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型與普通型再障的臨床表現、血象、髓象的鑒別要點
嚴重再障的診斷標准如下:
1、血象:中性粒細胞<0.5×10^9/L;網織紅細胞<1%或絕對值<4×10^9/L;血小板<20×10^9/L(須具備下列三項中的兩項)。中性粒細胞<0.2×109/L為極重型。
2、骨髓有核細胞重型減少(<正常的25%)或中型減少(<為正常的25%~50%);非造血細胞>70%。
3、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的全血細胞減少症。
國內分型中的急性型再障稱為SAA-Ⅰ,而講慢性型中病情進行性加重、按慢性治療無效者,稱為SAA-Ⅱ。
2、站樁有什麼好處?站樁的要領是什麼?
站樁的好處:
1、不空狀態
所謂不空狀態,就是身體處處具備不定向支持力,具體表現為打不壞、拆不散的高穩定間架結構。
2、貫通狀態
使力量傳導暢通無阻,以形成軌跡復合運動所造就的「勢」的極大限度的發揮。
3、培養精氣神
通過站樁,養成一種如虎撲食、高度戒備、如臨大敵、一觸即發的精神氣勢。
站樁的要領:
1、發力位置
下盤是根基,三線對爭應首先由下盤入手體認。下盤的對爭要領是:開臀提胯,斂陰吊襠,前蹬後踩,襠胯圓張,起不敢起,坐不敢坐,進不敢進,退不敢退。
2、脊椎對爭
脊椎對爭的總體要求是:坐臀提身,領頸拔背、節節拉長、通脊貫頂。感覺如同「隔牆視彼物,牛拉重車行」,伸長脖子拉長腰。
3、三線就位
人體結構上肢連通為一條線,下肢連通為一條線,脊椎連通為一條線,三條線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千差百異的人體大形。
(2)骨髓要領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堅持時間
站樁最基礎的時間要求,必須保證四十分鍾,如果低於四十分鍾是沒有效果的。另外根據不同需求,時間也各有不同,養生為目的,站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如果以武術練功為目的,則需要站到兩小時甚至更多。
2、站對掙樁
站對爭樁時,可以讓同伴從各個角度推壓練習者的間架、前膝進行檢驗,如果間架很整很強韌並且極具彈性,一受力之下立即復位、彈回,一般就為正確。如果一受力就散了或是用力死頂著,就是錯誤的。
3、左右互式
左右式不可偏廢,均要練習,可以一段時間站左式,一段時間再站右式。
3、西餐中怎麼吃骨髓才正確
兄弟啊 這禮儀實在是太多了 我到網站上找到了個完善的 西餐很優雅從前菜到咖啡,這是最傳統的套餐形式:前菜→湯→魚類料理→肉類料理1(主菜)→ 水果冰點→肉類料理2→沙拉→甜點→水果 咖啡。在前菜之前可飲用少許開胃酒,也可以 選用很少量的小點心。
●簡化了的全餐:在今日,除了結婚喜宴的西餐外,像以上的全套餐點已越來越少了, 一般肉類料理只有一道。在餐廳里,你可以按餐廳所決定的料理組合依序進餐,也可以依自 己的喜好搭配喜歡的料理。
*正確使用刀與叉,千萬別出「洋相」
●左手拿叉按住,右手拿刀切開,然後再用叉將料理叉起送入口中。如果是細碎的食物 ,可用叉子的正面舀起。當然,在與朋友聚餐的輕松場合,如果不需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 拿叉進餐。
●擺置刀與叉所傳達出來的信息:用餐中為八字形,叉正反面朝上皆可,而 度 側則必 須向自己。刀刃向他人時,就具有敵意了。用餐結束後,可將叉的正面向上,刀的刀刃側向 內與叉並攏,平行放置於餐盤。
●餐巾是為在用餐時防止衣服弄臟而准備的。一般在點完餐後再打開,對折後放置於膝 上。暫時離開或吃完離席後,千萬不要把餐巾掛在椅背上,或是揉成一團放在桌子上。
●正確的姿勢與適當的角度對於你的優雅風度有著相當的影響。 *輕松愉快地享用各種料理
●前菜的吃法:前菜有點像中餐中的冷盤,有魚子醬、煙熏桂魚、生火腿、小龍蝦、生 蚝或蝸牛等,可以比較隨意。
●喝湯的方式:喝湯時千萬不要發出聲音,將湯匙微微傾斜比較容易飲用。如果湯還很 燙,可以利用湯匙靜靜地來回攪拌使溫度下降。湯喝完後直接把湯匙放在湯盤內,或是放在 餐盤上也可以。
●吃麵包的方式:麵包一般是無限量供應的,千萬不要吃太多的麵包。為了不吃下太多 的麵包,最好在用過前菜、湯端上來後再開始吃麵包。吃麵包的時候,應先用手撕下一口大 小的量後再吃。切忌用刀、叉切或叉麵包。
●肉類料理的吃法:肉類料理應從左邊開始切,調味醬應放在盤子內側。放在牛排旁邊 的蔬菜不只是為了裝飾,而是基於營養均衡的考慮而添加的,因此應與肉互相交替著吃完。 不可一開始就將肉全部切成一塊塊的,否則好吃的肉汁就會全部流出來了。
●魚類料理的吃法:魚類料理上都會有檸檬,切成圓形的檸檬可用刀壓一下,使檸檬的香味滲進魚類料理;半月形的檸檬切片可用叉子輕輕刺在果肉部位,用右手輕輕捏住檸檬,擠一二滴在魚類料理上即可。取用的調味醬不應直接淋在料理上,應放在盤子的外側。 ●生菜沙拉的吃法:沙拉的種類從簡單的綠色蔬菜到豪華的海鮮或肉類,或加入旄謂?的沙拉等等,正式場合必須使用刀叉。如果是大缽或大盤子裝的沙拉,就得用公叉、公匙從 大盤子內夾取沙拉……
●咖啡的喝法:餐後最適合飲用蒸氣加壓的濃縮咖啡,因濃縮咖啡含咖啡因很少,即使 在晚上也可以安心飲用。先喝一小口,品嘗一下咖啡的香氣後,再依喜好放入適量的糖與牛 奶。 *餐前、餐後的禮儀細節
●到餐廳前,最好先打電話提早預約。
●進入餐廳後,外套等較大的物品可以寄放在衣帽間,而手提包、攜帶物品可以放在椅 腳旁。
●若是私人餐會,入座時應以女士優先;而公事餐會時,則應讓上司或長輩先入座。入 座時必須從左側入座。
●抽煙最好在用餐後,等到飲用咖啡時才抽,實在忍不住想抽煙時請到別處。
●服裝也是至關重要的,應注意儀表整潔,盡量減少化妝與裝飾品。
*用餐禁忌
刀是切開料理用的工具,用餐的時候不可以拿到嘴邊;不可同時用刀與叉將食物送入口 中;不可舔食刀上的醬料。
『忍朗 若湯太燙而用嘴吹涼是大煞風景的;喝?時不要發出嘶嘶的聲音;不要把麵包放 入湯內一起吃;喝湯時不要把盤子整個托起;舔湯匙的動作是絕對不合西餐禮儀的。
撕開麵包後,如左手還拿著較大的麵包,就不可以吃右手拿著的麵包;不可以不將麵包 撕開就整個拿起來咬。
洗手盆一旦端上來,不要把水喝掉,不可擰擠盆內的檸檬,不可將兩只手同時放入清洗 。
*錯誤示範集
●會顯得很沒有修養
聊天時不要過分投入,以致忘情地揮動手上的刀叉。
用餐中不可將手肘放在餐桌上。
『斂還思八? 的存在而大聲談笑是很失禮的。
不要東張西望,老是注意其他桌上的人。
不可大聲與別桌上的人說話。
用餐結束後不可以在座位上用牙簽剔牙。
●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愉快
用餐中撥弄頭發會給人不幹凈的印象。
打嗝的聲音太大是非常失禮的。
一言不發地用餐難免會使同伴以為你對這頓飯「不是很滿意」。
取笑他人是非常沒有禮貌的。
●注意平時的不良習慣
掉在餐桌上的麵包屑不要用手收集或是掃到地上。
打哈欠也是不禮貌的。
不要擅自與同伴交換料理。
嘴裡有東西時不要說話。
在座位上補妝也是不禮貌的。
如何吃水果
蘋果,梨--在宴席上,要用手拿取蘋果或梨,放在盤里。你可以用螺旋式將其削皮。如 果說樣做很難的話,就水果放在盤上,先切成兩半,再去核切塊,然後用叉或水果刀食用。 如果場合更加隨便點的話,你可以用手拿著吃。
鱷梨--帶殼的鱷梨需要用勺來吃,如果切成片裝在盤子里或拌在色拉里,要用叉子吃。
香蕉--如果是在餐桌上吃香蕉,要先剝皮,再用刀切成段,然後用叉子叉著吃。在非正式場 合如野餐,海灘等,要把香蕉剝出一半,然後向猴子一樣吃。
無花果--鮮無茶果作為開胃品與五香火腿一起吃時,要用刀叉連皮一起吃下。若上面有硬桿 ,用刀切下(否則會嚼不動)。作為飯後甜食吃時,要先把無花果切成四半,在桔汁或奶油 中浸泡後,用刀叉食用。
柚子(橙子,桔子)--吃柚子時,要先把它切成兩半,然後用茶匙或尖柚子匙挖出食用。在 非正式場合,可以把柚子汁小心地擠到茶匙中。
剝橙子皮有兩種方法,兩者都要使用尖刀。 方法一:螺旋式剝皮。方法二:先用刀切去兩端的皮,再豎直將皮一片片切掉。剝皮後,可以把橙肉掰下來。如果掰下的部分不大,可一口吃掉。如果太大,要使用甜食刀叉先切開,後食用。如果橙子是切好的,也可以象吃柚子那樣使用柚子匙或茶匙挖著吃。吃桔子要先用手剝去皮,再一片一片地吃。你可能要剝皮並去除白色覆蓋膜,尤其是膜很厚的時候。
葡萄--對於無 葡萄沒什麼講究,一粒粒地吃就行?若葡萄有籽,林把葡萄放入口中嚼吸食 肉質,然後把籽吐到手中。要想容易地剝去葡萄皮,則要持其莖部放在嘴邊,用中指和食紙 將肉汁擠入口中。最後把剩在手中的葡萄皮放在盤里。
芒果,木瓜--整個芒果,要先用鋒利的水果刀縱向切成兩半,然後再切成四分之一半。用叉子將每一塊放入盤中,皮面朝上,並剝掉芒果皮。你也可以象吃鱷梨那樣用勺挖著吃。如把芒果切成兩半,挖食核肉,保留皮殼。吃木瓜象吃鱷梨和小西瓜一樣,先切成兩半,摳出籽 ,然後用勺挖著吃。
桃李--將桃李先切成二分之一半,再切成四分之一半,用刀去核。皮可以剝下來,但如果帶 著皮切成小塊,用甜食刀叉食用也是不錯的。
柿子--吃柿子有兩種方法 :一是先切成兩半,然後用勺挖出柿肉;二是將柿子豎直放在盤 中,柄部朝下,切成四塊,然後再藉助刀叉切成適當大的小塊。食用時將柿核吐在勺中,放 到你的盤子的一邊。不要吃柿子皮,因為太苦太澀。
菠蘿(果肉)--很簡單,吃 什 蘿片時,?終使用刀和叉。
草莓--大草莓可以用手柄部,蘸著白砂糖(自己盤中的)整個吃。然後將草莓柄放入自己的 盤里。如果草莓是拌在奶油里的,當然要使用勺子。
西瓜--切成塊的西瓜一般用刀和叉來吃,吃進嘴裡的西瓜籽要及時清理,並吐在緊凹的手中 ,然後放入自己的盤子。
漿果,櫻桃--吃法很多,你可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吃漿果時,不管有無奶油,都要用勺 子;吃櫻桃要用手拿,將櫻桃核文雅地吐在緊凹的手中,然後放入自己的盤子。
如何取食帶骨食物
鳥類:先把翅膀和腿切下,然後藉助刀和叉來吃身體部分。你可以把翅膀和腿用手拿著吃, 但不能拿身體部分。雞肉:先吃雞的一半。把雞腿和雞翅用刀叉從連結處分開。然後用叉穩住雞腿(雞脯或雞翅),用刀把肉切成適當大小的片。每次只切兩三片。如果場合很正式,不能適合刀叉取用的,乾脆別動。如果是在非正式場合,你可以用手拿取小塊骨頭,但中能使用一隻手。
肉排:用叉子或尖刀插入牛肉,豬肉或羊肉排的中心。如果排骨上有紙袖,你可用手抓住,來切骨頭上的肉,而這樣就不會使手油膩。在正式場合或者在飯店就餐時即使包有紙袖也不能用手拿著骨頭啃著吃。這些多餘的東西基本上是用來作裝飾的,而沒有讓你暴吃一頓的意思。另外,在非正式場合,只有骨頭上沒有湯時才可以拿起來啃著吃。
魚 先用刀叉把魚頭和魚尾割下,放在盤邊。然後用刀尖順著魚骨把魚從頭到尾劈開。這時 你有三種選擇: 1 、將魚骨滑出 2、將魚平著分開,取出魚骨 3、揭去上面一片,吃完後再去骨 如果嘴裡吃進了小骨頭,用姆指和食指捏出,愛吃魚的人會連小魚頭吃掉,而吃到魚的臉頰是很幸運的事。
如何擺置刀與叉
用餐中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話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如是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須放下,但若需是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應當注意,不管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刀與叉除了將料理切開送入口中之外,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擺置方式傳達出「用餐中」或是 「結束用餐」之訊息。而服務生是利用這種方式,判斷客人的用餐情形,以及是否收拾餐 具准備接下來的服務等等,所以希望積閏能夠記住正的的餐具擺置方式。特別要注意的是刀刃側必須面向自己。用餐結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後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 子的度脅?向內與叉子並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接下來的擺置方式又分為英國式與法國式,不論哪種方式都可以,但最常用的是法國式。盡量將柄放入餐盤內,這樣可以避免因碰 觸而掉落,服務生也較容易收拾。出席結婚餐宴時,不論怎麼將餐具擺成「用餐中」的位 置,只要主要賓客用餐結束,就應立即把所有的料理收起。所以宴會時,切記皆以主要賓客為中心進行。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依次向內取用,因為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束了。中途需是談話或休息時,應該將刀叉呈八字形平架在盤子兩邊。反之,刀叉柄朝向自己並列放在盤子里,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用好了,服務員就會把盤子撤去。前菜或是甜點等,如果是可以直接用叉子叉起食用的料理,沒有必要刻意地一定使用刀子。在家庭內的餐會或是與朋友之間的輕松聚餐,像沙拉或是蛋包飯之類較軟的料理也可以只使用叉子的進餐。但是在正式的宴席上使用刀叉,能給人較為優雅利落的感覺。另外,在歐洲等地,常可看見有人右手拿叉子,左手則拿著麵包用餐。不管吃得怎麼利落優雅,這樣用餐也只能在家庭或大眾化的店中,在 高級餐廳內是絕對行不通的。沒用過的刀子,就這樣放在桌上即可,服務生會自動將它收 走。 雖說將刀與叉放在餐盤上並攏是代表結束用餐的訊息,但是沒有必要把干凈刀子特地放入弄臟的餐盤內。 沒有用過的餐具保持原狀放在原處即可,硬要追求形式的規則反而顯 得奇怪。隨機應變,依當時的狀況處理事物才是最正確的。即使掉了也不算出醜,但是自 己彎下腰去撿就滿丟臉的。所以東西掉了的時候最好請服務生過來替你撿起。服務生隨時都在注意客人的情況,所以會很快地再拿新的餐具過來,萬一服務生沒有注意到,可以面向服 務生稍微地將手抬高一下,盡量不要引起其他人側目注視。服務生的工作是為了使客人能 更愉快地用餐,所以盡可向他們提出要求。
刀與叉的基本使用方式
料理上桌後的基本動作,即是「右手拿刀切開,然後左手拿叉將料理叉起」。以叉子壓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料理後,叉子即可直接駐起料理送入口中,簡單說即是「以叉子壓住後再以刀切開」。如果想順利地將食物切開,首先就從姿勢開始吧!正確的姿勢與適當的角度非常重要。兩側手肘過高會使刀叉角度過大,而呈直立狀態;相反地,如果手肘過低將使刀叉呈倒下狀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地將料理切開。將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不要張開,刀與餐盤的角度保持在15度左右。這里歸納成七個要點:面向料理端正坐好;肩膀與手腕放鬆;兩臂貼著身體;手肘不要過高或低;刀叉與餐盤呈傾斜角;以叉將料理緊緊按住;輕輕地移動刀子,壓住時可用力。這樣一來,不但能輕易地將食物切開,而且姿勢看起來也相當地優雅。刀的移動方式也有要領。首先用力於左手的叉
4、語文背誦技巧
「365在線答疑網老師」幫你解答
中學教材中背誦篇目佔有很大比重,許多學生畏「背」如虎。怎樣才能加強記憶,取得事半功倍的背誦效果呢?
1.理解記憶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記憶。背誦課文要盡量運用意義記憶,既加強理解記憶。要反對不求甚解的死讀書的學習方法。背誦一篇或一段文章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後了解文章的層次,來龍去脈,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抓住一些起關聯作用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先分析、後綜合,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得多了。背誦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誦議論文,可以從分析論點、論據、論證入手;背誦記敘文,可以從了解和掌握有關事實、記敘順序入手。
2.快速誦讀法
背誦是在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熟悉書面材料的結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後,要始而反復朗讀,繼而反復默讀。只有熟讀,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誦。實踐證明,持續性的緩慢閱讀,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會使記憶信號中斷;反之,讀熟課文之後,逐步加快閱讀速度,則可在大腦皮層形成連貫的信號刺激,從而強化記憶效果,提高背誦速度。
3.提綱挈領法
古人雲:「舉一綱而萬目張。」文章的「綱」便是文章的脈絡,而文章的脈絡又體現著作者的寫作思路。所以,背誦課文時,一定要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後連,上遞下接,環環緊扣,連綿不斷。這樣,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只要我們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邊讀邊想,邊想邊背,背誦也就不太困難了。
4.求同存異法
某些詩文具有「重章復唱」的特點,各章(段)字句大體相同,因此,我們在背熟第一章(段)後,只要找出其餘各章(段)不同的字句並記住它們就可以了。
5.示範激勵法
一些功底深厚的語文教師在要求學生背誦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學生面前熟練而有表情地背誦一遍。這樣做,對提高學生的背誦信心無疑是有很大激勵作用的。此外,由於人們的記憶力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在學生開始練習背誦之後,教師就要深入學生,一方面進行背誦指導,一方面及時發現背誦課文「千里馬」,並讓這些「千里馬」在全班同學面前作示範背誦,這樣做,對於增加其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背誦信心,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6.關聯詞提示法
並聯詞不但能體現復句關系和句群關系,而且也能體現議論文的內在聯系,有人說,關聯詞是議論文的語言軌跡。因此,及時把握關聯詞這個「語言軌跡」,對背誦議論文是有很大幫助的。例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文中有這么一段:「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使舉國之少年而查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這段文字中含關聯詞「……而……使……則……使……則……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系;第二句中的「使……則……使……則」構成兩對關聯詞,分別表示假設關系;第三句中的「故」連接上下兩個句子,表因果關系;「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系。我們只要把握住這些關聯詞,弄清它們表示的關系,邊想邊背,句句銜接,環環緊扣,背誦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難了。
7.辭格勾連法
教科書中要求背誦的課文皆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辭格的運用上自有獨到之處。因此,從背誦課文所用的修辭格入手,採用上勾下連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誦效果。例如,背誦課文《口技》中有這么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聲……聲……聲」,接著用「頂針」句式「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動地描寫了發生火災時人們驚恐萬狀的忙亂場面。所以,我們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這種修辭格的句式特點逐句對照,上勾下連,背誦這段文字同樣是不太困難的。
8.聽錄音背誦法
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視覺和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這種記憶方法,人們稱為「協同記憶法」。根據這一理論,在練習背誦時,可適當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邊讀課文,邊聽錄音,從而形成記憶信息的雙向刺激,以強化記憶效果。
9.趣味背誦法
在學生練習背誦達到一定程度時,為了進一步強化記憶,消除持續背誦造成的單調感、疲勞感,依據「寓教於樂」的原則,無妨採用以下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背誦興趣:①「對歌」式背誦法。即摹仿山區或某些兄弟民族「對歌」的方式,由甲、乙兩個學生每人一句,輪流背誦;②「接力賽」式背誦法,即摹仿體育運動中接力賽跑的方式,由三個學生每人一句,上遞下接,循環往復;③「疊羅漢」式背誦法,即摹仿雜技演員「疊羅漢」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誦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遞增一句,連續不斷,直到背完為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強,而且參與面廣,並能增強學生的群體意識,不妨一試。
10.分層背誦法
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分層背誦法,就是先理解背誦部分的總的意思,然後把它分為幾個層次,歸納概括出每層的意思,了解層與層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思路理清,將各層的意思連貫起來,在此基礎上,再反復誦讀幾遍,就能較快地背誦下來。這種方法適合於背誦段落或篇幅不長的課文。比如《為學》這篇課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劃分層次,找出聯系。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為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觀點:人求學確實有難易之別,但只要努力去學,就能變難為易。要記住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觀點,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體事物的推理過程,三是要抓住對照的寫作特點。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為第二大段,是用「僧之南海」的事例證明上述觀點。第二自然段頭一句是第一層,交待地點、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層,交待結果;中間貧富二僧的兩次對話是第二層。最後一自然段為第三大段,總結全文,勉勵晚輩應向貧僧學習,樹立遠大的志向,並為之而努力奮斗。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後一句;後一句順著上文而來反問點明題旨。經過這樣梳理一番,再反復讀幾遍,就很容易背誦了。
5、中醫手法中拿股內側法的操作及要領
我來回答,理療理念:
本按摩中心以空間醫學理論為根據、以傳統按摩手法為基礎、以疏通細胞與細胞的空間場為主旨,促使細胞與細胞的能量正常運轉,從而達到平衡臟腑陰陽、激活病變細胞、增強肌體活力、祛病強身之功效。
主要針對:頭痛、失眠、感冒、落枕、中風後遺症、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腳扭傷、風濕性關節炎、腸胃病、婦科疾病、腎病、亞健康等人群有獨到的理療效果,其對重症患者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服務項目:電腦舌診、純中葯火灸、純中葯熏頭、刮痧、全身保健按摩、局部調理按摩、足療、理療、拔罐。
按摩:用手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膚抵抗力,調整神經系統。
按摩又稱「推拿」,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按摩的分類
1.什麼是保健按摩?
保健按摩是指醫者運用按摩手法,在人體的適當部位進行操作所產生的刺激信息通過反射方式對人體的神經體液調整功能施以影響,從而達到消除疲勞,調節體內信息,增強體質,健美防衰,延年益壽的目的。
保健按摩施術手法很多,如常用的表面按摩法、揉捏池頸法、棉布摩擦法、背腰部的法、拍打法、四肢抽抖法等,它動作輕柔,運用靈活,便於操作,使用范圍甚廣,不論男女老幼、體質強弱、有無病症,均可採用不同的施術手法,進行保健按摩。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人們的健康的需要,各種保健按摩服務行業應運而生。如國內的保健按摩、小兒保健按摩、運動按摩、美容按摩、減肥按摩、國外還有旅遊按摩、情景按摩、寵物按摩等。
2.什麼是運動按摩?
體育與衛生相結合,兩者必將相互促進和發展,按摩在體育運動中的應用,也就隨之發展,並逐漸形成了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是以調整和保護運動員良好的競技狀態,增進和發展運動鞋員潛在體能,達到運動成績為其目的。
近年來,國內外的一些實踐表明,它為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所起的作用和意義已越來越顯得重要了。
根據地運動員在各項運動中比賽,對他們在臨場前後所出現的各種變化,我們採用按摩幫助他們克服賽前發生的一些機能失調,消除賽後出現的疲勞,加速體能恢復,以利再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現將運動按摩分為自我按摩,運動前按摩和運動後按摩,分別敘述於後:
(1) 運動前按摩
體育運動一般分為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在這些活動之前進行的按摩,稱為運動前按摩。它能促使人體的神經、肌肉、關節、內臟器官和心理情緒動員起來,以適應即將面對的運動的和心理的負擔,從而預防傷病菌,提高體力,發揮積極的作用。
(2) 訓練前按摩
運動訓練前的按摩,要求幫助運動員提高訓練作業的能力;幫助促進身體素質的發展,有得於預防疾病,促進人體各系統的器官都動員起來,以適應即將參加的運動活動。在具體操作上,必須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以及運動員的個體特點進行。一些能量消耗較多的運動項目,中長跑、游泳、自行車、籃球、足球、排球等,如採用按摩的方法,來代替需要消耗部分能量的准備活動,這就為運動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3)賽前按摩
運動競賽前的按摩,名賽前按摩。通常在起賽前 15 — 30 分鍾完成。有時,當運動員在接到競賽的通知時,就出現了賽前狀態,有的人會出現不良情況,需要進行醫學處理,這就是說,需要在競賽前若干天就進行按摩。例如,競賽前,運動員過分緊張,晚上不易入睡或入睡後多夢易醒,或惡夢不安等,影響運動員的睡眠休息。由於夜不得眠,出現白晝精神不振,煩躁不安,食慾不佳等症狀。這將影響運動員參加競賽時所必須的良好競技狀態。出現這種情況時,就應該進行鎮靜安眠的按摩。
若失眠的時間較長,症狀更劇的運動員,在用上法按摩之外,還要按摩氣沖穴,掐、揉神門穴,掐行間穴等。所有這些刺激,用力都不要過重,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度。通常要進行 20 分鍾,或更長的時間。 起賽前狀態,運動員在起賽前過度興奮,坐立不安,情緒激動,脈搏升高,呼吸迫促,甚至出現多尿,動作的准確性和協調性也受到不良影響,其結果是妨礙運動技術水平的充分發揮。
(4)運動後按摩
激烈的運動訓練或競賽之後,運動員的神經、體液、循環、呼吸、消化、代謝和酸鹼平衡等方面,都要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時破壞了機體內環境的平衡。但它很快又達到新的平衡,這個新的平衡,通常都標志著機體工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內環境各機能系統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有時出現遲緩環節,一般的表現有:精神過度緊張,失眠,肌肉緊張,疲勞等。運動後的按摩,可以促使這些現象消除,加速內環境達到新的平衡,加速提高對運動負荷的能力,加速完成對後面運動負荷的准備。
運動後按摩所採用的手法、用力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等,均應根據運動員的體質、性別、運動項目的特點,特別是要求根據運動後反應出來的情況(如頭昏脹、欲嘔、四肢乏力、肌緊張、失眠等)來決定。需要遵守個別對待的原則,不可千篇一律。我們通常採用的手法,有撫摩、揉捏、推壓、振動和抖動等。對體質強壯,肌肉戚豐滿者,按摩力量應當重些,時間應當長些;反之,用力則要輕些,時間應當短些。運動員在十分疲勞的情況下,常採用經穴按摩,其手法是按、壓、分、揉、掐、推等,以疏通氣血,內外通達,平衡陰陽,使運動能力得到較快的恢復,並有所提高。
運動後的全身按摩:通常是一周一次的進行。在訓練後休息 1 — 2 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後進行。最好是在溫水浴後,在溫暖、清靜的室內進行。運動員舒適地躺在床上,裸露被按摩的部位,依照胸、腹、上肢、下肢的次序。順血液和淋巴迴流的方向進行按摩。使用揉捏、推壓、搖晃、抖動等手法,用力是由重到輕。同時根據各個部位的疲勞情況,循經取穴。施行揉、捻、推、掐等手法,以調和氣血,更快地消除疲勞。如按摩進行到運動員快要入睡,應停止按摩,給被按摩者輕輕蓋上被子,以防止感冒。運動員睡醒之後,便會精神飽滿,全身舒適。
3.什麼叫做醫療按摩?
又稱推拿療法、傷科按摩,是中醫外治療法之一,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主要應用按摩以達到治病目的的物理療法。
中醫詞典記載
養生與醫療術語。通過按壓或揉摩人的身體以健身或治病的方法。出《靈樞·九針》:「形勢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葯……」《漢書·藝文志》有《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唐太醫署始設按摩博士、按摩師。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十輪經·按摩》:「凡人自摩自捏,申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若使別人握搦身體,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明清以來,按摩又被泛稱為推拿。《釐正按摩要術》:「推拿者,即按摩之異名也。」
按摩的作用
按摩不但能令你身心得到放鬆,有效的按摩好能增進各種護膚品的吸收,還你光滑美艷的容顏。堅持每天正確的按摩讓你肌膚年輕每一天,錯誤的按摩手法卻會加重肌膚的受損。
按摩臉部方法
1 – 放鬆抬頭紋
運用大姆指與食指的指腹,沿著眉毛,重復運用深度的大挾捏動作。
運用大姆指與食指的指腹,以小挾捏的動作輕滑挾捏肌膚表面,指腹與抬頭紋的接觸面需呈90度。
2 – 平滑蹙眉紋
運用大姆指與食指的指尖,以小挾捏的動作輕滑挾捏肌膚表面,指腹與蹙眉紋的接觸面需呈90度。
3 – 調理魚尾紋
運用大拇指與食指指腹,以輕柔的小挾捏的動作輕滑挾捏肌膚表面,指腹與魚尾紋的接觸面需呈90度。
4 – 強化顴骨
運用大姆指與食指的指腹,在顴骨部位,運用深度的大挾捏動作,以刺激肌膚的承托組織。
5 – 提拉法令紋
運用大姆指與食指的指腹,沿著法令紋,以輕柔的小挾捏動作輕滑挾捏肌膚表面。
6 – 重塑面部輪廓
從下巴尖延下頜骨至太陽穴運用深度大挾捏動作。將手指往手心捲曲,運用畫圓的方式按摩。
按摩的方法及要點
由於按摩結束後,臉部皮膚需要休息,所以,按摩最好是在睡前進行。洗臉或出浴後,臉部皮膚清潔而濕潤,是按摩的最佳時機。此時一定要先塗上一層按摩霜(一般知名化妝品牌都有專門的按摩霜),也可以塗一些化妝專用的橄欖油。按摩霜或橄欖油的作用是使臉部皮膚光滑,從而使手指和手掌動作順利。如果不塗任何東西,會很容易拉傷面部皮下纖維,使皮膚粗糙。因此,不能「干搓」。
按摩的基本動作是「搓」、「敲」、「捏」,要把這三種動作協調起來進行按摩。
精油按摩
精油具有平復神經的作用,可以鎮定精神,消除神經緊張及壓力感,緩和焦躁不安情緒。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款適合的精油並且搭配正確的穴位點擊,可以疏通經絡,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肌體疲勞的情況。
肩井穴:位於後頸根部與肩膀的中央。
點擊方法:拇指指面按壓,或用食指、中指做圈狀按摩。
功效:舒緩頸肩部酸痛、背部疼痛、上肢酸麻等症狀。
按摩操「拯救」你的睡眠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空調病、電腦病的侵襲,越來越多的辦公室美眉正在為得不到安心的睡眠而發愁。下面我們便為美眉們介紹一套可以拯救睡眠的按摩操,你們可要看仔細了哦! 1.抹額
兩手指曲成弓狀,第二指節的內側緊貼著印堂,從眉間開始向前額兩側抹壓,約做40次左右。
2.搓手浴面
先將兩手搓熱,如手掌過於粗糙可塗抹適量護膚霜。隨後掌心緊貼前額,用力向下摩擦直到下頜,連續做10次左右
3.按揉腦後
以兩手拇指羅紋面,緊按風池部位,用力旋轉按揉幾下,隨後按揉腦後,約30次左右,有酸脹感為宜。
4.按摩耳廓
人體軀乾和內臟在耳廓均有一定反應部位,按摩耳廓有助於調節全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利健康。
5.拍打足三里穴
該穴位在膝蓋骨外側10厘米處,輕輕拍打至有酸麻脹感即可。
6.泡足踏石
取一些小鵝卵石鋪在水盆底,倒入溫水,泡足踏石20分鍾。
12種經穴按摩葆青春
通過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經絡穴位按摩,可使各經經脈相通,增強機體免疫力,強健身體,益壽延年。 一、十指梳搔頭皮法
頭為「諸陽之會」,腦為髓之海,乃諸陽經氣的匯聚處。每日早晚以十指向後梳搔前額發際至枕後發際各60次。
本法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治腦血管病變等。
二、搓掌揉臉法
人們到了老年經脈氣血不足,面色少華。每天早晚雙手搓掌至發熱,揉面部各60次,激發面部氣血,使面部充盈紅潤,面肌富有彈性,有防老祛皺、精神煥發之功能。
三、搓揉耳廓法
「耳為腎之竅」,腎開竅於耳,耳為六條陽經經脈所聚。每日早晚搓揉耳廓各60次,使耳部發熱有燒灼感為宜。本法有防治耳聾、耳鳴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化膿性中耳炎者禁用)。
四、扣齒彈舌法
齒屬腎,「腎主骨,腎氣虛,齒不健,八八則齒發去」。老年者常扣齒則健齒,齒健則福。每日早晚扣齒各60次,可健齒防牙病和牙齒脫落等。
「心開竅於舌」,舌為心之苗。每日早晚彈舌各60次,彈舌是對腦的良性按摩,有健腦護腦之功。
五、頸項部按摩法
頸項部是人體經脈通往頭部和肢體的重要通道。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頸椎病、血管性頭痛、腦血管病的功能。
六、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陽經脈交會之處,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頸椎病的功能。
七、上肢部按摩法
上肢部位為「手三陰手三陽之脈」的要道,是內連臟腑外絡肢節的重要部位。每日早晚按揉各60次,即從上內側腋下(極泉穴)至腕部內側(內關穴);從外側腕部(外關穴)至肩部(肩井穴)。此法有疏通上肢經脈、調和氣血之功能,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疾病及上肢病痛有良效。
八、脅肋部按摩法
脅肋部位為肝膽經脈(期門、章門)所交會,每日早晚按揉60次,有舒肝理氣、清肝利膽之效。對治療肝膽疾病和岔氣、肋間神經痛有效。
九、腹部穴位按摩法
腹為任脈經過之處,每日早晚雙手重疊放在臍部(神厥穴),上下左右順時針方向按揉60次,然後再以同樣手法逆時針方向按揉60次,可改善消化系統、生殖泌尿系統的功能。
十、腰部按摩法
「腰者腎之府」,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藏精。每日早晚按摩腰部(腎俞穴、命門穴等),使腰部發熱,則能強腎壯腰,對治療腎虛腰痛、風濕腰痛、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腰部疾患有良效。
十一、骶尾部按摩法
骶尾部為人體「大樹之根」,按摩骶尾部八骨?穴和長強穴,每日早晚各60次,有治療腰骶痛、改善性功能之療效。
十二、下肢部按摩法
下肢部位為「足三陰足三陽」之脈的要道。每日早晚拍打由下(三陰交穴—懸中穴)向上(足三里—陰陵泉)和股下段(梁丘穴—血海穴)至股上段(風市、環跳穴),如此反復拍打60次,對活血理氣、舒筋通絡、調理脾胃效果尤佳。
晚睡前溫水泡腳30分鍾(冬季水溫42~45℃),兩足稍晾乾後反復搓推足心(湧泉穴)60次,湧泉穴為腎經之源,對溫腎補腎健腦、改善血液循環有效。
八步按摩撫平肌膚皺紋
按摩可以增加皮膚與肌肉的彈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加皮膚光澤,使皺紋平展,非常簡單。「歲月不留痕」需要每一天的堅持。按摩時一般使用無名指,只有在施行重點刺激時,才可以運用中指。
第一步:力壓明凈額
額頭是最易出現皺紋的部位。
按摩時先由下往上,然後由內側向外側,最後手指由發際滑至太陽穴,用力按壓太陽穴的美容點。按壓此點時一般會感到輕微的疼痛,可據此尋找它。
第二步:輕撫盈盈目
眼睛周圍的皮膚最容易出現皺紋和水腫,而且此處的皮膚一旦鬆弛,就很難恢復原來的狀態。
眼睛周圍小皺紋的預防:用中指的指肚沿下眼瞼的內側向外側,稍微用力進行滑動按摩,返回時在肌膚上輕輕地滑動,這樣反復做3次。上眼瞼亦是同樣要領。
眼角周圍小皺紋的預防:從外眼角向太陽穴方向,左右同時按壓10回,按壓時向斜上方提一提。
第三步:逆揉尖尖鼻
鼻子與兩眼之間是最容易產生橫皺紋的部位。為了伸展鼻樑,按摩時要由下往上進行,最後以手指夾住鼻子兩側,做壓迫動作。還有,一定要下決心改掉皺鼻子的壞習慣哦!
第四步:圈劃桃花頰
將手指由下往上如畫圓般移動。首先按摩下頜到耳下的部分,然後由嘴角到耳中央,接下來是鼻的周圍到太陽穴,然後再依次按摩臉頰的下方,即眼睛正下方3厘米處、鼻子兩側1厘米處及下頜部分。
第五步:笑翹櫻桃唇
由於經常咀嚼、說話、大笑,所以嘴角也是容易乾燥、產生皺紋的部位,必須時時注意預防嘴角下垂。
按摩時做上抬嘴角的動作,以中指按壓人中部位,其他手指垂下來按壓嘴角兩側及下頜外側。
第六步:柔按清秀頜
臉型同樣是年齡的外在表現,要緊縮下頜,預防雙下巴的出現。
下頜處的按摩方法是:以手掌反復做揉搓上抬的動作,最後用中指輕輕按壓耳朵下方後停止。此處有下頜神經,千萬不可施力過重。
第七步:輕搓天鵝頸
頸部往往是自己不易覺察到、而別人卻能一目瞭然的部位。頸部的皮膚很薄,活動次數又多,且經常受到衣服的摩擦,所以很易產生皺紋或泛黑等老化現象,所以平日應多加保養。常在頸部擦上化妝水及乳液,同時順著肌紋按摩。 頸部的按摩用全部手指,由下往上揉搓。注意,頸部兩側有頸動脈,按壓時力量要輕。這樣不僅可以預防皺紋的產生,還可改善頭部及肩部的血液循環呢!
第八步:乾洗玉狐面
用兩手掌向頜部用力乾洗臉20次,每天最少做2遍。這個辦法能有效地預防皺紋的過早出現,對已經形成的皺紋,也能讓它變淺、變小。伊能靜、張曼玉都是有名的狐面美人,如果你按照這個辦法堅持下去,也能擁有一張光潔嫵媚的狐狸臉。
舒緩肌膚6步按摩法
壓力導致的肌膚問題不是以單一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讓我們對它了解更多,沉著應對這些相伴而生的困擾。 第一步:減緩壓力
用拇指指尖輕輕按壓眉頭上方,持續3秒鍾後釋放,而後對眉毛至發際線間區域反復進行自下而上的按摩動作。
第二步:消除緊張
用食指輕輕按壓太陽穴,持續3秒鍾後釋放。
第三步:完全放鬆
用食指輕輕按壓內眼角區域,持續3秒鍾後釋放。
第四步:促進微循環
從下頜兩邊開始,用食指和中指,以畫圓圈的動作,輕輕按摩整個面頰,直至太陽穴處,以促進面部的血液運行,增強肌膚的彈性,可按摩60秒鍾左右。
第五步:增強肌膚彈性
將手指並攏,用手掌輕輕拍打面部,從上而下,從下而上,使皮膚受到輕微的震動,可拍打數十次。此法可保持皮膚的紅潤光澤,增加其彈性。
第六步:增強舒適感
掌心輕輕按壓臉頰,逐步向外按揉至耳部。耳垂後的凹陷處被稱為「耳下腺」,這里最容易堆積老舊廢物,用中指按壓,然後捋著脖子的筋向下按摩。
中風的按摩治療處方
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兩大類。缺血性中風包括腦血栓、腦栓塞、腦血管痙攣;出血性中風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中風多數發生在中老年人當中。在發病前患者常有頭暈、身體乏力、手腳麻痹等症狀,或者有多年的頸椎病、高血壓病等。
缺血性中風患者在發病時常有突然昏倒或口吐泡沫、口眼歪斜、肢體抽搐或軟癱,當日或數日後出現一側手腳癱瘓——即偏癱症狀。
按摩治療中風具有雙向調節(包括溶栓、止血)作用,可解除頸腦血管痙攣和降低顱內壓等。許多人在為中風患者按摩時重點只是放在手腳上,故收效較差。以下介紹中風的按摩方法——
按摩步驟:先按摩患者肩頸部和頭臉部,再按背腰部,最後按上下肢和胸腹部。按摩力度先輕後重,循序漸進。
按摩次數:每天可按摩1次,每次按1小時。
按摩方法:發病1個星期內患者取仰卧位進行按摩,頭部和上身比下肢稍高;以後可取仰卧、側卧、坐位。
按摩頭頸部時,1、可用手指拿捏患者肩頸部的斜方肌和相關的督脈、膀胱經、大腸經、三焦經等;2、用手指按摩患者肩頸部的肌肉和天柱、啞門、風池、肩井、廉泉等穴;3、用手指按揉患者頭臉部的肌肉和百會、囟會、印堂、太陽、人中等穴。
按摩背腰部時,用手指或掌跟揉按患者背腰部的豎脊肌、腰方肌、脊柱和相關的督脈、膀胱經等。
按摩上肢時,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側上肢的肌肉和天府、曲澤、手三里、外關、內關、合谷等穴。
按摩下肢時,用手指拿捏揉按患者患側下肢的肌肉和血海、足三里、委中、湧泉等穴。
按摩胸部時,揉按患者胸腹部的肌肉和華蓋、玉堂、膻中、中脘、天樞、氣海等穴。
按摩腳心祛病良方
按摩腳心能增強血脈運行,調理臟腑,舒通經絡,增強新陳代謝,從而強身健體,祛除病邪。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堅持按摩腳心。 人的腳掌密布許多血管,故科學家把腳掌稱為人的「第二心臟」,腳心的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
按摩這個穴位,有滋陰補腎、頤養五臟六腑的作用。經常按摩腳心,能活躍腎經內氣,強壯身體,防止早衰,有利於健康長壽。老年人常按摩腳心,還能防止腿腳麻木,行動無力,腳心涼冷等現象。
按摩腳心時,還要多動腳趾。祖國醫學認為,大腳趾是肝、肺兩經的通路。多活動大腳趾,可舒肝健脾,增進食慾,對肝脾腫大也有輔助療效。第四趾屬膽經,按摩可防便秘、肋骨痛。常按摩腳心、腳趾,對神經衰弱、頑固性膝踝關節麻木痙攣、腎虛、腰酸腿軟、精神性陽痿、失眠、慢性支氣管炎、周期性偏頭痛及腎功能紊亂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按摩手法要正確,否則達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熱水洗腳後坐在床邊,將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腳心歪向內側,按摩左腳心時用右手,按摩右腳心時用左手,轉圈按摩,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
哪些人不宜做按摩
按摩主要用於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所以最常用於傷科疾病和各種痛證。 但也有一些情況不能採用此法,否則會影響病人的身體康復,貽誤治療時機。
下面介紹幾種不能按摩的病人:
1、流感、乙腦、腦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傳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急性闌尾炎、蜂窩組織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關節結核、脊椎結核、骨髓炎。
4、有嚴重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及肺病的人。
5、惡性腫瘤、惡性貧血、久病體弱而極度消瘦虛弱的人。
6、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過敏性紫癜的病人。
7、大面積的皮膚病人或患潰瘍性皮炎的病人。
按摩並非越痛越有效
一般的保健按摩正常的感覺是有一定的酸脹感,如果令人出現刺痛或疼痛到難以忍受甚至大叫出來,都是不正常的,極有可能已經造成軟組織的挫傷以及皮下出血,當時可能看不到症狀,可是第二天症狀就會顯示出來。
不正規的按摩所產生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尤其是所謂的放鬆按摩。在經過衛生部門審批發牌的醫療機構里,按摩屬於中醫科的治療項目。患者筋骨方面出現了問題,首先要經過醫生的診斷,配合照 X光片確定發病部位後才會加以按摩治療,正規醫生絕不會在沒有精確診斷的情況下就胡亂為患者按摩。 12499希望對你有幫助!
6、血液病早期診斷技巧?
血液病是指發生在血液、骨髓、脾及淋巴結里的疾病。血液病的早期症狀如下:
※貧血:主要症狀為面色蒼白,心慌氣短或頭暈耳鳴等。這時需要到醫院做一下血常規檢查。
※出血:輕度患者早期有鼻腔或齒齦出血,重度患者皮膚會出現大片青紫色的瘀斑,便血及吐血。
※黃疸:其顯著症狀是皮膚與鞏膜發黃。溶血性貧血的患者還會出現腰痛、尿色加深,呈醬色或葡萄酒樣顏色等。
※發熱:在血液病中。尤其是惡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發熱是較常見的。
※肝、脾、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的早期特徵在雙側頸部最為明顯。也易於發現,肝、脾腫大,可在上腹部肋下角觸及腫塊。
7、骨髓穿刺的認識誤區
有人將骨髓穿刺誤認為「抽脊髓」,即腰椎穿刺,抽取腦脊液,以為這可引起截癱。實際上二者不是一回事,穿刺的部位完全不同。腰椎穿刺的部位是脊柱(大脊樑骨)的腰部,即從腰椎骨的間隙進針。實際上只要掌握要領,規范操作,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是非常安全的。
骨髓穿刺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取材不滿意」,最多的原因是穿刺針未真正進入骨髓腔,所抽取的內容實為附近組織血管內的血液,或雖進入骨髓腔,但抽取內容物過多,即將骨髓腔內血管損傷,使血管內的外周血液和骨髓液混合,造成骨髓液的「稀釋」,俗稱「混血」。上述2種情況造成塗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就猶如血塗片的成分。只要穿刺的操作者掌握要領,包括正確定位、保證穿刺針在骨髓腔內,以及抽取內容物勿過多混血,同時患者在良好的麻醉下,克服恐懼心態,配合操作,絕大多數骨髓穿刺都能順利完成,並且十分安全。真正發生麻醉意外(過敏)、局部出血、感染等並發症是十分少見的。
8、太極拳內練氣要掌握那些要領?
想把太極練深,練氣是十分必要的。練氣就要先站樁,站樁和扎馬步一樣,馬步是外家樁,內家拳站樁是內家樁,不過也有相通的地方。
太極拳站樁,站的是「無極樁」,由淺入深,之後站「太極樁」。
無極樁久站,年復年。必會內氣充盈,拳腳有勁。發勁剛猛。
無極樁的站法是
無極樁
樁功
太極精神,是天人合一,守靜生動。第一步,要學會守靜。同時,作為內家拳,必須養氣練氣,先養後練。既能守靜,又能養氣的方法,就是站樁。站樁是基礎,站樁同時是真正太極拳演練的開始,入門功夫。
站樁是外養形態,內固精神。站什麼樁呢?應該站「無極樁」為好。太極拳論中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就是:「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無極樁是基礎中的內核。什麼是無極樁?無極樁的上樁口訣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樁的狀態為「無我無他,無天無地。虛無縹緲,運行無始。」;還有說的是「掛衣架」和「西山懸磬」。是開始。後面定式、單操和盤架實質是活樁。整個架子似打非打,保持樁的狀態才是真打。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能達到無極樁態。其基本過程是先松後靜,我總結為「中正,平衡,去對峙,等,忍,時,忘,無」是進步的過程。形狀姿態,可以千差萬別,心法恐怕會是歸一的。
形狀姿態,可以千差萬別,就保證了任何時刻均可以,生活在無極樁態中。這時更重要的是心態,而非體態。
話雖如此,總要有一個框框才好跳進去。下面就勉強畫一個,但願你還能記住這是畫的,不用跳就應該能出來。出來時,你就自由了。
無極樁練習法:
該樁法簡單易學,男女老少、體質強弱均可練習。不講究行氣,更不會出偏差。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對治療慢性疾病和強健身心均有顯著的效果。
練法:先自然站立,想像面前是一潭靜水,波瀾不興,深而清冽,是所謂「如臨深淵」。水面一層薄冰,剛剛能支撐自己,而自己將站到冰面上去,所以有恐懼感,有利於提氣,是所謂「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先提起一腳放在冰上,再將另一腳輕輕放上,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全身自然站立,身體中正。兩眼向前平視,兩肩松開微前合。兩手下垂,腋下自然留有餘地,手指自然松開,中指輕貼兩腿外「風市穴」(初學者兩手可任其自然下放)。視線從遠處收至眼前一尺許後輕輕閉目或留一縫也可,自然呼吸。
站定後,從上向下節節調整,使之平衡輕松。然後從兩腳湧泉穴開始,向上經兩踝、兩小腿、兩膝、兩大腿、兩胯、腰、前丹田、後命門、前胸、後夾脊、兩肩、自然由雙臂及手,節節放鬆,最後到大椎骨。到兩胯時,注意檢查臀股上肉坑要添滿,就是臀部上肉是平或外鼓的。到命門時,注意命門松的方向是向後,俗稱「添腰」或「塞腰」,也有稱「命門外努」的。到上面,注意要開胸和開脊。放鬆的過程,象腳底湧泉有兩團氣膨脹騰起,又象兩眼泉水渙渙注入渾身三百六十穴,以及八萬四千毛孔,舒通暢快。頸部自然放鬆,俗稱「強項」或「貼衣領」,因為脖子輕輕碰到後衣領時,位置最佳。下頜微含,如果舌尖出現上挺,且流出津液,稱為金津玉液。可自然咽下,最好分三次,汩汩有聲。頭部要正直虛領,做到「三點」一線,既兩腳湧泉連線中點、尾閭、大椎三點連成一線,並呈鉛垂線位置。該線向上指向天空,彷彿天上有線將你拎起,稱為「掛衣架」或「西山懸磬」。松靜自然,物我兩忘,達到「無我無他,無天無地。虛無縹緲,運行無始。」最好。
無極樁要點:
1、不要意守。初學者難以屏除雜念,可以想像綠原大海青山流水,或守竅,或數吸,或念經。但是,具備一定定力後,應努力驅除意守。此節是與各種意拳相區別的關鍵所在,切切謹記!有意,則停留在有界。只有無意,自然生出真意,才能跨越無、有無、有三界,才能無極生太極。這是太極拳與其他內家拳的大差別所在。不知道這一點,功夫依然進步,只是你說你練的是太極拳,實際上卻是別的什麼。當然,別的內家拳,一旦悟透關節,能夠破除心意,立即也就會了太極拳,尤其是個中高明者。
一般,我們平常所說的意,指的是在後天通過學習和環境熏陶造就的認識基礎上自己的主觀想法,如果任由自己的想法主宰自己,則真正希望心靈和肉體回歸於自然的目的,就成了南轅北轍,由於後天思想的添滿和堅守,而永遠不能達到了。
而我們追求的意,可稱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能指導激勵產生能量的意識流。意,只有你在想,它才存在。真意,不論你想不想,它都在運作。我們學習修煉的目的是:求得後天與先天得溝通,最終達到用後天意指揮先天真意。
意為外在,屬於陽,真意為內有,歸於陰。相互溝通,陰陽相合。
2、不可用百會穴上領。既三點連線,不要用百會代替大椎。否則,可能出偏。雖然表面上功夫進展更速,卻離邪法不遠了。當然,若老師高明,能夠護理,也無不可。很多門派常講「頂頭懸」,對其認識,多為懸百會。這里可能有更好的法門,我不知道。對於讀我的書,幫助理解和修煉者,還是不用百會為好。時機發動,頂頭自然會懸。
3、不要強迫自己舌頭上接,既「搭鵲橋」。船到橋頭自然直,有了渡客,才需要船家。該接的時候,自然就接上了。否則,舌頭就松不下來,而且可能接錯了位置。不要瞎操心,無為而為,會有為你答理一切的。要真誠地崇敬和感謝上蒼,崇敬和感謝如果存在的造物主,他們恩賜我們的,精美的自己能夠管理治理自己。
4、三點連線向上領,是上樁過程中的一步。不能一直想像著,這將違背第一條要點。以後只是跳出自己,加一個觀照自己的意念後,就力求去掉意念。這時六祖惠能法師的「心無所住而生其心」,老子李耳的「能嬰兒否」,「來者不追,去者不留」,會幫助你的。
5、「前一後二」。飯前一小時,飯後兩小時;房事前一天,房事後兩天。不能站樁,這是古訓。由於一般練功者,不超過數十分鍾,尚不劇烈。「前半後一」可矣。
收功:做三次微深呼吸。呼氣時意想將全身的病濁之氣排出體外;吸氣時意想把自然界的精華之氣收進體內。然後張開眼睛,稍做散步,或作搖櫓功等基本功。
練功時間、次數、方向:時間因人而異,可長可短,初學者一般以20-30分鍾為宜。若連續百天站樁一、二小時以上,且不行房事,稱為「築基」。方向朝南。一曰早晚醒後睡前各一次為好。
上面談的是上樁下樁的方法,其實並不全面。雖然夠用,但還沒有涉及內在的變化過程,沒有涉及入靜守定的心法。「應景自然,物我兩忘」八字,確實是根本。但說的說了,聽的聽了,真正的過程,還是不甚了了。愚以為用為「中正,平衡,去對峙,等,忍,時,忘,無」來描述,比較細致。「中正、平衡」不消說了。最重要的是「去對峙」。什麼是對峙?對峙是相對加上執著。相對的好壞,松緊、大小、左右、有無等等,為進入無極態,自然要去掉。尤其要去掉前面的中正與否、平衡與否,因為這些本身都是後天強加的名相。一旦有了比較,心上就懸著計較,實在害人。而執著物象,尤其是執著於相對,更是要不得的。去不掉,就等。等不了,就忍。忍不住,*時間。到了一定火候時候,終於忘卻。無天無地,無我無它,無往無來,無始無終。這是我個人的心法,它永遠不涉及我現在到了幾階幾層、進步退步,我就是我。幾階幾層,是相對的東西,不破除,就一定會象毒蛇纏在心口,你喘不過氣來。
太極拳真正是中華數千年文明的結晶。可惜能真正體會個中真味的太少。一旦用心去練太極,就會發現太極不只是一項運動,而是生命的一部份。公園里大部份人練的與其說是太極,不如說是體操。太極拳其實質是「活樁」。正確的呼吸是進入真太極的鑰匙。靜樁時能進行正確的呼吸都已很不容易,更何況「活樁」。呼吸涉及肩胛骨、胸椎、肋骨、尾椎的牽連配合,稍一不慎,便會「緊張」。稍一「緊張」,便會「起意」。從表象上看,太極拳的關鍵在於「呼吸」是不錯的。
9、做骨穿對身體有影響嗎
做骨穿對身體是幾乎沒有影響的。
只要穿刺的操作者掌握要領,包括正確定位、保證穿刺針在骨髓腔內,以及抽取內容物勿過多混血,同時患者在良好的麻醉下,克服恐懼心態,配合操作,絕大多數骨髓穿刺都能順利完成,並且十分安全。
真正發生麻醉意外(過敏)、局部出血、感染等並發症是十分少見的。
(9)骨髓要領擴展資料:
骨髓穿刺檢查時,所抽取的骨髓組織或骨髓液是極少量的,一般為0.1~0.2毫升左右,而人體正常骨髓液總量約為2600毫升。
可見骨髓穿刺檢查時所抽取的骨髓液與人體骨髓液總量相比,可說是微不足道,何況人的身體內,每天還在不斷地有大量的細胞再生。所以,骨髓穿刺檢查並無危險,也不會留下後遺症。
只是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主要是血友病患者),要預防骨髓穿刺所致皮下血腫的形成或流血不止。
應注意的是,術後2~3天內,穿刺部位勿用水洗,以防止感染。目前,醫院的骨髓穿刺檢查是一種常用的診斷技術,主要用於各種血液病如白血病的診斷,以及對骨髓瘤、骨轉移性腫瘤等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