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發性骨髓瘤腎病的疾病症狀
多發性骨髓瘤腎病起病徐緩,可有數月至十多年無症狀期,早期易被誤診。多發性骨髓瘤腎病的臨床表現繁多,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症狀、高鈣血症、澱粉樣變等。
症狀:
(一)多發性骨髓瘤腎病瘤細胞浸潤表現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早期出現的症狀,約佔70%,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2、貧血和出血 貧血較常見,為首發症狀,早期貧血輕,後期貧血嚴重。血小板減少,出血症狀多見、皮膚粘膜出血較多見,嚴重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浸潤 肝、脾輕度、中度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
4、其他症狀 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後期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二)骨髓瘤細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狀
1、繼發感染 感染多見於細菌,亦可見真菌、病毒,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可見。
2、腎功能損害 50%-70%病人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結石。
3、高粘滯綜合征 約為2%-5%發生率,頭暈、眼花、視力障礙,並可突發暈厥、意識障礙。多見於IgM型多發性骨髓瘤腎病。
4、澱粉樣變 發生率為5%-10%,常發生於舌、皮膚、心臟、胃腸道等部位。漿細胞性白血病符合外周血漿細胞數大於20%,肝脾腫大,白細胞數大於15×109/L。
體征
多發性骨髓瘤腎病二、三期病人見貧血貌,瞼結膜蒼白,有或無淋巴結腫大,心率增快,肝脾輕、中度腫大,胸骨、肋骨、腰椎骨等部位壓痛,或骨局部觸及骨腫塊,或有病理性骨折,伴出血可見皮膚瘀點瘀斑,伴肺部感染時,常有濕啰音。
鑒別診斷
多發性骨髓瘤腎病應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所致的腎損害鑒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所致。腎損害可有骨骼損害、高鈣血症甚至出現腎功能衰竭,但其血漿蛋白電泳正常,無異常免疫球蛋白增多,鹼性磷酸酶常增高,骨穿檢查無骨髓瘤細胞。
常見並發症
主要有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症、腎功能衰竭、病理性骨折。
2、多發性骨髓瘤晚期會出現什麼症狀
多發性骨髓瘤也是臨床上常見的腫瘤疾病,專家說很多患者起病都是比較緩慢的,長期沒有任何症狀,但是如果發現了症狀之後,平均只有三年存活期,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那麼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怎麼樣的呢?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有哪些?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一:高血鈣廣泛的溶骨性病變,可引起血鈣和尿鈣增高,表現為厭食、惡心、多尿、煩渴、煩躁、心律失常,甚至昏迷。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二:骨骼病變骨髓瘤細胞浸潤,並分泌破骨細胞激活因子,可導致溶骨性損害,2/3以上患者,以骨痛為主要的首發症狀,常見於胸部及腰背部,隨活動而加重。受累的骨骼局部可隆起,按之有彈性或聲響,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引起神經根或脊髓壓迫。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三:腎臟損害由於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輕鏈沉積於腎小管內、高粘滯血症、澱粉樣變性、骨髓瘤細胞浸潤以及合並腎盂腎炎等因素,50%患者在診斷時已存在「骨髓瘤腎病」,可表現為蛋白尿、腎病綜合症,但多不伴高血壓。骨髓瘤腎病和高血鈣,是造成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主要原因,脫水可加劇腎功能損害。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四:貧血和出血骨髓內骨髓瘤細胞增殖,正常造血功能被抑制,可導致全血細胞減少。同時,由於腎功能不全、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繼發感染、M-蛋白引起高粘血症所致血漿容量增加等多種因素,幾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血小板生成減少、M-蛋白對血小板與凝血系統功能的干擾、血管壁澱粉樣變等均可能是出血的重要原因,患者多表現為粘膜和皮下出血,晚期可有內臟和顱內出血。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五:感染M-蛋白不具有正常的免疫活性,故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加之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患者易發生感染。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的症狀常見肺炎球菌及其它化膿菌感染,晚期革蘭氏陰性桿菌也較常見。呼吸道、尿路感染和敗血症常較頑固,而且不易控制。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六:澱粉樣變約10%患者有澱粉樣變,表現為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不全、腎病、周圍神經炎、肝、脾、淋巴結腫大和巨舌等。直腸活組織剛果紅染色陽性可證實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七:高粘滯血症由於M-蛋白增多,可引起血液粘滯度增高,微循環障礙,視網膜、腦、腎最易受累。可表現為頭昏、視力障礙、手足麻木、腎功能不全等,嚴重者可發生昏迷。多發性骨髓瘤晚期症狀八:其它局部腫塊多為骨骼病變,如顱骨、肋骨的浸潤病變擴展,從而侵及鄰近組織而成,部分為髓外漿細胞瘤。少數患者,可有雷諾現象和循環障礙。
3、爸爸死於多發性骨髓瘤,兒子會得這種病嗎?
我奶奶去世的很早,那個時候醫學沒那麼發達,條件也不允許,我二姑,去年去世的,送去醫院的時候,所有的臟腑都已經不行了,我爸昨天剛住院,能最終確診的檢查結果,要到下星期,目前醫生給去的結論是,有可能,我奶奶和二姑去世的時候都不到60歲,現在特別擔心我爸,我擔心自己,打算去做一個多發性骨髓瘤的排查,這種病只是有遺傳的傾向,並不代表一定會遺傳,積極面對,也許我們是幸運的也有可能,萬事都沒有絕對性,而且發現的越早,越好治療,不管是骨髓瘤,還是其他病,都是這個道理
4、骨髓瘤的症狀?
骨髓瘤通常起病隱匿,不易發現,患者可能會出現腰痛、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易感染、腎功能改變等。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腫瘤中,發病率排名第二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IgA型、IgD型、IgG型、IgM型、輕鏈型、不分泌型等。骨髓瘤是血液系統腫瘤,是起源於骨髓中漿細胞的惡性腫瘤,患者可以出現貧血、發熱、骨質破壞、腎功能衰竭、心衰等症狀。骨髓瘤無法治癒,但隨著新葯的不斷研發,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較以前有所延長,可達10年,這類患者的疾病可按照慢性病進行管理。
5、多發性骨髓瘤。死前有什麼症狀。臨死會有什麼舉動。
多發性骨髓瘤晚期會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症、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全等症狀。
6、哪一種指標對肝腎損壞,多發性骨髓瘤有一定的診斷及鑒別意義
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會經常出現惡性漿細胞肝臟浸潤,血、尿清鏈異常增高是診斷該病的主要方法。
MM能產生單株(M)球蛋白,具有一種重鏈(γ、β、δ、ε)與一種輕鏈 (light chain,LC)(κ或λ)引起骨骼破壞,貧血、腎功能損害和免疫功能異常。該病好發年齡40歲以上,男多於女,腎臟受累常見。骨髓瘤腎病 (myeloma kidney disease)是MM最常見和嚴重的並發症,又被稱為管型腎病(cast nephrolmthy,CN)。由於大量LC從腎臟排泄,加之高血鈣、高尿酸、高粘滯綜合征等因素,就診時50%以上患者已存在腎功能不全。
7、多發性骨髓瘤腎病的發病機制
1.輕鏈蛋白腎毒性作用 由於漿細胞異常增生,產生過多的輕鏈蛋白,尿中出現Bence—Jone蛋白(輕鏈蛋白),在腎小管內凝聚,可堵塞腎小管。另外,輕鏈蛋白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後,在溶酶體內降解產生毒性,引起腎小管損害。
2.高鈣血症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多存在高鈣血症,鈣沉積在腎間質和腎小管,可加重輕鏈引起的腎小管病變。
3.高尿酸血症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核酸代謝增強,血尿酸增高,尤其化療後腫瘤組織破壞,血尿酸會更高。
4.腎澱粉樣變。
5.高黏滯血症。
6.骨髓瘤細胞直接浸潤等。
7.尿路感染。
8、多發性骨髓瘤晚期?
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分期反映骨髓瘤病程早晚和腫瘤負荷,與治療及預後有關,所以當骨髓瘤的診斷確定之後,應進一步明確患者的臨床分期,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臨床上廣泛採用的分期標准目前仍在沿用。
I期: 符合下列各項
血紅蛋白>100 g/L
血鈣正常
X線檢查骨髓正常或只有孤立性漿細胞瘤
M成分IgG<50g./L. IgA<30G/L;本周蛋白<40g/24h,
骨髓瘤細胞數<0.6×1012
II
介於I期和II期之間
骨髓瘤細胞(0.6—1.2)×1012
III期:符合下列一項
血紅蛋白<85 g./L,
血鈣>2.98mmol/L,
多處進行性溶骨病變
M成分IgG<70g/L,IgA>50g/L;本周蛋白>12g/24h
骨髓瘤細胞>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