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需了解——生物型股骨頭
股骨頭置換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水泥型,一種是生物型,而且如果是全髖置換的話,兩者可以混用,60歲以上的老人一般建議用水泥型的,像你母親今年44歲,應該是年紀比較輕的,建議用生物型的,比水泥型的要好,因為人有個體差異,手術質量也不見得一樣,所以不太好說能用幾年,這樣的股骨頭一般可以用十幾年左右,到時候可以翻新!
2、股骨頭,膝關節
1.做股骨頭置換術
2.膝關節正側位片
3、生物:關節名稱
肩關節
由於關節囊包圍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盂而成。因肱骨頭的關節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關節盂小而且淺,加上關節囊松而薄,所以,肩關節活動靈活,是全身易脫位的關節之一。
肘關節
是一個復關節,由三個關節共居同一關節囊而成。
(1) 肱尺關節:是肘關節的主關節,有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可展伸140度。
(2) 肱橈關節:由肱骨小頭和橈骨的關節凹構成。只能作曲伸和迴旋運動。
(3) 橈尺近側關節:由橈骨環狀關節面與骨上端的橈切跡構成。
伸肱時,前臂與上臂不在一條直線上,前臂與上臂之間形成一開向外側的角度,這個角叫提攜角(男性約為165度,女性約135度)。
橈腕關節
由橈骨的腕關節面與舟、月和三角骨構成,可做曲伸、內收、外展和環轉運動。橈腕關節與腕間關節共活動的范圍是:屈最大,約90度,伸45度,內收40度,外展20度,環轉度極小。
腕掌關節
有下排腕骨與掌骨構成。除拇指腕掌、小拇指掌關節能做屈伸、收展、對掌及環轉(僅拇指腕掌關節有)等運動外,餘三個腕掌關節基本不動。
髖關節
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由於髖臼較深能容納股骨頭的2/3,而且髖關節囊及周圍的肌肉又比較強厚,因此,穩固性比肩關節大。髖關節脫位也僅次於肘關節和肩關節。
膝關節
由股骨下端的關節面,脛骨上端的關節面和髕骨關節面構成。滑膜腔被兩條交叉韌帶分割。前、後兩條交叉韌帶尚有防止脛骨前、後移位的作用。膝關節內有月牙狀的關節盤,叫半月飯,其內側大,外側小。當膝關節半屈於內旋或外旋位時,突然的強力伸膝運動,可使半月板損傷。膝關節囊堅韌,關節囊的前壁有髕骨和髕韌帶;兩側有脛、腓側副韌帶;後放有斜韌帶加強。
踝關節
由脛骨下端及內踝、腓骨外踝與距骨構成,屬於滑車關節。踝關節負重最大,關節面較小,但踝關節囊有韌帶加強,內側韌帶從內側將內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因踝關節周圍韌帶強而有力,以致在踝扭傷時,即使內外踝發生了骨折,韌帶尚未受損。
4、生物關節在哪裡
骨與骨相交的地方
5、請問專業人士,股骨頭壞死手術分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嗎?有什麼區別呢?
股骨頭壞死治療時換全髖關節時分生物型,混合型,骨水泥型
區別是 就是用骨水泥與不用骨水泥
生物型下地行走的時間至少要一個月以上
骨水泥型一般術後不覺得疼痛時就可以下地行走(術後兩天)
6、生物抦股骨頭和烤瓷股骨頭是一回事么
生物抦股骨頭和烤瓷股骨頭是一回事
將選用的股骨頭直接安放在髖臼內,測試是否合適。應與該頭臼大小一致,活動自由,在拔出髖臼時有一定的負壓。國產Ⅱ型人工股骨頭的柄上有兩個孔供植骨或骨水泥強化固定用。因此,插入髓腔內的假體柄可用填塞植骨或骨粘固劑(骨水泥)兩種方法固定。在固定之前,應先將人工股骨頭柄試行插入髓腔,復位到髖臼中,檢查假體安放位置及人工關節活動范圍是否合適,如有不當應予補救後再作最後固定。⑴植骨固定:用股骨頭把持器固定人工股骨頭外側孔,保持15°的前傾角,將人工股骨頭頸部長軸順股骨頸切骨面長軸安放,用力將人工股骨頭插入髓腔,最後的部分應用錘入器將其慢慢錘入[圖1⑻].錘入過程中將松質骨塊嵌入假體柄的孔內,以期植骨與骨幹癒合而固定。最後錘至股骨距恰好托住人工股骨頭底面內側為止。
7、骨關節的組成(初二生物)
間接連接又稱關節。骨關節由相鄰的骨之間借結締組織構成的囊相連。相對的骨面之間有腔隙,腔內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動幅度較大,每個關節都有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某些關節還有韌帶、關節盤和半月板等輔助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