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移植後血型會改變嗎?
會。
在移植前要將患者體內所有血細胞清理干凈,破壞自身免疫系統。
移植入什麼樣的幹細胞,就決定什麼樣的血型。
2、骨髓移植及血型轉變
移植後血型轉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說造血重建後血型就完全轉換了。最長的紅細胞血型轉換可能需要超過3個月。
所以,在移植後到血型完全轉換之間的一段時間,如果患者需要輸血,根據輸血成分不同,對血型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針對提問者這種情況,B型供A型移植是血型主次側均不合的。輸紅細胞時需要輸A型洗滌紅細胞(不是醫生故意要收你紅細胞洗滌費哦);輸血小板和血漿時需要輸AB型(也不是醫生要把你們獻的AB型血小板拿去賣差價賺錢,因為所有血型的血液製品,除了RH陰性血以外,價格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呢?因為在血型完全轉換之前,患者體內存在兩種紅細胞:A型和B型,血漿中同時存在抗A和抗B的抗體。所以必須輸細胞表面既沒有A型受體、也沒有B型受體的O型紅細胞;輸血漿和血小板的時候需要輸裡面既不含A型抗體、也不含B型抗體的AB型血漿/血小板。如果輸入了A/B型紅細胞,其細胞表面的抗原與患者血漿中的A/B型抗體結合,就可能引起溶血(就是紅細胞被破壞噠),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溶血性貧血、休克等後果。同理,輸入了A/B型血漿或血小板,裡面的抗B/抗A抗體與患者體內的B/A型紅細胞結合後也可以引起溶血。
等到血型完全轉化以後,患者血漿內只有抗A抗體和B型紅細胞,就可以輸B型紅細胞和血小板無鴨梨啦(不過那個時候基本上就不用輸血了……)
p.s.順便友情贈送一個答案:血型主側不合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患者發生紅系造血重建緩慢、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可能性很高,也是因為體內A型和B型抗體自相殘殺的結果。
3、骨髓移植成功後`,患者的血型是否改變?拜託各位大神
會的,我競賽考過~~~~ 骨髓移植後還要進行換血,每次換身上一部分血,,以換掉原來的「壞血」,最後身上的血型可能會由於換的血的血型不同而變成換來的血型,骨髓就會造出換後血型的血~~~但是有時又不會改變血型。原因我還不清楚~~~
麻煩採納,謝謝!
4、骨髓移植後,一般血型多久轉換成供者的血型
病情分析:
人體內的血液成分處於一種不斷的新陳代謝中,老的細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細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產生生成各種細胞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通過分化再生成各種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等,簡單的說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對於維持機體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指導意見:
骨髓移植成功率受諸多因素及時間考驗:
只有依次順利通過以上這五關,並在半年後作基因檢查,在患者體內發現供髓者的基因表達,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臟器檢查正常,無明顯症狀,才算真正成功.
臨床上常見有些患者在移植出艙後一月,三月,六月甚至一年後出現復發的.這與患者病情類型,機體臟器功能,自身免疫反應,移植過程的並發症及供髓者與患者的基因位點匹配相符率,移植醫院的綜合水平又有相當關系.
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聞媒體報告在50%左右,但醫學界認可在33%左右.即1/3,1/3,1/3 觀點:1/3患者在移植中失敗;1/3在移植後半年內復發;1/3患者獲得移植成功.
骨髓移植費用:
因患者病情,並發症,輸血量,所用葯,進艙時間長短等有關,一般在15—50萬元左右.
配型一次在4000元/次,一般得在3--4次左右的.
動員針劑600到800元不僅供者打,受者在細胞回輸後也要打,打到血象上升.
分離一次2500,冷凍5000,還要用白蛋白培養近2500,分裝幾袋,進口袋子一個300多的,要用7,8個.
化療葯有的貴有的便宜,貴的60ml要24800元,便宜的幾塊錢.
中心靜脈管有700--1000元的.
層流艙一天1400,要住35+天這就要50000多.
血不是每個人都要輸.
預防的感染葯不多也就1000--2000元,感染的就要用好的葯,那一用要上萬.
最主要的是排異,因為不是自己的東西.有的人輕有的人重,不一定,而且出艙後還要用,有的排異重的人最多要花幾十萬.
所以順利的話在十幾萬,嚴重的話20--50萬,這是北京的價,其他地方略有浮動.
5、人體骨髓移植後血型變嗎
會變的,是的。
變化的血型和供體一樣。當然如果受體和供體血型一樣那和原來的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人出生後血型是不會變的,只有這種情況下才會變。
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患者就是因為骨髓造血能力出問題才需要進行骨髓移植來獲得新的造血能力。
骨髓作為造血器官,當然決定了血型。骨髓造什麼血自然就是什麼血型
造血器官指生成血細胞的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結、肝臟以及脾臟。其中骨髓、胸腺、淋巴結及脾臟又稱淋巴器官。
人體處於不同的時期,其造血器官有所不同。l一2個月的胎兒,其造血細胞來源於卵黃囊,故卵黃囊為其造血器官。2—5個月的胎兒,肝臟、脾臟、淋巴結開始造血,產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取代了卵黃囊的造血作用。胎兒從第5個月開始出現骨髓造血,胎兒後期出現胸腺造血。嬰兒出生後主要是骨髓造血,它能製造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各種血細胞;脾臟、淋巴結及淋巴組織也造血,但只產生少量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成人的造血器官就是骨髓。骨髓是一種海綿樣、膠狀的脂肪性組織,封閉在堅硬的骨髓腔內。骨髓分紅髓(造血細胞)和黃髓(脂肪細胞)兩部分。骨髓造血在開始時分布在全身骨路,以後逐漸局限於顱骨、肋骨、胸骨、脊柱、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一部分,其他部位逐漸由黃髓所替代。黃髓不能造血
6、骨髓移植中是否要求血型必須一致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不用,骨髓移植一般選近親配型,主要看錶面抗原的配型程度。骨髓移植即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通過靜脈輸注造血干、祖細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與免疫系統,從而治療一系列疾病的治療方法。
這是因為造血幹細胞不僅來源於骨髓,亦來源於可被造血因子動員的外周血中,還可以來源於臍帶血,這些造血幹細胞均可用於重建造血與免疫系統。
(1)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將自體正常或疾病緩解期的造血幹細胞保存起來,在患者接受大劑量化療後回輸造血幹細胞。
(2)同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指同卵孿生之間的移植。
(3)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同胞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合、親緣HLA不全相合或半相合、非親緣HLA相合、非親緣HLA不全相合等。
7、骨髓移植後血型會改變么?
因為會變吧,如果一個捐獻者是A型,那個受血的人也是A型,這種情況就不會變。但是如果捐獻的人是O型,受血人是A型。這就是會變的了。O型是萬能血。捐/受的兩者血型一致。就不會變化的。如果一個人A型,給B型的人捐血。根本就不可以的。兩者會有生命危險。
希望回答能夠幫到你,謝謝!
希望採納
8、骨髓移植後,患者血型可能改變,為什麼不發生排異反應?
當然是首先保證不會產生排異反應或者排異反應較弱的前提下才會進行骨髓移植。無論是MHC還是凝血反應或者其他。
所以骨髓移植也是盡量選擇同血型的匹配者,實在沒有辦法了也要盡量避免或減少排異反應,比如AB血型的受體在其他指標符合的情況下可以接受A血型供體的造血幹細胞,術後血型由AB轉為A。
9、為什麼異體骨髓移植後,康復者血型有可能改變,但不可能遺傳
首先血型不同血液可能凝固的原因,是不同血型血細胞表面抗原和血漿中特異的抗體結合。自身的血細胞表面的抗原在自身的血液中是找不到抗體的。
骨髓移植之前,會先把患者本身的造血幹細胞都殺死,骨髓移植之後,由於移植的是別人的造血幹細胞,血細胞都是由新移植來的造血幹細胞分化來的,所以血型會改變。但是這種性狀不能遺傳。因為,患者本身產生的配子中的染色體還是原來的,生殖細胞並沒有改變。
移植了別人的骨髓之後不會有凝血反應,原因是本身的造血幹細胞在移植之前被殺死了,骨髓移植之後的免疫細胞也是由新的造血幹細胞分化來的,它能產生的抗體不會攻擊自身的血細胞。因為免疫細胞和血細胞都起源於新的造血幹細胞了。
10、聽說骨髓移植血型會改變,想知道是被移植方,還是接受
但是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後,患者的身體方面會發生什麼變化,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有人提出:進行骨髓移植後,兩個非親非故的陌生人的相貌越長越像。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認為患者的性格會發生變化。這種說法有科學性嗎?骨髓移植到底改變了什麼?專家認為骨髓移植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經大劑量放化療或其他免疫抑制預處理,清除受體體內的腫瘤細胞、異常克隆細胞,阻斷發病機制,然後把自體或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體,使受體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患者身體的確會發生一些變化。根據現有的已經被普遍接受的研究資料,接受骨髓移植者,最常見的改變是血型,移植後患者的紅細胞血型變為供者紅細胞血型。比如供者是A型,移植後不論移植前患者血型為何型,均變為A型。內分泌系統也會改變:由於移植前預處理為大劑量照射和化療,這種治療對身體器官有很大的損傷。移植後很多器官組織短期內得到恢復,但是性激素分泌變化顯著。男性患者出現精子數量減少,但其性功能(性生活)不受影響。女性患者常常出現閉經。另外,由於移植後的免疫反應,部分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皮膚色素沉著。人的一生很多關鍵的生長發育是在胎兒期間完成的,一個器官的形成需要非常復雜的發育過程。因此,單純通過骨髓移植改變人的性別是不可能的。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在相貌上也許有「越來越像」的可能。因為傳統觀念認為,不同組織種類的幹細胞是「世襲終身制」,不可逆轉,然而在1999年,美國科學家首先證明人體幹細胞具有「橫向分化」的功能,比如造血幹細胞可能轉化為肌肉細胞、神經細胞、成骨細胞等等,反之亦然。因而相貌的「移植」恐怕不僅僅是猜測或者空想。不過專家表示,關於國內的骨髓移植,可能這些話題都還不應該是「主角」,盡快解決國內骨髓庫捐獻者資料稀缺的問題才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