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股骨頭放血治療

股骨頭放血治療

發布時間:2021-02-12 05:00:40

1、放血療法可以治療什麼病?

【少商放血】內熱引起咽喉腫痛可放血治療,效果非常快. 

少商穴的功效與作用 本穴三棱針點刺出血,配伍商陽穴,合谷穴可 

如發熱不退,可以少商,耳尖,大椎點刺放血,可根據情況加退六腑或水底撈


孩子出疹子發燒昏厥可十宣穴和少商穴放血


四縫穴除了治療小兒疳積、百日咳外,其治療范圍在逐漸擴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脹、咽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發熱、感冒哮喘、小兒驚風等症均有奇效。還有人發現可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癤腫、痛風、月經不調等症。

取穴及操作療法

(1)取穴:第2、3、4、5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點取之。

(2)消毒:穴位用安爾碘,針具高壓消毒。

(3)針具:三棱針或25 mm毫針或5、6號注射針頭。

(4)操作:為緩解疼痛,在穴位上下用繩捆緊,用安爾碘消毒後,押手扶住手指,刺手快速點刺。點刺深淺根據年齡、體質決定,刺後用雙手擠出少許血液或淋巴液即可。如遇高熱者可多擠出些血液直至血液變紅為止。一般1周2次,重者可每日1~2次。治療5~7次為一療程。

2、放血有什麼好處

中國傳統醫學的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三棱針、粗毫針或小尖刀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淺表脈絡,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內蘊之熱毒,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泄熱、鎮吐止瀉、通經活絡之功效。

針刺放血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

中醫放血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

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 唐宋時期,針刺放血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 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玉龍賦」。 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針具發展也很快,三棱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楊繼洲《針灸大成》較詳細地記載了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士用針刺放血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許多放血療法編入《串雅外編》、《理瀹駢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間仍廣泛地應用放血療法。其價值漸為人們認識和接受。

中醫的放血療法操作方法分為:點刺(又稱速刺);挑刺(多用於胸背部及耳後部位放血);緩刺(多用於肘部、腘窩部的淺靜脈放血);圍刺(又稱散刺。用於皮膚病等病灶周圍點刺出血)等。在護理方面嚴格提示:體質虛弱、孕婦及凝血機制不良者不採用此法。特別強調手法宜穩、准、輕,而不宜過猛,且放血不可過多。可見,中醫的放血療法在護理中的應用是有嚴格規范的!

(1)高熱降溫:大椎、十宣點刺放血;(2)咽喉腫痛:少商穴點刺放血;(3)頭痛:太陽穴點刺放血;(4)中暑:十宣穴點刺放血;(5)全身搔癢:耳後靜脈挑刺放血;(6)神經性皮炎、丹毒、癰癤在病灶周圍及相應部位散刺放血;(7)急性胃腸炎:曲澤、委中穴緩刺放血。【此處所列,僅作說明中醫「放血」是有講究的。請勿佯裝己知,擅自模仿!】

特別提示:中醫的放血療法操作過程中一旦出現暈針現象,應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熱水,並注意觀察面色、脈象、血壓。

對症狀較重者,務必請醫生處理!非專業人員尤其不可盲目應用「放血療法」。

3、放血療法有哪些功效?

放血療法復是一種歷史悠久、流行范圍制廣泛而且持續時間很長的治療方法,現代治療出現後,放血療法已成為過去糟糕的醫療實踐的代名詞。既然放血療法如此糟糕,但為什麼它會在醫學史上流行那麼長時間呢?醫生們是如何解釋他們治療的成功和失敗的呢?當醫史學家們考察放血療法理論與實踐的歷史之後,他們驚奇地發現,放血療法與現代醫療實踐之間竟然存在著許多的相似之處。

實際上,人們很難確定放血療法起源於何時何地。現有資料表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醫生就曾使用過這種治療方法。古希臘著名的醫學家希波克拉底也應用放血療法治療疾病。他認為,放血治療可以祛除體液中過多的物質,改變體液的比例以及它們在機體內的分布,從而使受到阻塞的體液自由地流動。希波克拉底指出,炎症,尤其是胸膜炎、扁桃體炎適於採用放血治療,以緩解呼吸困難和減輕疼痛。我國傳統醫學也有放血治療的記載。中醫里所說的放血療法是指用三棱針、粗毫針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淺表脈絡,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內蘊之熱毒,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乙中醫學認為放血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泄熱、鎮吐止瀉、通經活絡之功效。

4、"放血"是怎樣的?如何進行放血?

一,介紹 ★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本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玉龍賦」。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針具發展也很快,三棱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楊繼洲《針灸大成》較詳細地記載了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士用本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許多放血療法編入《串雅外編》、《理瀹駢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間仍廣泛地應用放血療法。其價值漸為人們認識和接受。 二,方法: 1.先將針具煮沸消毒,然後操作者的雙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進行常規消毒。 2.臨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絡法和劃割法兩種。 (1)刺絡法:該法又分點刺、挑刺、叢刺三種刺法。點刺有速刺(對准放血處,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後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該法運用較多,大多數部位都宜採用)、緩刺(緩慢的刺入靜脈1~2毫米,緩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腘窩、肘窩、頭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針刺入皮膚或靜脈後,隨即針身傾斜,挑破皮膚或靜脈放出血液或粘液,適用於胸、背、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叢刺是用集束針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數多、刺入淺,以有血珠滲出為度,適用於扭挫傷、脫發、皮膚病等。同時還經常配合拔罐療法。 (2)劃割法:多採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為宜,使刀身與劃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後進刀劃割。適用於口腔內膜、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絡或劃割放血的同時,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輔助動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暈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療法。 2.貧血、低血壓、孕期和過飢過飽、醉酒、過度疲勞者,不宜使用本療法。 「注意事項」 1.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2.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3.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宜過深,創口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宜劃破即可,切不可割斷血管。 4. 一般放血量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過2次。1~3次為一療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採取壓迫止血。 5. 如本療法僅為對症急救應用,待病情緩解後,要全面檢查,再進行治療。切不可濫用放血療法。 三,工具 ★三棱針是一種常見的放血工具,用來刺破人體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三棱針刺絡放血具有通經活絡、開竅泄熱、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等作用,各種實證、熱證、瘀血、疼痛等均可應用。 ★頭痛較劇者,可選太陽、陽白、中沖等穴,用小號三棱針,點刺出血少許。 ★高血壓性頭痛可選雙太陽、印堂。配穴為:脹痛以前額為劇者,加雙攢竹;疼痛以頭頂為甚者,加百會;劇痛再加四神聰;痛兼頸項強者,加雙風池;眩暈欲仆、眼花、耳鳴等症狀突出者加雙頭維穴。患者坐位,穴位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各穴約0.2厘米深,每穴擠血5~6滴,每日或間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棱針點刺太陽(雙)、魚腰(雙)及印堂穴,擠血適量,然後用棉球按壓針孔也可治療神經性頭痛。

5、股骨頭壞死放血有用嗎那幾個穴位

?

6、哪些人適合做放血治療

提到放血療法,可以治療很多疾病,我在臨床常常用放血療法來治療疾病,這個方法往往也是專各種治療方法屬不顯的前提下用放血療法,常常會有峰迴路轉的功能和作用。放血療法就是指用三棱針、粗毫針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淺表脈絡,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內蘊之熱毒,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泄熱、鎮吐止瀉、通經活絡之功效。
放血療法治療疾病比較廣泛,小到感冒發燒,頭痛腦熱,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療,常常使用放血治療會起到峰迴路轉的功效。

7、中醫放血有什麼作用

放血療法治療疾病比較廣泛,小到感冒發燒,頭痛腦熱,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療,常常使用放血治療會起到峰迴路轉的功效...
提到放血療法,可以治療很多疾病,我在臨床常常用放血療法來治療疾病,這個方法往往也是各種治療方法不顯的前提下用放血療法,常常會有峰迴路轉的功能和作用。放血療法就是指用三棱針、粗毫針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淺表脈絡,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內蘊之熱毒,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消腫止痛,祛風止癢、開竅泄熱、鎮吐止瀉、通經活絡之功效......

8、放血有什麼作用?

四縫穴復除了治療小兒疳積、制百日咳外,其治療范圍在逐漸擴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脹、咽痛、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發熱、感冒哮喘、小兒驚風等症均有奇效。還有人發現可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癤腫、痛風、月經不調等症。
取穴及操作療法
(1)取穴:第2、3、4、5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點取之。
(2)消毒:穴位用安爾碘,針具高壓消毒。
(3)針具:三棱針或25 mm毫針或5、6號注射針頭。
(4)操作:為緩解疼痛,在穴位上下用繩捆緊,用安爾碘消毒後,押手扶住手指,刺手快速點刺。點刺深淺根據年齡、體質決定,刺後用雙手擠出少許血液或淋巴液即可。如遇高熱者可多擠出些血液直至血液變紅為止。一般1周2次,重者可每日1~2次。治療5~7次為一療程。

與股骨頭放血治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