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骨結核關節炎

骨結核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1-06-09 08:27:48

1、骨組織結核菌感染疾病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肺結核也存在肺外病變,結核不是肺的特有!
很多人認為肺結核是存在於肺部的結核,就理所應當的認為:結核就一定是長在肺部的!

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結核大部分原發於肺部,而且可能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其中骨頭就是它比較喜歡轉移的地方。骨頭上的結核,我們稱之為骨結核病。

骨頭上的結核在所有非肺結核裡面的比例可高達35%,可謂是肺外結核中的大頭。

而骨頭上最常見的部位為脊柱結核,醫學上稱為Pott病,大概佔了骨結核病人中的一半,這也是本文著重要科普的。

二、骨頭上的結核是如何發作起病的?

不管是原發於骨頭上的結核桿菌感染,還是通過血液傳播種植到骨頭上的感染,都可能導致結核桿菌在骨關節或者周圍的滑膜組織上繁衍生息,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千千萬......

結核桿菌復制越來越多,但人體的免疫力低下的時候,身體無法抵抗結核桿菌的感染時,骨結核就會開始發作,造成此類病人的各種不適!

這類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常常包括:嚴重的營養不良、高齡以及艾滋病感染和某些晚期疾病等。

三、不同部位的骨結核病,臨床表現各異,需要引起重視!
骨結核病的主要類型包括脊柱炎(Pott病)、骨髓炎和關節炎,這只是最常見的幾個主要類型,但並不意味著其他部位的骨頭不會發生!

2、曾經得過骨結核現在類風濕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3、骨結核的症狀是什麼

骨結核主要因吸入或吞入結核分枝桿菌或牛型結核菌而患病,之後會通過淋巴播散、血行播散和臨近組織器官直接播散而引起。骨結核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單純骨結核和粟粒性結核。全身症狀包括:發熱、寒戰、咳嗍,同時會伴有胸膜疼痛、體重減輕和乏力。病人可表現為急性症狀或慢性症狀。骨結核最常見的發病部位-脊柱,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的也很常見。有些病人能發現肺或泌尿系有原發結核病灶,也有些病人找不到原發灶。淋巴和血行播散的結核一般發生在胸腰段,很少播散到頸椎和骶骨。脊柱結核的活動性病變破壞特定的椎體節段:通常是相臨的兩個椎體和椎體之間的間盤。一些研究者推測,病變破壞的這種特點的原因是:該部位動靜脈血供豐富,而結核桿菌需要高的氧分壓。約80%的病人為間盤周圍病變,侵及椎體前部,最後經韌帶下間隙(前縱韌帶)發展到相臨的椎體。少數病人病變發生在椎體中央,這種病變可類似腫瘤或者引起明顯的脊柱畸形,有時很難診斷。病人可能會有髓內肉芽腫、蛛網膜炎、椎體節段性塌陷形成的前方楔形變、駝背(Pott病)等。單純的脊柱後部結構結核很少見。有時會形成椎旁膿腫並形成皮膚竇道,侵及同一平面的腹腔臟器。椎旁膿腫最遠可到達?窩。病人會有疼痛、無力,到晚期會出現截癱。四肢關節結核主要累及下肢大的負重關節。病變侵犯關節軟骨,最後形成的肉芽腫組織會使軟骨剝脫。軟骨下骨的骨小梁受侵犯會影響關節的負重功能,進而明顯加快關節面的退變。病理檢查會發現病變中心區有壞死組織和多核巨細胞。其他較少受累的關節包括:踝關節、足和上肢關節。病人可能有跛行,關節會出現皮溫增高、腫脹及活動范圍減小。關節結核會嚴重影響關節功能,即使經過積極正確的治療,病變也會在某一孤立的部位復發。周圍小關節的結核有時會與其他風濕性疾病相混淆(如痛風和類風濕關節炎)。

4、骨結核的症狀和化濃性關節炎症狀有什不一樣

你好
骨結核患者早期 有低熱 盜汗 關節炎是沒有的 建議積極接受治療 不要拖延了病情

5、請教各位這有可能是骨結核嗎?

估計是肩周炎!有時間也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骨結核一般都是受過外傷才會得的

6、骨結核都有哪些常見症狀?

骨結核主要因吸入或吞入結核分枝桿菌或牛型結核菌而患病,之後會通過淋巴播散、血行播散和臨近組織器官直接播散而引起。骨結核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單純骨結核和粟粒性結核。全身症狀包括:發熱、寒戰、咳嗍,同時會伴有胸膜疼痛、體重減輕和乏力。病人可表現為急性症狀或慢性症狀。 骨結核最常見的發病部位-脊柱,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的也很常見。有些病人能發現肺或泌尿系有原發結核病灶,也有些病人找不到原發灶。淋巴和血行播散的結核一般發生在胸腰段,很少播散到頸椎和骶骨。脊柱結核的活動性病變破壞特定的椎體節段:通常是相臨的兩個椎體和椎體之間的間盤。一些研究者推測,病變破壞的這種特點的原因是:該部位動靜脈血供豐富,而結核桿菌需要高的氧分壓。 約80%的病人為間盤周圍病變,侵及椎體前部,最後經韌帶下間隙(前縱韌帶)發展到相臨的椎體。少數病人病變發生在椎體中央,這種病變可類似腫瘤或者引起明顯的脊柱畸形,有時很難診斷。病人可能會有髓內肉芽腫、蛛網膜炎、椎體節段性塌陷形成的前方楔形變、駝背(Pott病)等。單純的脊柱後部結構結核很少見。有時會形成椎旁膿腫並形成皮膚竇道,侵及同一平面的腹腔臟器。椎旁膿腫最遠可到達?窩。病人會有疼痛、無力,到晚期會出現截癱。 四肢關節結核主要累及下肢大的負重關節。病變侵犯關節軟骨,最後形成的肉芽腫組織會使軟骨剝脫。軟骨下骨的骨小梁受侵犯會影響關節的負重功能,進而明顯加快關節面的退變。病理檢查會發現病變中心區有壞死組織和多核巨細胞。 其他較少受累的關節包括:踝關節、足和上肢關節。病人可能有跛行,關節會出現皮溫增高、腫脹及活動范圍減小。關節結核會嚴重影響關節功能,即使經過積極正確的治療,病變也會在某一孤立的部位復發。周圍小關節的結核有時會與其他風濕性疾病相混淆(如痛風和類風濕關節炎)。

7、骨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

一、臨床表現
原發性骨關節炎常在中年以後發病,發病率隨增齡而增加,受累關節一般為負重關節和活動頻繁的關節,主要症狀是關節疼痛,常於晨間發生,稍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但如活動過多,因關節磨擦而疼痛加重。另一症狀是受累關節活動不靈便,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感覺關節僵硬,要經過一定時間活動才感到自如。氣候變化常促使症狀發生。數個關節可同時受累,但不象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全身性對稱性多關節炎。檢查受累關節可有輕度腫脹,活動關節時有磨擦聲或喀喇聲,病情發展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本病症狀和X線徵象不成正比,按受累部位不同,症狀亦有所不同。
(一)手指關節的退行性變表現在遠端指間關節的Heberden"s結節好發於中指和示指,近端指間關節的Bouchard"s結節較少發生,常被誤認為類風濕小結,第一掌指關節的退行性變可引起腕關節橈側部位的疼痛,除此之外的掌指關節很少累及。Heberden"s結節的發生與遺傳及性別有關,女性多見,大多無明顯疼痛,但可有活動不便和輕度麻木刺痛,並可引起遠端指間關節屈曲及偏斜畸形,部分發展較快的病人(常發生在過度用力者),可有急性紅腫疼痛表現。
(二)膝原發性骨關節炎影響膝關節最為常見。患者常訴關節有喀喇音,走路時感疼痛,休息後好轉,久坐久站時覺關節僵硬,走動及放鬆肌肉可使僵硬感消失。症狀時輕時重,甚至每天可有差別。關節腫大常由骨質增生,亦可由少量滲液所致,急性腫脹提示關節腔內出血。病情進展時膝關節活動受限,可引起廢用性肌萎縮,甚至發生膝外翻或內翻畸形。
(三)脊柱脊柱有兩套關節裝置,即椎間盤和上下關節突關節,在頸椎2~7尚有鉤椎關節(Lushka關節)。原發性者多由於中年後發生椎間盤退行性變、髓核脫水、致椎間隙狹窄,骨質磨損有骨贅增生,大多無臨床表現,如有症狀亦輕重不一,多數為慢性病程,但有時因損傷、舉重、突然活動脊柱等外因而導致急性發作。在頸椎,鉤椎關節邊緣的骨贅可使頸神經根穿離椎間孔時受擠壓而出現反復發作的頸局部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且可有手指麻木及活動欠靈等。椎體後緣的骨贅可突向椎管而擠壓脊髓,引起下肢繼而上肢麻木、無力,甚而有四肢癱瘓。椎動脈受壓時可出現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胸椎的退行性變較少發生。在腰椎,腰4~5,腰5~骶1是最易發生椎間盤突出之處,主要症狀為腰痛伴坐骨神經痛,常於扭傷、抬重物、彎腰用力後發生,體檢局部壓痛,直腿高舉試驗陽性,可有感覺、肌力和腱反射的改變。
脊柱的繼發性骨關節炎多由於脊柱先天性畸形、側凸、骨折和骨結核等引起。
(四)髖髖關節的原發性骨關節炎在我國較為少見,往往是全身退行性關節病的一部分,多發生於50歲以上,男多於女。繼發性者常由股骨頭或股骨頸骨折後缺血性壞死,或先天性髖脫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引起。臨床表現主要為髖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溝、大腿內側甚至膝部上方,開始於活動及負重時發生,進而疼痛轉為持續性,走路跛行,當病情發展嚴重時,髖關節屈曲內收,代償性腰椎前凸,此時可有嚴重的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檢查髖關節局部壓痛,活動受限,"4"字試驗陽性。
原發性全身性骨關節炎()常發生於絕經期婦女,有多數關節累及,常影響指關節和第一掌指關節,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階段,有時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混淆,急性症狀緩解後,關節功能保持。
彌漫性原發性骨肥大症(diffuseidiopathicskele-talhyperostosis)多見於老年男性,骨贅大量增生,有時融合一起,臨床症狀不若X線表現嚴重,病人訴述輕度疼痛和關節強硬感,但能保持較好活動。X線診斷有三項標准:連續四個椎體前側部位鈣化或骨化;無嚴重的椎間盤病變;椎體邊緣硬化;有時可見脊柱外鈣化,尤其是鷹嘴突及跟骨部位可見大的骨刺。
二、診斷
確診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資料,不難判斷。

與骨結核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