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結核性骨髓炎初期治療

結核性骨髓炎初期治療

發布時間:2020-03-21 10:45:44

1、治療骨結核、骨髓炎有哪些偏方?

骨結核組方 [用料]方一:小金丹(中成葯,市面有售)。療二:靈效膏:五倍子一兩,米硝100克,蜂蜜一兩。

[制用法]方一:每次服—錢,每天2~3次。方二:上葯以中葯制膏法共熬成膏,用時攤在紗布止貼患處,扎緊,隔日一換。

[功效]主治骨結核初期,骨膜關節腫大,尚未化膿者。

雞內金治骨結核 [用料]雞內金適量。

[制用法]炒焦,研末,每次10克,空腹溫黃酒送服,每天3次。

[功效]可治療骨結核。

蜈蚣香粉醋治療骨結核 [用料]蜈蚣、香粉各等量,醋適量。

[制用法]將蜈蚣研成細粉,與香粉混合,用醋調成糊狀,取糊敷於患處。塗後爛肉、爛骨隨膿血排出,將愈時有奇癢。

[功效]清熱解毒,散淤消腫。可治療骨結核潰不收口。

貓頭骨灰治髖骨結核 [用料] 貓頭1個,冰片適量。

[制用法]貓頭去皮,留取骨和肉,放入泥罐中封固,置炭火中煨成炭,取出研末。每次用3克,加冰片0109克,以麻麻油調勻塗患處。

[功效]回陽散結,收斂醫瘡。可治療骨結核。

白蘿卜雙花膏治骨結核 [用料]大白蘿卜5千克,藏紅花60克,丁香花30克。

[制用法]將大蘿卜洗凈,切碎,納入無銹鍋內煮沸,去渣,續加溫熬至黑色膏葯樣即可。另以藏紅花、丁香花加水1500毫升,熬至500毫升。與上膏般在一起再煎至稠厚如膏葯。埋於地下1米,半年後即可使用。用時,將膏葯攤布上敷於患處,或填充空洞處。每天或隔日換葯1次。

[功效]活血散淤,燥濕溫中。可治療骨結核、淋巴結核、寒性膿腫等。

熱姜水治骨結核 [用料]鮮姜(或乾薑)多量。

[制用法]將姜洗凈,搗爛,加水煮沸1小時。趁熱把手巾浸入其中,稍擰半干敷於患處,如此反復型局部發紅為度。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溫暖,散淤,止痛。可治療骨結核未潰。

蜈蚣治慢性骨髓炎 [用料]蜈蚣45條。

[制用法]焙乾,研細末,裝入膠囊,分成30份,每天服1份。另取凡士林紗條,蘸適量蜈蚣末,放入瘺管內,每天換葯1次。

[功效]慢性骨髓炎。

蜣螂千姜治療骨髓炎 [用料]蜣螂3克,乾薑1.5克。

[制用法]共為末吹瘡孔內,腐骨自出。

[功效]清熱解毒,散淤清腫。治療骨髓炎。

蛇蛻蜂房治療骨髓炎 [用料]蛇蛻1條(去頭尾,焙黃),露蜂房1個(去內衣、子),血餘炭(頭發灰)9克。

[制用法]共研細末,1天2次,每服2克,黃酒送下。

[功效]攻毒消腫。治療骨髓炎。骨質疏鬆症和慢性腰腿痛豆芽燉排骨治療骨質疏鬆症 [用料]黃豆芽、排骨備500克,調料適量。

[制用法]以高壓鍋燉排骨湯備用,黃豆芽去根洗凈切兩段,大火翻炒豆芽躉進油,倒入鍋內,入湯,小火燉半小時,放入調料。

[功效]可治療骨質疏鬆症、腰腿痛。

豬骨海帶治療骨質疏鬆症 [用料]豬骨頭1000克,海帶150克,調料適量。

[制用法]高壓鍋內加2000克水,將豬骨頭連同海帶一同入內,旺火燒開,小火燉爛,加調料出鍋。

[功效]常吃能有效防止骨質疏鬆。

2、結核性骨髓炎與血液性骨髓炎有何不同?哪個嚴重?是不是還有復發的可能?

這兩個概念不是對立的。前者是從感染源說起的,後者是感染途徑說起的。後者也能包括前者的。

沒有哪個更嚴重的說法。凶險呢血行傳播肯定嚴重,比較容易播散全身,但是如果是細菌性的那麼用了合理的抗生素也能好得比較快。結核呢,就算對症治療好起來也比較慢,骨結核比一般結合好起來還慢些。而且因為病程長比較容易造成骨破壞骨畸形這種終身後遺症。

3、幾種比較常見的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

臨床上不同時期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表現是不一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對患者的傷害也會越來越大。那常見的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一般,常見的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有:◆初期:局部腫脹不明顯,一般不紅不熱,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僅感患處隱隱作痛,皮色如常。有時活動後,局部稍腫,疼痛加劇,休息後痛減。若病變在骺端,常可波及關節,以致關節周圍的肌肉經脈受累,影響關節活動而出現功能障礙。如病變侵入髖膝關節處,則常有跛行等。此期一般多於明顯的全身症狀,或僅有怕冷或潮熱、盜汗和食慾減退等。◆成膿期:由於病變局部肌肉受累,在原發或繼發部位出現漫腫,時有疼痛,不紅不熱,骨骼酸軟,全身時冷時熱,朝輕暮重。此時,寒化為熱,進入釀膿階段,到膿熟透時,膿腫中心的皮膚,出現透紅一點,有波動感,重按應指。全身可有明顯的乏力、消瘦、潮熱、盜汗等陰虛現象。若有繼感染,或多種細菌混合感染,則全身症狀較重,甚至出現寒戰、高熱等急性化膿性感染的徵象。這些都是常見的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後期:瘡口膿水清稀不凈,多挾有敗絮狀物久之瘡口凹陷,周圍皮色紫暗,竇道長期不愈。此時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可有午後潮熱,口渴咽干,或咳痰帶血,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陰虛火旺之象。或有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盜汗、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或虛大等氣血雙虧之象。以上介紹的就是常見的結核性骨髓炎的症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4、咳嗽....

估計是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支氣管粘膜的一種常見、多發性炎症,中醫稱「咳嗽」。
臨床表現有發熱、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狀。
治當辨明邪正虛實,疏風解表,宣肺散寒,對症下葯,民間的效驗治法有
1:中成葯療法
用葯:麝香虎骨膏1張
用法:將膏葯剪成直徑0.5厘米的圓形,外感咳嗽貼敷大椎、肺俞、定喘、風門穴;慢性支氣管炎貼定喘、風門、肺俞、膏盲穴。兩天換葯1次
療效:用葯3次,可獲顯效。
2:處方:肺形草、沙氏鹿茸草各150克,佛耳草、百部各75克,桑白皮60克,黃荊子45克,麻黃30克
用法:水煎,每服50毫升,日2次,連服20天
療效:有效率達84.2%
3:處方:雞屎藤、鼠麴草、魚腥草各30克,桔梗、牛蒡子各10克,冰糖、蜂蜜各50克
用法:水煎2次,過濾濃縮加糖、蜂蜜調勻,每服25毫升,日3次,10天1療程。
療效:有效率達96%

5、兒童醫院在線咨詢

我的孩子三歲了,以前發現他會打呼嚕,今天帶他到我們當地的附屬醫院檢查,醫生給照了個X光,結果是,鼻咽頂後壁軟組織增厚,邊緣光滑,厚度約21MM,氣道明顯受壓變形,宇未見異常。

6、怎樣防治骨髓炎

一、預防
預防
1、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預防:
癤疔瘡癰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繼發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生。因此預防癤瘡癰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對預防骨髓炎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其預防的主要措施是:
1、保持室內氣流通注意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
2、青春期應多食蔬采水果少用油劑潤膚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積或腺管阻塞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防止感冒發生
4、扁桃體炎反復發作者應積極預防和治療,必要時考慮手術摘除
2、預防外傷感染:
外傷感染包括組織損傷後感染和骨骼損傷後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見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積極預防。
3、及早發現和及時治療感染:
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感染,其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的大小與全身和局部的條件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與發現的遲早處理的及時與否也有很的大的關系。因此對於感染性的疾病,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這對於預防骨髓炎的發生有著積極的作用。淺表的感染,局部表現明顯容易發現。深部感染常難以診斷。除體溫和血象異常以及患處疼痛較重外,局部皮膚並不一定表現為炎症的浸潤,但卻有明顯腫脹。臨床必須認真檢查綜合分析,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
4、開放性骨折的處理:開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我們一般不主張內固定。因骨折後局部軟組織損傷,充血水腫若再施內固定所採用的鋼針等異物繼續刺激,局部可能成為繼發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常選用止血、清創、整骨,外用自製的止血生肌之類的葯物,用小夾板固定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已行內固定的開放性骨折,一旦發生感染並蔓延到髓腔後,炎性感染常沿髓內針向兩端擴散,在髓內針穿入或穿出部位的皮下也可能形成感染,一旦發生,應特別注意首先取出內固定物以控制感染。具體的講,骨髓炎的預防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還要適當進地進行體育鍛煉。
特別注意事項:
一、在感冒發燒期間,體溫不可超過38.5度,此時要盡快使用抗菌、消炎、退燒類針劑靜脈點滴或肌肉注射,或清熱解毒、發汗解表類中成葯內服,將有可能感染成骨髓炎的細菌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二、在外傷骨折,或跌打損傷,或手術後感染中,瘡臃腫毒即褥瘡等疾病的發作時,一定要及時准確地對症治療處理好,控制住細菌進一步的入侵,此時可以使用大劑量的抗感染、抗病毒、消炎類葯物靜脈點滴(也可以用大劑量的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排毒拔毒類中葯內服外用)使患者體內感染的病毒及早地排出體外或消散。

三、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疲勞過度,過於勞累會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此時細菌可乘虛而入導致骨髓炎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四、日常生活中,如有其他疾病的發生,治療期間切不可濫用或長期使用激素類化學葯物,此類葯物使用不當則易加速骨質的硬化,骨髓腔的硬化及阻塞,造成骨細胞正常代謝功能障礙,甚至引起骨壞死。

二、護理
誤區
在慢性骨炎疾病的治療當中,由於各類患者存在這樣那樣的認識誤區,極不利於疾病的控制和有效治療。那麼,到底有哪些誤區容易使患者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呢?這些誤區究竟有哪些?會產生哪些後果?
1、神性依賴葯物。
在長期與結核菌斗爭的過程中,臨床上常有部分病人因其知道結核菌的頑固性和難治性,本來經避部透皮式治療和全身抗結核葯物的治療後,已判定臨床治癒,卻總是表現出難以脫掉對葯物的依賴性,經常懷疑自己的病未治癒,總是找借口和理由在局部用葯和服用一些與本病有關或無關的葯物。目的只是求得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平衡。但如果經常對症自購一些葯物服用,時間一久,葯物的毒性會尋找和固守自己的靶位,導致葯源性疾病的產生。
2、「老毛病」和「久病成良醫」現象:

隨著非處方葯物更多地進入家庭。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抗癆葯物,輔助治療葯物隨處可買到。有些患者常常認為是老毛病,自己也略知一二,不遵醫囑,只根據自己好惡或感覺,擅自停葯、改葯,從而出現某種葯物重復使用,不但對細菌起不到正向作用,反而增加對機體的毒副作用甚至讓細菌鑽了耐葯/賴葯的空子,使治療失敗,導致病情難以控制。
3、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當作補葯使用。因為醫療廣告宣傳的誘導和自己本身沒能正確理解葯物葯理作用的內涵,片面地追求「葯效」作用。本病病人往往把自己的病與這些葯物的臨床葯理作用斷章取義或將適應症對號入座,把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類葯當作補葯長期服用。

維生素一類雖然是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是作為輔酶參與各種代謝功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但它們在人體內含量甚微,如攝入過多,既不能為機體提供能量,也不作為機體構成成分。維生素或維生素前體廣泛存在於肉類、蔬菜、瓜果、糧食等食物中。平衡膳食,機體吸收能力正常,且無特殊需要,都可由飲食攝入滿足,如把它作補品,不加限制地濫用,不但對身體無益,反而有害。許多骨結核病人喜歡服用維生素AD類葯物,如維生素A攝入過量,可導致輕度、重度、嚴重中毒,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可有骨關節疼痛、腫脹,皮膚搔癢,疲勞、軟弱、全身不適,發熱、頭痛、嘔吐、顱內壓增高,肝毒性反應血液系統改變等。維生素中毒高鈣血症,腎鈣質沉澱導致腎功能衰竭等。
所以,慢性骨感染疾病患者,不可偏信或自以為是地隨便吃「補葯」,再補出與之相關的葯源性疾病來!(4)隨意增減主渠道治病的葯物用量。
有些骨與關節結核病人,對葯物的葯理作用代謝過程不甚了解,只是感覺本葯有較大的毒副作用,隨意停葯、換葯,又在用葯上不能定時、定量,療程又不分長短,病情好轉時,又出現忘服、漏服葯物現象,這往往也是導致疾病遷延難愈治療失敗的原因。
5、模仿他人用葯途徑。

長期的病痛折磨,折磨,病友之間產生同病相憐之情。醫治一樣的疾病,不一樣的治療方法和葯物是常事,但病人有時就把自己的治療方案與病友作比較後,任意作廢,仿效別的病人「高效」的治療方法與葯物使用,忽略了一個人會有多種疾病共存,同一種疾病人有多種症狀同時出現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用葯時間長短也不一樣,何況人與人之間還存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誘發、繼發因素等,也沒有考慮自己的臨床症狀、急緩程度,病菌抗菌譜的變化,病原菌的變異問題。所以還是要遵守醫囑用葯,以免造成治療失誤。
6、多種相同族系裡的葯物並用。

這種用葯方法,加大了相同葯物在體內的毒性反應,攪亂了人體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破壞了人體微生態相互制約的本能,產生菌群失調症而掩蓋了病情的轉歸。對本病的治療判斷容易造成失誤,延誤對疾病的准確診斷與治療的機會,從而帶來了難以消除的負面影響。
7、服用保健品或補品替代葯品。

不管市場上能起強身健體作用或且有滋補效果的保健葯物,宣傳的力度與防病治病的效力有多大,都不能替代對本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針對性殺傷或殺滅作用的葯物。更不應該把保健葯物和治療葯品相提並論,或混為一談,沖擊了治療性葯品的臨床運用。在臨床上經常發現,尤其是成年以後的慢性骨結核病人,因知道治療的葯物副作用大,而另選擇了具有保健性的葯物來替代治療性葯品的位置,還認為能收到治病防病雙豐收的效果。在此,提醒患者,它不能替代治療性葯物的位置。保健品在治療性葯物參與的基礎上合情合理地使用,對本病的治療是一種輔助手段,對治療本病有好處,但不能完全替代。
1、一般護理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2、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葯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3、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4、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發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 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5、注意觀察鄰近關節有無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或全身其他部位有無病灶轉移的徵象。因為當膿液穿過干骺端進入關節腔時,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擴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膿腫等,若診斷穿刺證實有膿液者,常需切開排膿減壓,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充他引流。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清潔,注意對傷口的隔離和敷料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6、氣血不足者,除同服氣血雙補葯物外,還就選用肌收口散,撒於創口內,使肉芽生長,而逐漸癒合。腐生肌膏。

2、慢性骨髓炎病人的傷口處理:
慢性骨髓炎病人保持傷口排膿通暢,病變部位死腔的擴大引流,使死骨與病骨完全分離後,施行手術清除死骨,刮除肉芽組織,消滅死腔,同時進行全身治療。部分患兒因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增加,促使肢體過長,相反骺板受炎症破壞可致肢體縮短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後的畸形癒合。小兒患了骨髓炎,家長要耐心配合醫生,定期復診並進行傷口換葯,爭取早日康復。
3、急性骨髓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得了急性骨髓炎的患者一般都是小兒或是抵抗力差的老人,病情一般比較急迫,所以臨床處理中一定要注意好相關的問題:
第一,急性骨髓炎症期(發病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症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第二,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葯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第三,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發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 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第四,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第五,注意觀察鄰近關節有無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或全身其他部位有無病灶轉移的徵象。因為當膿液穿過干骺端進入關節腔時,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擴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膿腫等,若診斷穿刺證實有膿液者,常需切開排膿減壓,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充他引流。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清潔,注意對傷口的隔離和敷料處理,防止交叉感染(尤其是結核性的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屬於臨床的急症,處理上注意好以後,愈後一般都是很好的,但是不恰當或是不全面的處理,容易留下後遺症,導致以後的慢性骨髓炎的發作!所以建議患者選擇有經驗的醫院就診。

7、我媽查出結核強陽性,但不是肺結核,她有骨髓炎確定不是結核性骨髓炎 ,骨髓炎治好了 不知怎麼治結核

你的提問好奇怪,結核?那個地方結核?什麼結核?都不說清楚,怎麼定治療方案?

與結核性骨髓炎初期治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