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小體

骨髓小體

發布時間:2020-08-06 21:29:33

1、奧氏小體與棒狀體的區別臨床意義,哪種病人外周血可見

骨髓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是否為白血病的,若不確定,可以通過流式細胞學分型,但流式很貴,Auer小體常見於髓細胞白血病,若是M3型,則成材捆狀的Auer小體即Auer小體特別多,目前該型的白血病是可以治癒的,建議做詳細的檢查,針對性治療,祝你健康。

2、人體內的骨髓有幾種?

骨髓充滿骨內腔隙的柔軟組織,分紅骨髓和黃骨髓。

紅骨髓由網狀組織構成支架,在網眼中含有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是造血器官之一。這些血細胞成熟後即進入血液循環,以補充血液中血細胞的損耗。紅骨髓在成人分布於扁骨內和長骨兩端。

黃骨髓存在於長骨的中部,主要由脂肪細胞所構成,正常時沒有造血功能。

3、φ(Phi)小體是什麼

費城小體,MIC分型用來確定CML的,95%陽性
多用來診斷慢粒
是一種結構異常的染色體,正好過倆天我要考這個:t(9;22)(q34;q11)
分子生物學標志是BCR-ABL
你問這幹嘛?

4、骨髓中有核細胞少見什麼意思

骨髓有核細胞總數
在正常情況下,血細胞從原始到成熟階段的整個發育演變過程有一定的規律性。 ①胞體大小隨著血細胞的發育成熟,胞體逐漸由大變小(巨核細胞相反),發育越成熟,胞體越大。 ②胞核從大到小,成熟紅細胞無核,核形從圓形到不規則,粒系最後為分葉,淋巴細胞及漿細胞系變化不大,染色質從細致疏鬆到粗糙密集,核膜從不明顯到明顯,核仁從有到無。 ③胞質量由少到多,淋巴細胞變化不明顯,瑞氏染色和姬姆薩染色示胞質由深藍到淺藍,成熟粒細胞和紅細胞可轉為粉紅和淡紅色,顆粒由無到有。 ④胞核與胞質體積之比從大到小。在病理情況下,以上演變規律可發生紊亂。
正常值
(10~180)×109/L(1~18萬/mm3)。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增多示骨髓增生,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等。
(2)減少示造血組織功能減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
需要檢查的人群發病早期有突發性發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疼痛等症狀的兒童或青少年;發病緩慢的進行性疲乏無力,面色蒼白、勞累後心慌氣短,食慾缺乏,體重減輕或不明原因發熱等症狀的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有貧血症狀的人群等。

5、骨髓細胞內可見Auser小體,見於哪種血液病?

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M2 、 M3 、 M4 、 M5 、 M6 、 M7。

6、骨髓檢查,提示離什曼小體,是什麼病?

黑熱病

7、人體骨髓是由幾塊骨構成的?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206塊骨頭,構成人體的支架。骨頭的大小、形狀和用途都各有不同。頭骨扁平、堅硬,,用來保護腦袋。臂骨和腿骨又粗又長,適宜拿東西和走路。最小的骨頭是耳朵里的三塊小骨,用來聽聲音。而鼻子里具有彈性的軟骨,把鼻子分隔成兩個鼻孔。

人體共有206塊骨頭。其中,有顱骨29塊、軀干骨51塊、四股骨126塊。由於骨在人體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異,所以,它們的形狀也多種多樣,分別被稱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
長骨呈長筒狀,中部較長的一段稱骨幹,長骨兩端比較膨大,叫骨骺。骨幹內的空腔稱為骨髓腔,里邊有骨髓。骨髓有造血功能。長骨多分布在四肢,如尺骨、橈骨、股骨等。短骨多數呈立方體,如跗骨、腕骨。扁骨大多又寬又扁,呈板狀,如顱頂骨、肩胛骨。不規則骨的形狀不規則,如脊椎骨。
骨與骨之間,主要藉助關節連接。人體較大的關節有肩關節、肘關節、橈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關節一般由關節面、關節腔和關節囊組成。

8、我已做骨穿·,顯示有奧氏小體,是否確定為白血病

骨髓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是否為白血病的,若不確定,可以通過流式細胞學分型,但流式很貴,Auer小體常見於髓細胞白血病,若是M3型,則成材捆狀的Auer小體即Auer小體特別多,目前該型的白血病是可以治癒的,建議做詳細的檢查,針對性治療,祝你健康好運。

9、小鼠骨髓幼稚細胞和lymphocyte的區別

小鼠骨髓幼稚細胞和lymphocyte的區別
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
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細胞能製造抗體。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黃骨髓主要是脂肪組織,當人體貧血時,它可以轉化為紅骨髓。有些葯物如氯黴素及呋喃類,在長期大量使用後,可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10、骨髓幼稚細胞中有Auer小體,見於什麼型?

RAEB-T型

與骨髓小體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