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理診斷:骨髓細胞增生活躍,三系細胞各階段細胞均可見到,其中以粒系細胞占顯著優勢,紅系細胞顯著減少
醫生分析:
從你提供的骨髓病理檢查報告來看骨髓有纖維組織增生,有病態造血考慮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伴骨髓纖維化,還得看看骨髓形態學檢查和融合基因的檢查。
醫生回答:
建議做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做Survivin基因、BCR/ABL融合基因和染色體的檢查。
2、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是按什麼分類
判斷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幾種方法的比較
目的探討和比較判斷骨髓有核細胞增生程度幾種方法的准確性.方法對臨床206份抗凝骨髓標本採用直接定量計數法和塗片染色後高倍鏡視野觀察有核細胞數;比較低倍鏡法、成熟紅細胞與有核細胞比值法、高倍鏡視野法和直接定量計數法,對骨髓有核細胞高、中、低值標本的測試精度.結果 206份EDTA-K2抗凝的骨髓標本有核細胞直接定量計數,結果介於(5.0~770.0)×109/L之間,-x83.86×109/L;其中男性骨髓標本120例,有核細胞介於(5.0~388)×109/L之間,-x79.4×109/L,女性患者86例有核細胞介於(8.0~770)×109/L之間,(-x)94.2×109/L;高、中、低值骨髓標本有核細胞直接定量計數法,變異系數(CV)分別為0.061,0.061和0.096(平均CV0.073).4種方法,除方法1隻能按五級增生法大體估計外,其它二種方法高、中、低值骨髓標本的平均CV分別為0.424,0.186.結論選用EDTA-K2抗凝骨髓並進行骨髓有核細胞直接定量計數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該法較目前國內傳統方法准確性高、重復性好、便於操作,能滿足現代臨床血液學診斷、治療和預後的需要.
3、骨髓細胞檢查報告:粒系增生顯著是什麼意思呀。
粒系增生顯著說明是粒系細胞增生活躍,可見於某些慢性白血病或增生性貧血,從你的描述來看,如果還符合一下情況,高度疑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1.年齡在40歲以上尤其是男性,有貧血的情況
2.血常規中白細胞明顯增加,一般會超過30乘以10的9次方
3.B超一是有脾腫大的情況
4.血常規中血小板大於500乘以10的9次方以上。
如果有上述多種情況,加上骨髓報告來看高度疑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建議及時診斷及時治療,由於資料不全只能提供這個猜測性診斷,不一定準確。
4、細胞骨髓增生症可以治好嗎?
你好;
建議你選擇正規的專科醫院去進行有效的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版(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權一種造血幹細胞增殖分化異常的綜合征。其特徵為貧血,伴有感染或出血;血象可呈全血細胞減少,或任何一系及一系血細胞減少;骨髓象多呈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少數也可增生減退。三系細胞有明顯的病態造血,原始粒細胞或早幼粒細胞可增加,但尚未達到急性白血病的診斷標准。原發性MDS原因未明,繼發性MDS與某些血液病、接受放化療等因素有關,使骨髓造血幹細胞呈惡性克隆生長,骨髓處於無效造血狀態。本病可發生任何年齡,以中老年居多,男性略多於女性。其發病率約占急性白血病的4%~6%。近年來有關發病率的報道有逐漸增多趨勢,甚至超過了急性髓性細胞白血病的3倍。大約有25八一50丸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於病前先出現一個進行性造血功能異常時期,即「白血病前期」。近年來兒童MDS也有較多報道,主要以血色素和血小板下降為主。本病一旦發展成為轉化中的原始細胞增多性難治性貧血(RAEB-t)則在短期內轉變為急性白血病。
5、骨髓粒系統細胞增生明顯活躍是什麼病
有檢查結果嗎,方便的話發圖片上來
6、骨髓異常增生能活多久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一組起源於多能造血幹細胞的克隆性疾病,骨髓象表現為任一系或二、三系血細胞的病態造血,30-60%轉化為白血病。死亡多因除白血病外感染、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
需要抓緊治療的,這種疾病採用好的治療方法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
臨床治癒,是指化驗指標接近正常或是達到正常,在不用葯的情況下,病情不會惡化,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正常生育,正常壽命,正常工作
需要結合中草葯治療的,好的治療方案很重要的。
7、骨髓增生性疾病嚴重嗎
病情分析:你好,骨髓增生性疾病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細胞不斷地異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組疾病統稱。臨床見有一種或多種血細胞質和量的異常,脾腫大、出血傾向以及血栓形成。意見建議:疾病特點1.病變發生在多能幹細胞,但原纖維細胞的來源尚未闡明,可能是骨髓幹細胞異常增殖的一種繼發性反應;2.各症常伴有一種和兩種其他細胞的增生,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可伴有粒細胞和血小板增生;3.各症之間可以轉化,有時還可見到過渡型,例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可轉變為骨髓纖維化症;4.細胞增生也可發生於脾、肝、淋巴結等髓外組織。建議要明確診斷及時治療,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