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漢同濟醫院骨科用3d列印治療股骨頭壞死髖臼發育不良引起的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置換可以用3D列印進
植入物是可以置換的。3D列印植入物和3D列印醫療導板在很多家醫院都已經使用,且有很多相關的成果案例,這些在網路上都可以查詢得到。3D列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是一個重大突破,解決了很多醫療難題,值得推崇。
2、紀錄片《創新中國》主要講了什麼?
《創新中國》是一部講述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紀錄片。它關注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聚焦信息技術、新型能源、中國製造、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與海洋探索等前沿領域,用鮮活的故事記錄當下中國偉大的創新實踐。
劇集目錄:
第一集 信息
「0」和「1」建構起一個嶄新的世界,信息和數據無處不在,在線互聯無往不利,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信息革命。在中國,炙手可熱的信息領域,正在引發巨大的社會變革。
從偏遠山村到現代都市,從古老的傳統行業到新銳的試驗場,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量子通信……最熱點的領域探索帶來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我們將看到創新力量引導的數字變革以及它所描摹的未來圖景。
第二集 能源
煤能夠變成石油嗎?太陽能夠被人造出來嗎?人體能成為發電機嗎?
最大膽的嘗試、最新型的能源,都將在這里展示。思考世界能源危機、面對審時度勢的考驗,中國人在世界能源領域不讓責任與擔當。以東方智慧結合現代科技,創新精神推動能源變革,正在為中國,也為世界打造一個充滿動力的未來。
第三集 製造
現代人的生活是「製造」出來的。從簡單的製造到真正的「智」造,中國人已經加入到爭奪未來的賽跑!機器、生產以及產品,一切都在被重新定義。
傳統製造業將走向何方?透過紛繁復雜、不斷升級的技術和發明,我們正在把握製造前行的脈搏。在這一集你不僅看到世界上最薄的玻璃、最靈活的機械手臂,還有努力堅守與執著奮斗的精神!
第四集 生命
生命,有時候可以簡化成一個化學公式。
人類正是在對生命的認知中,獲得智慧和力量。在有限的地球上生存,如何攻克疾病、延長壽命?怎樣收獲更多的糧食、戰勝飢餓?能不能創造出嶄新的物種?中國科學家大膽探索、小心求證,創新在生命科學領域製造出一個又一個驚喜。
第五集 空海
無數星辰構建的廣袤空間,始終神秘莫測。
海洋的幽暗深處,孕育著不為人知的生命。
從製造「天宮」到化身「蛟龍」,中國人夢想飛向太空,也在努力探索深海。如何才能抵達11000米的海洋最深處?什麼樣的空間站能幫助中國人登上月球甚至探索火星?
在對於空間和海洋的探索中,創新引領夢想、塑造超越,也帶來自豪與信心。探索者無畏,必將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在大海與星辰的方向。
第六集 潮起
從科學家到創業者,從基礎科學到工程建設,從政府到企業,這是一個萬眾創新的時代。故事發生在長城腳下世界最深的地鐵站,也發生在瀕臨倒閉的製造車間;世界上最聰明的公司夢想開發另外一種智慧,中國最老牌的經濟特區也在醞釀新的騰飛。
熱情與活力,無所不在。那些推動中國創新的精神與面貌,時時浮現;那些影響未來的深刻改變,正在中國發生。
拍攝過程
《創新中國》在影片拍攝期間,聯系了國內頂級科研團隊,復原了和央視紀錄頻道淵源深厚的已逝播音員李易的聲音,為紀錄片配音。這一舉動,既充滿著電視人的情懷,是對李易的致敬和懷念,更是對創新精神的最好詮釋。
弘揚創新精神、鼓舞創新者,是《創新中國》紀錄片的核心價值觀。「講好創新故事」幾乎成了創作團隊的口號,而這並非易事。「創新,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激動人心。
現在我們才發現,科技領域的故事並非人們認為的那樣平淡而刻板,恰恰相反,它們都是紀錄片最好的題材」總導演史岩如此解說,「我們通過製作《創新中國》,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創新者的艱辛。有時候,堅持比創意更重要。」製片人徐歡透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創新中國(央視大型紀錄片)
參考資料來源:央視網-紀錄片《創新中國》-頂級首播_紀實台
3、3d列印股骨頭壞死中國哪個地方可以做
?
4、請問股骨頭(置換)可以3D列印么?如果可以,費用是多少?謝謝。
現在的置換 主要是通過 CT骨重建資料,發到工廠,然後進行重新建模!價錢一般都三萬左右吧!
5、中國哪家上市企業研究3d列印技術最好
3D列印技術上市公司
一個塑料玩具、一個金屬螺絲釘甚至一件雕刻、一個景觀,只要你能想到的,似乎都可以通過3D掃描,然後進行列印,列印出來的成品和原品除了在比例上可能做一些微調,外形幾乎一致。
今年以來,有關3D列印的消息層出不窮,相關概念股也是反復被炒作。但近日,製造業大佬、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對外表示,他不看好3D列印技術,3D列印只是「噱頭」。與此同時,A股市場上「3D列印」的概念炒作也逐漸退熱。未來,3D列印概念股的賺錢機會何時出現?在市場理性認識3D列印後,哪些個股有望再度跑出?這些都將是「冷卻期」里我們可以提前做的功課。
3年內有望實現上百億元產值
「上上個世紀的思想,上個世紀的技術,這個世紀的市場」,3D列印技術在沉寂多年之後重新火爆起來,並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經濟學人》雜志甚至將3D列印技術看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之一。今年「兩會」期間,科技部有關人士曾表示,3D列印戰略規劃正在制定中。
在國外,已經有用3D列印零部件再組裝的產品,有消息稱,松下電器公司正在計劃將可高效生產樹脂和金屬部件的3D列印機應用於家用電器製造生產。3D列印機將被用於製作家電模具,可望將生產成本降低30%左右。除了模具之外,玩具、醫療、牙科、首飾珠寶等行業是3D列印增長最快的市場。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京東商城日前已推出了幾款個人用3D列印機,價格在14999元到39999萬元不等,配套的ABS塑料售價為699元/件。這台奇妙的機器大小和一台微波爐差不多,單次可列印如籃球大小的物品。淘寶網最便宜的3D列印機售價僅為2000多元。京東商城方面表示,目前購買3D列印機的用戶多以個人用戶為主。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3D列印機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桌面級、工業級和生物醫學級。桌面級3D列印機是3D列印技術裡面最簡單、科技含量最低,而且是未來最有可能在大眾中得到普及的3D列印機,主要是滿足設計、創意類行業需求。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近日指出,我國將在3年內正式啟動至少10個3D列印創新中心,發展500家傳統企業進入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3年內有望實現上百億元產值。這也為國內廠商在投資領域中提供了新契機。www.southmoney.com
目前無法應用於大量生產
不過,在外界將3D列印技術描述得神乎其神的時候,業界對3D列印技術的認識則越來越理性。郭台銘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3D列印絕不等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只是噱頭而已。他甚至還放話:「如果3D列印真有用,我的『郭』字倒過來寫」。
對於不看好3D列印的原因,郭台銘稱,受材料的限制,此項技術無法大量用於商業用途。例如,3D列印可以製造出電話,但只能看不能用;3D列印商品不能加入電子元件,無法形成電子產品的量產。
雖然企業家的話永遠不要盡信,但郭台銘的表態,反映了一個現狀。記者發現如今市面上大部分3D列印技術還停留在一些小物件的列印上,比如杯子、鞋、人體塑像等,僅發揮了3D技術一小部分的力量。而將3D列印技術涉及到工業和製造業等領域如飛機、坦克等,更多仍停留在人們的想像階段。
著名的做空機構香櫞研究(Citron)今年2月14日就曾公開指稱,3D列印公司的股票價格過高,產業還在前景不明的萌芽期間,不該享有如此高溢價。受此影響,3家美國3D列印概念上市公司3D系統公司、Stratasys和ExOne當日股價分別下跌4.36%、6.08%和2.96%。
Stratasys創始人斯科特·克倫普日前在北京展示最新的技術和設備時坦言,3D列印的確更適合一些小規模製造,尤其是高端的定製化產品,比如汽車零部件製造。雖然現在主要材料還是塑料,但未來金屬材料肯定會被運用到3D列印中來。
鏈接
國外巨頭瞄準低端市場
郭台銘的言論代表了大規模製造企業對3D列印的一種務實態度。確實,在原材料、成本等問題面前,3D列印設備正逐漸從浮華中往務實轉變。
近期,Stratasys收購了桌面3D列印設備廠商Maker- Bot,收購交易將於今年三季度完成,收購完成後Stratasys 將推出單價5000美元以下的3D列印機,拓展普通消費者的市場。值得一提的是,Stratasys本身就有桌面級3D列印機產品,但價格較貴,在1萬美元左右。收購MakerBot 意味著它開始重視入門級市場(Makerbot的Replicator 2的價格在2000美元左右)。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一家「高端」公司產品線向低端擴展,即使不意味著高端業務遭遇瓶頸,至少也說明高端的日子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過。
市場
3D列印股價調整充分後值得關注
二級市場上,由於3D列印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去年就有相關個股被資金追逐。如被市場認為與3D列印關系密切的大族激光,去年8月末曾錄得兩漲停,之後雖然市場整體陷入調整,但股價卻並未跟隨創下調整低點,顯示資金對其十分關照。而在市場見底後,股價仍繼續上漲。即便近期雖市場回調後,今年以來累計漲幅仍高達36.80%。
6、國內3D列印機那個品牌最好?
國內3D列印機的品牌有很多,創想三維家的產品就很不錯。深圳市創想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地設有多家分公司,並與多所高校合作建立產學研教學實習基地,研發、製造、售後體系完備,技術實力雄厚。公司員工1000餘人,總生產場地近30000㎡,年產量達1000000台,擁有先進的大型研發中心、3D列印實驗室、創想研究院以及現代化生產線,配合24小時不間斷的專業測試線和嚴苛的品控體系,從源頭確保產品質量。創想三維產品遠銷192個國家和地區,長期穩居全球3D列印機銷售榜前列。7、3d列印髖關節使用壽命大概是多少錢,可以用多久
3D列印人工髖關節,用20年應該沒有問題。3D列印髖關節的植入,如果手術成功,病人第二天就可下地活動。根據國際使用標准,合格的人工髖關節要求至少90%能用到10年以上,80%能用到20年以上。
同質低價髖關節打破國際壟斷 在這款產品出現之前,一套國產的人工髖關節大概2萬,進口產品5萬~8萬。而且進口產品占據了國內70%的市場,北上廣地區甚至達到了90%以上。外企在中國逐步形成市場壟斷,導致人工髖關節的價格越來越高。現在具體價格尚未制定,大概是進口產品價格的一半左右。
3D列印只產「均碼」 目前人工髖關節的列印只能批量生產,並不能個性化定製。就像做衣服也有定製和均碼,一般情況下,均碼就能滿足需求,可能在出席重要活動才定製。
但定製化一定是針對特殊病人的,就普通病人而言,髖關節大小差不多,沒有必要定製。而且定製成本相對較高,國家也並沒有批準定製產品的生產,定製涉及的問題多,監管起來更加困難。
3D列印人工髖關節得到了認可,也為同類產品獲批開辟了先河。蔡宏介紹,除了獲批生產的3D列印人工髖關節,同時還有兩個產品在申請注冊,人工椎體和椎間融合器,這些都是在脊柱手術中使用的,後續研製的同類產品有望加速獲得審批。
8、國內有什麼比較好的3D列印技術展覽會?
ReChina亞洲列印技術及耗材展是列印行業最大的國際展覽會之一。 自專2004年起展會每年一屆在上海舉屬辦。第十六屆亞洲列印技術及耗材展覽會將於2019年5月22-24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 十多年來ReChina展會以其大規模、專業化、國際化的特色贏得了列印技術及耗材行業人士的好評與青睞。
展覽范圍
● 列印機、復印機、圖文快印、標簽列印等設備
● 墨盒、硒鼓、色帶、墨水、碳粉、紙張等耗材
● 晶元、感光鼓、輥膜、機芯、列印頭等零部件
● 3D列印機、3D列印耗材、3D列印技術及服務
● 辦公設備、教育裝備、教學及會議系統
上海世博展覽館
上海市浦東新區博成路850號
上海世博展覽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離浦東機場僅四十分鍾車程,距離地鐵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500米。
9、紀錄片《創新中國》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創新中國》是一部講述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紀錄片。它關注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聚焦信息技術、新型能源、中國製造、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與海洋探索等前沿領域,用鮮活的故事記錄當下中國偉大的創新實踐。
《創新中國》是一部由史岩、劉穎、徐歡、許丁心、史慧、胡博等人創作的講述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紀錄片。
它關注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聚焦信息技術、新型能源、中國製造、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與海洋探索等前沿領域,用鮮活的故事記錄當下中國偉大的創新實踐。2018年1月22日20:00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首播,3月5日20時起在央視九套重播。
在這部紀錄片中,全程擔任解說的就是AI,主創團隊用AI分析重現了已故知名配音演員李易的聲音。
(9)創新中國3d列印股骨頭擴展資料:劇集劇情:
第一集:信息
「0」和「1」建構起一個嶄新的世界,信息和數據無處不在,在線互聯無往不利,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信息革命。在中國,炙手可熱的信息領域,正在引發巨大的社會變革。
從偏遠山村到現代都市,從古老的傳統行業到新銳的試驗場,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量子通訊等最熱點的領域探索帶來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我們將在這一集看到創新力量引導的數字變革以及它所描摹的未來圖景。
第二集:能源
煤能夠變成石油;太陽能夠被人造出來;人體能成為發電機;最大膽的嘗試、最新型的能源,都將在這里展示。思考世界能源危機、面對審時度勢的考驗,中國人在世界能源領域不讓責任與擔當。以東方智慧結合現代科技,創新精神推動能源變革,正在為中國,也為世界打造一個充滿動力的未來。
第三集:製造
現代人的生活是「製造」出來的。從簡單的製造到真正的「智」造,中國人已經加入到爭奪未來的賽跑。機器、生產以及產品,一切都在被重新定義。
傳統製造業將走向何方,透過紛繁復雜、不斷升級的技術和發明,我們正在把握製造前行的脈搏。在這一集你不僅看到世界上最薄的玻璃、最靈活的機械手臂,還有努力堅守與執著奮斗的精神。
第四集:生命
生命,有時候可以簡化成一個化學公式。 人類正是在對生命的認知中,獲得智慧和力量。在有限的地球上生存,對於攻克疾病、延長壽命、戰勝飢餓、創造出嶄新的物種等問題,中國科學家大膽探索、小心求證,創新在生命科學領域製造出一個又一個驚喜
第五集:空海
從製造「天宮」到化身「蛟龍」,中國人夢想飛向太空,也在努力探索深海。對於如何抵達11000米的海洋最深處、什麼樣的空間站能幫助中國人登上月球甚至探索火星等問題中,創新帶領夢想、塑造超越,也帶來自豪與信心。探索者無畏,必將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在大海與星辰的方向。
第六集:潮起
從科學家到創業者,從基礎科學到工程建設,從政府到企業,這是一個萬眾創新的時代。故事發生在長城腳下世界最深的地鐵站,也發生在瀕倒閉的製造車間;世界上最聰明的公司夢想開發另外一種智慧,中國最老牌的經濟特區也在醞釀新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