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股骨頭頭下形頭上形骨折圖片

股骨頭頭下形頭上形骨折圖片

發布時間:2020-10-20 01:30:55

1、股骨骨折的治療有什麼好方法,我上傳的照片

1,50歲女性的右股骨頸骨折(頭下型與頸中型之間)。外側崁插內側稍分離。
2,治療的話,保守治療是骨牽引後卧床休息3-4個月,但仍然有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而且比較大,此處骨折股骨頭失去絕大部分的血液供應。
這種現在絕大部分還是手術治療,包括沒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也是選用手術。手術的方法也主要是三根釘固定以及人工股骨頭置換,三根釘對這位勉強也適合,價格不高,但是因為解剖因素,也有比較大的不癒合,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性,到那時,也還是只有選擇股骨頭置換了。所以對這種偏向於頭下型的,多傾向於置換,就完全避免了壞死的可能。
當然也帶來了其他一些問題,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費用也比較貴。
這種去醫院看,早治療早恢復,拖久了,身體狀況也不一樣了。
是怎麼受傷的?肩關節那張片子有一個亮的那是什麼,報告的結果是什麼?

2、股骨頸骨折頭下型症狀有哪些

我今年一月二十九號因車禍致使左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於二月十三號做的空心拉力釘手術,內置了三顆空心釘,至今仍用雙拐行走 八月份復查X光片,說是臨床性癒合,骨折線模糊,未見明顯骨痂,未見股骨頭壞死變型,但我有時會出現隱隱的疼痛,他說這是正常的,是這樣的嗎?還讓我加強關節的鍛煉,但我又怕會再次的損傷到它 化驗、檢查結果(請使用右側的工具上傳): 請上傳您的檢查片子,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3、頭下型骨折需要置換股骨頭么???

本人認為可以不用做人工置換。
但如今的西醫則盛行這種做法。主要原因是沒有葯物活血化瘀,容易造成局部缺血性壞死。因此,象比較嚴重的粉碎性骨折及開放性骨折,當今的醫院大多
採用置換的做法,但臨床卻往往表現不盡人意,因為人體本身兼容性很有可能不允許而造成排他的現象。一切都是自然的好!這是任何人工物件所無法替代的。
如有興趣,不妨進入本空間,參看《骨不癒合與瘀血》、《探秘粉碎性骨折治療》、《駁醫治骨傷葯物作用不大論》等文章,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因此,在治療骨折方面,中醫有巨大的優勢。
建議找當地中醫治療。
祝早日康復!

4、股骨頸頭下型骨折一定會壞死嗎

處理好的話,不會的,但是如果沒有恢復好,後期可能會引起壞死

cnjd

5、24歲股骨頸頭下型骨折,股骨頭壞死幾率多大

5年之內都有壞死的可能。5年內不能跳舞,最好一直扶拐杖。我想做手術的醫生已經向你介紹過壞死的幾率了,可能有些嚇人,但是是真的。

6、股骨頭頭下型骨折

股骨頸骨折:股骨是由股骨頭、股骨頸、股骨乾和股骨髁組成。股骨頸前面全部在關節囊內,後面只有內側2/3部分在關節囊內。股骨頭和股骨頸血液供應來自關節囊內的小動脈,股骨幹滋養動脈和圓韌帶小動脈。若外傷將血運供應破壞,既影響骨折的癒合,造成股骨頭缺血性無菌性壞死。股骨頸骨折多發生於老年人。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股骨頸脆弱,即使輕微外傷如平地滑倒或患肢突然扭轉,都可以引起骨折。股骨頸骨折一般需要12-24周才能達到臨床癒合。骨折分外展型、內收型、基底部骨折。外展型骨折:有斷端嵌入,一般較穩定。可以用接骨葯外敷、口服治療,加牽引。8周以後,扶雙拐下地漸次負重,直至骨折堅固癒合,時間需要3個月。基底部骨折:易於整復和癒合,用接骨葯外敷、口服治療,加牽引。8周以後,扶雙拐下地漸次負重,3個月後,骨性癒合後,才能棄拐行走。內收型骨折:多採取手法復位,三翼釘內固定。口服接骨葯幫助癒合治療。股骨頸骨折,最主要的是病情恢復的時間長,防止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發生是主要的。中葯接骨葯是預防股骨頭壞死發生的良葯,希望患者治療時選擇。
患者的注意事項:在沒有癒合前,不能盤膝而坐,不許側卧,不能過早下地負重,否則影響斷端的穩定或造成畸形。應用牽引治療的,需要特別注意患肢必須牽引在外展位,外展不可少於40°。治療中,應置患肢於功能位。並注意膝關節功能活動,以免發生膝關節僵硬。僵硬時用骨傷葯治療。

7、股骨脛頭下形骨折什麼時候能下地?

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易發生股骨頭壞死,最好是晚點下床百。具體要根據你度的治療方法判定。如果是作的關節置換術,一般一周後就鼓勵下床活動,也有人說三問天就下床。如果答是作的空心釘內固定,一般要三個月以後再下床負重為好。總之,這回個部位的骨折易發生股骨頭壞死,最好的辦法答就是關節置換
(要年齡足夠大才能作)

8、股骨頸骨折頭下型

股骨頸骨折尤其是頭下型由於血液供應的損傷,很容易造成所謂的骨折不癒合。試行中醫小針刀囊內的松解治療,可以改善部分血運;中葯內服外用。股骨頭置換或全髖置換了。常規手術,術後對你的生活影響不大,無太憂慮。

9、老人股骨頸骨折,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100分

股骨頸骨折手術後一般要闖三關:一是術後感染關,這一關多數患者能闖過,一般是10天左右;二是癒合關,股骨頸部位血運差,大多患者為中老年人,因此癒合起來較為緩慢,一般需要3個月至1年左右,年齡越大癒合越難,不癒合率大約可以達到30%左右。前兩關作為醫生和患者來講,都比較重視,而第三關是股骨頭壞死關,這一關往往容易被忽視。臨床常見的情況是:股骨頸骨折手術後復位、內固定、癒合都很順利,醫生患者都很滿意,於是不作保護、隨意活動,最終造成股骨頭壞死,留下終身遺憾。股骨頸骨折發生股骨頭壞死的機率約為20-40%,其高危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骨折部位:股骨頸骨折越靠近股骨頭,發生不癒合和股骨頭壞死的機率越高;

2、年齡:中老年患者的股骨頸骨折易發生不癒合,而青壯年股骨頸骨折易發生股骨頭壞死;

3、負重:過早棄拐活動是導致股骨頭壞死的普遍原因;

4、錯位程度和復位質量:股骨頸骨折輕度錯位,股骨頭壞死率為15.7%,中度錯位者為35.7%,重度者則為51%,復位質量越好,股骨頭壞死發生率越低。

為了防止股骨頭壞死應該做到:

1、勤復查X線片,即使骨折癒合,也要追蹤3~5年。研究表明約85%的股骨頭壞死發生在骨折後3年內,98%發生在5年以內。對於股骨頸骨折的治療和療效的評價,不能僅僅觀察到骨折癒合,而應隨診至傷後5年。如發現X線片有釘痕出現,股骨頭高度遞減和硬化透明帶等現象,表明股骨頭已有壞死先兆,應積極採取措施,防止其進一步發展;

2、不宜過早負重。股骨頸骨折單純從骨折癒合的角度講12周以後基本上就可以負重,但因為股骨頭壞死發生較晚,減少負重應一直堅持到1~1.5年;

3、如發現股骨頭有早期壞死現象,應採取服用葯物、適當手術等措施使病變逆轉

與股骨頭頭下形頭上形骨折圖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