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嬰兒腦骨髓

嬰兒腦骨髓

發布時間:2020-03-18 05:52:41

1、2歲10~12個月寶寶患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該怎麼治療?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冬春季較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其病原菌存在於患者及帶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當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借飛沫由空氣傳播,一般在冬春季流行,2~4月份達到最高峰,5月份後逐漸下降。本病多發生於15歲以下兒童。

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3天,最短為1天,最長7天,感染後本病的發展可分為三期:

上呼吸道感染期

主要症狀為鼻炎、咽炎或扁桃體炎,與其它病原引起者難以鑒別。多數患者感染即中止於此期,不發展為菌血症或腦膜炎。病初即接受磺胺葯或抗生素治療更易如此。

敗血症期

一般起病急驟,突發高熱,伴有惡心嘔吐。幼小病兒易發生驚厥,年長兒可訴頭痛及全身疼痛,關節尤甚。可有冷感,但少寒戰。病兒面容呆鈍、缺乏表情,臉色灰白或發紺。起病數小時後,迅速出現出血性皮疹——淤點,淤點分布不均,多少不等,用手壓不退色,大小不一,可自針尖大至1~2厘米直徑,形態多為星狀,初呈紅色,後發展為紫紅色或擴大為成片淤斑,肩、肘、臀部易於受壓處多見,也可見於口腔黏膜或結膜。

腦膜炎期

大多數患兒在發病24小時左右即出現腦膜刺激症,此時仍有高熱、皮疹、因顱內壓增高患者頭痛加重,嘔吐頻繁,煩躁不安或嗜睡,病重者神志昏迷,或有驚厥。頸項強直,克氏症及布氏症等腦膜刺激症呈陽性。腦脊液可呈典型的化膿性改變,培養基塗片細菌多為陽性。

防治措施

注意住室宿舍衛生,經常通風,以保持新鮮空氣,常曬被褥,注意個人衛生,不帶兒童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流腦葯物預防應限於與患者有密切接觸的易感者,患者周圍的上感病人和皮膚有出血點者。

目前我國多數地區流行菌群仍為A群,且大多數對磺胺葯敏感,故仍可酌情採用。服葯方法為磺胺嘧啶(SD),兒童每日1~2克,1歲以下每日500毫克,連服3天;亦可選用磺胺甲基異惡唑(SMZ),磺胺—6—甲氧嘧啶(DS36)等新合成磺胺葯,服葯時應遵醫囑。

早期診斷和及時恰當的治療是減少本病死亡率、防止發生後遺症的關鍵所在。腰椎穿刺對小兒並無害處,切不可因對腰穿有顧慮而拖延診斷,失去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時機。不可等到出現驚厥昏迷等嚴重症狀時才下診斷,以致治療後出現智力減退、癲癇、四肢強直、腦積水、耳聾或精神異常等後遺症。因此,發病後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2、初生嬰兒(6天左右)抽骨髓對智力和腦力有影響嗎

血液:6個月之後,由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盡,若...

3、嬰兒三十天ct說腦骨髓減低是什麼意思

- 足月新生兒腦CT檢查,說是腦實質密度普遍低。可報告沒有CT值是什麼意思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

4、腦髓,骨髓是在骨頭裡面嗎,將骨頭敲碎,才看得見?

是的
將骨頭敲碎,才看得見

5、為什麼新生寶寶發燒幾乎都要被抽取腦脊髓

40、出塞 王昌齡

與嬰兒腦骨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