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到底要卧床休息好還是下床活動好
對於患上了股骨頭壞死的病人,有時候會面臨著一種選擇,那就是卧床還是運動。這種選擇有時候的確是比較難的,因為病人不知道到底卧床好還是運動好。這時候就需要專業醫師的指導了,在指導之下進行股骨頭壞死的康復訓練。
有不少病人一直是採用卧床休息的方式,能不活動就不活動。療股骨頭壞死的傳統治療方法之一就是讓病人卧床,患肢牽引,以此來限制病人的活動和負重,以減少股骨頭的負荷,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卧床牽引所帶來的副作用,諸如肌肉萎縮、關節囊及韌帶攣縮、關節僵硬,則會使股骨頭壞死的患病的肢體「雪上加霜」,使肢體的功能障礙更加明顯。
其實只卧床的效果是不好的,在臨床中發現,病人越是疼痛,就越不去活動,越不活動,就越加疼痛,關節就越加攣縮,形成了惡性循環。相反如果克服疼痛,積極進行功能鍛煉,反而疼痛減輕,肢體功能改善。
所以,病人應該適當地動起來,主張制動和功能鍛煉相結合,就是要在不負重的情況下,積極地進行功能鍛煉,再配合全身的整體治療,就會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由此可見,股骨頭壞死病人只選擇卧床休息是明顯不恰當的,股骨頭壞死飲食專家介紹到,病人要正確的進行康復,就要動起來,在不過於勞累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運動,進行一些功能鍛煉,同時要注意合理飲食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讓身體逐漸好起來,達到股骨頭壞死的康復訓練應該達到的效果。
2、所常見的股骨頭壞死四個時間段的症狀是有哪些?
所常見的股骨頭壞死四個時間段的症狀是有哪些?主要分為四個階段,主要的症狀表現是:
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臨床症狀表現主要是以髖膝關節進行性疼痛,髖關節活動輕度受限,X線表現,股骨頭外觀正常,軟骨、骨小梁結構稍模糊,或呈斑點狀骨質疏鬆,CT:股骨頭中部骨小梁輕度增粗,呈星狀結構,向股骨頭軟同部放射狀或偽足樣分支排列,軟骨下區可見部分小的囊性改變。
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的臨床症狀表現主要是以髖關節疼痛為主,外展內旋輕度受限,X線表現為軟骨下囊性變,骨組織有破壞與疏鬆交織現象,CT下可見下腔部分骨小梁硬化改變。軟肌下腔部分骨小梁硬化改變。
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的臨床症狀表現主要是以髖膝疼痛加重,負重耐力下降,跛行。X線表現軟骨下微型骨折,部分骨小梁連續性中斷,股骨頭外上方負重區塌陷變平或軟骨下有碎骨片,CT表現為股骨頭內骨小梁紊亂,囊性變擴大,骨質碎裂,股骨頭變形,部分區域增生硬化,髖臼骨質增生。
第四階段、這一階段的臨床症狀表現主要是以髖關節活動受限,股骨頭壞死嚴重患者行走困難,或喪失勞動能力,X線表現為關節間隙狹窄,股骨頭扁平塌陷畸形,髖臼緣增生變形,呈骨關節炎改變,CT表現骨頭輪廓畸形,關節間隙狹窄,股骨頭硬化和囊性變相交融,骨結構碎裂等。
所常見的股骨頭壞死四個時間段的症狀是有哪些?四個階段,四種不同的症狀我們在上面已經介紹清楚了,可以根據哪些症狀表現來判斷出壞死的骨頭是處於哪一階段,從好更好的治療,今天我們就介紹這么多,如若還有疑問,歡迎點擊安徽和平醫院骨科咨詢的窗口,免費與我們的專家進行一對一的的交談。後祝您早日康復!
3、股骨頭壞死一期和二期之間,醫生建議先靜養,這樣還可以適當的走路嗎?還是只能躺在床上
適當的運動,慢走,有助於病情的恢復
股骨頭壞死也稱為缺血性股骨頭壞死,就是因為血運的問題而導致的,長時間的躺在床上,經脈不暢,可能會加重病情,建議還是適當的多走走,但是不可過量,走走停停即可,最好拄拐,減輕對股骨頭的負重,祝好
4、股骨頭壞死分幾期
1期——微結構發生變異。髖痛僵硬,活動受限,而x線沒有特殊徵象,或有骨小梁輕度不均勻,或斑點狀稀疏區,關節間隙無變化,也可把此期稱為:0--1期。
2期——有感時期。自身可明顯感知髖部不適,X光片顯示股骨頭內部會出現小的囊變影,囊變區周圍的環區密度不均。骨小梁結構紊亂、稀疏或模糊。也可出現細小的塌陷,塌陷面積可在10-30%臨床伴有疼痛明顯、活動輕微受限等。
3期——壞死、塌陷時期。痛感明顯、間歇性的跛行、關節活動受限, x線表現為股骨頭連續性斷裂,可看到股骨頭頂端有塌陷或變扁,與髖臼接觸緣處明顯。死骨局限於相應受壓部位,死骨可有斷裂和嵌壓。死骨呈圓錐狀下陷。
4期——致殘期。疼痛、功能障礙、僵直不能行走,出現脫位或半脫位,牽涉膝關節功能活動受限。 x線表現為股骨頭進一步壞死,關節間隙變窄,成典型的骨關節炎改變,股骨頭頂端形狀改變。
金 冠 醫 院
5、股骨頭壞死大致分為幾期?
你好,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常見的骨關節病之一。大多因風濕病、血液病、潛水病、燒傷等疾患引起,先破壞鄰近關節面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造成壞死。總共分為五期;Ⅰ期(前放射線期)此期約有50%的患者可出現輕微髖痛,負重時加重。查體:髖關節活動受限,以內旋活動受限最早出現,強力內旋時髖關節疼痛加重。Ⅱ期{壞死形成,頭變扁前期)臨床症狀明顯,且較I期加重。X光片顯示:股骨 頭廣泛骨質疏鬆,散在性硬化或囊性變,骨小梁紊亂、中斷,部分壞死區,關節間隙正常。Ⅲ期(移行期)臨床症狀繼續加重。X光片顯示:股骨頭輕度變扁,塌陷在2mm以內,關節間隙輕度變窄。Ⅳ期(塌陷期)臨床症狀較重。下肢功能明顯受限,疼痛多緩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縮。X光片顯示:股骨頭外輪廓和骨小梁紊亂、中斷,有半月征,塌陷大於2mm,有死骨形成,頭變扁,關節間隙變窄。Ⅴ期(骨關節炎期)臨床症狀類似骨性關節炎表現,疼痛明顯,關節活動范圍嚴重受限。X光片顯示:股骨頭塌陷,邊緣增生,關節間隙融合或消失,髖關節半脫位。正確的診斷和分期,對決定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有密切的關系。早期治療可防止骨壞死的股骨頭塌陷。如果在X線上發現或懷疑有骨壞死,可繼續做磁共振 (MRI)或CT掃描。早期可以保守治療,當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考慮股骨頭置換或者髖關節置換術。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股骨頭壞死分為幾期?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如果你要分得很細的話
可能是可以分十期的吧
一般就分三期 就差不多了
7、股骨頭壞死手術後要卧床多久
股骨頭壞死手術置換後的鍛煉:在手術24個小時之後,可以在床上讓患者做「綳勁」訓練,即大腿綳緊,然後放鬆,每遍做20-100次左右,每天做3遍。然後抬腿練習股四頭肌,病人仰卧,兩腿伸直平放在床上,抬腿時要伸直膝關節,抬離床面,足跟稍離床即可。動作要慢,反復練習,以不疲勞為度,術後1周左右可在床上坐起,2~4周可協助行走,逐漸增加行走路程。
8、股骨頭壞死一共分幾期,他們的各自症狀是什麼?
第一期:常見症狀就是髖部疼痛,晚間疼痛較為厲害,成進行性。關節活動有輕度受限制,內旋和外展受限較為明顯。還有一部分病人早期病症不明顯,可以做磁共振檢查就可以確診。
第二期:這個階段持續時間較長,臨床症持續或加重,骨質變化形式較多,可見迷漫性骨質疏鬆或骨質硬化現象,可見股骨頭內囊泡改變,有時可見上述現象合並出現,若見到關節面下的線性透亮區,稱為新月征,是軟骨下骨小梁壞死吸收的表現。
第三期:臨床上疼痛持續並進一步加重,關節活動明顯受限,患肢功能下降,明顯跛行,多數需用拐杖,但由於軟骨下的死骨在應力作用下碎裂,骨折,股骨頭關節面可見負重區塌陷變平或髖臼緣下台階明顯。
第四期:此期是病變的後期,關節活動度逐漸消失,關節活動度變窄,關節面塌陷,骨贅增生,股骨頭扁平畸型,為適應其形態,髖臼頂也隨之發生變形,由球狀體關節變為圓柱體關節。
9、左股骨頭壞死8個月【左股骨頭壞死】
您的病情無法簡單判斷,是否股骨頭缺血壞死還是其它炎症性病變,還需進一步檢查確診。請來醫院門診掛號檢查吧,我的出診停診時間詳見我的個人網站首頁。
點擊這里查看我的門診時間
(積水潭醫院郭曉忠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