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摔壞了,能換嗎
這個你看過醫生了嗎,不知道有沒有恢復的可能性,如果有辦法恢復的話還是不要做置換手術比較好,尤其是在自己可以治好的情況下,如果一直沒有治好的話可以到好一點的醫院看看找好醫生治療,像是常榮醫生這種的,時述山醫生也不錯的。
2、換股骨頭需花費?能報銷多少?能治癒嗎?
股骨頭壞死症狀:
股骨頭壞死階段I
髖關節和膝關節進行性疼痛,輕度髖關節活動受限,X線表現,正常股骨頭外觀,軟骨略微模糊,骨小梁結構或斑點性骨質疏鬆,CT,股骨頭中間的骨小梁骨度增厚有一個星形結構。它布置在股骨頭軟骨的徑向或偽足的分支上。在軟骨下區域可以看到一些小的囊性變化。 ECT早期集中,動脈血供低,MRI顯示低信號,變化異常。
股骨頭壞死II
髖關節疼痛佔主導地位,外展內旋受輕度限制,X線表現為軟骨下囊變,骨組織受損,鬆散交織,軟骨區半月半透明區也可見,稱為「新月征」。在CT下可見小梁骨硬化在髓腔內發生變化。軟骨下骨髓腔囊性超過0.5cm,ECT的特徵是靜止期有大的「熱區」(停滯)或大的「冷區」(缺血),並且存在中間階段的冷和熱量。 MRI,低信號區域變大。
股骨頭壞死III
髖膝關節疼痛加重,負重耐力下降,跛行。 X射線顯示軟骨下微骨折,一些骨小梁連續中斷,股骨頭的負重區域塌陷和扁平或軟骨下骨碎片被破壞。 CT顯示股骨頭骨小梁紊亂,囊性可變區擴大。骨折,股骨頭變形,區域增生,髖臼骨質增生,ECT和MRI比Ⅱ期更明顯。
股骨頭壞死IV
髖關節活動受限,嚴重行走困難,或失去勞動能力,關節間隙狹窄的X線表現,股骨頭扁平塌陷畸形,髖臼緣增生,骨關節炎改變,股骨頭輪廓畸形的CT表現,關節間隙是狹窄,股骨頭硬化,膠囊混合,骨骼結構破裂。 ECT顯示汕頭交界處局部集中,血池相位斜率下降。 MRI低信號區域比III期更明顯。
股骨頭壞死V.臨床症狀與骨關節炎相似,疼痛明顯,關節活動范圍嚴重受限。 X線片顯示:股骨頭塌陷,邊緣增生,關節間隙融合或消失,髖關節半脫位。
3、換股骨頭能用多少年
目前最好的人工股骨頭使用壽命只有10-15年,一生中一般只能更換2次股骨頭,據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專家統計,大約有50%左右股骨頭壞死患者在40歲之前置換了人工股骨頭,術後5年內失敗率約10%-15%。
4、重新更換股骨頭的成功率?
您好百,根據目前您父親的情況,不建議近期手術治療,而且,昨天病情出現變度化,考慮屬於惡化的可能性較大,估計已經出現體問液失衡,這種情答況更不適合做做手術。而且,以前多內次手術與失血,對身體傷害極大,所以,建議病情好轉後,以康復治療為主容吧。
5、股骨頭置換手術有效嗎?
建議: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成功與否,與醫院的技術水平及患者本身的年齡、骨質狀況、身體素質有直接關系。而且手術費用高、手術過程風險大,人體自身股骨頭有著人工材料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是許多患者不願選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主要原因。
人工髖關節置換包括人工股骨頭置換、人工全髖關節置換(即股骨頭、髖臼均行置換)。簡單的說,是用人造材料取代患者自身原有材料的一個手術。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適用於65歲以上的重度股骨頭壞死患者,且手術風險大、費用高、術後存在一系列的並發症,因此讓許多患者望而卻步。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效果快速,但是在我國存在盲目擴大手術適應症和操作技術不規范的問題。
人工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一般為10年,因此,國家明文規定,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只適合65歲以上的重度股骨頭壞死患者。許多骨質疏鬆的患者在術後2-3年常有假體松動、關節感染、人工股骨頭脫位等各種並發症發生,這對患者來說,無疑增加了痛苦和經濟負擔。誰也不想在人生最後的幾十年裡整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我們不建議年輕的患者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