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移植需要的條件

骨髓移植需要的條件

發布時間:2020-03-19 06:05:16

1、病人什麼條件下才能做骨髓移植

一般病人得處於完全緩解的狀況下做骨髓移植,不過你的問題太籠統了,實在沒有辦法給你有效回答。

最關鍵的是,是否適宜或者可以做骨髓移植還是要遵從患者主治醫生的意見,因為每位患者的個體差異和病情差異也比較大,同樣的病不同的人會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的。

2、骨髓移植要什麼條件

第一關:必須找到合適的配型
因為HLA(人類白血球抗原)配型完全相符的概率非常低,即便是同胞兄弟姐妹也僅為1/4,所以國際上雖然通常採用建立骨髓庫,在非血緣關系人群中尋找相匹配供者,但相合幾率在千分之一到數萬分之一。其實絕大多數患者是找不到合適的配體的,病情卻因此延誤。
第二關:驚人的手術費用
如果患者幸運地找到了合適的配體,那麼下一關是至少30萬元的手術費。這對中國許多患者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們因為籌不到這筆巨款,也只得放棄手術。據有關統計,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因為看不起病、住不起醫院,因病在家裡死亡的人數估計在60%~80%。雖然也有人通過媒體獲得了社會救助,但畢竟是少數。
第三關:放化療
患者如果萬幸具備上述條件,闖過前兩關,還要面對三個難題,即放化療的打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身體的排異反應。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能使患者面臨生死考驗,能夠闖過此三關的患者只有60~70%。

3、骨髓移植需要什麼條件?

1.骨髓陪型成功

2.20萬手術費

4、做骨髓移植手術,捐獻者需要具備什麼要求?

骨髓移植依骨髓來源不同分為異體骨髓移植與自體骨髓移植,異體骨髓移植供髓者為病人兄弟姐妹或其他近親家屬,而自體骨髓移植其供髓者卻是病人本身,當病人以化學治療達到緩解時,將病人骨髓抽取處理後冷凍起來,再於適當時機進行骨髓移植。

近年來由於葯物之發展,對於骨髓排斥與植體對抗宿主疾病之控制已有相當的進步,世界上已有不少骨髓移植中心使用非親屬供髓者,只要人類白血球抗原相同亦可以作為供髓者,目前已有不少成功的病例,成績不錯。至於骨髓移植如何作呢?骨髓移植的作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准備期(Conditioning),在這時期病人必須先接受超大量的化學葯物治療或合並全身性放射線電療,其目的主要在於徹底破壞原有的免疫力以及盡可能殺死殘存於體內的癌細胞;

第二階段為骨髓抽取與輸入期,在完成准備工作後,在開刀房裡從捐髓者身上兩邊腸骨處抽出約每公斤體重十五CC的骨髓,經過濾處理後裝入血袋,即可經由病人的中心靜脈輸入病人體內而完成骨髓移植;

第三階段為移植後照顧期,此階段亦為最重要時期,因為在新骨髓長出之前,病人最容易發生感染與其他並發症,此時期的預防處理對於骨髓移植的成功與否,可說是最重要的一環。
骨髓移植有什麽並發症呢?

骨髓移植最大的並發症為感染(Infection)與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GVHD),由於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須先接受超大量的化學葯物或合並全身性放射線電療,因此病人在新骨髓長出來以前,幾乎處於無免疫力狀態,隨時都可能招致細菌或是病毒的感染,然而目前由於無菌室之使用或應用反隔離措施,以及新抗生素之發明與抗病毒葯物Acyclovir之使用,在感染方面,已使大部分細菌或濾過性病毒的感染得到預防與控制,然而對於巨細胞病毒(CMV)所引起間質性肺炎以及黴菌感染的治療仍有待進一步之研究發展,至於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主要發生於異體骨髓移植,而自體骨髓移植因使用自己的骨髓,發生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對於異體移植所發生的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目前已有環孢子素(Cyclosporin)、類固醇(Methylprednisolone)及一些免疫抑制劑可作有效的預防與控制;近年來一些免疫抗體如抗胸腺細胞球蛋白等的使用,對於頑固性植體宿主對抗反應疾病也有一些療效,雖然新葯物的發展使得感染與植體對抗宿主反應疾病的控制有長足的進步,然而這兩種並發症仍是目前骨髓移植失敗最大的原因,有待進一步之研究。

總之,骨髓移植已成為許多血液疾病與血液腫瘤救命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傳統的化學療法雖然可以使得不少病人達到緩解的地步,可是大部份的病人仍走向復發的途境,而骨髓移植雖然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治療方式,它卻提供了病人「重新作人」的一線生機。
捐獻者到紅十字血液中心或者該中心的街頭采血車參加無償獻血時,如果想捐獻骨髓,向工作人員提出要求,填寫登記表後,多抽5毫升血交HLA組織配型實驗室檢測即可;省轄各市的捐獻者應該先通過電話,在當地的紅十字會報名,由市級紅十字會與市級血站或者其他醫療單位結合,統一安排時間通知捐獻者集中填寫登記表、採集血樣,然後送至省HLA組織配型實驗室檢測。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把檢測捐獻者血液得到的資料輸入骨髓資料庫,當某位捐獻者的骨髓配型與需要移植骨髓的患者相符時,醫務人員將通知捐獻者做進一步的檢測,然後抽取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

5、骨髓移植需要什麼條件

你好,我前年做了骨髓移植。有些注意事項醫生會告訴你。進艙後首先要進行一個大的化療,把白細胞達到接近零,一定要便後坐浴,飯後用漱口水漱口,防止感染。另外,一定要多喝水,不管怎麼惡心難受,一定要多喝。我在艙里因為喝水不夠多患上膀胱炎。腹瀉,嘔吐,發燒這些都是常有的事,所以病人有意志力,你們也鼓勵一下他。化療消耗很大,進艙前要補充一點營養。在艙里不管怎麼嘔吐都要吃一點飯,而且有些葯都是要飯後吃的,否則對胃刺激很大。 其他的大夫都會說明,你也可以問一下你的主治大夫還有護士。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骨髓移植需要在怎樣的條件下進行

配型是指白細胞表面相關抗原,與血型沒有關系,但最好能血型相符合;

7、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①是移植前的預處理。這是為了使受者能夠接受外來的造血幹細胞和減少本身腫瘤細胞的負荷採取的措施,經典的方案是環磷醯胺60毫克/公斤體重服3日加上8~12戈瑞的一次或分次的全身照射。這種方案對病人損傷較大,多用於原來身體較好、年齡較輕、病程較短、主要臟器功能良好的患者。為了使兒童和年紀稍大、體質較弱的患者也可以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於是有了對上述經典方案的改良方案,稱之為非清髓性骨髓移植預處理方法,通常是減少使用細胞毒葯物的數量和劑量,不加或減少全身照射劑量。這對於病人來說相對比較安全。2②是受者和供者應有相匹配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系統。它存在於人類第六對染色體上,醫生稱其為HLA-A,B,C和DR位點,在移植能否成功上,HLA—DR位點關系尤大,必須相合,這樣成功機會大,風險比較小。

③是要有一定量的造血幹細胞數。這點不難理解,既然作為種子細胞,就要到適合於它的新的「土壤」環境中去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就不會是一帆風順,其過程會有損失,沒有一定數量是不行的。這些主要是對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而言。它帶給移植患者以生存的機會,同時又受屏障和條件的限制而埋伏著風險,諸如出血、感染、排斥、抗宿主病和肝靜脈栓塞等並發症。但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不完善的逐漸完善,沒認識到的逐漸被認識,經驗越來越豐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重新獲得健康。

8、白血病,骨髓移植有什麼條件?

病情分析:適宜於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治療中一種新的有效方法是骨髓移植。意見建議:移植的骨髓或來自供體,即所謂異體移植,或來自患者本身,即所謂自體移植。異體或自體骨髓移植有效的前提是細胞抑制劑治療達到完全緩解此外,患者年齡不應超過45歲,年齡較大時並發症發生率高到不能接受的程度。移植要在高劑量細胞抑制劑治療和全身亞致死劑量放射治療後立即進

9、骨髓移植有哪些條件

有適應症和禁忌症(來自《實用內科學》)

與骨髓移植需要的條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