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頸手術換哪種好些?
49歲,非常年輕,建議使用進口人工髖關節。強生、link、史賽克、捷邁、施樂輝等品牌都是世界著名產品,在中國都有銷售。價格在15000-30000元。
純粹國產的關節質量也可以,但是某些關鍵技術相對於進口產品還是有一定差距。用於老年病人是沒有問題的。對於60歲以下的年輕病人不推薦使用。
還有國外公司在中國生產的人工關節,價格介乎於進口關節和國產關節之間。可以選用。如:瑞士品牌「普魯斯」,國外獨資在北京生產。
人工髖關節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使用骨水泥粘接的,適用於老年病人,價格低一些,手術以後很快可以下床活動。國內產品與國外產品之間差別不是很大。
還有一種屬於生物固定技術,或者叫做「骨長入」技術,植於人體以後,骨骼生長進入關節假體表面的微孔,長期療效比較好,發生松動的可能性會少一些,適合於60歲以下的年輕病人。價格比較高。加工技術要求高,國內產品難以取代,大部分採用進口關節。
估計樓主的媽媽可能需要後面這種產品。價格在25000至30000元。
建議聽取醫生的意見,因為不同公司的產品設計有細微差別,醫生習慣了使用某一種產品以後,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使用熟悉的產品對手術療效有好處。
國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總的花費差不多要50000多美元,關節假體的費用在裡面只佔不到1/10。大部分是支付了骨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的人力費用,因為國外醫生薪水高嘛。而國內一個人工關節手術30000—50000人民幣,其中2/3是用於關節假體費用,手術費和麻醉費只佔1/3。
2、【高分】去北京 309醫院 做股骨頭置換手術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手術前要做好備份,准備大小各一的人工股骨頭,選擇大小相近的人工股骨頭,放在患髖同一平面攝X線片,據此選擇
3、股骨頭更換手術要幾小時
人工股骨頭種類很多,設計在不斷改進,材料也在不斷改進。目前常用的是Moore型,相當於國產Ⅱ型;Thompson型,相當於國產Ⅰ型。Moore型可保留充足的股骨距,柄孔中可植骨,臨床較常用。對股骨距小者可用Thompson型。人工股骨頭置換具有關節活動好,下床早的優點。但並發症不少,主要有4種:感染、脫位、松動和假體柄折斷,處理上較困難。所以,雖然這僅為人工半關節置換,仍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
意見建議: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內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牽引1~2周,防止內收、外旋以免脫位。以後改用矯正鞋於同樣體位2~3周。
2.術後應用二聯或三聯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靜脈聯合用至體溫平穩,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應超過72小時,24小時引流量少於20ml後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規拍X線片,檢查人工股骨頭在髖臼內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5.術後應即活動未固定的關節,作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以防深靜脈栓塞。2~3日後可起坐,逐漸增大主動和被動范圍;術後10日拆線;術後3~4周可持拐下地。半年內應在持拐保護下行走,鍛煉過程可輔以理療。棄拐後仍應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損傷。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現應及時隨診治療。用生物學固定的病人,在術後6周內宜在床上鍛煉,以便骨組織長入表面微孔。然後再持拐由不負重而逐漸加大負重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
6.嚴格定期隨診每2~3個月1次,以便指導鍛煉。定期攝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發症,如有疼痛、炎症,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X線片檢查應注意觀察有無骨與骨水泥、與柄間透亮帶,柄折斷,骨水泥折斷,柄端與髓腔內側的關系,假體下沉,股骨距吸收,股骨上端內側骨水泥裂開,骨質吸收等
如果手術後處理不當都會導致疾病的復發;這也是很多患者擔心的;以為是醫院的治療不到位。
4、在中國更換股骨頭手術需要什麼樣的價格 材料有哪幾種
5種
5、就是做手術切下來的東西都哪去了??比如我大娘前些日子做了換股骨頭的手術,那麼請問被股骨頭怎麼處
醫用廢物
6、股骨頭置換術採用什麼材料好?有什麼危險?
髖關節置換術後護理
①老年病人術後護理特點。髖關節人工關節置換術大多是老年病人,老年病人全身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臨床上以心肺功能低下尤為明顯,長期卧床易發生心肺疾患。手術中接受了相當多量的輸血和補液,所以術後要嚴密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尿量、中心靜脈壓、嚴格控制輸液量和滴速。為預防肺部並發症,麻醉清醒後就可以給予頭高位45°,使病人有較好的通氣量。術後3~5日給半坐卧位,定期協助病人更換體位,幫助搬動患肢,翻身拍背,以利肺部分泌物的引流,並鼓勵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預防肺部感染。
②基礎護理。預防褥瘡,保護骨突部位,用海綿、軟枕分墊臀部、下肢。使其卧位舒適,同時鼓勵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預防便秘。
③體位。術後髖關節多需作下肢皮膚牽引,置於外展中和旋轉位,用硬的三角形枕頭,固定在兩下肢之間,以避免病人在蘇醒過程中發生髖關節極度屈曲、內收、內旋,而造成髖關節脫位。三角形枕頭可固定5~14日,它的利用,特別有利於各非手術側卧位,患肢膝關節和小腿下放置棉墊,以避免皮膚和神經乾的不必要的壓迫。搬運病人及使用使盆時要特別注
意,應將骨盆整個托起,切忌屈髖動作,防止脫位。如果病人發生劇烈的髖關節疼痛,肢體變得內旋或外旋位時,應立刻報告醫生,進一步明確有無脫位的可能。
④
栓塞性靜脈炎觀察護理。術後患肢腫脹、疼痛、淺靜脈曲張,體溫多不超過38.5℃,常有輕度全身性反應時,應警惕深靜脈栓塞的可能及時報告病情。
⑤功能鍛煉:術後2~3周病人可扶雙拐下地(不負重),以後6周扶單拐3個月後可脫拐行走。
⑥
出院指導:
A
繼續進行屈髖操練,術後6周時,髖關節屈曲可達90°。
B
側卧位時,兩膝間放置2隻枕頭,不允許向手術側肢體側卧位。
C日常個人衛生,如上廁所、洗澡等,應避免髖關節過度屈曲,不坐低凳,若有胸痛、小腿胩脹,髖部紅腫或切開部位出血或流膿,或尿路感染等應及時就醫。
D
術後6周復查,攝X片,觀察假體松動或位置有無改變,如果病人情況良好,應鼓勵病人增加活動量,特別加強髖關節外展肌,屈髖、屈膝肌的操練。但必須避免髖關節遭受應力,如爬梯、跳、跑、提重物等。
E
手術後因肺炎、齲齒、尿路感染等引起菌血症,從而導至髖關節晚期感染的發生,因此全髖術後病人如需拔牙或泌尿生殖系統手術等任何可能引起菌血著的情況,均應給予預防履抗生素治療,並要嚴密觀察髖關節有無任何感染症狀。
F
體肥胖的病人要適當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