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增生明顯活躍 g=42% e=4% g/e10.5/1什麼意思
【聲明】網路無收費代編服務詳情>>
G/E比值
【參考值】
正常骨髓約為2~5:1
【臨床意義】
G/E比值增加:見於幼紅細胞減少,如純紅細胞性貧血,炎症引起的粒細胞增多,類白血病反應,粒細胞白血病等。
G/E比值減低:見於粒細胞缺乏症,各種增生性貧血,骨髓幼稚紅細胞代償性增生如失血後貧血,缺鐵性貧血,特別是溶血性貧血等。巨幼紅細胞增生如惡性貧血,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嬰兒巨幼紅細胞貧血,妊娠巨幼紅細胞貧血等。
G/E比值正常:除見於正常骨髓外,還可見於多發性骨髓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2、骨髓檢查中G E G/E 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這個得專業人士才能看得懂,你還是拿著檢查結果找醫生看吧,醫生會給你明確的答復和治療方法。如果沒病更好,有病的話,醫生給及時治療,免得貽誤病情。
3、怎樣才知道自己的骨髓型號,我真的很想快點知道
抽取骨髓當天在手術室中,捐贈者先接受麻醉,然後由醫生用特殊的針頭和筒,從捐贈者盆骨(臀部)抽出約10g骨髓細胞(約需1-2小時)。健康人體內有骨髓組織3000g,每天有0.2g參與新陳代謝,因此,捐贈10骨髓不會降低捐贈者的抵抗力,而捐出的分量亦會於1-2周內自我補充。捐贈後不會有明顯傷口,亦無需 縫合傷口。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骨髓型號,還是建議你盡早到正規的醫院檢查,也可以盡早知道能否幫到你的朋友
4、骨髓具有什麼功能
骨髓有造血功能,除造血功能之外,紅骨髓還有防禦、免疫和創傷修復等多種功能。
其創傷修復功能主要緣於其中的幼稚間充質細胞,它們保留著向成纖維細胞、成骨細胞分化的潛能。成年人的紅骨髓能產生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以及部分淋巴細胞。
在患某種貧血症時,黃骨髓可重新轉化為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6歲前後長骨骨髓腔內的紅骨髓逐漸轉化為黃骨髓,紅骨髓僅保留於頭骨、胸骨、鎖骨、肋骨、脊柱、骨盆。
(4)骨髓G十擴展資料:
骨髓組成:
主要有造血器官,產生紅細胞、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等,故骨髓細胞包括各種血細胞系的不同發育階段的細胞,成分較復雜。如粒細胞系,約佔40%~60%,包括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桿狀粒細胞和分葉核粒細胞。
淋巴細胞系約佔20%,含原淋巴細胞、幼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紅細胞系約佔20%,含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和紅細胞;單核細胞系約佔4%,含原單核細胞、幼單核細胞和單核細胞。
巨核細胞系約佔4%,包括原巨核細胞、幼巨核細胞和巨核細胞,最後形成血小板;漿細胞系包括原漿細胞、幼漿細胞和漿細胞。
5、骨髓的成分
6、骨髓增生明顯活躍G=42% E=4% G/E10.5/1是什麼意思
G/E比值
【參考值】
正常骨髓約為2~5:1
【臨床意義】
G/E比值增加:見於幼紅細胞減少,如純紅細胞性貧血,炎症引起的粒細胞增多,類白血病反應,粒細胞白血病等。
G/E比值減低:見於粒細胞缺乏症,各種增生性貧血,骨髓幼稚紅細胞代償性增生如失血後貧血,缺鐵性貧血,特別是溶血性貧血等。巨幼紅細胞增生如惡性貧血,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嬰兒巨幼紅細胞貧血,妊娠巨幼紅細胞貧血等。
G/E比值正常:除見於正常骨髓外,還可見於多發性骨髓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7、骨髓增生g?
病情分析:骨髓增生並不是某種疾病,也不需要治療,它是通過骨髓中有核內細胞的量來反映容骨髓增生的程度。一般常直接在低倍鏡下觀察有核細胞與成熟紅細胞之間的比例,並觀察骨髓小粒的結構及其內的細胞數量與成分,來判斷骨髓增生的程度。通常分為五級:骨髓增生極度活躍,增生明顯活躍,增生活躍,增生減低和增生明顯減低。正常人骨髓象為骨髓增生活躍。正常兒童和青年人,骨髓也可能增生明顯活躍,但是,老年人有骨髓增生減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