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

發布時間:2020-03-21 17:43:03

1、爸爸死於多發性骨髓瘤,兒子會得這種病嗎?

我奶奶去世的很早,那個時候醫學沒那麼發達,條件也不允許,我二姑,去年去世的,送去醫院的時候,所有的臟腑都已經不行了,我爸昨天剛住院,能最終確診的檢查結果,要到下星期,目前醫生給去的結論是,有可能,我奶奶和二姑去世的時候都不到60歲,現在特別擔心我爸,我擔心自己,打算去做一個多發性骨髓瘤的排查,這種病只是有遺傳的傾向,並不代表一定會遺傳,積極面對,也許我們是幸運的也有可能,萬事都沒有絕對性,而且發現的越早,越好治療,不管是骨髓瘤,還是其他病,都是這個道理

2、骨髓瘤的症狀?

骨髓瘤通常起病隱匿,不易發現,患者可能會出現腰痛、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易感染、腎功能改變等。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腫瘤中,發病率排名第二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IgA型、IgD型、IgG型、IgM型、輕鏈型、不分泌型等。骨髓瘤是血液系統腫瘤,是起源於骨髓中漿細胞的惡性腫瘤,患者可以出現貧血、發熱、骨質破壞、腎功能衰竭、心衰等症狀。骨髓瘤無法治癒,但隨著新葯的不斷研發,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較以前有所延長,可達10年,這類患者的疾病可按照慢性病進行管理。

3、確診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檢查方法是什麼?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初起時表現往往不典型,如尚不嚴重的骨痛、體檢或因其他疾病而化驗時意外發現了輕度貧血、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增高或尿液檢查發現有蛋白等異常。只要診治的醫師想到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可能,就應該作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或證實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確診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方法是骨髓檢查,也就是醫師為患者進行骨髓穿刺。取得約0.2毫升骨髓液,塗在玻璃片上製成骨髓片。經染色後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正常人骨髓片上漿細胞很少,低於2%。如果漿細胞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少者佔5%-10%,多者可達90%以上,特別是這些漿細胞的形態與正常的有顯著變化,這時本病的診斷可以肯定。這些腫瘤性的漿細胞在數量增多的同時,形態也有了改變,它們的體積比正常漿細胞大,外形常不規則,比較幼稚(處於漿細胞發育的早期階段),細胞核不止一個,可見2個、3個甚至多個,核內的核仁明顯,似有1-2個「大眼睛」樣。胞質內有空泡和染成紅色的嗜酸小體。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這類細胞內合成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細胞器很發達。有時也發現某些疾病的病人骨髓中漿細胞也高於正常人,其比例可>3%,但絕不超過10%。其形態都是正常的,一般均是成熟的漿細胞,這些屬於相對性的漿細胞增多或反應性漿細胞增多。前者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時,正常造血細胞減少,而漿細胞的比例相對增高。反應性漿細胞增多見於慢性炎症、病毒感染、風濕病、肝病、淋巴瘤和癌腫轉移等。此時必須注意與多發性骨髓瘤加以鑒別,以免誤診。由於骨髓瘤細胞在骨髓內的分布不是很均勻的,所以偶爾一次骨髓穿刺有時還不能切中要害,下不了結論,常需更換部位重復檢查。骨髓活組織檢查可以取出小塊骨髓組織,進行切片檢查。一般來說陽性率要高於骨髓穿刺塗片檢查,因而也常被醫師們採用。特殊類型的多發性骨髓瘤,如孤立性骨髓瘤、漿細胞瘤,在骨髓內並無彌散性的浸潤,所以一般常用部位的骨髓穿刺不可能獲得病變的證據,只有在病變的部位進行穿刺才能得到肯定的結果。盡管這些病人中的大多數最終也會發展為多發性骨髓瘤。

4、打聽到 多發性骨髓瘤的信息了嗎?

多發性骨髓瘤在中國發病年齡多數在50歲左右,可以應用中葯聯合化療綜合治療,同時預防骨折等並發症

5、使用萬珂治療晚期多發性骨髓瘤一般可延長生命幾年 其效果和風險多大 有無人試過TD方案化療

由於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等發現時多已屬於晚期,臨床上診斷的骨髓瘤患者也以II期-III期為多。對於新診斷的骨髓瘤患者來說,萬珂+地塞米松聯合治療的總有效率達60%以上,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症狀、周圍神經病變和疲勞。可出現輕度的骨髓抑制,明顯的血小板降低等血液學副反應較為少見。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葯物。可用作幹細胞移植前的誘導方案。
對於年齡較大,已不適合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來說,TD方案也是較為常用的化療方案,其主要不良反應主要為神經病變、皮膚毒性及深靜脈血栓等。而以萬珂為基礎的化療方案,可獲得較高的緩解率,血栓危險性較低,並且對於伴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能夠被較好的耐受;但是發生感染的風險可能提高,周圍神經病變較常見,費用也較為昂貴。

6、公務員得了多發性骨髓瘤,用萬珂化療醫保可以報銷嗎?能報多少?請詳細回答,謝謝了。

向當地的醫保咨詢,同時也可向單位求助

7、多發性骨髓瘤到死之前有什麼症狀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MM的臨床表現多樣,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2.貧血和出血
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後期貧血嚴重。晚期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症狀。皮膚黏膜出血較多見,嚴重者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病變
肝、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器官腫大或者異常腫物需要考慮髓外漿細胞瘤或者澱粉樣變。
4.神經系統症狀
神經系統髓外漿細胞瘤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5.多發性骨髓瘤多見細菌感染
亦可見真菌、病毒感染,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容易發生,尤其是治療後免疫低下的患者。
6.腎功能損害
50%~70%患者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結石。
7.高黏滯綜合征
可發生頭暈、眼花、視力障礙,並可突發暈厥、意識障礙。
8.澱粉樣變
常發生於舌、皮膚、心臟、胃腸道等部位。
9.包塊或漿細胞瘤
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包塊,包塊直徑幾厘米至幾十厘米不等,可以是骨性包塊或軟組織包塊,這些包塊病理檢查多為漿細胞瘤。一般認為合並軟組織包塊或漿細胞瘤的患者預後不良,生存期短。
10.血栓或梗塞
患者可出現血液透析造瘺管梗塞、深靜脈血栓或心肌梗塞等表現,發生的原因與腫瘤患者易栓及高黏滯綜合征等因素有關。

8、間斷使用萬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有效嗎

由於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等發現時多已屬於晚期,臨床上診斷的骨髓瘤患者也以II期-III期為多。對於新診斷的骨髓瘤患者來說,萬珂+地塞米松聯合治療的總有效率達60%以上,其最常見的不良 反應主要為胃腸道症狀、周圍神經病變和疲勞。可出現輕度的骨髓抑制,明顯的血小板降低等血液學副反應較為少見。 對於年齡較大,已不適合進行造血細胞移植的患者來說,TD方案也是較為常用的化療方案,其主要不良反應主要為神經病變、皮膚毒性及深靜脈血栓等。而以萬珂為基礎的化療方案,可獲得較高的 緩解率,血栓危險性較低,並且對於伴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能夠被較好的耐受;但是發生感染的風險可能提高,周圍神經病變較常見,費用也較為昂貴。

與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