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股骨頭有生物的嗎
你好,人工股骨頭,生物型的是最好的,一個關節就要三到四萬塊
2、生物股骨頭屬於手術材料還是人體器官?
不知你說的生物股骨頭是哪類?只知道人工股骨頭,有陶瓷的、高交聯聚乙烯的、金屬的,這些都屬於手術材料。
3、股骨頭置換用骨水泥的好還是用生物質換的好
簡單點說吧。年輕人骨質好的用生物型的,老年人骨質差的用骨水泥型,可以即刻穩定。
4、置換一側股骨頭,選用生物材料的,一年能磨損多少毫米?能使用多少年
你好!現在換股骨頭一般分為國產的和進口的。
意見建議:一般國產的在10年左右 進口的在20年左右。
5、股骨頭置換術採用什麼材料好?有什麼危險?
髖關節置換術後護理
①老年病人術後護理特點。髖關節人工關節置換術大多是老年病人,老年病人全身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臨床上以心肺功能低下尤為明顯,長期卧床易發生心肺疾患。手術中接受了相當多量的輸血和補液,所以術後要嚴密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尿量、中心靜脈壓、嚴格控制輸液量和滴速。為預防肺部並發症,麻醉清醒後就可以給予頭高位45°,使病人有較好的通氣量。術後3~5日給半坐卧位,定期協助病人更換體位,幫助搬動患肢,翻身拍背,以利肺部分泌物的引流,並鼓勵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預防肺部感染。
②基礎護理。預防褥瘡,保護骨突部位,用海綿、軟枕分墊臀部、下肢。使其卧位舒適,同時鼓勵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預防便秘。
③體位。術後髖關節多需作下肢皮膚牽引,置於外展中和旋轉位,用硬的三角形枕頭,固定在兩下肢之間,以避免病人在蘇醒過程中發生髖關節極度屈曲、內收、內旋,而造成髖關節脫位。三角形枕頭可固定5~14日,它的利用,特別有利於各非手術側卧位,患肢膝關節和小腿下放置棉墊,以避免皮膚和神經乾的不必要的壓迫。搬運病人及使用使盆時要特別注
意,應將骨盆整個托起,切忌屈髖動作,防止脫位。如果病人發生劇烈的髖關節疼痛,肢體變得內旋或外旋位時,應立刻報告醫生,進一步明確有無脫位的可能。
④
栓塞性靜脈炎觀察護理。術後患肢腫脹、疼痛、淺靜脈曲張,體溫多不超過38.5℃,常有輕度全身性反應時,應警惕深靜脈栓塞的可能及時報告病情。
⑤功能鍛煉:術後2~3周病人可扶雙拐下地(不負重),以後6周扶單拐3個月後可脫拐行走。
⑥
出院指導:
A
繼續進行屈髖操練,術後6周時,髖關節屈曲可達90°。
B
側卧位時,兩膝間放置2隻枕頭,不允許向手術側肢體側卧位。
C日常個人衛生,如上廁所、洗澡等,應避免髖關節過度屈曲,不坐低凳,若有胸痛、小腿胩脹,髖部紅腫或切開部位出血或流膿,或尿路感染等應及時就醫。
D
術後6周復查,攝X片,觀察假體松動或位置有無改變,如果病人情況良好,應鼓勵病人增加活動量,特別加強髖關節外展肌,屈髖、屈膝肌的操練。但必須避免髖關節遭受應力,如爬梯、跳、跑、提重物等。
E
手術後因肺炎、齲齒、尿路感染等引起菌血症,從而導至髖關節晚期感染的發生,因此全髖術後病人如需拔牙或泌尿生殖系統手術等任何可能引起菌血著的情況,均應給予預防履抗生素治療,並要嚴密觀察髖關節有無任何感染症狀。
F
體肥胖的病人要適當減肥。
6、急需了解——生物型股骨頭
股骨頭置換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水泥型,一種是生物型,而且如果是全髖置換的話,兩者可以混用,60歲以上的老人一般建議用水泥型的,像你母親今年44歲,應該是年紀比較輕的,建議用生物型的,比水泥型的要好,因為人有個體差異,手術質量也不見得一樣,所以不太好說能用幾年,這樣的股骨頭一般可以用十幾年左右,到時候可以翻新!
7、你好,我姨56歲,今年2月12號做了股骨頭置換術用的是生物膠,請問的多久可以起來?謝謝!
指導意見:
您好,一般置換後2個月就要進行康復鍛煉了。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鍛煉
8、股骨頭置換用非生物性假體必須打骨水泥嗎
非生物型人工假體必須給予骨水泥固定,防止假體下沉、松動引起的疼痛、乃至病理性骨折發生。
9、股骨頭置換後的人工股骨頭能用多久?
理論時間是20年左右,但是根據材料的不同以及手術情況的不同,還有患者自身使用的不同,其實際年限和理論年限也會存在很大的誤差,而且置換手術是不可逆的,所以建議在中早期採用保髖葯物治療方法,中晚期行動受限嚴重的情況下,採用保髖手術+爆款葯物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