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股骨頭骨折什麼表現

股骨頭骨折什麼表現

發布時間:2021-04-28 23:28:12

1、股骨頸骨折臨床表現有哪些

錯位型股骨頸骨折的診斷並難,老年人有一側臀部著地受傷史,傷後髖部疼痛,活動受限,不能站立,患肢縮短、外旋及內收畸形,大粗隆向上移位。髖前方有壓痛,大粗隆或足跟時,均可使疼痛加重。通過髖關節正側位X線攝片,一般均可明確診斷,並進一步顯示骨折具體類型。
應引起警惕的是無錯痊的嵌插型骨折,往往症狀甚輕微,患肱無畸形,只是在腹肥肉溝或膝部有些疼痛,一般仍可行走,易被誤認為軟組織損傷而漏診。如仔細檢查可發現髖關節活動范圍減少,少被動活動時常出現防禦性肌痙攣。因此,對老年人傷後出現疼痛且活動受限者,均應想到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應拍X線片證實之。如當時未能顯示骨折,而臨床仍有懷疑者,可囑病人卧床休息,兩周後再進行X線攝片檢查,如確有骨折,此時由於骨折局部的骨質吸收,則骨折線清晰可見。有條件者可於傷後進一步行CT檢查,可明確診斷。
股骨頸骨折一旦被確診,應及時固定患肢(包括使用牽引),以減少日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發生率。

2、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股骨頸的長軸線與股骨幹縱軸線之間形成頸干角,平均127°。

兒童的頸干角大於成年人。在重力傳導時,力線並不沿股骨頸中心線傳導,而是沿股骨小轉子、股骨頸下沿傳導,因此形成骨皮質增厚部分。若頸干角大於127°為髖外翻,小於127°為髖內翻。從矢狀面上觀察,股骨頸的長軸線與股骨乾的縱軸線也不在同一平面上,股骨頸有向前的12°~ 15°角,稱為前傾角。髖關節的關節囊較大,從各個方向包繞髖臼、股骨頭和股骨頸。在關節囊包繞的部分沒有骨膜;在髖關節的後、外、下方則沒有關節囊包繞。關節囊的前上方有髂股韌帶,在後、上、內方有坐股韌帶,是髖關節的穩定結構。成人股骨頭的血運來源:股骨頭圓韌帶內的小凹動脈,提供股骨頭凹部的血液循環;股骨幹滋養動脈升支,沿股骨頸進入股骨頭;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是股骨頭、頸的重要營養動脈。旋股內側動脈發自股深動脈,在股骨頸基底部關節囊滑膜反折處,分為骺外側動脈、干骺端上側動脈和干骺端下側動脈進入股骨頭。骺外側動脈供應股骨頭2/3 ~ 4/5 區域的血液循環,是股骨頭最主要的供血來源。旋股內側動脈損傷是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主要原因。

股骨頸骨折分類如下。

(1)按股骨頸骨折線部位分類,頭下骨折、經頸骨折和基底骨折。

(2)按X 線表現分類,內收骨折(Pauwells 角>50°)和外展骨折(Pauwells 角

3、股骨頸骨折會有什麼症狀

股骨頸骨折回答者:劉興志你好,這種情況需要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進行手術治療。股骨頸骨折回答者:劉明如果不做手術可能會永遠拄著雙拐。股骨頸骨折會導致股骨頭壞死、是一個致殘的疾病右股骨頸骨折回答者:劉銘健這么大年齡的話原則上是需要股骨頭置換的,只要身體能夠耐受即可。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分析的股骨頸骨折的分型有哪幾類回答者:林大夫按股骨頸骨折部的形態分為嵌入型和錯位型骨折。這兩型股骨頸骨折的骨折線可表現為緻密線和/或透亮線。緻密骨折線表示兩骨折端的骨小梁有重疊嵌插,而透亮骨折線則意味著兩骨折端有分離。另外,接骨折部位又可分型為:頭下型:骨折線位於頭頸交界處;經頸型:骨折線位於股骨頸的中段;基底型:骨折線位於股骨頸底部,大部分位於關節囊外;頭頸型:骨折線上端在頭下,下端在股骨頸的中部,此型骨折近端的血供不好,不易癒合。

4、骨折股骨頭壞死有什麼症狀?想自己初步看看是不是,謝謝。

自己去醫院看看

5、發生股骨頸骨折有何症狀?

老年人跌倒後,髖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即考慮有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患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患髖疼痛,足跟縱向叩擊痛,腹股溝韌帶中點下壓痛。腫脹一般不明顯。有移位骨折病人,一般不能站立或坐起,無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人,傷後仍能行走,最後確診依靠X線片或CT檢查,對線狀或嵌插骨折尤為重要,及時注意骨折類型及移位程度。跌倒時,髖關節旋轉內收,臀部先著地,而造成股骨頸骨折,骨折後由於脈絡受損,氣血凝滯,阻塞經絡,不通則痛;活動時由於骨折端刺激臨近的經脈,使疼痛增加,故直接按壓骨折處壓痛明顯,在傷肢遠端做縱向叩擊,沖擊力傳至骨折端時亦產生疼痛。受傷之後,脈絡受損,血隘脈外,離經之血停積於皮下、廢理之間,一時不能消散,故髖關節腫脹。骨折後傷及筋脈,筋脈受損,束骨不利,故肢體失去杠桿和支柱的作用,產生劇烈疼痛、筋內痙攣、組織破壞則活動功能障礙,不能站立行走。由於骨折後肌筋牽拉使斷端移位,故患肢縮短。或因年老體弱,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而出現氣短、面色蒼白、神色憔悴、倦怠懶言、舌談白、脈細弱等症狀。

6、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⑴臨床表現病人有絆倒病史,傷側下肢呈外旋畸形,患髖有壓痛,下肢不能活動。檢查發現患肢縮短,Bryant三角底邊縮短,股骨大轉子頂端在Nelaton線之上,嵌插型骨折的病人仍能行走,疼痛較輕,但必有外旋畸形,有軸上叩擊痛⑵治療①外展骨折而無明顯移位的嵌插型骨折,可用持續皮牽引6-8周,3個月後可考慮扶杖行走②內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可行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65歲(或60歲)以上病人的股骨頭下骨折,有移位或旋轉者,發生股骨頭血循環破壞性壞死的機會較高,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對年齡過大,體力差,或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可行皮? 或卧床休息3個月後扶杖行走③兒童和青壯年的股骨頸骨折,多需手術復位內固定,且不宜負重過早

7、股骨頭的臨床表現都是什麼呢?

大部分股骨頭壞死病人患病時年齡不大,在30-40歲之間 ,股骨頭壞死最後嚴重破壞股骨頭,髖關節,有明顯的致殘作用。通常認為在大多數病例即使早期診斷、及時手術也不能改變病人命運,但是手術可以延緩病程發展速度,推遲作全髖關節置換的時間。多數研究表明,不做手術治療病程發展的風險要比手術治療的風險高 。股骨頭壞死早期治療和晚期治療效果有比較大的差別。
由於股骨頭骨壞死病人患病相當長時間以後才出現症狀,症狀慢慢出現,一開始可能時有時無。大多數病人起初常常被誤診為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等到出現明顯髖部疼痛、活動受限、跛行,想到股骨頭壞死去拍片確診時往往已經出現大面積壞死或塌陷,延誤了治療時機。因此認識壞死早期症狀是早期發現壞死的關鍵之一。美國股骨頭壞死基金會網站主頁就專門提出「首先出現的症狀」這一節: 「不幸的是許多骨壞死病人患病相當長時間後才出現症狀。一開始常在活動時感覺患病關節疼痛或刺痛,症狀緩慢出現,一開始可能時有時無,有時疼痛突然發生。隨著病情發展疼痛加劇,關節僵硬並不能活動。髖關節發病最常見,常感覺腹股溝疼痛」。
股骨頭壞死的早期診斷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熟悉股骨頭壞死的臨床表現對於早期發現壞死非常重要。病人出現症狀才來找醫生,醫生如果不明了股骨頭壞死的症狀就不會想到股骨頭壞死,就不會做必要的檢查,就會延誤診斷。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文獻上只是認為壞死臨床症狀主要為腹股溝疼痛,偶爾臀部疼痛,疼痛位於深部 、悸痛,行走時加劇,有時夜裡疼痛明顯。通常患腿在屈曲和伸直時內旋均受限,腿伸直被動內旋時特別疼痛,常出現跛行。 其實這些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症狀,對於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幫助不大。
我們經過仔細調查發現股骨頭壞死有特徵性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五點:
1、起動難。在椅子上坐的時間長了起來走路時,走頭幾步特別不舒服,走幾步以後就好。
2、走不遠
3、膝關節酸痛
4、翹二郎腿或穿襪子困難
5、腿左右分開困難
早期病例僅僅出現起動難,出現頭三條表現是典型表現,出現第4、5條表現時股骨頭已經塌陷。不過也有一些例外情況,就是股骨頸骨折作過內固定後發生壞死的病人,膝關節酸痛不明顯。少數叫做靜息髖的病人即使股骨頭有塌陷、關節間隙明顯狹窄也僅僅出現跛行而無其他症狀。一小部分青年人股骨頭輕度塌陷時不一定出現穿襪子困難。了解這些特點,對於早期發現壞死以及判斷壞死程度有一定幫助,關鍵是提高對股骨頭壞死的警惕性。另外一個問題在於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疾病,即使確診這些疾病也不能排除並存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只要有壞死的症狀就要檢查髖關節,通常檢查的順序是平片、CT和磁共振。我們認為隨著數碼照片的普及,與醫生認識的提高,不久以後絕大多數病人使用平片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

8、股骨頸骨折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症狀老年人跌倒後訴髖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應想到股骨頸骨折的可能。
2.體征
(1)畸形:患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髖部除有自發疼痛外,移動患肢時疼痛更為明顯。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打時,髖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常有壓痛。
(3)腫脹:股骨頸骨折多系囊內骨折,骨折後出血不多,又有關節外豐厚肌群的包圍,因此,外觀上局部不易看到腫脹。
(4)功能障礙:移位骨折病人在傷後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無移位的線狀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在傷後仍能走路或騎自行車。對這些病人要特別注意。不要因遺漏診斷使無移位穩定骨折變成移位的不穩定骨折。患肢短縮,在移位骨折,遠端受肌群牽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變短。
(5)患側大粗隆升高,表現在:①大粗隆在髂-坐骨結節聯線(Nelaton線)之上②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縮短,短於健側。
股骨頸骨折分類方法有多種,概括起來可分為3類:①根據骨折的解剖部位。②骨折線的方向。③骨折移位程度。
①按解剖部位分型:許多作者曾根據骨折的解剖部位將股骨頸骨折分為3型: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其中頭下型和經頸型屬於關節囊內骨折,而基底型則屬於關節囊外骨折。頭下型是指位於股骨頸中部的骨折,基底型是指位於股骨頸基底部與粗隆間的骨折。Klenerman、Garden等人認為在X線片上由於投照角度不同,很難區分頭下型與經頸型。Klenerman、Marcuson及Banks均認為單純的經頸型骨折極為罕見。由於經頸型骨折發生率很低,各型X線表現受投照角度影響很大,目前此類分型已很少應用。
②按骨折線方向分型(Pauwels分型):1935年,Pauwels根據股骨頸骨折線的方向將股骨頸骨折分為3型:Ⅰ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30°;Ⅱ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50°;Ⅲ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70°。Pauwels認為,夾角越大,即骨折線越垂直,骨折端受到剪式應力,骨折越不穩定,不癒合率隨之增加。該分型存在2個問題,第一,投照X線片時股骨頸與X線片必須平行,這在臨床上難以做到。病人由於疼痛等原因,在攝X線片時骨盆常發生傾斜,而骨折線方向便會改變。同一股骨頸骨折,由於骨盆傾斜程度的不同,在X線片上可以表現出自PauwelsⅠ型至PauwelsⅢ型的不同結果。第二,Pauwels分型與股骨頸骨折不癒合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無明顯對應關系。Boyd、George、Salvatore等人發現在140例PauwelsⅠ型病人中不癒合率為0,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13%。295例PauwelsⅡ型的病人中不癒合率為12%,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33%。在92例PauwelsⅢ型的病人中,不癒合率僅為8%,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30%。由於Pauwels分型受X線投照影響較大,與骨折不癒合率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缺乏對應關系,目前較少應用。
③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Garden根據骨折移位程度,將股骨頸骨折分為4型(1961)。Ⅰ型不全骨折,股骨頸下方骨小梁完整,該型包括所謂「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無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該型骨折X線片上可以看到骨折遠端上移、外旋,股骨頭常後傾,骨折端尚有部分接觸;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該型骨折X線片上表現為骨折端完全無接觸,而股骨頭與髖臼相對關系正常。Garden分型中自Ⅰ型至Ⅳ型,股骨頸骨折嚴重程度遞增,而不癒合率與股骨頭缺血壞死率也隨之增加。Garden分型在國際上已被廣泛應用。Frandsen等人對100例股骨頸骨折分別請8位醫生進行Garden分型,結果發現,8位醫生分型後的相互符合率只有22%。對於移位與否的爭議佔33%。由此可見,Garden分型中移位的判斷與主觀因素有密切關系。Eliasson等人(1988)建議將股骨頸骨折簡單地分為無移位型(GardenⅠ、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Ⅳ型)。
④AO分型:AO將股骨頸骨折歸類為股骨近端骨折中的B型。
B1型:頭上型,輕度移位。①嵌插,外翻15°②嵌插,外翻<15°。③無嵌插。
B2型:經頸型,①經頸部基底。②頸中部,內收。③頸中部,剪切。
B3型:頭下型,移位。①中度移位,內收外旋。②中度移位,垂直外旋。③明顯移位。
【診斷】
外傷史,髖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患肢典型的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患側大粗隆在Nelaton線之上,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較健側縮短,X線片及CT檢查,能確立診斷。

9、股骨頭骨折

第1個問題
股骨頸骨折分3種:頭下型 頸干型 基底型
其中頭下型最容易出現股骨頭壞死,基底型最不容易出現股骨頭壞死,頸干型
界於兩者之間。
你爸爸屬於哪型,你查看一下X光報告就知道,裡面有描述,如果沒描述,說明那醫生是垃圾。
其實股骨頭壞死不是由哪型骨折決定,而是由股骨頭的營養血管是否斷裂或損傷決定,只是頭下型更容易損傷血管。

第2個問題
骨折固定用的釘大多分2類:可吸收釘 不可吸收釘
可吸收釘是用高分子碳纖維製作,價格昂貴,手術後不需要取出。
不可吸收釘為金屬鋼釘,多數為鈦合金的,也有普通合金的,及其他合金的。
進口鈦合金的鋼釘,親和性較好,不取出也可,
普通合金的鋼釘一定要取出,
不知你爸用的是哪種鋼釘,除可吸收釘外,其餘鋼釘對人來說,均是較強的異物,如果你爸用的是不可吸收釘,我的建議是:取出。

與股骨頭骨折什麼表現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