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骨髓瘤最易出現的陽性結果
警惕骨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骨痛」的經歷,腰痛、胸痛、背痛、腿痛等等,程度或輕或重,時間或長或短,有疼痛自行緩解的,也有經過醫生治療而好轉的。這些疼痛絕大多數都呈良性過程,但有一種骨痛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疼痛。
骨痛,常常是多發性骨髓瘤的首發症狀,也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狀之一。約2/3的病人因骨痛而就診。國內資料統計顯示,以骨痛為首發症狀者佔55.2%-73.9%。這種骨痛無特異性,輕重程度不一,早期的骨痛常常是輕度的、暫時的,可為遊走性或間歇性。因此,在疾病的早期不少患者被誤診為風濕症、類風濕性關節炎、肋軟骨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症、腰扭傷、骨結核等等,不少病人初始並不到血液科就診,而是到骨科等其他科室就診,隨著疾病的進展,骨痛可變為持續性、劇烈性,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等。
那麼,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骨痛能不能得到普通人群比較早期的警覺呢?什麼特徵的骨痛必須要考慮多發性骨髓瘤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多發性骨髓瘤骨痛的特徵有哪些。
第一,由於骨髓瘤細胞最初侵犯的是骨髓造血組織,因此,在造血豐富的骨髓組織內骨髓瘤的細胞就較多,骨組織破壞較嚴重,骨痛就容易發生,這些骨組織主要包括椎體、骨盆、肋骨、顱骨、肩胛骨等扁平骨組織,所以,多發性骨髓瘤的骨痛多發生在此處。
第二,由於骨髓瘤細胞是隨骨髓呈彌漫性侵犯,由此導致的骨損害是廣泛的,所以骨痛可能不是單一部位而是多處地方都會產生骨痛,或開始骨痛是一處,逐漸地變為多處骨痛。有資料顯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骨病發生在單部位者約為18.06%,多部位(大於2處)者為81.94%。
第三,由於扁平骨骨皮質都比較薄,以及骨骼負重或受力等原因,骨痛以腰骶部為最多見,其次為胸肋部,四肢長骨較少。此外常規的對症治療多無明顯療效,而且某些物理治療如按摩等往往會加重骨痛。
最後,由於多發性骨髓瘤會產生大量異常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而出現其他臨床表現,如貧血、蛋白尿、感染等,因此,如果骨痛同時伴有貧血、感染、腎功能不全等其他臨床表現,或實驗室檢查提示血沉增快、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時,要十分警惕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
總之,如果出現了不能解釋的骨痛,或骨痛伴有其他不良反應時,應盡早來看血液科醫生。
2、什麼是骨髓象?
這個是:
正常范圍
骨髓增生活躍,各系統、各階段造血細胞比例正常,無各種異常細胞和寄生蟲。
檢查介紹
指綜合分析骨髓細胞增生程度、骨髓細胞計數、粒紅比例等項檢查後,得出的最後的骨髓象報告及結論。
臨床意義
原始細胞比例超過30%,通常被認為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診斷標准。如果這些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POX)陽性,則考慮為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包括粒細胞、單核細胞和粒一單核細胞白血病;如果這些原始細胞POX陰性,而糖原染色(PAS)陽性,則考慮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或巨核細胞白血病。
粒細胞異常增多,以成熟階段為主,如果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染色(NAP)染色陽性值高的考慮感染引起的類白血病反應(是一種強烈的炎症反應,而不是白血病),而陽性值低的或陰性的被認為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紅細胞系統 增生明顯,多為增生性貧血。其中紅細胞顏色變淺、體積變小的往往提示缺鐵性貧血;而體積增大、早期紅細胞增多的可能是巨幼細胞貧血;紅細胞大小不等且伴有各種異常形態的往往是溶血性貧血。
粒細胞、紅細胞均減少,巨核細胞也減少,而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而單純某一個系統的血細胞減少往往是單純性單個血細胞系統的再生障礙
3、骨髓感染是怎麼回事
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真菌引起。骨髓炎好發於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於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穿透性骨損傷部位。兒童最常見部位為血供良好的長骨(如脛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引起(血源性骨髓炎);從感染組織擴散而來(包括置換關節的感染、污染性骨折及骨手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骨髓炎可見於吸毒者;鐮狀細胞血症患者和嚴重的糖尿病或外傷患者。真菌和分枝桿菌感染者病變往往局限於骨,並引起無痛性的慢性感染。危險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療、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透析及靜脈用葯。對於兒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過程都可能誘發骨髓炎。 骨的感染伴發血管阻塞時,會引起骨壞死和局部感染擴散。感染可穿過骨皮質播散至骨膜下,並形成皮下膿腫。後者會自發性穿透皮膚引流。
急性骨髓炎症狀為病骨疼痛,並有發熱,嚴重的消瘦和疲乏,也可以出現局部紅腫熱痛。 脊椎骨髓炎通常有局限性背痛,伴椎旁肌肉痙攣,休息,熱療和鎮痛劑不能使之緩解,活動使其加重.病人通常不發熱。 急性骨髓炎治療無效可形成慢性骨髓炎.通常引起間隙性(數月至數年)骨痛,壓痛和竇道排膿.慢性骨髓炎通常是多種微生物感染。
4、骨髓,JAK2呈陽性正常嗎
回答:骨髓,JAK2呈陽性不正常,正常人為陰性。
JAK2基因突變呈陽性,在Ph染色體陰性的MPD(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特發性骨髓纖維化等)中是常見的,在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中有少量表達,但在淋系惡性腫瘤中為陰性。
JAK2呈陽性,可以是以上多種疾病的表現之一。因此,必需首先明確是哪一種疾病,然後才能針對性治療。
你如果還想進一步了解,建議補充病史、其他輔檢資料等。
樓主補充資料後,我的回答:你這個輔檢資料只能說明樣本JAK2基因V617F突變型檢測結果為陽性,如上所述,可見於多種疾病。你僅僅給出了這么一個輔檢資料,無法具體判斷病情。
請問:患者的具體病史、體格檢查結果,以及其他輔檢怎樣?
5、骨髓融合基因檢查出來陰性和陽性各代表什麼?急
1關鍵是要看融合基因,融合基因轉陰提示預後好,但是如果在以後的路上融合基因轉為陽性(排除假陽性),即使骨髓仍為CR,也預示復發可能性!
2骨髓CR後做流式細胞,沒有什麼意義!
3在白血病完全緩解期,感覺和正常人一樣的,沒有社么特殊要求,該病治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到什麼時候具體治癒,這個不好說,如果一輩子沒事,那就叫治癒。
4現在主流的治療就是完全緩解後3-4次化療,根據融合基因的情況決定是否上中劑量-Ara-c化療。以後以維甲酸,亞砷酸,及口服化療維持治療大概3年左右。
5你的腰穿次數有些少,一般6次。因為以前本病死亡率高,根本看不到腦白的發生,現在治療的效果好,病人生存期長,發生腦白的情況相對可見到,因此需要注意一下。
6建議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骨穿融合基因,當然治療完全結束後可以停止。有情況再說!
7復發與否需關注融合基因,和流式無關。
6、骨髓穿刺顯示bcrabl p190 呈陽性是什麼意思
你好,這是一種淋巴細胞白血病,最有效的療法就是骨髓移植,放化療只能控制或緩解病情,且副作用較大,所以如果有合適的骨髓可以移植是最好的。
7、骨髓細胞檢查報告中的化學染色中的POX陽性13%是指什麼?
POX是細胞的過氧化物酶染色,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中有藍黑色顆粒的為陽性,POX陽性13%就是指呈陽性的細胞占總細胞數的13%
8、拜託請問 醫生診斷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M5b型 骨穿 為MLL-AF9是呈陽性 骨髓
幼稚細胞(壞細胞)比例是多少?就是殘留率?
血常規白細胞多少,血小板多少,血紅蛋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