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又叫股骨頭壞死?有區別嗎?
在股骨頭壞死的命名上也不統一,有稱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非創傷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特發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等,這些主要是根據病因或病理命名的。
2、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治療
你好,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一般是由於髖關節活動量過大等原因造成的。
意見建議:建議能夠在日常生活過程中,避免長時間站立,避免走路過多,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下地活動時可以拄拐,以減輕髖關節的負重,給予髖部以推拿,針灸,拔罐,微電流刺激等治療。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症狀。
3、缺血性股骨頭壞死和無菌性股骨頭壞死有什麼區別?
股骨頭壞死全稱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屬骨壞死的一種,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股骨頭局部血運不良,從而進一步缺血壞死致骨小梁斷裂,股骨頭塌陷的一種病變,股骨頭壞死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兒童及35--65歲最多,男女比例4:1,股骨頭壞死以髖關節疼痛、跛行為主要臨床表現。疼痛多呈漸進性,早期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拍CT、X光線時被發現。也可最先出現髖關節或膝關節疼痛,在髖部又以內收肌痛(大腿根痛)出現較早,疼痛可呈持續性或間歇性。如雙側病變可出現交替性疼痛,患者髖關節活動受限,以外展和內旋受限為主,所以患者表現為不能盤腿,上下自行車困難,嚴重的患者髖關節屈伸受限表現為不能下蹲,彎腰不便,大便時需藉助大便器。 X光平片是診斷股骨頭壞死的基本方法。常規要拍攝骨盆正位和蛙式位片,在X片上股骨頭壞死早期骨質正常或僅見骨小梁模糊和散在骨質疏鬆,病情進一步發展可見局部囊性變。骨紋理稀疏,骨小梁中斷紊亂或見小塊骨密度增高的死骨塊,之後可見股骨頭中心大塊密度增高陰影,壞死范圍小於全股骨頭1/3為局部壞死;大於1/3小於2/3為大部分壞死;大於2/3為全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壞死在X光片上可出現「新月征」、「雪杯征」、「鳥嘴狀」改變及關節出現半脫位狀等。
4、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治療的時間相對比較長,如果是保守治療可能還需要18到24個月的治療時間,以及要定期復查影像學看一下股骨頭缺血是否有改善。一般進行手術治療可能需要住院2到3周左右的時間。而且手術過後還要進行個人的護理以及康復訓練,康復治療改善症狀。
5、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鑒別診斷
對具有類似的X線改變或MRI改變的病變,應注意鑒別。
1.具有類似X線改變疾病的鑒別診斷
(1)中、晚期骨關節炎 當關節間隙變窄,出現軟骨下囊性變時可能會混淆,但其CT表現為硬化並有囊形變,MRI改變以低信號為主,可據此鑒別。
(2)髖臼發育不良繼發骨關節炎 股骨頭包裹不全,髖臼線在股骨頭外上部,關節間隙變窄、消失,骨硬化、囊變,髖臼對應區出現類似改變,與本病容易鑒別。
(3)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關節 常見於青少年男性,多為雙側骶髂關節受累,其特點為HLA-B27陽性,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甚至融合,故不難鑒別。部分患者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可合並AVN,股骨頭可出現塌陷但往往不嚴重。
(4)類風濕關節炎 多見於女性,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常見股骨頭關節面及髖臼骨侵襲,鑒別不難。
2.具有類似MRI改變疾病的鑒別診斷
(1)暫時性骨質疏鬆征(ITOH) 可見於中年男女性患者,屬暫時性疼痛性骨髓水腫。X線片示股骨頭、頸甚至轉子部骨量減少。MRI可見T1加權像均勻低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范圍可至股骨頸及轉子部,無帶狀低信號,可與本病鑒別。此病可在3~6個月內痊癒。
(2)軟骨下不全骨折 多見於60歲以上老年患者,無明顯外傷史,表現突然發作的髖部疼痛,不能行走,關節活動受限。X線片示股骨頭外上部稍變扁,MRI的T1及T2加權像顯示軟骨下低信號線,周圍骨髓水腫,T2抑脂像顯示片狀高信號。
(3)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 多發於膝關節,髖關節受累少見。累及髖關節的特點為:青少年發病,髖部輕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關節活動輕度受限。CT及X線攝片可顯示股骨頭、頸或髖臼皮質骨侵襲,關節間隙輕、中度變窄。MRI示廣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號均勻分布。
(4)股骨頭挫傷 多見於中年有髖關節外傷史患者,表現為髖部痛及跛行。MRI位於股骨頭內的T1加權像中等強度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內側較多。
(5)滑膜疝 此為滑膜組織增生侵入股骨頸部皮質的良性病變,MRI示T1加權像低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的小型圓形病灶,多侵襲股骨頸上部皮質,通常無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