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骨髓移植有多大風險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不建議做骨髓移植,因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控制好的話,生存時間較長,幾年甚至十幾年。如果患者沒有血小板降低或貧血或脾臟腫大的話,也就是說處於一期的話,建議觀察,只有在出現貧血,血小板減少,臟器腫大的時候,在考慮葯物治療。
2、捐獻骨髓有哪些風險?
據統計,約有90%的公眾對骨髓(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方法、移植安全性和風險性等知識掌握不夠,對其過程的了解還停留在對字面含義的簡單理解上,普遍認為捐獻骨髓需要直接從供者骨內或脊椎內抽取骨髓。正是這種懼怕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加入志願捐髓者行列,造成了供者的流失。
實際上,捐獻骨髓與普通獻血沒有本質區別,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骨髓移植的技術越來越簡單、安全和有效。目前採用的骨髓移植方法類似於一般獻血,只需採集50~100毫升含有造血幹細胞的血液輸給患者。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造血幹細胞本身就有50%處於靜止狀態,供者所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只佔人體內造血幹細胞總量的0.3%~0.5%,在完成採集後,供者的造血幹細胞會迅速增殖,一兩周內完全恢復,所以捐獻骨髓對供者的健康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骨髓庫實質上是通過普通血檢而建立的骨髓信息庫,即建立骨髓捐獻志願者資料檢索中心,而不是抽取志願者的骨髓儲存起來。
骨髓捐獻的步驟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5日 16:58
填寫中國血液在線骨髓捐獻志願者登記表;中國血液在線將把您的資料妥善保管並轉交給有關組織機構。
有關組織機構將安排您在適當的時間驗血(5毫升),並將化驗後HLA分型儲存在電腦資料庫中,供患者尋找配對;
初步配型相同,骨髓庫將通知您作進一步的檢測;
如果配型完全相同,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會向您詳細介紹捐獻過程,同時您必須接受全身檢查;
捐獻時您完全處於清醒狀態,從您的手臂靜脈中採集造血細胞(總量為50毫升),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富集,將剩餘的血液回輸人體
3、骨髓移植對捐獻骨髓的人有沒有害處
4、骨髓移植,捐獻者有危險嘛?
我告訴你,說沒有危害的,你可以打耳光抽死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不是道德綁架的事,雖然救人是善事是好使。但是我媽給我舅舅捐贈了骨髓進行移植,後來我舅舅沒了,從我媽捐贈骨髓後。三天兩頭的感冒。抵抗力上不來,補多少蛋白粉,營養都沒有用,我媽說不後悔。因為是她得親弟弟,再選擇一次還會同意,但是如果給不認識的人捐贈這種方式我是不認同的,你可以看看外周血捐贈中的死亡案例,還有腰椎抽骨髓後的後遺症和死亡案例,不要被別人道德綁架,勿以善小而不為,我認為做善事不是看誰能拚命,如果是家人,怎麼都好,剩下的陌生人你可以選擇其他方式去行善,如果你的身體出現問題,你得父母誰來養,那些道德綁架你的人都不知道滾到哪裡去了
5、骨髓移植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
你好,骨髓移植對於正常人來說沒有什麼大的傷害的,在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恢復到正常,唯一的傷害可能會有點抵抗力下降。當然骨髓移植也是1個手術,是手術都會有風險,這個因該不算在內。
6、骨髓移植有什麼後遺症嗎?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死亡率很高,治療難度很大的血液疾病,且治療費用高。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仍是聯合化療,盡管部分兒童急性白血病通過化療可獲根治,但總體來說,僅用化療達到根治的病人不到5%,尤其是成人白血病的治療效果更差,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建立在化療和放療基礎之上的治療方法,目前骨/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的病例70%左右,自體移植的根治率也可達30%-40%,遠優於普通化療。
需要移植治療的疾病
骨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其他還有多發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造血系統疾病;由於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療基礎上的治療方法,它也是治療惡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實體腫瘤的根治性辦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國外巳成為這些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近幾年來,骨髓移植治療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如系統紅斑狼瘡、風濕性關節炎、重症肌無力等,但這類病人應嚴格掌握移植的適應症,權衡利弊問題。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區別
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採集和移植造血幹細胞,種植到患者體內,維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狀態下採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給供者帶來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從發現造血幹細胞可被動員到血液中來並可用血細胞分離機分離採集後,目前多數的移植都採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法。與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復快、採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優點,供者易於接受,對供者的健康無任何影響。
骨髓庫和無關供者的移植問題
目前國際上建立了多個骨髓庫和臍血庫,台灣慈濟基金會管理的骨髓庫有近20萬份,香港也有幾萬份,國內由於經濟因素和觀念問題,骨髓庫的例數較少,因而難以讓病人找到相合的供者,因為無關供者全相合的機會很低,而兄弟姐妹間全相同的機會則高達25%,所以國內的移植目前主要是親屬供者的移植。到目前為止,無關供者移植在國外發展很快,巳達到數千例,效果巳接近親屬間的移植,國內無關供者的移植很少,效果亦很不理想,因此,要辯證地看待這裡面還存在技術方面的因素。因為國外多中心對照的上千例的病例數證明,無關供者移植的根治率同樣達到50%左右,美國最大的骨髓移植中心-哈德森腫瘤研究中心約有1/4-1/5的骨髓移植病例為無關供者的移植。
選擇移植治療時應注意的問題
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項難度大的醫療技術,從目前來看具有費用高、配型難、風險大等特點,除費用、醫療配套設施外,技術是很重要的問題,移植本身也是對臨床醫生整個內科知識和精力、責任的全面考驗,一旦在移植過程中出現病情變化,要及時判斷、果斷處理。否則,不僅給病人增加很高的醫療費用和痛苦,更增加了移植的風險,病人選擇移植時宜先用聯合化療取得完全緩解,及時在親屬間來找供者(HLA配型),若找不到親屬供者,可通過醫療部門在國內、香港、台灣等地的骨髓庫中尋找HLA相合的無關供者。對於慢性白血病40歲的患者來說,有經濟條件和合適的供者時宜盡早移植,因絕大多數病人在2-3年內轉變成急性白血病後治療效果極差,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急性白血病在完全緩解期尤其是第一次緩解後盡早行移植治療,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更高。
所以 移植失敗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找不到匹配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