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髂脛束關節炎

髂脛束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1-06-07 20:57:00

1、老年人腿關節腫痛是怎麼回事

很多進入中老年的朋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膝關節疼痛,有時是一個膝關節,有時是兩個膝關節;有時是一側疼過之後,另一側出現疼痛;有的雖然沒有疼痛,但蹲下後再站立就出現疼痛,甚至坐下後再起立時也出現疼痛;有的起立後不能立即行走,有的經常感到膝關節發涼;有的在變天時膝關節疼痛等等。許多人因此就醫。拍片子檢查得出的結果:不是未見異常,就是膝關節骨質增生退行性改變。用了不少葯物,總是反復發作,有隨著年齡增加,還加重的趨勢。西醫診斷是骨性關節炎(或病),退行性骨關節炎(或病)。中醫診斷不外是:骨質增生(學西醫的),風濕症,痹症,民間的稱呼是老寒腿。患此症的人很多,解釋也很多,但沒有一個是完全合理的,下面我來說說此症,是否有道理,由你們看家評說。
先看一下膝關節的大致結構。我們的膝關節由股骨下端、髕骨和脛骨上端三塊骨組成。關節內還有內、外半月板軟骨。在膝關節中央脛骨和股骨由前後兩個韌帶相連。關節前股四頭肌連接股骨、髕骨和脛骨,關節後腓腸肌、膕肌連接股骨和脛骨,外側有股二頭肌連接股骨和脛骨,內側有半腱肌、半膜肌連接股骨和脛骨。就是說膝關節四周都有肌肉包繞。肌肉的腱膜互相融合、增厚形成關節囊包裹膝關節。關節內骨與骨之間的關節面都有軟骨襯墊。膝關節的主要活動是屈伸。屈伸膝關節時,股骨相對固定,由於膝外側的股二頭肌腱和髂脛束力量大於半腱肌和半膜肌腱,脛骨除繞股骨轉動外,還有自身的旋轉。屈膝時,脛骨內旋,半腱肌、半膜肌腱在膝關節內側向後移動。伸膝時,脛骨外旋,半腱肌、半膜肌腱向前移動。由於膝內外側肌腱力量不對稱,活動度不一樣,反復的活動會導致膝關節內側的肌腱筋膜容易出現損傷。這就是老年人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疼痛的原因。

2、久坐辦公者的膝蓋疼,關節炎嗎?

人的下肢分為屈肌鏈索和伸肌鏈索,分別是:

屈肌鏈索:髂腰肌、腘繩肌、脛骨前肌,分別完成屈髖、屈膝、踝關節背屈(勾腳);

伸肌鏈索:臀大肌、股四頭肌、腓腸肌,分別完成伸髖、伸膝、踝關節跖屈(綳腳)。

這些肌肉鏈索協同作用,完成動作,例如:在走路過程中,抬腿邁出去過程中屈肌鏈索發揮作用,將腿邁出去;而在支撐階段,伸肌鏈索發揮作用,將身體往前推進。

好,理解了肌肉鏈索的概念,我們再觀察圖上這個動作是不是像坐著的動作,那麼問題來了:

久坐之後,哪條肌肉鏈索會變的緊張呢?

很顯然是屈肌鏈索。

也就是髂腰肌、腘繩肌、脛骨前肌這條鏈比較緊:這個肌肉過緊的危害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髂腰肌過緊會造成骨盆前傾和腰椎的壓力,腘繩肌過緊會作為主要的伸髖肌群代替臀大肌的功能,有研究指出髕腱炎患者表現出腘繩肌柔韌性不良等。

那相對的有緊就有松:臀肌、股四頭肌和腓腸肌過松。那有哪些問題呢?

我們總說坐久了屁股會變大,一方面是因為臀部脂肪堆積,還有一方面是臀肌變的鬆弛了,我們還知道臀肌的功能主要是負責伸髖、髖外旋和髖外展,有研究發現:膝前痛患者髖關節外展、後伸和外旋力量會表現出25%~50%的下降,可見臀大肌對走、跑、跳時膝關節穩定的重要性;

股四頭肌變松的後果就更嚴重了:有研究指出,當股四頭肌力量足夠大時,發展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風險會降低60%,也就說股四頭肌薄弱,骨性關節炎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其中股四頭肌中股內側肌的薄弱直接影響髕骨的運動軌跡,同時當臀肌尤其是臀中肌無力時,髖外展功能會變弱,這就需要闊筋膜張肌代償維持骨盆穩定,那連在上面的髂脛束就會變的緊張,髂脛束遠端和髕骨外側支持帶相連的筋膜縮短,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內側本來支持力就弱,那就會發生髕骨外移,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引起髕骨軟化症、髕股外側高壓綜合征等一系列膝關節問題,可以說:大部分膝關節疼痛都和髕骨外移密切相關。

髕骨可向外側移動的程度分為3度:Ⅰ度:髕骨中心在下肢軸線的內側或軸線上。Ⅱ度:髕骨中心位於軸線外側。Ⅲ度:髕骨內緣越過下肢的軸線 。
2 長期久坐的另一個危害是影響膝關節的血液循環,從而造成膝關節滑液分泌不足,時間長了會造成關節磨損、老化、甚至骨質增生。解決的方法就是多活動,循序漸進的做一些小幅度的下蹲動作,可以促進膝關節滑液的生成。

3、請問針灸可以治療髂脛束攣縮嗎?除了手術髂脛束攣縮還有別的方法可以醫治嗎?

首先我得說,同情你的遭遇。髕骨軟組織損傷是可以通過針灸和推拿手法來治療的,兩者配合在一起效果最好,我是搞針灸推拿的,說實話,現在人特別是遇到你的這種症狀的人一般都做手術了,沒人來看針灸大夫,他們嫌麻煩,也沒有認識到針灸和推拿在這方面的療效。髂脛束攣縮症我沒見過更不用說治過了,不過既然拍片發現髕骨軟組織損傷,髕骨間隙狹窄,關節炎這些先期症狀,那麼這個病肯定是和後者存在因果關系的了。手術我是不推薦的,我在醫院見到太多完全不需要手術而去手術的人了,這些患者的急切心情我能體會,他們塞給主刀大夫紅包後的安然我也能體會.....實際上除了錢花的多,大部分患者在手術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我這么說不是說針灸治療後就不會有後遺症,只不過這種幾率小很多,也沒那麼危險;不過我先要給你提個醒,針灸,特別是針灸推拿配合治療的時候,推拿的過程(也可以說按摩)可能會讓你覺得很疼....以前醫院有個八十多歲的老爺子手術換了雙膝蓋(他兒子是我們醫院幕後老闆...有錢人)下肢不能動,術後休養了幾個月後我的兩個老師每天給他做康復(就是推拿治療)他都挺疼的,不過堅持了一個月後他能自己走了;所以,我想告訴你的是,堅持住,他們給你按摩時的疼還不一定有你發病的時候疼的厲害吧,反正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呵呵,挺住!!還有得告訴你的是,既然錢花了,就得讓大夫負責!現在的大夫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比如你在治療過程中他們給你針灸完基本上就不管你了,而且治療方法單一,這可不行!你的症狀除了常規針灸,還得推拿,烤電(就是有個像大燈是的但是不發光,只發熱的),要是有名的中醫科,還得有葯袋(一般裡面都是些活血化瘀的中葯渣滓,有相應的理療機器包裹,放在膝蓋上發熱,把葯物成分打進膝蓋)還有你的跟大夫搞好關系,其實也不用送什麼錢,沒事多聊聊,配合他們的治療,盡量表現出自己的堅強以及和善就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大夫看你這個患者順不順眼也是很重要的,你再有錢,我就看你不順眼,治療時消極點,你也不知道;還有如果不是診所是在醫院治療,和實習生搞好關系也很重要,比如有時你烤電大夫說20分鍾甚至10分鍾(實際上至少應該30分)你要是和實習生關系不錯,打個招呼,他就馬馬虎虎了,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就不一一舉例了,說白了,就是閻王爺好見小鬼難纏(雖然沒那麼嚴重啦)。最後我要說的是,膝蓋要局部保暖!不能涼,這很重要,還有以後要是有好轉,除了大夫的治療,你自己也得功能鍛煉!不能老坐著,否則患處的肌肉啊,筋膜啊,軟骨啊亂七八糟的會重新粘連在一起,。好了,就說到這,祝你早日康復。

4、1年前運動受傷,至今膝蓋疼痛,請求良方

第一,去醫院做一次系統的檢查,這個最保險;
第二,做一些髂脛束的伸展,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你的膝關節的疼痛感;
第三,每次運動後,用冰袋冰敷膝關節10-15分鍾,會有效降低你的疼痛感,不過前提是,你對冰沒有過敏現象:)

5、退行性骨性關節病的中醫療法有哪些?

針刺治療

[主穴]膝眼、鶴頂、犢鼻、陽陵泉。

[配穴]血海、風市、陰陵泉、足三里、委中、絕骨。

[針法]每次選5~7個穴位,進針得氣後中等刺激,留針30min,每天1次,10次為一療程。

灸法治療

1.艾條溫和灸選用上述穴位3~5個,用艾條點燃施灸,也可在針刺後施灸,每次20~30min,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d。

2.艾炷隔姜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施灸3~6壯,艾炷如黃豆或蠶豆大小,放在鮮薑片上,每日或隔日灸治一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d。

推拿手法治療

1.強筋鬆弛法以右手拇食指在內外膝眼處點、按、揉、推動3~5min,再在膝關節兩側、鶴頂穴各推、揉3~5min,以松解關節周圍組織。

2.牽拉晃膝法術者一手握小腿下部,另一手握住膝關節兩膝眼部或置於髕骨上緣,兩手配合使膝關節做屈伸及旋轉運動10~15次。

3.加壓屈膝法病人膝關節已能屈至90°左右時,術者將一前臂壓於膝關節下緣,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緣,讓病人屈膝屈髖,術者雙手盡量將膝關節向腹部彈壓5~6次,以增加關節活動度。

4.髕骨松解手法病人仰卧位,膝關節伸直,術者用雙手將髕骨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用具有沖擊力的推彈手法,使髕骨向四個方向活動。

注意:此手法應盡量輕柔,逐漸增加關節活動度,不可用力過猛,防止手法過重造成骨折、肌肉拉傷。每天進行1~2次,每次活動不少於30min。

六、針刀治療病人仰卧位,膝下墊枕,選擇手術點,用甲紫定位作標記,局部按外科手術常規用碘酒、酒精消毒,鋪無菌洞巾,術者戴無菌手套、口罩、帽子,按針刀手術常規進針法施術,用針刀對膝關節髕骨周圍、髕上囊、髕下囊、髕下脂肪墊、交叉韌帶、髁間嵴和內外側副韌帶及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髂脛束等附著點處壓痛點及骨質增生處的變性、結疤、粘連及攣縮的軟組織進行切開松解等施術手術。針刀點依據病情而定,單膝1~5點,雙膝罹患者兩膝交替治療。術後3周內不得負重,拄雙拐,以間斷性下肢牽引和自我鍛煉患肢屈伸功能為主,3周後下肢負重訓練,6周棄拐行走,6個月內不可長途行走或負重行走。

6、我媽媽從膝關節起至大腿酸(不疼)怎麼辦啊!!!急

要是真想知道的話,還是拍個片子看看,是不是骨性關節炎?腰有沒有病變?

7、髂脛束包括哪三塊肌肉?

髂脛束上肌肉不止三塊。

髂脛束包括的肌肉如下圖:

髂脛束:包繞大腿的深筋復膜——闊筋膜的外側增厚部分。起自髂嵴前份的外側緣,其上分為兩層,包裹闊筋膜張肌,並與之緊密結合不宜分離.下部的縱行纖制維明顯增厚呈扁帶狀,後緣於臀大肌肌腱相延續.髂脛束下端附著於脛骨外側髁、腓骨頭和膝關節囊。臨床上常用髂脛束作為體壁缺損、薄弱部或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等修補zd重建的材料。

8、請問得了雙髖關節性關節炎骶骼關節炎、雙髂脛束勞損和腰肌勞損,能夠入保險嗎?

?

與髂脛束關節炎相關的內容