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髓 > 骨髓活檢癌細胞

骨髓活檢癌細胞

發布時間:2020-03-17 13:22:40

1、活檢會不會使癌細胞擴散

如今,對待癌症,人們已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輔以治療手段,有些癌症甚至還取得較好的療效。然而,癌仍是威脅人類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之一,人們對其發生的機理尚未完全清楚。因此,談癌色變是一種常見現象。

對於這一處於風頭浪尖的疾病,稍有風吹草動,人們便惶惶不已。而最近,網路上有文章聲稱美國科學家承認手術或放化療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手術或是化療不是治療癌症的常用手段嗎?怎麼適得其反了?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聳人聽聞的大標題觸目驚心

 

想要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得先熟悉下相關知識。

癌症專指惡性腫瘤,主要的治療手段有手術、化療、放療等。其中,手術切除適用於局部治療,較徹底。但是,一旦癌症發病後,癌細胞脫落增殖並且通過血管、淋巴管向周圍轉移就不好辦了。這樣一來,手術後仍會復發,因此,想要通過一刀切治癒癌症不太現實。

這時需要藉助化療或是放療,其中,化療分為全身化療、輔助化療、補救化療等。有臨床證明,放療和化療都可以破壞或者消滅癌細胞,甚至會治癒某些腫瘤患者。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會讓患者承受很大的痛苦,而且在抑制、殺害癌細胞的時候,還會產生副作用,傷害人體的正常細胞和機體功能:有的化療葯物還會引起過敏反應,葯物性發熱等問題,而放療對患者局部組織損傷較大。

“放化療對人體健康細胞有害”這的確是沒有問題的,那麼,放化療到底會不會引發癌細胞的擴散呢?

原文中提及,癌細胞的擴散是由人體內一種名為TGF-β物質引發的,而美國科學家在老鼠身上做實驗發現,患有乳腺癌的老鼠在接受葯物化療或是放療後,體內TGF-β的含量提高,正是這種物質刺激癌細胞向肺部轉移。

但這並不等於說,放化療就會導致癌細胞擴散。

TGF-β的中文名叫做轉化生長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它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因子,人體原本就存在的內源性物質。研究表明,它既有抑制腫瘤的作用,又有促進腫瘤的作用。在抗癌時,TGF-β可以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還能抑制炎症因子和細胞生長因子的表達。然而,它還會通過對細胞周期進行干涉,促進上皮細胞間葉化或是間葉細胞上皮化,誘導血管的生成,增加蛋白酶、細胞外基質沉積物的表達,進而促進癌症的發生。由此看來,TGF-β是牆頭草,抗癌立場並不堅定。有研究表明,在癌簽的病變時期,TGF-β還是很認真地執行著抑制癌前細胞增生的任務,但到了癌症中晚期階段,它就開始助紂為虐,幫助腫瘤遷移。

科學家很早就對TGF-β的雙重作用進行研究。它調節腫瘤的發展人們想弄清它的影響機理,進而激發它的抑癌作用,屏蔽它的促癌作用。但是進展很緩慢,這些研究還只是見諸於理論,並沒有應用於臨床,而在針對TGF-β的研究中,也並沒有顯示手術和化療與癌症轉移的關聯。

更何況,這篇文章轉載的2007年4月9號新華社的一篇報道,而2007年到現在,國內外的醫學界仍沒有停止使用手術或是放化療來治療癌症,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點什麼吧?

至於選擇什麼樣的治療手段,這還得根據病人的情況來制定。無論是化療還是放療,醫生做出的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比如對於晚期的患者,預計其生存期較短,就沒必要接受無休止的放療、化療,這樣只會增加痛苦。不同部位的腫瘤採取的處理方式也不同,比如,肝臟細胞對化療葯物不敏感,因此,對大部分肝癌來說,化療並不是推薦方式,當然,膽管細胞型肝癌等極少特殊肝癌除外。

手術、化療和放射治療仍然是癌症治療的三大手段

 

癌症治療還是要多聽取醫生的建議

說點題外話,我們都知道,惡性腫瘤之所以難對付,是因為它強大的轉移能力以及對緊鄰的正常組織有浸潤能力。如果能較早的判斷它是否轉移對患者意義重大。而TGF-β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目前已有文章顯示,可以利用它給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進行檢測,判斷癌細胞是否轉移。

————————————

參考文獻:

《轉化生長因子TGF-β在腫瘤微環境中的作用》,楊媛、徐靖宇、文國容、庹必光,《遵義醫學院學報》, 2013-02-28;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張連敏

2、我爸爸是癌症晚期,醫生說已經全身擴散,檢查至今還找不到原發灶,可能是做了幾次活檢現在身體越來越差,

我爸也是癌症晚期,醫生說已經擴散到骨髓,但兩家醫院都查不出原發灶。各種檢查做完最後胃鏡做完人已經變的不能開口說話,尿也失禁。就這樣醫生叫我們運回家,兩天後就已經離世,我爸走了還不到半個月,每天心裡一想到爸被病折磨的想起就特傷心。我爸病情太急性了,不然很多人說一種中草葯能讓人吃多活幾年。可惜我爸連水也吞不了。

3、癌症手術或者腫瘤活檢會導致癌細胞在體內擴散嗎?

因為活檢或者手術導致癌細胞擴散的機會非常的低。經過專業訓練的腫瘤醫生手術或活檢時會採取很多嚴格的步驟來避免癌細胞擴散。比如,如果手術中需要切除腫瘤後再切除其他非腫瘤組織,術中都會換器械,避免擴散癌細胞。
參考資料:百度知道日報,《葛森療法治療癌症有效嗎?》 http://.baidu.com/daily/view?id=2085

4、活檢結果是惡性腫瘤為什麼還要抽骨髓

這么小,戒了還來得及。估計是以十七歲開始抽煙,在七十一歲的平均齡里死亡的男人為依據,假定他和一般的癮君子一樣,一天抽煙十五根,他的一生將消耗三十一萬一千六百八十八根香煙。抽煙者平均將比不抽煙的人早死六年半。 吸煙可導致約85%的肺癌死亡;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死亡;75%的食道癌死亡;45%的膀胱癌死亡;30%的宮頸癌和胰腺癌死亡和20%的胃癌死亡。吸煙者的癌症死亡率比非吸煙者高2倍;而重度吸煙者高達4倍以上。 吸煙不但在直接接觸部位(口腔、咽、喉和肺)引起癌症,而且在遠處部位引起癌症。例如,幾乎50%的男性膀胱癌和腎癌死亡是由於吸煙所致,吸煙者患膀胱癌和腎癌的危險性比非吸煙者高2~3倍。美國每年4600例宮頸癌死亡者中30%是由於吸煙所致。

5、做活檢沒有發現癌細胞,是不是就不是癌症。

做活檢沒有發現癌細胞,不能確定不是癌變,還需其它血液檢查。
建議到醫院做全面檢查,做病變部位的核磁共振,腫瘤標志物檢查等。

6、癌細胞為什麼會復制

癌細胞明顯的特徵,就是永無休止的不斷復制,過去多數的科學家都相信,細胞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出了問題,很可能是部份癌症發生的原因,因為重復多次的端粒,會在一次次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減少,一旦染色體末端不再有端粒保護,細胞便進行正常的代謝、老化、死亡.

7、癌症病人化療後(19年8月份)骨髓造血功能喪失如可治療(現輸血紅和血小板治療)?

造血功能衰竭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骨髓造血幹細胞不能正常的增殖分裂,無法生產出正常數量的血細胞,致使病人外周血中出現三系減少的情況,也就是外周血中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都出現明顯降低的情況。造血功能衰竭以後可以採取兩種辦法治療,第一種辦法,對症治療,給病人及時補充紅細胞、血小板。如果白細胞數量減少引起感染,就可以給予抗感染治療。第二種辦法,對因治療,如果是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出現的造血功能衰竭,就可以服用環孢素、康力龍等葯物治療。急性再障還可以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或者應.用骨髓移植治療。如果是化療以後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就需要給予各種刺激因子,包括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等葯物治療。骨髓造血功能差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貧血、感染、出血等症狀。如出現相關症狀,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以明確病因,並進行相應的治療。患者在明確病因前可通過輸注紅細胞改善貧血症狀,也可使用止血葯物使出血停止;如血小板嚴重減少,患者可輸注血小板。此外,患者還需進行各種相關檢查以明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病因,進行相應治療。首先講一下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概念吧,骨髓的造血功能是指機體製造血液的能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也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骨髓生產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能力極度低下,導致了外周血的三系減少,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1.白細胞減少:在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低於3.5×10^9/L,中性粒細胞數目低於1.8×10^9/L,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降低,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反復的出現發熱,嚴重時甚至引起敗血症。2.紅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會引起患者貧血的症狀,比如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耳鳴、心慌、氣短、食慾下降、月經不規律、嗜睡、頭疼、記憶力下降等等。3.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會引起各種出血,表現為皮膚上的出血點,或者片狀的瘀斑,口腔粘膜的出血,牙齦滲血,鼻粘膜出血,嚴重的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或者黑便,泌尿系的出血,表現為血尿,最害怕的出血就是腦出血,這些往往是最危及生命的。以上就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症狀,這個疾病需要做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來確診。最常見的疾病就是再生障礙性貧血,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急性造血功能停滯。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積極的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預防各種感染和出血。

8、是不是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讓做骨髓穿刺就基本確定是癌症了?

癌症一般很少要做骨穿,少在那瞎猜,直接問醫生原因就得了,人真的能被嚇死

9、活檢檢查出是癌細胞,那就一定是癌症嗎

不一定,活檢不一定真實,也許只是炎症

10、如果做了活檢會導致癌細胞擴散嗎?

不會 活檢一旦確診會立即手術 然後化療

與骨髓活檢癌細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