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股骨頭壞死的診斷
由於兒童是弱勢群體,對於疾病的抵抗能力是很弱的。股骨頭壞死又是一種很嚴重的骨科疾病,積極的治療是減輕患者痛苦的關鍵。因此,一定要真確的診斷。那兒童股骨頭壞死該如何診斷呢?對於小兒股骨頭壞死症的診斷,特別是早期的診斷,更容易發生誤診,由於診斷的失誤和治療上的偏差,會使壞死更進一步的嚴重發展,這樣也就給後來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同時也給孩子帶來了更大的痛苦。因此務必要求每一位家長,如發現孩子有以下四種狀況,就可以懷疑孩子是否是股骨頭壞死症,應立即去醫院做詳細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一、無緣無故膝關節疼痛,走路跛行。 二、在膝關節痛的同時,用手按壓髖關節周圍,按壓時有壓痛點。 三、讓孩子平卧位,將患肢往上抬,達不到 45 度髖關節有疼痛感。 四、做 「4」 字實驗。將患肢 4 字型搭於健側大腿上,膝蓋往下壓,壓時髖關節有疼痛感。
2、兒童股骨頭壞死會自己痊癒嗎?
兒童股骨頭壞死好發於3-14歲兒童,以5-9歲發病率最高,平均發病率年齡為7歲男性多於女性的4-5倍。有人認為兒童處於骨頭生長階段,股骨頭壞死會自己痊癒。兒童股骨頭壞死兒童股骨頭壞死必須積極主動治療,不能消極等待兒童的壞死股骨頭自愈。兒童在發育期,兒童骨骼變化最快,如果不積極治療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兒童就會留下終身跛行的殘疾。兒童股骨頭壞死一般發現時都比較輕,兒童骨骺是負責骨骼生長的,兒童股骨頭壞死後骨骺生長軟骨並不是全部被破壞掉,骨骺軟骨還有很強的修復能力。骨骺壞死的軟骨被吸收後,其餘的骨骺會迅速生長,修復壞死的股骨頭,使股骨頭逐漸長大恢復原狀。兒童股骨頭壞死不像成人壞死的股骨頭不能長大,而是能夠長大恢復成正常的股骨頭,走路不瘸,髖關節功能正常。兒童股骨頭壞死修復正常不留後遺症是有條件的,第一是必須在部分骨骺軟骨壞死的時期治療,如果全部骨骺軟骨壞死了,股骨頭不能受到體重的壓迫,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兒童不全部休息,每一天都是正常跑跳玩耍,股骨頭就會受到壓力,這時兒童股骨頭壞死治療後股骨頭就會變的扁平肥大,出現跛行的後遺症。所以兒童股骨頭壞死必須治療,而且還要早治療、科學休息以及掌握正確鍛煉方法,以避免出現跛行後遺症和股骨幹發育不良。專家提醒一旦發現孩子患有兒童股骨頭壞死要及時主動治療,盲目抱希望於兒童股骨頭自己痊癒只會讓孩子留下終身殘疾。詳情可登錄骨科疾病專題
3、兒童為什麼也會患上股骨頭壞死
兒童發生股骨頭壞死是指兒童股骨頭在出現損傷、炎症、壞死、塌陷後,再經過一個緩慢的過程後股骨頭壞死自行修復,一般為2-4年。兒童正處在身體快速發育階段,發生股骨頭壞死後,經過適當的治療和鍛煉,並控制股骨頭不負重變形,股骨頭壞死會在短時間內可完全康復。但是未能及時發現病情或是不當的治療都可能給孩子留下終身的病痛,甚至是殘疾。
導致兒童股骨頭壞死的【病因】有:
1、髖關節外傷(佔40%):
髖關節外傷是兒童比較常見的疾病,如髖關節脫位、股骨頭挫傷、骨骺滑脫等外傷引起兒童股骨頭周圍的血管損傷,血管受損傷後,股骨頭部份失去血運,造成股骨頭缺血性骨壞死。
2、醫源性(佔30%):
在孕婦生產時,由於生產困難或難產,醫生藉助手或其他器械幫助生產時,也可以造成髖關節的拉傷或扭傷,致使破壞局部的血管,影響股骨頭的血液供應,誘發股骨頭壞死的發生。
3、環境因素(佔30%):
兒童股骨頭壞死兒童生長的環境因素包括圍產期和出生後的生活條件,如臀位產兒童的發病率是正常兒童的4倍,出生時父母年齡偏大和家庭經濟困難等的兒童較易患股骨頭壞死。
4、兒童股骨頭壞死是遺傳的嗎?
兒童股骨頭壞死是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臨床發病原因比較復雜,臨床研究多認為與創傷、髖臼發育不良、體質遺傳、內分泌等因素有關,導致兒童股骨頭骨骺與干骺區血流中斷而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貴陽中醫風濕病醫院表示治療股骨頭壞死首先要先確診,再制定治療方案,然後再進行治療。 不同的病情,治療方式也是不一樣的,無論治療什麼病 ,都需要先查找缺失致病因素,針對性進行治療。建議找正規骨科醫院或專業醫院,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保護髖關節,避免殘疾。
5、如何判斷兒童是否患有股骨頭壞死?
兒童正處在身體快速發育階段,發生股骨頭壞死後,經過適當的治療和鍛煉,並控制股骨頭不負重變形,股骨頭壞死會在短時間內可完全康復,半年、一年都是有可能的。為使兒童股骨頭壞死患者早日擺脫病痛的困擾,便需要家長細心照料孩子,及時發現並快速判斷疾病送醫就診,抓准治療的最佳時機,不給壞死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患有股骨頭壞死的兒童和其他成人股骨頭壞死患者的症狀基本相同。患兒會出現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後側和膝內側的針刺樣疼痛、鈍痛或酸痛不適;患兒的髖關節活動受限,外展、外旋受限明顯,或是髖關節屈伸不利、下蹲困難、不能久站等;由於髖部疼痛、股骨頭塌陷或晚期髖關節半脫位均會造成患兒跛行。
家長如發現孩子有以上症狀出現,可在就醫前做進一步判斷檢查,確定孩子的症狀,這樣做可以使醫生短時間內便可了解患兒的詳細病情,提高就診效率,減少誤診發生。孩子有膝關節痛時,家長可用手按壓髖關節周圍,按壓時詢問孩子是否有疼痛;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將疼痛的下肢向上抬,看孩子是否有達不到45度角的位置髖關節就有疼痛感;做簡單的「4」字實驗,將孩子疼痛的下肢4字型搭於另一側大腿上,此側膝蓋往下壓,壓時詢問孩子髖關節是否有疼痛感。如孩子在這三項檢測時均有疼痛發生,患有股骨頭壞死的幾率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