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的常規檢查項目有哪些?
(1)磁共振成像(MRI):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組織學變化過程可由MRI很好的反映出來,MRI可在發生骨壞死後3—5天發現骨壞死灶,是國際上公認的早期診斷股骨頭缺血壞死的「金標准」,准確率可達99%。MRI的優點是在X線片和CT片發現異常前作出診斷。
(2)CT診斷股骨頭壞死,它發現股骨頭壞死灶的時間較MRI晚,在股骨頭壞死的早期CT片可表現為正常。CT掃描對判斷股骨頭內骨質改變優於MRI,對明確股骨頭壞死診斷後進行塌陷的預測有重要意義。
(3)X線平片:X線片可以確定病變的范圍,排除骨的其他病變,具有簡單、方便、經濟和應用范圍廣泛等優點,仍作為診斷技術中最基本的檢查方法。由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雙側發病率為60%,正位片應包括髖關節,而蛙勢位對確定股骨頭缺血壞死的部位塌陷有特殊的意義,應常規拍攝
2、求助『股骨頭X光攝影報告』。
股骨頭內密度增高是股骨頭缺血壞死的表現,再加上股骨頭明顯塌陷變形和夾雜囊狀透光區,股骨頭壞死可以診斷成立。
股骨頸縮短則是因股骨頸骨折所致。
不能生活上自理時可以做股骨頭置換術,就又能跑跳自如了。
3、股骨頭壞死,拍X光當天能取嗎?
可以取出。一般是一個半小時之後取出。你可以直接憑單直接去拿走。不收費的。
祝你健康。
4、股骨頭壞死x光片的分級
正確對股骨頭壞死患者進行診斷和分期對於後續治療及康復有重要作用,X光片常用於確定股骨頭壞死程度,根據X光片表現不同可分為5期。
前放射線期:前放射線期股骨頭壞死患者X線顯示可為陰性
,也可見散在性骨質疏鬆或骨小梁界限模糊。髖關節活動受限,以內旋活動受限最早出現,強力內旋時髖關節疼痛加重。
頭變扁前期:頭變扁前期患者股骨頭輕度變扁,間隙正常,臨床症狀較前放射線期加重。
移行期:移行期股骨頭壞死患者股骨頭廣泛骨質疏鬆
,散在性硬化或囊性變,骨小梁紊亂、中斷,部分壞死區,關節塌陷在2mm以內,關節間隙輕度變窄。
塌陷期:塌陷期股骨頭壞死患者臨床症狀較重,下肢功能明顯受限,患肢肌肉萎縮。X光片顯示股骨頭外輪廓和骨小梁紊亂、中斷,有半月征,塌陷大於2mm,有死骨形成,頭變扁,關節間隙變窄。
骨關節炎期:骨關節炎期在所有分期中臨床症狀最為嚴重,類似骨性關節炎表現,疼痛明顯,關節活動范圍嚴重受限。股骨頭塌陷,邊緣增生,關節間隙融合或消失,髖關節半脫位。
名詞解釋:半月征半月征是指股骨頭壞死時呈頂部半月狀軟骨下斷裂,股骨頭軟骨下骨小梁與軟骨分離,骨性關節面的下方出現了2-4mm寬的新月形透明帶.
5、檢查股骨頭核磁共振和X光哪個好
檢查股骨頭壞死還是做磁共振好一些,因為股骨頭壞死早期通過拍片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出現股骨頭塌陷以後才會拍片看出來,而磁共振可以發現早期的股骨頭壞死,有股骨頭缺血的時候就可以顯示。
6、X光片照股骨頭,報告書說股骨頭密度增高和硬化,是什麼意思?密度增高是否好現象?
人工關節置換術,股骨頭一旦塌陷較重,出現關節功能或疼痛較重,應選擇人工關節置換術。對50歲以下患者,可選用表面置換,此類手術能為日後翻修術保留更多的骨質,但各有其適應症、技術要求和並發症,應慎重選擇。
7、照股骨頭的X光片得尺寸
一般是正位投照雙側,就是常說的骨盆正位片,記住一定要包全,膠片尺寸大人是14X17 小孩的話看年齡
8、股骨頭壞死做什麼檢查?是CT,X光,還是磁共振?怎樣既經濟又准確?謝謝!
股骨頭壞死拍X線片能看清股骨頭骨小梁,可能會有骨質疏鬆、骨密度不均勻、囊樣變、塌陷、變形、或是關節間隙狹窄等表現。但X線片成像比較粗糙,股骨頭壞死早期的症狀在片上顯現的不明顯,不容易確診,這時可採用CT、MRI(核磁共振)等檢查,可詳細的看到股骨頭上的毛糙、局限性的囊變等,都為股骨頭壞死的症狀。所以既經濟又准確的,還是做CT,比核磁共振價格便宜許多,而且也能清楚准確的診斷出股骨頭壞死的病變。
9、為什麼說早期 股骨頭壞死不能拍X光片呢/
你好抄,X線片,是射線成像的,射線對人體有害,可以加速股骨頭壞襲死。還有一個原因是,早期的股骨頭百壞死,在X線平片上很難確確,看不度清楚。所以一是有害二是看不清楚,所以知最好是拍關共振片檢查,一是沒有射線,二是可以明確顯示股道骨頭壞的情況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