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診斷的主要標準是什麼?
它是骨科領域常見的難治性疾病。可分為創傷性和非創傷性兩大類,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等髖部外傷引起,後者在我國的主要原因為皮質類固醇的應用及酗酒建議:股骨頭壞死是股骨頭血供中斷或受損,引起骨細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隨後的修復,繼而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股骨頭塌陷、關節功能障礙的疾病。建議:根據症狀看病情,股骨頭壞死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疼痛。是這疼痛往往是間歇性和隱形的同時早期股骨頭壞死會出現跛行的現象根據這兩點去診斷股骨頭壞死。在懷疑自己患上股骨頭壞死之後要進行正規醫院的檢查。 查看原帖>>
2、如何診斷股骨頭壞死啊?
建議:股骨頭壞死常因外傷炎症感染或長期飲酒應用葯物以及高血脂等引起,可以拍片或CT檢查明確,一般早期可以考慮應用中醫葯結痂外用葯膏以及局部物理治療。晚期需要考慮手術股骨頭置換治療
3、如何確診股骨頭壞死
您好,建議先到醫院拍ct或磁共振,來確診股骨頭壞死的嚴重程度,再進一步治療。如果早中期的壞死通過服用活血、生骨類的葯物還是對於疾病恢復很有幫助的,目前國內首選的是通絡生骨膠囊。晚期的話依據嚴重程度一般會建議手術治療。可多吃含鈣,磷適當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合理搭配飲食。避免外傷、勞損。
4、什麼原因引起的,怎麼判斷是得了股骨頭
你好!股骨頭壞死是臨床常見病,發病原因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傷導致股骨頸骨折,骨折復位不良,骨折癒合恢復行走後逐漸出現股骨頭壞死;二是股骨頭本身病變常與慢性酒精中毒或者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有關。不過股骨頭壞死的症狀和體征多種多樣,病痛出現的時間以及發作的程度也不盡相同,而且各種臨床表現都不是股骨頭壞死所特有的,許多髖關節疾患者都可以發生,換句話說,患者很難通過症狀做出是否有股骨頭壞死的診斷,必須做髖關節X線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才能明確是否有股骨頭壞死。
5、激素性股骨頭壞死如何診斷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疾病在剛發生時,患者是沒有多大感受的,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塌陷的情況,疼痛便不可避免,這時才停止治療難度是很大的。因而關於有大量運用激素史的患者,即便無臨床病症,也不可以麻木大意,應向專科醫生咨詢,然後決議能否需求進一步診斷。下面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患者朋友。1、CT檢查對於早期股骨頭壞死的診斷幫助不大,對塌陷形成的可以進一步明確塌陷的部位與程度。2、?放射性核素掃描(ECT)也是診斷本病的敏感方法,但特異性比不上磁共振,而價格較貴與費時較長也是其缺點。3、核磁共振檢查是目前非常敏感的診斷方法之一。?該方法的缺點是價格較貴,檢查費時稍長,另外在體內有金屬物存在時不適宜。4、X線片是目前常用的診斷方法,對股骨頭壞死診斷手段除了病史、臨床表現外,主要有X線片(應拍清晰的雙髖正位與蛙位片)。?該方法的優點是方便、快捷、價廉,對於二期以後的壞死能提供很多信息,也有助於分期分型與鑒別診斷;缺點是對早期患者不敏感。除了以上四種診斷方法以外,股骨頭壞死的診斷還包括正確的分期分型,後者對治療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簡單說來,股骨頭壞死臨床上一般分為四期,一、二期屬股骨頭塌陷前期,即股骨頭外形保持完整;三期為股骨頭發生塌陷;四期為股骨頭增生變形,軟骨退變期。而每期又根據壞死范圍大小有若干亞型,塌陷後又根據塌陷程度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關於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能夠對患者朋友有所幫助。DSA介入融通療法治療股骨頭壞死疾病,效果確切,是比較完善的療法。祝您早日康復!
6、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鑒別診斷
對具有類似的X線改變或MRI改變的病變,應注意鑒別。
1.具有類似X線改變疾病的鑒別診斷
(1)中、晚期骨關節炎 當關節間隙變窄,出現軟骨下囊性變時可能會混淆,但其CT表現為硬化並有囊形變,MRI改變以低信號為主,可據此鑒別。
(2)髖臼發育不良繼發骨關節炎 股骨頭包裹不全,髖臼線在股骨頭外上部,關節間隙變窄、消失,骨硬化、囊變,髖臼對應區出現類似改變,與本病容易鑒別。
(3)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關節 常見於青少年男性,多為雙側骶髂關節受累,其特點為HLA-B27陽性,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甚至融合,故不難鑒別。部分患者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可合並AVN,股骨頭可出現塌陷但往往不嚴重。
(4)類風濕關節炎 多見於女性,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常見股骨頭關節面及髖臼骨侵襲,鑒別不難。
2.具有類似MRI改變疾病的鑒別診斷
(1)暫時性骨質疏鬆征(ITOH) 可見於中年男女性患者,屬暫時性疼痛性骨髓水腫。X線片示股骨頭、頸甚至轉子部骨量減少。MRI可見T1加權像均勻低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范圍可至股骨頸及轉子部,無帶狀低信號,可與本病鑒別。此病可在3~6個月內痊癒。
(2)軟骨下不全骨折 多見於60歲以上老年患者,無明顯外傷史,表現突然發作的髖部疼痛,不能行走,關節活動受限。X線片示股骨頭外上部稍變扁,MRI的T1及T2加權像顯示軟骨下低信號線,周圍骨髓水腫,T2抑脂像顯示片狀高信號。
(3)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 多發於膝關節,髖關節受累少見。累及髖關節的特點為:青少年發病,髖部輕中度痛伴有跛行,早、中期關節活動輕度受限。CT及X線攝片可顯示股骨頭、頸或髖臼皮質骨侵襲,關節間隙輕、中度變窄。MRI示廣泛滑膜肥厚,低或中度信號均勻分布。
(4)股骨頭挫傷 多見於中年有髖關節外傷史患者,表現為髖部痛及跛行。MRI位於股骨頭內的T1加權像中等強度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內側較多。
(5)滑膜疝 此為滑膜組織增生侵入股骨頸部皮質的良性病變,MRI示T1加權像低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的小型圓形病灶,多侵襲股骨頸上部皮質,通常無症狀。
7、股骨頭壞死診斷依據 科學准確的
病史
1、髖關節有明顯外傷史 2、有激素類葯物使用史 3、有長期酗酒史 4、有遺傳、發育、代謝等病史 5、特 發性(非創傷性)
症狀
1、進行性髖關節疼痛,站立或行走時加重。2、首發症狀分別有髖關節疼痛、腰骶部疼痛、膝關節疼痛、 臀部疼痛或腹股溝區疼痛。3、髖關節活動受限(特別是內旋)。.4、伴有下肢疼痛或畏寒(怕冷)。5、跛行。
體征
1、 髖關節無明顯紅、腫、熱、畸形,有無跛行步態,有無肌肉萎縮(股四頭肌、及臀大肌)。2、 大轉子扣 角(+),腹股溝中心區壓痛(+),內收肌止點壓痛 3、 有無患肢短縮,患肢軸向叩痛(+) 4、 早期:托馬氏 征(Thomas)(+),「4」字試驗(+)(同前述) 5、 晚期:Allis征(+),單腿獨立試驗(trendelenburg)征(+), Ober試驗(+)
骨科檢查
1、 髖關節有、無紅腫,畸形,股四頭肌及臀大肌有無萎縮,有無跛行步態。2、 雙下肢長度: 左 右,大 腿周徑:左 右,大轉子叩痛:(+),腹股溝中心區壓痛:(+),內收肌止點壓痛(+),患肢軸向叩痛(+) 3、 髖關節功能
最好上醫院進行診斷檢查,影像學檢查的,做個磁共振,這個比較准確。具體可以問問解放軍421醫院骨科 研究中心。治療股骨頭壞死廣州有口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