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得了骨髓炎好治嗎?
根據你描述的症狀,小孩得了是急性的骨髓炎,急性期的症狀消失後,一般情況好轉,但病變持續,轉為慢性期。骨髓炎的病因由於死骨形成,較大死骨不能被吸收,成為異物及細菌的病灶,引起周圍炎性反應及新骨增生,形成包殼,故骨質增厚粗糙。如形成竇道,常經年不愈。如引流不暢,可引起全身症狀。建議盡快做手術治療,
2、幼兒得了骨髓炎的症狀有哪些呢?
你好,骨髓炎患者其症狀差異很大,而且兒童發病很快,表現為骨痛、行走困難,身體發熱或發冷,還伴有局部紅腫等,兒童患有骨髓炎一般多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見症狀有發燒,局部腫痛、腫脹明顯有時會呈敗血症樣。
3、兒童骨髓炎有哪些早期的症狀?
紅腫熱痛硬,這是骨髓炎急性期常見症狀,如果是兒童的話,可能有全身症狀,如高燒、寒戰等。進入慢性期後,會出現患肢破潰不愈情況。金冠醫生提醒:兒童骨髓炎尤其是急性發作時,可能危害生命,如果有此類症狀,及時治療。
4、小孩會不會得骨髓炎?
骨髓炎是骨中的感染。感染可以通過血流或從附近的組織擴散到達骨頭。在兒童中,骨髓炎通常影響腿和上臂的長骨。
5、6歲兒童會得骨髓炎嗎,醫生說我的孩有這個症狀,已經
你可以去商丘市第五人民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治療,不然的話會形成傷口不癒合,需要進行創面修復,要找專業的造口師,進行徹底清創、對創面進行營養神經和血管再生的葯物促進創面快速癒合,形成難癒合創面找不到專業的醫生和專業的治療方案,花錢也治不好
6、兒童骨髓炎的病因
1.骨髓炎,輕者發熱,局部紅腫,疼痛難忍,重者骨質破壞,形成死骨和竇道,經久不愈,導致終身致殘或危及身命。
2.化膿性骨髓炎是骨組織經常有膿水派出,往往反復發作或多年不愈。化膿性骨髓炎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3.起病急聚,突然惡寒、高熱、全身不適、頭痛、煩躁不安。患肢持續劇烈疼痛,活動受限制,進而形成深部膿腫。膿腫自行穿破或排膿後,切口經久不愈形成「瘺管」。
4.時間持續後逐漸變成慢性。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由急性骨髓炎轉變而來。
5.由於病變部位存在死骨和死腔,創口內經常流膿,有時小死骨片從瘺道口排出。急性發作時,局部發生紅腫、疼痛、創口內膿液增多。
7、五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得骨炎
1、兒童發生骨髓炎大多是在五歲到十四歲之前,男孩患者比女孩多。
在極其少見也不太可能的情況下,兒童發病而被完全忽視時,細菌會擴散,並且在血液中殖生,造成敗血症。
一種較為可能但仍屬罕見的危險是感染會咽蝕掉相當大的一塊骨骼區,甚至會擴散到鄰近的關節內去。如果發生這種情形,受影響的關節將變得永久僵硬或畸形。
另一種危害是感染會向上擴散,穿透皮膚表面。此時感染的外表像膿腫,會分泌膿液,在潛在的骨骼感染未經治療前,膿創口不會癒合。
2、在外傷骨折,或跌打損傷,或兒童骨髓炎手術後感染中,瘡臃腫毒即褥瘡等疾病的發作時,一定要及時准確地對症治療處理好,控制住細菌進一步的入侵,此時可以使用大劑量的抗感染、抗病毒、消炎類葯物靜脈點滴(也可以用大劑量的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排毒拔毒類中葯內服外用)使兒童骨髓炎患者體內感染的病毒及早地排出體外或消散。
抗生素治療
在獲得明確的關於骨髓炎感染細菌和其耐葯性信息前,所有抗生素的選擇均依據臨床醫生的經驗。
在使用口服制劑的抗生素進行治療時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因口服抗生素劑量往往較大。選擇的抗生素應當易透過骨組織,並被其吸收。時間依賴性的短血液半衰期抗生素需要較高的給葯頻率。克林黴素和第一代頭孢菌素滿足上述要求。
有文獻報道認為,單用抗生素治療急性骨髓炎可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並且,其大劑量應用的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圍內。抗葡萄球菌性青黴素治療骨髓炎有效,並有足夠的安全性。
克林黴素在兒童中較少出現腹瀉作用,但有時會出現皮膚紅斑。大部分MRSA對克林黴素也敏感。臨床上不推薦使用克林黴素治療金氏菌屬,而是推薦使用β內醯胺酶類葯物治療。化膿性鏈球菌或肺炎鏈球菌等也可採用β內醯胺酶類治療。
較為少見的感染細菌流血嗜血桿菌若β內醯胺酶陰性,可以使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治療;若β內醯胺類陽性,則可以使用第二或三代抗生素治療。對未接種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的4歲以下兒童並發骨髓炎和化膿性關節時需要考慮上述病原菌感染。
對一般狀況不穩定,或者克林黴素廣泛耐葯區域的患兒,推薦萬古黴素作為一線用葯,若萬古黴素治療無效,則可以考慮更換為利奈唑胺。使用萬古黴素時,需要注意葯物透過骨組織的能力,並依此確定給葯劑量和次數,以確保病灶部位足夠的葯物濃度。由沙門氏菌引發的骨髓炎可以使用三代頭孢菌素治療,如頭孢噻肟,頭孢曲松等,及氟喹諾酮類。
急性骨髓炎治療時可能需要其他的輔助葯物。如可使用NSAIDs類葯物降低患者體溫並緩解疼痛。目前並沒有臨床證據支持糖皮質激素在急性骨髓炎患者中的應用。對合並有下肢靜脈血栓或者肺血栓的患者,應當使用抗凝葯物。
因急性骨髓炎通常會誘發嚴重的臨床後果,重者可能會至患兒死亡,為減少這種可能性,臨床上在急性骨髓炎患兒治療早期應用靜脈抗生素治療,在患兒接近康復時轉為口服抗生素。但很少有臨床醫生意識到,在1930年末期口服磺胺類抗生素就可以有效的治療急性骨髓炎患者。
近些年抗生素的種類及抗菌譜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其治療策略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靜脈使用抗生素治療急性骨髓炎已經成為一種臨床習慣,但參考數十年前的抗生素治療策略,治療早期即開始口服抗生素並不會產生不良後果。問題是,早期口服的早期時間點在哪。
目前有三個研究證明,對急性骨髓炎患者,靜脈抗生素使用持續小於1周並不會顯著改變臨床功能預後。一項英國完成的系統回顧發現,短期腸道外給葯治療無並發症的骨髓炎療效可靠。
8、幼兒骨髓炎該怎樣診斷
骨髓炎患病不分年齡,診斷需要拍片子、做細菌培養等,不知道孩子現在是什麼症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