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置換的護理記錄單到底記錄什麼內容
護理記錄主要有以下內容:
用葯名稱、數量和時間
測量體溫的時間和體溫數據,繪制體溫變化曲線圖
脈搏、血壓、心跳等測量記錄
醫生查房記錄和醫囑
與病人相關的其他情況
2、股骨頭置換術後康復
股骨頭置換後術後正確護理包括:
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內旋,伸直位,防止內收,外旋以免脫位.以後改用矯正鞋於同樣體位2~3周.
2,術後抗生素使用3天,無特殊情況停止使用.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通暢留置24小時,最後8小時引流量少於50ml才可拔管.引流管留置不不應超過72小時.
4,下地前常規拍X線片,檢查假體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5,術後應即活動未固定的關節,做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以防深靜脈栓塞.2~3天後可坐起逐步增大主動和被動范圍;術後14天拆線;術後5~6周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負重;7周後患者部分負重;10~12周可棄拐獨立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鍛煉過程可輔助理療.棄拐後仍應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損傷.
6,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現硬及時隨診治療.病人一定要知道新植入物的局限性.直至支持骨完全癒合時,新植入物都僅能承受應有的壓力.任何植入物的承受負荷的能力都不能與健康骨相比.
7,嚴格定期隨診,每2~3個月一次,以便指導鍛煉.定期拍攝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發症,如有疼痛,炎症,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3、股骨頭置換後怎麼護理
建議:股骨頭置換手術後的康復鍛煉非常重要,比如不能坐比較低的凳子,不能盤腿,不能患側久卧等等,都是為了防止假體脫位,所以要禁止這些動作。如果是骨折引起的股骨頭置換,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早期活動,一般半個月後就可以下地活動,至於穿襪一定不要採取盤腿的方式穿,俯身只要能下地活動就可以了。
4、股骨頭置換後
http://www.baidu.com/baidu.php?url=RymK00Kh-__.DD__R.U1Yz0ZDq8Th4ktvLd_re8eo10Zfq8Th4ktvLd_
來這里一問就知道了.
5、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術前准備
1.全面體格檢查,了解心、肺、肝、腎功能,並適當治療以適應手術。
2.股骨頸骨折者應於術前皮牽引或脛骨結節牽引,先糾正骨折遠端的向上移位和解除髖關節周圍肌群攣縮,以便術中復位及減少術後並發症。
3.術前1~3日常規給抗生素,禁忌在患處注射,以防感染。
4.常規備皮3日;術前當夜灌腸;術前12小時禁食。
5.選擇大小相近的人工股骨頭,放在患髖同一平面攝X線片,據此選擇、准備合適的人工股骨頭及較之大、小各一號的備用。
6.備特殊器械髓腔銼、人工股骨頭錘入器、股骨頭取出器、股骨頭把持器、骨水泥等。
6、股骨頭壞死的護士個案護理
I
7、股骨頭壞死電子病歷模板
股骨頭壞死患者要生活規律,注意休息,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含鈣多的食物,避免煙酒刺激。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盡早到正規醫院檢查,採取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方法進行治療。。
8、股骨頭置換後的護理!(要快)
【術前准備】
1.骨科手術的一般護理常規。
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術前常規護理。
3.備齊各項常規檢查報告,如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時間測定、肝腎功能、腦部及胸部X線片、心電圖等。
4.術前2—3d開始按醫囑給抗生素。
5.手術野皮膚准備上至劍突以下,下至膝關節以上,前面超過腹中線6—7cm,後面超過椎柱6~7cm。
【術後護理〕
1.按硬膜外或全麻木後常規護理。
2.保持患肢外展、輕度外旋位。術後6周內避免做如內收、屈曲動作,以防髓關節的脫位。
3.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全身情況及局部切口出血情況。
4.切口負壓吸引,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引流液的性質和量。
5.患肢皮膚牽引2—3周。一般採用皮膚牽引,老年人皮膚易受到膠布粘貼而過敏、破潰,可使用海綿包紮作牽引,牽引重量應小於2kg。
6.功能鍛煉
(1)術後6—12h後即可以收縮、舒張的方法鍛煉股四頭肌。
(2)牽引拆除後,可將上身抬高20o--30o,在胭窩下墊軟枕1隻,使膝關節保持微屈狀態。同時可以活動踝關節,以防遠端關節僵硬。
(3)6周內忌屈曲、內收及內旋,可在兩下肢中間放軟枕1隻,以防止髓關節脫位。
(4)6~8周後可下床,適當負重。
7.預防並發症及感染
(1)為預防肺炎、肺栓塞及血栓性靜脈炎,鼓勵患者利用牽引架上拉手抬起身軀,以促進呼吸及血循環。
(2)預防尾骰部褥瘡,經常保持床鋪平坦、乾燥、清潔、無渣屑。
(3)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使用吹哺妥因作膀敢沖洗。
8.術後預防夠關節脫位術後6周內應囑告患者不能將兩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個月內不能坐小矮凳,不能蹲下,不能爬陡坡。
9、換股骨頭後 怎麼護理
卧床休息,為了防止股骨頭脫出,患肢要保持外展中立位(腳幾乎與床面垂直,且患肢與身體中線保持15-30度夾角),可以防旋鞋(用20cm的木板垂直釘在平底鞋跟上,以保證腳直立)或者兩腿之間放一枕頭(目的是防止患肢過中線)。一般一周內可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直腿勾腳尖,堅持十秒後放鬆再勾,循序漸進)一周後由家人扶住開始練習在床邊或座椅上起坐、坐直,之後練習床邊站立。術後兩周可由家人握其雙手練習平步行走,並教會其扶雙拐行走,開始患肢不負重到部分負重,4周後可完全負重,不扶任何輔助器獨立行走,每日兩次,走100-300步。術後兩周拆線,術後3周左右可雙手握床擋練習下蹲運動,下蹲位臀下可備40cm軟椅,以防初期軟弱而失控坐跌,每日2次,每次40回,術後4周可練習系鞋帶、穿襪和穿褲,3月內避免側卧,如需側卧兩腿間可墊軟枕,以保持患肢外展15-30度,為了保持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防止假體脫位松動,在功能練習及以後的生活中應禁止做如蹺二郎腿、坐低於20cm的矮板凳、軟沙發,直腿從高處跳落等動作.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