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換股骨頭對身體的危害

換股骨頭對身體的危害

發布時間:2020-10-18 09:31:51

1、我想問一下,股骨頭置換術好不好?

②全髖關節置換: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外科進展之一。該方法為塌陷後最有效的療法,其適應證范圍寬,效果好,已經成為股骨頭壞死晚期治療的金標准。
1)年齡界限:以往考慮到材料的耐磨性,多用於50歲以上人群,但隨著材料的改進,如金屬對金屬、金屬對陶瓷、陶瓷對陶瓷摩擦界面的假體的出現,目前已經沒有年齡限制,即使20歲都可以考慮關節置換手術(但必須是大的醫學中心,採用上述改進假體),目前已有使用40年的報道。

2、股骨頭壞死如果不治將會有什麼後果

股骨頭壞死危害是非常大的,它給患者的身體和精神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廣大人民群眾對股骨頭壞死又缺乏足夠的認識,不是談股色變,就是完全不理不顧。其實,經過多年的研究,股骨頭壞死在臨床或者病人自我認知上都有很明顯的病理特徵。
意見建議:股骨頭壞死如果不治將會有什麼後果? 股骨頭壞死的危害主要有以下特點:疼痛、跛行、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情節嚴重者可能會導致殘疾等等。下面我們就一一來介紹: 第一,疼痛。大家都知道身體某個部位如果疼痛嚴重對患者的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於股骨頭壞死來說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在行走或者活動的時候會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鈍痛或酸痛不適等,常向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後側和膝內側放射,並有該區麻木感。 第二,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股骨頭壞死患者常會感覺到患髖關節屈伸不利而且下蹲困難也不能久站,在行走的時候出現鴨子步。早期症狀為外展、外旋活動受限明顯。 第三,跛行。當然股骨頭壞死患者的跛行為進行性短縮性跛行,這主要是因為髖痛及股骨頭塌陷,或晚期出現髖關節半脫位所導致的。早期往往出現間歇性跛行,兒童患者則更為明顯。 股骨頭壞死危害除了上面哪些以外還表現在外展、外旋或內旋活動時受限,患肢可縮短,肌肉萎縮,甚至有半脫位體征。有時軸沖痛陽性。骨紋理細小或中斷,股骨頭囊腫、硬化、扁平或塌陷等等。

3、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應注意什麼???

鎖骨骨折應注意
1、局部固定後應保持挺胸提肩姿勢,練習手部及腕、肘關節的各種活動,並叮囑練習肩關節外展、後伸,如作挺胸、雙手叉腰動作,除了必須經卧位保持復位和固定的病人外,均可下地活動,但要禁忌作肩前屈、內收等動作。 2、可按下列步驟進行鍛煉,首先分別練習肩關節每個方向的動作,重點練習薄弱方面,如肩前屈,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由少到多,然後練習肩關節環轉活動,兩臂作劃船動作等。 尺橈骨幹骨折小夾板或石膏外固定7-9周,禁忌作前臂旋轉活動。
股骨頸骨折應注意
1、先行皮牽引或脛管骨牽引7-10天,65歲以上病人可作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周後扶拐下地行走,青壯年可行帶血管骨瓣移植,卧床3個月,不能過早負重。 患肢主要鍛煉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膝關節被動活動和踝關節屈伸及足部活動,以免造成股四頭肌萎縮、伸膝裝置粘連、踝關節、足部關節強直。
髕骨骨折應注意
1、傷後早期疼痛稍減輕後即應開始練習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每小時不少於100次,以防止股四頭肌粘連、萎縮、伸膝無力,為下地行走打好基礎,如無禁忌,應隨時左右推動髕骨,防止髕骨與關節面粘連,練習踝關節和足部關節活動。 2、行張力帶內固定者,術後3-5日主要鍛煉股四頭肌的主動收縮,疼痛緩解後即可練習抬高患肢和膝關節屈伸,手術2-3周後開始鍛煉負重,對初下地的病人應注意在旁邊保護以防摔傷,能站穩後可練習下蹲,進一步增加膝關節活動。

2 討論

股骨頸骨折指自股骨頭以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間的骨折,除跨越基底部者之外,均屬關節囊內骨折,與其他骨折相比,骨折部位特殊,產生的剪力大,骨折部位血供特殊,易發生骨折不癒合、股骨頭缺血壞死和塌陷,自20世紀60年代國內外先後研製AO拉力螺絲釘、套筒式Rithard螺釘、加壓螺紋釘固定或帶血管蒂植骨等技術,進一步提高了骨折癒合率。但是仍有大部分骨折難以癒合;即便是骨折癒合,由於血供不足,致股骨頭發生缺血壞死率高達20%~40%,基於股骨頸頭下骨折多為完全性骨折,移位嚴重,老年人跌傷即大部分為股骨頸頭下骨折,血循環絕大部分斷絕,復位之後較難癒合故而創造了較為先進的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人工關節置換術。近幾年來我國人工股骨頭研究上取得了一致共識,對存在問題提出了克服方法。我院這次選用北京航空部生物工程公司生產的雙極人工股骨頭,它具有工藝精美,生物相容性好,國內評價好等特點。而且雙極可減少剪力及股骨頭對髖臼摩擦力,活動度比單極好,壽命長,不易產生疲勞骨折,同時結合骨粘劑使假體更加固定等。

我們認為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必須選擇手術指征。因為在基層醫院,老年骨折大部分都是股骨頸骨折,對於其分型選擇有著重大意義。分型有按骨折線的行徑分型和按骨折線走行方向分型兩種,按骨折線行徑分(1)頭頸型:骨折線自後外側之頭下向斜行,內下側多帶有三角形的頸部折片。(2)頭下型:骨折線行經股骨頭下。多見於老年人。(3)經頸型:骨折線位置較低,基本上全部行於股骨頸部,此 形可見於青少年。按骨折線走行方向分型,為Linton(1949年)氏分類法 〔1〕 ,(1)外展型:骨折線與股骨幹縱軸垂線相交夾角稱Linton氏角,此角<30°屬於外展形骨折 〔1〕 。(2)內收型:Linton氏角>50°稱內收型 〔1〕 。(3)中間型:Linton氏角30°~50°屬中間型 〔1〕 。Linton氏角度愈大,骨折部所承受的剪式應力愈大,骨折癒合愈穩定。筆者認為外展及中間型有癒合及股骨頭壞死率低的可能性,一般不應行人工股骨頭置換,可應用其他方法。但內收型骨折一旦確診,應盡早行人工股骨頭置換,因此型幾乎無癒合可能,以前我院均採用骨牽引治療,但3個月或半年時間復查,股骨頭均不同程度壞死。這樣存在患者長期卧床、不能下地活動、經濟上損失大等缺點。

我們認為在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時應注意4個問題:(1)術者應對患者具有高度責任感,手術中必須小心操作,操作熟練並有一定技巧。(2)選用先進方法,用優良的材料。我們採用北京京航生物工程公司雙極人工股骨頭,選用天津骨科器械廠生產的骨粘劑。術前必須根據X光片測量股骨頭直徑,測量以健側為准,然後再縮小15%,按此數據選擇人工股骨頭,術中應准備大、中、小三號人工股骨頭備用。(3)在治療技術上進行改進。術中應特別注意的是保持股骨距長度,因為過長將致術後髖關節活動受限或髖部疼痛;過短則導致患肢縮短畸形及跛行致手術失敗。故股骨距應保留在0.7~1.0cm。使用髓腔擴大器時應對准小轉子並前傾15°進行擴大。使用骨粘劑應快速、規范,採用指壓法填入髓腔。骨粘劑固定後不可移動,待凝固15min後再行復位。手術後應放置引流,記24h引流量,這樣可估計患者失血情況,用抗生素10~14天以防感染。(4)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副作用原因分析。根據北京積水潭醫院范豐川報道對單雙極人工股骨頭90例術後8年隨訪結果,療效滿意率96.8% 〔2〕 ,導致中心脫位及其他症狀主要為頭臼比例不當所致 〔2〕 。盡管許多報道術後致髖關節疼痛或原來疼痛加重,但使患者肢體功能嚴重喪失的情況卻很少;X線片影像分析認為髖臼退行性改變是人工股骨頭長期使用疼痛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雙極股骨頭可降低髖臼損傷,從而延長或降低髖臼的退行性改變,減輕剪力,避免術後人工股骨頭松動下沉致患肢功能改變 〔2〕 ,筆者認為以前許多報道手術未用骨粘劑是致使假體松動、下沉的主要原因。不要誤認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簡單易行,而忽視並發症。

我院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在治療、技術方面的改進,主要為:(1)嚴格選用合適的人工股骨頭;(2)採用骨粘劑加強固定作用;(3)必須先行髓腔擴大至假體安放合適;(4)擴大髓腔後先試行假體復位;(5)假體安放不直接用錘子將假體打入;(6)嚴格掌握保留股骨距長度。同時認為隨著技術參數增加,臨床經驗積累,在治療上應進行長期研究,防止人工股骨頭松動、下沉、疼痛等發生。如強調人工股骨頭直徑一定要與髖臼相配,相差應<1mm等,結合中葯治療減少了並發症,對於老年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朱通伯.骨科手術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657-659.

2 范豐川,榮國威,翟桂華.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股骨頸骨折遠期隨訪結果.中華骨科雜志,1997,17:96-98.

(編輯新 竹)

作者單位:516400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中醫院骨科

發布日期:2005-9-21

4、股骨頭置換手術這么不好的,為什麼還有人這樣做呢

您好!股骨頭壞死是骨關節發生缺血性障礙的病症,如果在早期出現一些輕微症狀而治療不及時時就會導致迅速向中晚期惡化的後果,到了晚期,一般就必須要接受關節置換手術的治療,否則將面臨癱瘓致殘的危險。

手術置換針對的是晚期的患者及60歲以上的股骨頭壞死患者的。第一、風險大,並發症多,創傷性大、恢復期長、費用高;第二、醫師技術含量要高,位置稍有偏差,就容易造成疼痛,甚至終身殘疾;第三、置換人工髖關節的話,是有使用年限的,使用年限到了還需要再次進行手術的。第四、置換手術以後 易出現排異反應等。因此、一般60歲以下的患者是不建議手術治療。

治療股骨頭壞死不建議採用關節置換手術進行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及早診斷和及早治療非常重要,保守治療和微創手術治療均能避免這些危險因素的發生,患者需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正確合理的治療方法,盡量及早治療。

希望能夠幫助您了解更多有關股骨頭壞死方面的知識及治療問題。祝早日康復!

5、人工置換的股骨頭到底能用多久?

人工置換股骨頭是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法之一,股骨頭壞死晚期的患者,在治療上患者就會考慮採取置換的方法。那麼人工置換股骨頭的方法是否一勞永逸的?置換的股骨頭可以永久使用嗎?對於患者的如此問題,長春骨傷醫院專家做出了科學的分析解答。 人工置換的股骨頭到底能用多久? 專家介紹說,手術置換股骨頭雖然作為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法,但一般不建議患者採用,只有當患者的股骨頭壞死無法通過保守治療痊癒的時候才會採用的方法,一般適合這種方法的人群多為65歲以上的老年股骨頭壞死患者。雖然人工置換的股骨頭多採用醫用鋼材之稱,但並不是能永久使用的,正常的人工假體的使用年限是5-15年,超過這個年限後,置換的股骨頭就需要再次置換,而經過再次進行置換手術的患者所受到的傷害會更加嚴重。另外,由於置換手術的風險較大,花費較高,同時引發術後並發症的風險也相對較高,所以,不到萬不得以一般不建議採取這種方法進行股骨頭壞死的治療,對於股骨頭壞死前期可採用一些中葯療法,如中葯制劑通脈健骨丸,療效很顯著。 專家溫馨提示廣大患者,採取置換手術的股骨頭壞死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過度負重,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延長人工假體的使用年限。同時,對於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也要秉承及時、及早的原則,不要讓股骨頭壞死的病情發展到需要置換股骨頭的程度。

6、人工置換的股骨頭到底能用多久?

?

7、股骨頭壞死的患者換骨後,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嗎???比如走路,或做激烈的運動,或做其他事情

不能!置換後如果走路太多或者激烈運動一定不可以。我同事的丈母娘就是換完股骨頭以後去旅遊結果回來就重換的股骨頭。問題很嚴重!

8、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不置換會有什麼後果

您好!股骨頭壞死若不醫治,會有致殘和癱瘓的後果,但是置換的風險大,而且有年限限制,術後容易脫落,痛苦大,容易帶給患者進一步的損傷。DM三維微血管再通療法避免了置換和手術治療的各種弊端,在保留住病人股骨頭的前提下,從根本處入手,徹底將股骨頭壞死治癒,讓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祝早日康復!

與換股骨頭對身體的危害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