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普通骨髓檢查

普通骨髓檢查

發布時間:2020-03-19 14:21:37

1、多發性骨髓瘤的檢查

1.生化常規檢查
血清異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減少。尿凝溶蛋白(又稱尿本周氏蛋白)半數陽性。
在患者的蛋白電泳或M蛋白鑒定結果中會出現特徵性的高尖的「M峰」或「M蛋白」。故常規生化檢查中,若球蛋白總量增多或蛋白電泳中出現異常高尖的「M峰」,應到血液科就診,除外骨髓瘤的診斷。
2.血常規檢查
貧血多呈正細胞、正色素性,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3.骨髓檢查
漿細胞數目異常增多≥10%,為形態異常的原始或幼稚漿細胞。
4.骨骼X線檢查
可見多發性溶骨性穿鑿樣骨質缺損區或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
對於MM患者的骨損害,一般認為CT、核磁共振(MRI)等發現病變的機會早於X線檢查;這些影像學手段檢查對骨損害病變的敏感性依次為:PET-CT>MRI>CT>X線。
5.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等生物學檢查
骨髓染色體17p13缺失,和/或t(4;14)和/或t(14;16)異常,往往提示高危。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特別是用CD138(在大多數骨髓瘤細胞表達陽性)磁珠純化後的FISH即iFISH檢查,更能提高檢驗的陽性率。這一檢測已被用於2015年新修訂的國際預後分期系統(R-ISS分期系統)中。
6.血清游離輕鏈檢查
較普通的血或尿輕鏈檢查敏感性高,已被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專家定義為嚴格完全緩解(sCR)的療效標准。若MM患者治療後,血清游離輕鏈由陽性轉為陰性,其療效為嚴格完全緩解。

2、媽媽現在檢查出是骨髓癌症!怎麼辦 普通化療都要幾萬一次! 如果做骨髓移植 需要幾十萬的費用!

骨髓移植關鍵要找到合適的骨髓,先要去醫院匹配一下你個骨髓跟你媽媽的是否相配了,如果你們相配,現在大家一般都有醫保了,醫保可以報銷一部分,然後親戚朋友籌集一些,幾十萬應該問題不是很大,好好努力吧,這社會只能靠自己了

3、普通驗血能不能查出白血病

僅僅只是驗血並不能夠確診是白血病的,(急性 癌 變的心 路歷程)就有,做血常規是可以看出白細胞異常的,要是想進一步的確診是需要做骨髓穿刺的

4、我造血細胞減少,做骨髓穿刺得多長時間出來結果

?

5、骨穿結果出來了,怎麼看情況好壞

骨髓穿刺術(bone marrow puncture)是採集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臨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於血細胞形態學檢查,也可用於造血幹細胞培養、細胞遺傳學分析及病原生物學檢查等,以協助臨床診斷血液病、傳染病和某些寄生蟲病,並觀察療效和判斷預後等。血細胞的質和量的異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變化。血液病檢查中經常會遇到骨髓象和血象分析等,但是普通人卻根本看不懂這些,那麼怎樣正確看骨穿報告呢,骨髓細胞學檢查的正常值又是多少呢?
骨髓檢查的報告單較為復雜,一般情況下非專業人員很難看懂。在骨髓化驗報告單中,包括紅細胞系、粒細胞系、淋巴細胞系、單核細胞系、漿細胞系等各類細胞在各個不同成熟階段所佔百分比;其他細胞如巨核細胞、網狀細胞、吞噬細胞、內皮細胞、脂肪細胞等數量;還有經過計算的粒系和紅系細胞比值;各類細胞的形態的描述;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和表示骨髓增生情況的說明。
由於正常骨髓內各細胞系及其各階段百分率范圍較大,因此凡分類符合下列情況者均可視為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躍;
2、粒細胞系約佔有核細胞的40%~60%,其中原粒細胞<2%,早幼粒細胞<5%、中、晚幼粒細胞各<15%,桿狀核粒細胞多於分葉核細胞,嗜酸粒細胞一般<5%,嗜鹼粒細胞<1%,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基本正常;
3、幼紅細胞總百分率約佔有核細胞的20%左右,其中原紅細胞<1%,早幼紅細胞<5%,中、晚幼紅細胞約各佔10%,細胞形態、染色基本正常;
4、粒、紅比值正常約為2~4:1;
5、淋巴細胞百分率約為20%,小兒較高,可達40%,均為成熟淋巴細胞,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
6、單核細胞一般<4%,漿細胞<3%,均為成熟階段者;
7、巨核細胞系通常於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多為成熟型;
8、可見少量網狀細胞、內皮細胞、組織嗜鹼細胞等。雖然它們各佔百分率很低,但卻均為骨髓成分的標志;
9;核分裂細胞不易見到,僅約為1‰。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
10、成熟紅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大致正常。
只有了解骨髓細胞形態的正常值才能對血液病的病情、疾病程度有所掌握,但血液病的診斷不能僅憑骨髓穿刺,還要結合血常規、骨髓活檢及其他相關檢查,若有異常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6、普通驗血可以查出白血病嗎,或者可以看出血液

普通驗血可以高度懷疑白血病,如果有問題才會做進一步檢查來確診。
還有剛才那位胡說八道就不要理了,說不定想騙你點什麼。

7、請問如何檢驗自己的骨髓配型?如何骨髓移植?有無影響?

對於骨髓移植許多人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骨髓移植就是用針管兒從骨腔中抽取骨髓,其實不然。骨髓移植就是通過靜脈抽取的方式,把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通過機器分 離出來,輸給需要的人,通俗的講整個過程和常規獻血並無二樣。一些人體造血系統或免疫系統的嚴重疾病,如白血病等病患者生存的一線希望就是骨髓移植。除直系親屬配型外,骨髓移植的配型成功率僅為萬分之一(因為骨髓移植需進行HLA配型,HLA即人類白細胞抗原。它是人體生物學「身份證」,由父母遺傳;能通過免疫反應排除「非己」。故HLA配型是否成功直接關系造血幹細胞移植成敗)。據資料顯示,我國有百餘萬白血病等病患者等待著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的支援以挽救生命。 中華骨髓庫此次面向公眾開放,就是讓普通百姓能夠了解骨髓捐獻過程,以期能夠有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其間,用他們靜脈中的鮮血,實現「萬分之一」的希望。 截止到今年7月,中華骨髓庫志願者資料已達28萬份,成為亞洲庫存最大的骨髓庫;與國內外60多家醫院建立聯系;為2000多位患者配型成功;280位志願者為患者成功進行骨髓移植。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捐獻者須知 健康者在多大年齡適合捐獻造血幹細胞? 年齡在18-25歲的健康者均可登記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8-55歲健康者可採集造血幹細胞。 為什麼45-55歲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記? 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年齡為18-55歲,捐獻者登記入庫後到尋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的時間。為充分利用有限的檢測資金,登記年齡以不超過45歲為宜。 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健康標准? 凡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健康,經下列血液檢查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40單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 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 梅毒試驗:陰性 怎樣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如果你適齡、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與當地紅十字會的熱線電話聯系報名、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並抽取5毫升血液。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你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並把你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療的患者尋找配對,這樣你就成了一名光榮的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我如何知道自己已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設於全國各地的捐獻者服務機構將會通知你被接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經常與你保持聯系。 捐獻登記和捐獻造血幹細胞有補貼嗎?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愛的奉獻和救人善舉。一般不提倡補貼。 志願者報名登記後,是否馬上就要捐獻造血幹細胞? 志願中報名登記後,首先要安排你抽取5毫升血做HLA分型檢驗,數據儲存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備查。當某一位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由移植中心將患者的HLA分型數據傳送到資料庫,如果檢索結果得只你的HLA正好與患者吻合時,省級管理中心將通知你做捐獻的准備。這個過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願者可能沒有捐獻的機會。 作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你或你聯系人的電話、地址發生變化時,希望及時通知登記部門,以便在需要時能很快找到你,使患者的疾病及時得到治療,並保證你實現救人的願望。 我是否可以隨時改變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決定? 造血幹細胞登記及捐獻都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登記後資料庫會對你的自願性進行再確認。因檢測你的HLA資料庫要花費一定的資金。為了節約經費,如果提出終止捐獻,請作慎重考慮。但移植前,尤其簽署捐獻同意書後就不能撤消捐獻決定,因為在這個時候,患者為准備移植必須進行大劑量的放療和化療,這時患者已經喪失造血能力,此期間若你終止捐獻,再臨時尋找配型相合者已來不及,患者將有生命危險。 報名參加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為什麼要捐獻者本人填寫同意書和捐獻者登記表? 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是崇高的奉獻行為,在需要的時候,捐獻者將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給患者,因此,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必須得到捐獻者的是書面承諾,並且通過登記表了解捐獻者准確的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 捐獻者大約需採集多少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大約需採集10克的造血幹細胞.人體對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8、普通手指驗血能檢查出白血病嗎?

血常規可以初步了解骨髓造血功能是否有異常,初步判斷是否有患白血病的可能。一般先抽血查一下血常規和凝血功能,如果血常規提示有白血病可能,才會進一步做骨穿來確診,明確白血病的類型。

9、骨穿和骨髓活檢痛嗎?算不算手術?需不需要住院?什麼情況下需要骨穿和骨髓活檢?

骨髓穿刺術(bone marrow puncture)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意見建議:適應證1.各種血液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隨訪。2.不明原因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或減少及形態學異常。3.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可作骨髓培養,骨髓塗片找寄生蟲等。不能馬上行走血小板數低時,常見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脾功能亢進等。所以血小板長期低於正常,應仔細檢查血小板減低的原因,如同時化驗紅細胞、白細胞,或進一步化驗骨髓以確定原因,查清原因後再進行相應的治療。
骨髓穿刺時抽取骨髓液塗片檢查,骨髓活檢是取骨髓組織處理後切片檢查。有些疾病(如;白血病)單一骨髓穿刺就可以確診,而有些疾病(如:MDS、骨髓纖維化等)需要結合骨髓活檢才能確診。
做骨髓穿刺不需要住院,門診就可以做。順利的話15分鍾左右可以完成。需要打支麻葯,局麻下操作。血液病要明確病因,骨髓穿刺是必須的選擇,這檢查您一定要做。意見建議:普通骨髓穿刺細胞學檢查大概費用約200塊左右,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收費價格會略有不同。如果加做骨髓活檢,還有基因檢查,價格會更高。

與普通骨髓檢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