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語文中的 咬爛磨碎骨頭,獲取鈣質
濃縮就是精華,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一塊好的璞玉是要經過打磨鍛造從而展現出玉本身最美的東西,就像你那句話,骨頭表面是有美味的肉,但因為骨頭很硬,吃完就扔,則不能發覺原來骨頭裡面的骨髓是精華中的精華,實質就是骨頭嚼碎,正是文章反復的讀,看,才能體會其中的道理,如若閱讀一本書一目十行,根本不能體味書中的道理,獲取不了骨頭里的鈣質
這句話很經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2、為什麼熬骨頭湯加醋會熬出鈣質?
坊間流傳,「以形補形,以骨補骨」,用骨頭熬湯,可使骨頭中的鈣質煮出至湯中,喝骨頭湯就能將鈣質吸收至人體,達到補鈣作用。這說法有根據嗎?長時間熬煮骨頭,確實可讓鈣質浸入湯中,但只限於湯的pH值是酸性,非中性。若要用骨頭熬湯補鈣,不妨在煮湯時適量加醋(無論任何醋都可),以幫助「熬出」鈣質。因為醋能使骨頭里的鈣、磷溶解到湯內。
如何提高骨頭湯中的鈣含量?
實驗證明骨頭湯中溶解出鈣離子多少受醋酸量的影響較大,鈣離子含量與骨頭量多少無關,酸量增多,溶解出鈣離子量相應增加,但在煮沸中因自不少醋酸揮發掉,故不呈現正比關系。因此,在煮湯過程中不能盲目增加食用醋酸量,否則會影響骨頭湯的美味。骨湯熬制的時間延長,湯中鈣離子含量有所增加。這是因為骨頭具有多孔性特點,大量小孔中的可溶解物向外擴散,以及醋酸與小孔中無機鈣鹽反應再溶到湯中均需要時間;因此時間延長,湯中鈣離子含量會不斷增加,但到定時間以後(23min ),增加不是很明顯,故熬湯的時間不能無限延長。
綜上所述,在骨頭湯煮沸過程中適當加一些食用醋酸,可使無機鈣鹽變成醋酸鈣溶解出來,從而提高骨頭湯中鈣離子的含量,使骨頭湯的營養價值更高,且便於被人體吸收,對身體健康有益。
3、軟骨是骨嗎,如骨頭一樣含有大量的鈣質嗎?
骨與軟骨雖是一字之差,但卻是兩種組 織,分別由軟骨組織及骨組織等組成。兩種組 織都含有較少量的細胞和大量固體狀態的細胞 間質。軟骨由軟骨組織及軟骨膜組成,軟骨具有彈性,並有較大的支持力,能承受壓力和摩 擦。人胚胎時期的支架多是軟骨;成人體內, 呼吸道、耳廓、光滑的關節面、骨連接等均由 軟骨構成,所以,軟骨有重要生理功能。
4、股骨頭壞死患者應該吃什麼補充營養
很多患者喜歡吃海鮮,可是聽聞一些多吃著方面的東西可能會影響病情,因此也不敢多吃。這里明確的告訴大家股骨頭壞死患者是可以吃海鮮的,多吃魚、蝦等富含鈣的海,並且鈣、磷比例合理,尤其是蝦的營養價值極高,更是股骨頭壞死食療的佳品,患者經常食用還有增強抵抗力、補腎壯陽、抗早衰等功效。不過在蝦的烹調上要特別注意,應該以清淡為主,禁忌辛辣,且要蝦皮與蝦肉同吃。在眾多的股骨頭壞死群體中,兒童也是很大的比例,由於這個群體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正處於長身體的重要時期,本身對鈣質的需就很大,而患有股骨頭壞死後,兒童患者身體會有鈣質的流失,所以要從飲食中補充適量的鈣質,以滿足身體的需求。股骨頭壞死患兒可以多吃一些奶製品,如牛奶、乳酪、冰激凌等。
5、為什麼熬骨頭湯加醋會熬出鈣質?
餛飩皮薄餡嫩,再配上鮮美的湯汁,尤其深得小孩子的喜歡,我們家的小姑娘真是從小吃到大都吃不厭呢。這里分享下大餛飩和小餛飩的兩種包法,大餛飩和小餛飩的區別主要在於包法上不同,並且大餛飩的餡料灰更多一些,口感各有千秋。
鮮肉大餛飩
材料:
餛飩皮適量、蝦仁100克、豬肉200克(肥瘦比例8:2)、蔥3根、姜2片
調料:
鹽1茶匙、生抽1湯匙、糖1/2茶匙、料酒1/2湯匙、白鬍椒粉少許
做法:
1、准備所需材料。
2、豬肉切成小塊,放入攪拌機內。
3、攪打成豬肉末,或者用手工剁也可以。
4、蝦剝殼後剁成蝦泥,與豬肉末混合。
5、蔥姜切成末,加2湯匙溫水浸泡,做成蔥姜水,少量多次的加入肉末里,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打均勻後再加剩餘的蔥姜水,繼續攪打至水份完全被吸收。
6、加生抽、鹽、料酒、糖、白鬍椒粉,攪拌均勻。
7、取一張餛飩皮,放上拌好的肉餡。
8、四邊隨意捏起,包成餛飩。
9、或者包成元寶餛飩,在餛飩皮三分之一處放上適量肉餡。
10、向上捲起,留約1厘米左右餛飩皮。
11、向下彎折,捏緊對折處即可。
12、依次包好所有的餛飩。
13、放入高湯里煮熟,加少許紫菜和蛋皮絲,撒蔥花,淋少許香油提味即可。
薄灰小貼士:
給孩子煮餛飩時用高湯來煮味道最佳也更有營養,豬骨湯、雞湯、魚湯都可以。
大多數孩子都不喜歡吃蔥姜,因此用蔥姜水既能去腥提味,又避免了不愛吃蔥姜的麻煩。並且還能給肉餡打水,讓肉質更嫩。
如果直接加蔥薑末的話,可以打入一個蛋清與肉餡同拌,也可以讓肉質吃起來更鮮嫩。
吃不完的餛飩可以冷凍起來,隨吃隨取。
6、人體骨頭里的鈣質多少才是標准
鈣是人體內第五位重要的元素,人體骨中鈣的總含量約為1.2~1.5千克,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期,每天應攝入約為1.2克左右的鈣元素,才能維持骨骼的健康發育
7、魚骨頭長有膨大的類似鈣質的東西是什麼
就是魚骨頭啊。
有的魚就是有膨大部分的骨頭。
雖然多數魚的骨架是尖而細的,但是還是有不少有膨大的骨頭。
8、蒸品燉骨頭湯能出鈣質嗎?
營養專家認為,煲湯不是時間越長營養越好。煲湯時間過長,肉類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如蛋白質、鐵質、骨中的鈣質都很難溶解在水中。
不少人有愛喝骨頭湯的習慣,並覺得熬湯時間越長,味道就越鮮美,營養就越豐富。其實,無論多高的溫度,也不能將骨骼內的鈣質溶化,因為動物骨骼中所含鈣質不易分解,久煮反而會破壞骨頭中的蛋白質,因此,熬骨頭湯不宜時間過長。營養專家推薦的方法是:燉湯之前,先將洗凈的骨頭砸開,然後放入冷水,冷水一次性加足,並慢慢加溫,在水燒開後可適量加醋,因為醋能使骨頭里的磷、鈣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美。
9、牛吃草為何骨頭那麼硬,鈣質從哪裡來
這就是牛消化素的作用,把單一食村轉化為能量所需要的一切,這同時也反證了我們食物金字塔的一論說法有誤。人也一樣,每次吃單一食材對身體更好。
10、為什麼人體在生長的過程中沒有用鋼鐵長成骨頭而是鈣質?
因為鋼鐵是人工冶煉出來的,自然界無法自己合成鋼鐵,而鈣質是自然存在的,不需要人工加工。
雖然自然界中有鐵元素,但是鐵元素不會自己變成鐵,需要工廠加工的。鋼更是在鐵的基礎上添加其他材料鍛造出來的,人體無法自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