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體髖關節是什麼樣的?
分兩種,一種叫全髖關節,包括股骨頭和骨盆側的髖臼;一種叫半髖,只有股骨頭或髖臼。
2、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臨床表現
1.新生兒和嬰兒期的表現
(1)關節活動障礙患肢常呈屈曲狀,活動較健側差,蹬踩力量位於另一側。髖關節外展受限。
(2)患肢短縮患側股骨頭向後上方脫位,常見相應的下肢短縮。
(3)皮紋及會陰部的變化臀部及大腿內側皮膚皺褶不對稱,患側皮紋較健側深陷,數目增加。女嬰大陰唇不對稱,會陰部加寬。
2.幼兒期的表現
(1)跛行步態跛行常是小兒就診時家長的惟一主訴。一側脫位時表現為跛行;雙側脫位時則表現為「鴨步」,患兒臀部明顯後突,腰前凸增大。
(2)患肢短縮畸形除短縮外,同時有內收畸形。
3.分類
(1)根據股骨頭與髖臼的關系分類一般可將其分為以下3種類型。①先天性發育不良股骨頭僅略向外移,Shenton線基本正常,但CE角可減小,髖臼變淺,Dunn稱此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Ⅰ級。②先天性半脫位股骨頭向外上方移位,但仍與髖臼的外側部分形成關節,Shenton線不連續,CE角小於20°,髖臼變淺,屬Dunn分類Ⅱ級。③先天性完全脫位股骨頭完全在真性髖臼以外,與髂骨的外側面形成關節,逐漸形成假髖臼,原關節囊則嵌夾於股骨頭與髂骨之間,屬Dunn分類Ⅲ級。
(2)根據脫位的程度分類分為以下4度:①Ⅰ度脫位股骨頭骺核位於Y線以下、髖臼外上緣垂線之外。②Ⅱ度脫位股骨頭骺核位於Y線與Y線的臼上緣平行線之間。③Ⅲ度脫位股骨頭骺核位於臼上緣平行線高度。④Ⅳ度脫位股骨頭骺核位於臼上緣平行線以上,並有假臼形成。
3、急 :半髖假體與全髖假體的區別 謝謝
半髖假體就是平時所說的股骨頭,目前最常用的是人工雙動股骨頭,手術時只需要置換股骨側,髖臼側並不置換,一般適合老年人股骨頸骨折;
全髖假體:手術時不只要置換股骨側,還要進行髖臼側置換,適用股骨頭壞死、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晚期(髖)、強直性脊柱炎、髖部腫瘤等。
半髖假體包括基本組件:假體柄、人工股骨頭、雙動頭;
全髖假體包括基本組件:假體柄、人工股骨頭、髖臼假體內襯、髖臼假體。
4、右側股骨頭稍變偏,向外上方稍移位,右髖關節間隙變小,增白。
右側股骨頭壞死可能,扁平髖考慮。
建議右側髖關節和股骨頭CT檢查。
5、如何找到假胯寬是什麼樣的圖片?
胯骨突出,所謂胯骨,就是構成骨盆外側的向上擴展的骨骼,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胯「,其實就是圖中胯骨邊緣的最高點。用手找一下腰下兩側,能感受到骨骼突出的那地方就是胯。而「假胯」位於真胯的下方,是圖中「大轉子」突出而造成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長期以來走路或是坐姿的不良習慣,也可能是久坐不愛運動導致的脂肪堆積。
假胯寬是因為內八、夾腿、蹺二郎腿造成的,大腿上有贅肉,可以健身改變有效避免。假胯寬,是由於股骨與身體中線的傾斜角度過大,股骨向外「凸出」,從而在視覺上顯現出假胯的感覺。這樣一來就會在視覺上顯得腿短。
正常情況下,股骨頭與頸之間的角度約為125°,傾斜角度過大不僅造成外觀上不美觀,也會造成髖關節壓力增大等不利影響。長期大腿內旋狀態,使得大腿外側肌肉過於緊張,外側肌肉得不到拉伸,肌肉越來越發達,形成假胯。
臀部、髖關節外展肌群力量不足、再加上髖內收肌過度活躍,就會讓大腿處於內收的狀態,膝蓋也會被往內側拉去。所以,在加強特定肌群的同時,也要對髖內收肌進行拉伸和放鬆。
真胯寬是天生的,寬的位置在腰際下邊,和腰部、大腿柔和銜接,所以會顯得腰細腿長,整個人的曲線都會呈現天然的"S"型。
假胯寬是後天造成的,寬的位置在大腿根部,看上去比較突兀,在視覺上會造成胯部位置下移,使腿的長度從大腿根開始,大長腿瞬間變成小短腿,整個人看起來會比實際矮不說,還會讓大腿顯得很粗壯。
由於長期走路姿勢內八或者是坐著的時候夾腿、蹺二郎腿等不良習慣,導致髖關節過度內旋所造成的。如果是正常地向前走路,應該是大腿前方的肌肉用力才對。而假胯的人在走路時,雙腿會呈現內旋,所以大腿根部外側的肌肉才會越來越發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假胯。
不愛運動,屁股鬆弛下垂的人,看起來髖部的位置也非常低,這也是造成假胯寬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