、粒細胞系、淋巴細胞系、單核細胞系、漿細胞系等各類細胞在各個不同成熟階段所佔百分比;其他細胞如巨核細胞、網狀細胞、吞噬細胞、內皮細胞、脂肪細胞等數量;還有經過計算的粒系和紅系細胞比值;各類細胞的形態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況的說明。
由於正常骨髓內各細胞系及其各階段百分率范圍較大,因此凡分類符合下列情況者均可視為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躍;
2、粒細胞系約佔有核細胞的40%~60%,其中原粒細胞<2%,早幼粒細胞<5%、中、晚幼粒細胞各<15%,桿狀核粒細胞多於分葉核細胞,嗜酸粒細胞一般<5%,嗜鹼粒細胞<1%,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基本正常;
3、幼紅細胞總百分率約佔有核細胞的20%左右,其中原紅細胞<1%,早幼紅細胞<5%,中、晚幼紅細胞約各佔10%,細胞形態、染色基本正常;
4、粒、紅比值正常約為2~4:1;
5、淋巴細胞百分率約為20%,小兒較高,可達40%,均為成熟淋巴細胞,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
6、單核細胞一般<4%,漿細胞<3%,均為成熟階段者;
7、巨核細胞系通常於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多為成熟型;
8、可見少量網狀細胞、內皮細胞、組織嗜鹼細胞等。雖然它們各佔百分率很低,但卻均為骨髓成分的標志;
9;核分裂細胞不易見到,僅約為1‰。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
10、成熟紅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大致正常。
只有了解骨髓細胞形態的正常值才能對血液病的病情、疾病程度有所掌握,但血液病的診斷不能僅憑骨髓穿刺,還要結合血常規、骨髓活檢及其他相關檢查,若有異常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4、骨髓穿刺疼嗎?做一次多少錢?幾天出報告單?需要空腹嗎?

1、骨髓穿刺很疼的,尤其是打麻葯時最疼!麻葯是要打到骨膜上去的!這個階段過後就不那麼疼了!在抽髓時如抽快了也會疼一點的!整體是可以忍受的,我做了八次了!

2、具體多少錢要看需要檢測的項目來決定,白血病的話,一般會在三千元至五千元之間。

3、不需要空腹,取的是骨髓,吃什麼東西也不會那麼快到骨髓中去的,所以不用空腹!

4、報告單要根據檢測的項目來定的,一般情況下骨髓象的報告會在兩三天內出,染色體的最慢,一般要十個工作日以上,融合基因的也要五六個工作日的樣子!關鍵是先看骨髓象的報告,這個報告一般會在當天就出來一部分,但不會出具體的報告書,因為還要檢測的,但是檢驗室會把最新的情況告訴主治醫生,以便於及時施治!我本人是上午做的骨穿,下午告訴我得的是白血病,但沒有說具體是什麼型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好運!!!!

5、骨穿報告單和活檢報告單,幫我看一下吧!

骨髓象分析見我前面的回答。
不是啦,慢性非重型並不可怕,用激素一段時間把血小板升上去,並不需要長期用激素,就可以停葯,停葯(激素)期間要經常查血常規,防止感染,服點中葯(要找中醫開哦)。期間你可也做體力勞動,以不過於老累為度。

6、請各位幫我看下我的血細胞分析檢驗報告單,告知我一下情況。。。血液科的醫生建議我做骨穿檢查,我怕疼。

從這個報告上看,只是有點貧血,白細胞偏低和血小板偏高的程度並不高,建議隨訪,在檢查幾次,看看症狀是否持續,貧血的話建議可以吃一些豬肝,紅棗之類的不學食物。如有必要再進行骨髓穿刺,畢竟骨穿是有創傷的。

第二份報告,看出來,預計是缺鐵性貧血或者營養性貧血的幾率比較高,建議適當補充葉酸,維生素B12,多吃含鐵蔬菜。應該會有所改善,貧血並不嚴重,注意多休息。阿膠,現在這個季節不適合。

新的報告,已經確認是缺鐵性貧血了嗎?那就不用特別擔心了,平時多吃點含鐵食物,注意補充造血所需要的各種物質(上面一條已經提到的這些),就沒什麼了。至於阿膠口服液,生血膠囊,也可以吃的,可以讓貧血的症狀迅速改善。

與骨髓穿刺報告單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