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方案【多發性骨髓瘤】
你好!資料比較簡單。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主要依據其分期、患者的一般狀況以及腫瘤細胞的遺傳學改變等檢查結果來選擇。沒有哪個方案最優,我們一般在綜合評價後對病人進行個體化治療,即選擇最適合的方案。目前我院可提供免費的細胞遺傳學檢查(其他單位一般不開展這些檢查)。
我們對多發性骨髓瘤有豐富的治療經驗,是目前國內少數幾家治療該病最好的單位,如有條件,可到我院進一步診治。
患者較年輕,建議積極治療。
(邱錄貴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多發性骨髓瘤的化療方案哪個好?
(一).傳統化療方案:馬法蘭和環磷醯胺對骨髓瘤細胞化療療效較好,但單葯療效不如聯合化療。馬法蘭常由腎臟排泄,且易損傷造血幹細胞。故若有腎臟病變或准備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者,應盡量避免含此葯的方案。常用以下化療方案:1.VAD方案:V(長春新礆):0.4mg/d,靜注,第1~4天;A(阿黴素)9mg/m2.d,靜注,第1~4天;D(地塞米松)40mg/d,靜注或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4周一療程。多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骨髓瘤的治療,有效率達30%左右。由於此方案有腎臟病變也可應用,不損傷造血幹細胞,對初發骨髓瘤患者有效率達60%,故得到廣泛應用。2.M2方案:長春新礆1.2mg/m2,靜注,第1天;卡氮芥20mg/m2,靜注,第1天;環磷醯胺400mg/m2,靜注,第1天;馬法蘭8mg/m2.d,口服,第1~4天;強的松20mg/m2.d,第1~14天。間歇5周重復1療程。初發骨髓瘤患者有效率達60-80%。3.MP方案:馬法蘭(M)5mg/m2.d,口服,第1~7天;強的松(P)40mg/m2.d,第1~7天。既往此方案被作為骨髓瘤治療的金標准方案,但由於強度較弱,僅用於年老體弱的患者。有效率達55-60%。(二)新的靶向治療葯物及方案:1. 反應停(又名沙利度胺,T):具有調節免疫和抗血管新生作用,用於本病治療單葯有效率30%左右。劑量為100-200 mg/d,2. 蛋白酶體抑制劑(Velcade Ps 341或萬珂):2003年5月美國FDA批准用於臨床, 2008年6月美國FDA批准萬珂作為MM一線治療葯物。Velcade通過抑制內源性核因子KB(NF-KB誘導MM凋亡),下調MM細胞與基質細胞表達的粘附分子進而減少細胞因子抑制耐葯。主要副作用為頭暈、便秘、手腳麻木等臨床表現。硼替佐米1.3 mg/m2靜脈注射d1、4、8、11,年齡大於75歲,或周圍神經病變等副作用不易耐受時,可減量為1.0 mg/m2靜脈注射d1、4、8、11,或1.3 mg/m2靜脈注射,每周一次,4次一療程。3.. 雷利度胺(R):是繼沙利度胺後新一代調節免疫和抗血管新生作用。為口服制劑,可用於MM的誘導、鞏固及門診維持治療。劑量為10-25mg/天。傳統化療方案治療MM完全緩解(CR)率小於10%,新的靶向治療葯物組成的化療方案CR率大於10-40%。組成的新的化療方案如下:T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CTD(環磷醯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TAD(沙利度胺++阿黴素+地塞米松)CAD(環磷醯胺+阿黴素+地塞米松)B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PAD (硼替佐米+阿黴素+地塞米松)DVD(脂質體阿黴素+長春新鹼+地塞米松)B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MPT(馬法蘭+潑尼松+沙利度胺)MPV(馬法蘭+潑尼松+硼替佐米)RD(雷利度胺+地塞米松)RAD(雷利度胺+阿黴素+地塞米松)VRD(硼替佐米+雷利度胺+地塞米松)
3、多發性骨髓瘤要一直進行化療治療嗎?萬珂治療方案有沒有上限?
在緩解之後可以服用中葯調理
4、骨髓瘤的化療要幾天?
多發性骨髓瘤大部分的化療方案是28天為1個化療周期,也就是28天化療1次。骨髓瘤細胞對化療葯物比較敏感,特別是多種葯物的聯合化療,仍然是目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最基本的治療方法。至少需版要重復4-6個療程,甚至有部分的患者需要6-12個療程,甚至更多才能夠把大部分的化療敏感的細胞都殺死。而殘存的腫瘤細胞大多數處於不活躍期或者靜止期,往往對化療不敏感,所以到了這個時期患者就不適合再繼續化療,再繼續化療對病人也沒有好處。這時有一部分病權人也可以考慮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5、多發性骨髓瘤化療方案
方案很多:
MP,VAD,沙利度胺+地塞米松,M2
6、漿細胞骨髓瘤目前治療方案
化學治療為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治療方式,使用的葯物包括傳統化學葯物(如Melphalan)、免疫調節葯物(如沙利竇邁(Thalidomide))、標靶葯物(如硼替佐米Bortezomib,商品名「萬科」(Velcade))及類固醇葯物等。其中萬科在復發或救援治療, 或是第一線的治療使用上, 數個跨國多中心的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均顯示萬科注射劑有卓著的療效,並且對於一些預後較差的多發性骨髓瘤病患,也能有不錯的療效。[7]每種葯物作用機制不同,可能會造成部分用葯者的免疫力下降,引發其他並發症,或因為服用類固醇葯物,產生水腫等症狀。[8]葯物可利用注射的方式進入體內,達到癌細胞的位置,標靶葯物可辨識癌細胞表面的特殊記號,抑制癌細胞生長。葯物的搭配使用須經由專業醫師評量患者的年齡、患病情形和健康狀況後,才可使用。
放射性治療
放射性治療是指利用高能射線,由體外針對患部癌細胞照射,破壞癌細胞生長,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依不同的療程設計,多發性骨髓瘤的放射性療程可為1-2周,或4-5周。放射性治療可能會引起患者有疲倦感,在照射部位會有皮膚發紅、敏感等皮膚反應。
'異'體骨髓移植:適合65歲以下的患者,是目前唯一一種有希望根治MM的治療方式。
'自'體骨髓移植:適合找不到合適骨髓供體的患者
支持療法
疼痛:服用止痛葯,穿著肢架,支撐疼痛部位
高血鈣:補充水份,利用類固醇、雙磷酸鹽類葯物治療
貧血:輸血、注射紅色球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