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染色液

骨髓染色液

發布時間:2020-08-08 16:32:07

1、骨髓穿刺液,找到GD2染色性細胞,陽性細胞計數約百分之一。是腹膜後腫瘤,還有治癒的機會嗎?謝謝

腹膜後腫瘤由於位置深在,通常情況下早期並無明顯的症狀體征。而當患者感覺腹部脹滿或者摸到腹部包塊時,腫物往往已經巨大。由於腹膜後腫瘤本身也缺少特異的臨床表現,因此很少能夠早期發現。只能是看病人具體情況了

2、關於GUS染色液

緩沖液有好幾種配方,有些要加有機溶劑(起固定作用),如果加了,肯定是不能高壓滅菌的,如果只有磷酸鹽緩沖液的話可以高壓滅菌,PH值基本不會有什麼變化。
如果你不放心,可以不用高壓,一般染色液用不著無菌。高壓可能存放時間久一點,但不高壓放上一周也沒問題,或者加了有機溶劑,存放時間會更久一點。

3、細胞特殊染色液

特殊染色是為了顯示與確定組織或細胞中的正常結構或病理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物質、病變及病原體等,需要分別選用相應的顯示這些成分的染色方法進行染色。包括:膠原纖維染色(Masson等)、網狀纖維染色、彈力纖維染色、肌肉組織染色(磷鎢酸蘇木素)、脂肪染色(蘇丹III)、糖原染色(PAS)、粘液染色(PAS)等。
Masson三色染色:膠原纖維藍色(苯胺藍復染)或綠色(亮綠復染),肌纖維、纖維素紅色,紅細胞呈橘紅色。

4、常用染色劑的培養液

1、人造海水
配方一
氯化鈉( ) 24.72克
氯化鉀( ) 0.67克
氯化鈣( ) 1.36克
氯化鎂( ) 4.66克
硫酸鎂( ) 6.29克
碳酸氫鈉( ) 0.18克
蒸餾水 加到1升
把上述各種鹽溶解在少量蒸餾水中,再加入碳酸氫鈉,最後用蒸餾水稀釋到1000毫升。
配方二
氯化鈉 45.0克 硫酸鎂 0.1克
氯化鎂 5.0克 氯化鐵(1%溶液) 1滴
先把硫酸鎂、磷酸一氫鉀、氯化鐵用少量蒸餾水溶解,加蒸餾水到980毫升。隨後取硝酸鈣溶解在20毫升蒸餾水裡,把此溶液逐滴加到上述溶液內,裝瓶保存。
配方二 克諾普氏(Knop』s)溶液
硝酸鉀 1克 硫酸鎂 1克
磷酸二氫鉀 1克 硝酸鈣 3克
先把硝酸鉀、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用少量蒸餾水溶解,加蒸餾水到980毫升。隨後取硝酸鈣,用20毫升蒸餾水溶解,加入到上述溶液內。溶液灰形成白色沉澱,在使用是必須搖動。
在以上溶液中加入蔗糖溶液(1~4%),能刺激某些藻類形成游動孢子。該液用於培養綠藻。
3、植物無土培養液
配方 霍格倫德(Hoagland)和斯納德(Snyder)液
硝酸鈣 0.821克 硝酸鉀 0.506克
磷酸二氫鉀 0.136克 硫酸鎂 0.120克
酒石酸鐵 0.005克
把上述鹽類溶解在少量蒸餾水裡,然後稀釋到1000毫升。

5、吉姆薩染液是什麼

別名:姬姆薩染色液,吉姆薩染色液,姬姆薩染原液。 吉姆薩染液為天青色素、伊紅、次甲藍的混合物,本染色液最適於血液塗抹標本、血球、瘧原蟲、立克次體以及骨髓細胞、脊髓細胞等的染色。染前用蛋白酶等進行處理,然後再用姬姆薩染液染色,在染色體上,可以出現不同濃淡的橫紋樣著色。姬姆薩染液可將細胞核染成紫紅色或藍紫色,胞漿染成粉紅色,在光鏡下呈現出清晰的細胞及染色體圖像。

6、急求骨髓塗片鐵染色法技術流程

1)4%的鹽酸溶液.:40ml(38%濃鹽酸)+340ml蒸餾水
2)40g/L亞鐵氰化鉀液
3)鹼性復紅:1g復紅+10ml無水乙醇+90ml(5%石碳酸溶液),用時取3ml加100ML水.
4)37%甲醛

7、骨髓什麼顏色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骼骨)的稀鬆骨質間的網眼中,是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人出生時,紅骨髓充滿全身骨髓腔,隨著年齡增大,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紅骨髓。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部分黃骨髓可被紅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顯著提高。

其它動物也有骨髓的.
研究人員在青蛙化石中找到黃色的脂肪骨髓和製造紅血球的紅色骨髓
照此推算,豬和雞的骨髓和人應該相近或相同.

8、迪夫染液染色不好怎麼辦?

Diff-Quik 染色是在 Wright 染色基礎上改良而來的一種快速染色方法,是細胞學檢查中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染液是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快速染色方法而配製, 與Wright Stain 類似都是利用 Romanowsky Stain 技術原理改良而來的,染色結果與瑞氏染色液也極其相似,但迪夫快速染色所需的時間極短,一般 90s 以內即可完成染色。
NobleRyder迪夫快速染色液含固定液,主要用於血細胞塗片、骨髓塗片、陰道分泌物塗片、 脫落細胞塗片等染色, 非常適合用於批量浸染, 丏背景清晰無沉渣。 該染色液僅用於科研領域,不宜用於臨床診斷或其他用途。
注意事項:
1、 Diff-Quik Fixative是 Diff 常用固定液,如需大量可用甲醇替代。
2、 血液塗片或骨髓塗片應厚薄均勻,以免影響染色效果。
3、 血細胞塗片染色要求新鮮全血或EDTA 抗凝血。
4、 骨髓塗片染色要求制備好的塗片在空氣中快速搖動或扇干,以防止細胞皺縮變形或因空
氣潮濕而溶血,不能用高溫或火烤來乾燥塗片。
5、 陰道分泌物塗片染色要求新鮮標本塗片後,盡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免細胞變形。
6、 脫落細胞塗片固定可採用自然乾燥或固定液固定。
7、 塗片染色中請勿先去除染液或直接對塗片用力沖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著於
塗片上。
8、 染色液可重復使用,但不能多次重復,若有沉澱物應過濾後使用。
9、 染色過深可用甲醇或酒精適當脫色,zui好不復染。
10、如果染色過深或過淺,應調整染色時間或工作液濃度。
11、pH 值對染色有一定影響,載玻片應清潔、無酸鹼污染,以免影響染色效果。
12、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請穿實驗服並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9、瑞氏染色的步驟是什麼?

操作步驟:

1.滴加瑞氏吉姆薩A液(約0.5ml-0.8ml)塗片上,並讓染液覆蓋整個標本染色1min;

2. 再將瑞氏吉姆薩B液加於A液上面(滴加量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風使液面產生漣漪狀,使兩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染血片時間可略短,染骨髓片時間應視細胞量多少而異)

3.水洗(沖洗時不能先倒掉染液,應以流水沖去,以防有沉渣沉澱在標本上),乾燥、鏡檢。

注意事項:

1. 染色時間須視何種標本,塗片厚度,有核細胞多少,何種細胞及室溫等而定;通常染血液塗片時滴加B液後染2-4分鍾,染骨髓片則應不少於8分鍾;氣溫較低時,可適當延長染色時間。染色結果如出現嗜酸性粒細胞變鹼,則考慮是否染色時間太長所致。

2.做骨髓塗片時,因為骨髓纖維蛋白含量較高,凝固較快,所以塗片過程要快。骨髓不可用草酸鹽抗凝,否則會使血細胞核變形,核染色質緻密,胞漿空泡形成,出現草酸鹽結晶。

3.染液量需充足,勿使染液蒸發乾燥,以防染料沉著於塗片上。

4.做細胞染色時,當天氣寒冷或濕度較大時,應於37℃溫箱中保溫促干,以免細胞變形縮小或在染色時脫片。

5.染料放置時間越長,染色效果越好。

6. 本試劑應由專業人員使用。

拓展資料

Wrfeht和Giemsa都於1902年報告了各自的新的血液學染色劑,其主要特點是在制備多色性亞甲藍(主要指天青B)方面做了改進,使血細胞和瘧原蟲著色較好,操作簡便。

上述染色法均是含伊紅和亞甲基藍衍生物的復合染料。在臨床檢驗工作中,瑞氏染色法常用於血液、其他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塗片中各種細胞的染色,有利於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及對細胞進行分類檢查。

【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分兩相進行,第一相是酸性染料伊紅與細胞中的鹼性物質如血紅蛋白、嗜酸性顆粒等結合;鹼性染料天青B與細胞中的酸性物質如核染色質(chro-matin)、特異中性顆粒、血小板及富含核蛋白的胞質結合。第二相是天青B和伊紅在適宜條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一伊紅復合物(azure B-eosin complex),這種復合物是形成Romanowsky-Giemsa效應的基礎。

Romanowsky-Giemsa效應包括:①白細胞核染色質染成紫色,瘧原蟲的染色質染成紅色;②中性粒細胞的顆粒及血小板顆粒區染成紫色;③產生本效應必須有兩種染料參與,一種是天青B,另一種是伊紅。

Wittekind(1985)指出,天青B與DNA分子中的磷酸基結合,而伊紅既與DNA分子中的陽離子部位結合,又與天青B結合,與天青B的結合力來源於電子供一受體的電子轉移力,天青B的甲氨基(-NHCHs)與伊紅分子中的叛基(-COOH)間形成氫鍵。因此,天青B是噻嗪類染料中能與伊紅形成復合物的最佳選擇,因為擁有四個甲基側鏈的亞甲藍不能以氫鍵與伊紅結合。

甲醇除作為染料的溶劑,能將瑞氏染料解離成帶正電荷的天青B和帶負電荷伊紅外,因其具有脫水力,還可將細胞固定為一定形態,並使蛋白沉澱為顆粒狀、網狀結構,增加細胞與染料的接觸表面,增強染色效果。

細胞中的各種有機物質(特別是蛋白質)、染料等對環境的州值非常敏感。如環境偏酸,氫離子增多,降低對鹼性染料的親和力;增強伊紅著色,出現異常紅染;相反,則可出現異常藍染。最佳環境應維持在PH值6 4~6、8.因此,必須使用緩沖溶液。

參考資料:

網路_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原理及方法_醫學教育網

與骨髓染色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