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髓癌的治療方法?
萬珂是全球第一個以蛋白質酶體為標靶治療目標的癌症用葯,它不像其他靶向治療葯物那樣只是針對某個異常蛋白乾預腫瘤細胞多環節異常中的一環,而是開啟了腫瘤細胞通向凋亡的大門。其作用的泛素蛋白酶體通道在2004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目前,萬珂被視為治療復發性與頑固型多發性骨髓瘤的突破性療法,研究顯示此葯可減緩、逆轉或停止曾接受兩種以上療法但失敗的患者病情繼續惡化。該葯由美國千年制葯公司研製開發,目前已經在全球46個國家上市。包括中國。去年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一項科研發現,今年已轉化成治療腫瘤的葯物。這種名為萬珂的蛋白酶體抑制劑近日已通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的快速通道審核,批准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人體細胞內的蛋白酶體能調節正常細胞的生長。但當蛋白酶體超出它的正常生理作用時,就會引發各種腫瘤。這種情況下它可以減弱對癌細胞的生長抑制,減少癌細胞的凋亡。因此科學家通過葯物來抑制蛋白酶體,以達到阻止腫瘤生長,導致癌細胞凋亡的目的,促進正常細胞生長,恢復正常細胞的平穩狀態。這種由美國強生和千年公司進一步研發的蛋白酶體抑制劑,盡管目前只限於血液系統的第2大惡性腫瘤———骨髓瘤,但是科學家已經把它看做是治療癌症的突破療法,其作用機理也應該適用於其他癌症。當然,任何化療葯物都會有副作用,但萬珂與同類葯物相比副作用較小
2、治療癌症的常用中葯有哪些??
1.清熱解毒類。銀花、板藍根、黃連、連翹、半枝蓮、蒲公英等。
2.滋陰類。元參、蘆根、生地、石斛、天花粉等。
3.補氣養血類。西洋參、黃芪、生地、黨參、太子參、大棗等。
4.健脾和胃類。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木香、砂仁等。
5.滋補肝腎類。枸杞子、何首烏、菟絲子、杜仲、女貞子等。
6.活血化淤類。桃仁、紅花、丹參、莪術、三棱等。
3、治療癌症的中葯???
我們醫院中醫科的確有使用砷制劑治療白血病的國家級課題,砷制劑其實就是砒霜,白血病又名血癌,據說效果還不錯,但是沒聽說過可以治療淋癌或者腺癌或者骨肉瘤的,提醒樓主不要病急亂投醫。
每天在我們醫院門口都有這個那個的人在那裡亂發小廣告,說這也能治、那也能治,癌症也能治,但是沒看見治好一個,都是為了錢騙人的。
不過話也說回來,我本身就是搞中醫出身的,祖國醫學那可真叫一個博大精深,據我所知,癌症是可以用中葯來控制的,但是遠遠達不到治療的目的。
有好多葯物,比如白花蛇舌草、三棱、莪術、烏稍蛇、都有這個作用,請樓主擦亮慧眼,明辨真偽。
4、什麼中葯,可以治療骨髓瘤?
?
5、跪求:治療癌症骨轉移的中葯
苗葯「康癌寶」 癌症發病原理:任何癌症都因氣虛血弱,氣血運行失常,氣滯血瘀,久則聚痰釀毒,凝結時長而成癌症。所以說,癌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是一個全身為虛,局部為實的疾病。癌症後期都表現為嘔吐,發燒,內火重,便秘或大便稀溏,消瘦,肌膚發黑,血小板減少,白血球降低。 治療原理:癌症治療之本一是理氣散結、消淤、清熱利濕、解毒、消腫、行氣止痛、活血、補血、通絡、養氣血,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二是改變人體酸鹼度即是使人體呈弱鹼狀態,消除癌症存在的溫床,提高機體免疫力。 「抑癌」的同時 強調「固本」、 「扶正」。 苗葯「康癌寶」是在貴州苗族祖傳治療「腫瘍、癭瘤、惡瘡、瘤、岩」(古人對癌的稱呼)秘方基礎上,結合現代治療癌症的最新研究成果,採用雲貴高原野生葯材加工而成的中草葯散劑。 苗葯「康癌寶」方法:煎煮內服和外敷(對一些不便的患者亦可不外敷)。6天為一療程,一般需治療10療程以上。絕大多數10天左右見效。 苗葯「康癌寶」------是癌症患者康復的希望。如需幫助,將為患者竭盡全力。 健康是財富;健康是幸福;願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6、中醫哪位看骨髓瘤最好
徐文江 廊坊市中醫醫院血液科副主任中醫師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以漿細胞惡性增生,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並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以及廣泛溶骨病變和骨質疏鬆為特徵的腫瘤。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故西醫治療模式,不主張大劑量化療,以常規化療為主要手段,一般情況下,化療持續一年,患者進入平台期,此時疾病無進展,但繼續化療可繼發MDS 或急性白血病,不繼續化療會復發,致使重新治療。還有一些患者在初治過程中仍發生疾病進展,或盡管處於穩定狀態,但對誘導治療無反應,繼用原方案仍發生疾病進展者,稱為原發耐葯;還有一些患者漿細胞快速增長,不斷復發,造成惡化,生存期縮短。鑒於上述情況,如何有效的控制病情,使MM 及早進入平台期,且較長時間處於穩定狀態,是臨床重點研究的問題。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有些患者常規化療並不能有效的控制漿細胞及減輕骨損害和骨痛症狀,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利用個體化療方案殺傷骨髓瘤細胞的同時,採用益氣解毒補腎活血中葯,協同化療作用控制漿細胞的反彈,使之穩定在平台期,並有效地控制溶骨病變,促使成骨細胞的產生,使骨病症狀得以緩解。同時解毒活血中葯還可抑制促骨髓瘤細胞生長因子,從另一個途徑使止痛細胞分化生長,同時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通過治療大部分患者可獲得長期緩解,並能迅速控制骨痛等症狀,使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提高。
一、中醫病因病機:
由於古今認識的差異以及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表現的多樣化,至今中醫對本病的認識尚不夠統一,綜合諸醫家的論述,一般認為本病多屬中醫「腰痛」、「骨痹」、「虛勞」等范疇。其病因病機主要由於六淫、飲食、情志、房勞等因素使陰陽氣血失調,臟腑虧損,致氣血失和,痰瘀互結,熱毒內蘊而成。痰瘀搏結,痹阻經絡,經脈筋骨失於濡養而致骨痹、周身痛;老年人腎精虧虛,或病久氣血不足,肝腎失調,臟虛毒瘀,故腰痛、貧血;熱毒內蘊,耗傷氣血亦可致發熱、貧血。
二、中醫診斷要點:
(一)臨床表現
多發性骨髓瘤早期症狀不明顯,有的甚至無自覺症狀,當出現症狀時,其臨床表現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
1、骨骼疼痛:為多發性骨髓瘤最主要的症狀。疼痛程度一般由輕到重,初起為間歇性微痛,隨著病情的進展而發展為連續性劇痛。疼痛部位以腰背部脊椎為最多,其次為胸肋、四肢。少數患者可無疼痛,而較多患者以骨骼疼痛為首發症狀。疼痛的突然加劇常發生了病理性骨折。
2、骨骼腫物:多在扁骨,尤以胸骨、肋骨、頭顱骨、下頜骨等處多見。
3、發熱: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部分病人以此為首發症狀,但多數為晚期表現,主要由於機體免疫缺損,感染引起。
4、貧血:多發性骨髓瘤約1/3病人有頭暈、心悸、乏力、消瘦等貧血症狀,有的以此為首發症狀。
5、出血:少數病人可出現消化道、牙齦、鼻腔、皮膚出血。或月經過多,也有以出血為首發症狀。
6、共他:本病晚期可出現消化、呼吸、泌尿、神經等系統的症狀和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咳嗽氣短、截癱、大小便失禁等。
(二)實驗室檢查
1、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均低於正常值,約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貧血,1/3患者血紅蛋白<7g%;血塗片可見到中晚細胞。
2、白細胞減少,約40%的患者白細胞低於正常值。
3、紅細胞沉降率>20mm/h.
4、骨髓穿刺塗片檢查骨髓象內骨髓瘤細胞一般>1.0%.少數患者不易檢出,當臨床高度懷疑本病時,應進行多部位穿刺,因腫瘤的分布並不均勻。
5、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常倒置。
6、血清蛋白電泳常在r或β部位出現高峰,這些高峰所代表的球蛋白稱之為M成份。
7、尿檢查表現為蛋白尿、鏡下血尿,具有一定特異性意義的是尿中可有凝溶蛋自(本周蛋白)。
8、x線檢查表現為多發性圓形或橢圓形穿鑿樣溶骨性病變,周圍無骨膜反應、多見於顱骨、盆骨、肋骨和脊椎,骨質疏鬆,常發生病理性骨折。
總之,本病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其中骨髓象內的骨髓瘤細胞>10%,x線檢查有溶骨性損害,血清蛋白電泳M蛋白,尿凝溶蛋白陽性具有決定性意義。
三、中醫辨證治療:
本病臨證,首當辨別虛實,虛責之肝腎、氣陰,實則熱毒、痰凝、血瘀、絡阻。臨床往往虛實夾雜,當分清孰輕孰重,決定補腎、益氣養陰,解毒、化痰、祛瘀、通絡等葯物用葯多少及用量大小;其次腎虛的辨證中,多以腎陰虛為主,伴有陽虛者,治療本陰中求陽原則,補腎益陰同時佐溫陽散寒葯物,肝腎同源,治療中應兼補肝陰、調肝氣、補肝血;再次解毒化痰祛瘀葯物,有一定的毒性及付作用,臨證當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佐益氣、健脾葯物。
1、瘀熱阻絡證:
主證:胸脅疼痛,腰痛尤甚,輕則俯仰不便,重則痛劇而活動受限,面色黧黑,或萎黃無澤,發熱口乾。舌質紫暗,舌苔黃膩或薄苔,脈象細數或弦。
治法:補益肝腎、活血通絡。
方葯:芍葯二白湯加減(《中醫雜志》1981,5:26)
赤芍15g,白芍15g,桃仁9g,制狗脊15g,炒續斷15g,補骨脂9g,白花蛇舌草30g,雞血藤30g,公英15g,徐長卿15g,炒桑枝12g,川石斛9g,膽南星5g,炒谷芽12g.
熱甚加蛇莓、連翹,痛甚加炙乳沒、延胡索、地龍等。
分析:本方主要由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而止痛以及清熱解毒抗腫瘤三方面葯物組成,其中狗脊、續斷、補骨脂補益肝腎,強壯筋骨;赤芍、白芍、丹參、桃仁、雞血藤、炒桑枝、徐長卿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白花蛇舌草,公英清熱解毒,並抗腫瘤;輔以膽南星清火化痰、專治痰入經絡所引起的各種證候,並有抗腫瘤作用;石斛、谷芽則生津和胃。主要功效為補益肝腎、活血通絡,意在標本兼顧而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本虛標實之證。
2、氣陰兩虛證:
主證:面色少華,頭暈乏力,心悸氣短,自汗盜汗,口乾而渴,或有潮熱,骨痛酸軟,腰酸肢腫,舌質淡紅,苔少乏津,或舌胖苔薄,脈象細弦。
治法:益氣養陰,補益肝腎。
方葯:黃芪枸杞湯加減(《遼寧中醫雜志》1986,12:19)
黃芪30g,北沙參30g,狗脊12g,枸杞子12g,續斷12g,生地15g,熟地15g,)川石斛15g,麥冬15g,補骨脂15g,白蒺藜15g.
分析:主方重用黃芪、北沙參而益氣養陰,石斛、麥冬助北沙參養陰生津而止渴;生熟地、枸杞子補血滋陰而善肝益腎;狗脊、續斷、補骨脂益腎而強筋骨;白蒺藜平肝疏肝而除暈。
3、熱毒熾盛證:
主證:高熱不解,口乾氣促,鼻衄齒衄,骨骼疼痛,舌絳起刺,脈象細數。
治法:清營泄熱、涼血解毒。
方葯:涼血解毒湯加減(《中醫雜志》1981,(5):26)
鮮生地30g,鮮茅根(去芯)30g,涼膈散15g(包煎),全瓜蔞12g,炒丹皮9g,赤芍9g,銀花9g,連翹9g,大青葉9g,知母9g,人中黃5g.
分析:本方由涼膈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而成,涼膈散清熱解毒,瀉火通便,通過下的手段而達清的目的,能瀉上中二焦之邪火,清胸膈之熾熱;犀角地黃湯中的犀角,雖葯效頗佳,但價格昂貴而貨源日少,故棄而不用,改用鮮茅根、大青葉與生地、丹皮、赤芍合用,清熱解毒,涼血散瘀;輔以銀花、連翹、知母、人中黃,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全瓜蔞化痰散結,潤腸通便,兼抗腫瘤。
附:為了提高療效,在臨床上一般多採取化療與中醫葯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1、化療期間應用中醫葯配合化療:
化療期間配合中醫葯治療,此法可增強化療的效果,減少化療的毒付作用,恢復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機能,此階段中醫治療以補氣陰、健脾為主,活血化痰為輔,基本處方為:太子參、黃芪、女貞子、枸杞子、五爪龍、金鵲根、靈芝、絞股藍、浙貝、丹參、當歸、半夏、生苡仁、山甲珠。或配合苦參礆、六神丸、犀黃丸等。
2、化療後間歇期配合中葯治療:
有些病人化療期間胃腸反應較大,不宜服用中葯,應在骨髓恢復後積極配合中葯治療,此期間中葯的作用旨在不間斷的打擊骨髓瘤細胞,消滅殘存的骨髓瘤細胞,不讓其死灰復燃。此階段中醫葯以解毒祛瘀為主,益氣養陰補腎為輔,基本處方為:白花蛇舌草、豬殃殃、水紅花子、狗舌草、冬凌草、鱉甲、三七、全蠍、桃仁、紅花、西洋參、黃芪、女貞子、旱蓮草、麥冬、天冬、炒杜仲、川牛膝、薏苡仁、生山葯。並可配合反應停、維甲酸、干擾素等應用。
3、中醫葯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並發症:
(1)骨痛、骨質疏鬆:病機為腎虛邪毒瘀阻,經脈失養所致,治以補腎解毒祛瘀、強筋壯骨。用葯原則:偏於腎陽虛者應選用溫腎補陽之品,如補骨脂、鹿角霜、狗脊、細辛、杜仲、巴戟天;偏於腎陰虛者應選用滋陰補腎瀉熱之品,如生熟地、龜板、鱉甲、枸杞子、女貞子、石斛、青蒿、白薇;兩種類型均可加用強筋壯骨之品,如千年健、川斷、桑寄生、五加皮、鹿含草。還應加入化痰活血通絡之品,如僵蠶、膽南星、全蠍、穿山甲、地鱉蟲、姜黃、五靈脂、牛膝、骨碎補、血竭、馬錢子等。
(2) 蛋白尿:其病機為脾腎虧虛、封藏失職所致,治以調補脾腎、益氣固攝。常用葯物:人參、黃芪、紫河車、肉蓯蓉、巴戟天、菟絲子、桑椹子、枸杞子、懷山葯、山芋肉、蓮子、金櫻子、玉米須等,脾氣健運,統攝有權,腎氣充沛,精關得固。若蛋白尿經久不消,纏綿難愈,可加用三七、益母草、白芨等。伴有血尿者,可加白茅根、藕節、仙鶴草、茜草、薴麻根;伴尿素氮、肌酐升高可加滑石、車前草、扁蓄、石葦、大黃、土茯苓、澤蘭等。
7、我媽得了骨髓癌晚期,請問中葯能夠治療或者是緩解病人
治癒是不可能了,最多就是用中葯控制住,讓病人多活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